其他
世界读书日丨书单推荐:在复杂的世界里看懂时代人心
IDG君写在前面:
古人说,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放眼望去,万象更新,春光正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趁这样的时机,去捡起书本吧。
培根在《伦秋志》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写《幽梦影》的张潮讲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随着年龄的加深,读书的境界也会越来越开阔。
就像所有迷人的事情那样,读书其实也充满了诱惑,当一万个头绪都解不开时,却在书中穷图匕见看到了真相,是何等欢喜与痛快。阅读不止在今日,但不妨从今日开始。
培根在《伦秋志》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写《幽梦影》的张潮讲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随着年龄的加深,读书的境界也会越来越开阔。
就像所有迷人的事情那样,读书其实也充满了诱惑,当一万个头绪都解不开时,却在书中穷图匕见看到了真相,是何等欢喜与痛快。阅读不止在今日,但不妨从今日开始。
回望去年,我们见证了百年难遇的黑天鹅事件,尽管大家曾把心弦崩得很紧,也在挑战、困境和不确定性中有些许困惑,但这正给了人们绝佳的契机,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观望这个世界。
对宇宙的一切想象都建立在我们的自身认知原点之上。这一次可以先不忙着急出发,而是带着归零心态去超越文化框架,超越时代人心,超越情绪干扰,去思考在此之外、在此之后经得住时间和空间考验的东西。
阅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手段,它是简单却不廉价,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打破自己的认知塑造全新自我的过程。中国人素有晴耕雨读手不释卷的传统,也许,不管时代如何变幻,只有内在的逻辑和定律是亘古不变的。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从心理认知、世界观、科技进程、经济管理等多方面推荐了一份书单,让你从各种角度去认识世界运行的原理,以及以人为尺度学会与世界更好地相处。当时代的主题将变化作为了常态,我们更需要提交这样一份功课,然后轻装上阵、重新出发,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心理与认知系列
其实,蛤蟆先生在咨询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解,正是千千万万个造访者来到这扇门后的缩影,从悲伤、愤怒、内疚、喜悦、兴奋等等心路历程中,剖析背后行为模式的驱动原因,在内次最深处还原真实自我。
2、《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阿德勒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说:“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决定其一生的命运,但会对其命运造成影响。”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告诉我们,只要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心魔——自卑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我,以对他人贡献的心态处理人际关系,就会减少很多外来杂音带来的不必要的烦恼。
但是阿德勒作为心理学家,却并不善长著书写作,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用最直接的方式讲出阿德勒的在教育、育儿、治疗方面的学术研究,更适合大众来阅读。
3、《爱的艺术》弗洛姆是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大师,在很多人的认识中,爱似乎是一种本能,它很简单也很复杂,以至于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它的全部意义。弗洛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艺术”来对爱作精妙诠释,从而把爱的内涵提升到更广阔的境界。
爱虽然与生俱来,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今天,精神的孤独与迷失依然是囚禁现代人的枷锁,所以,弗洛姆思想依然对我们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是一位跑步爱好者,他从33岁开始坚持跑步,如今已经跑了30多年,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务和工作一样,被村上春树组编进了生活循环,并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然,这本书并不只是讲跑步,某种程度上更有一些隐喻,他说:“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
村上春树不是天才型的作家,他29岁才开始写作,大器晚成,那些充满迷蒙和幻象的文字背后,竟然藏着自律、专注、严格和节制的人。或许,跑步对他以及很多平凡人来讲,是一种精神修行。
5、《狐狸与刺猬》“狐狸和刺猬的差异”的概念,来自于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伯林认为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思想家。一种是刺猬,知道一种重大的事情,一种是狐狸,知道很多事情。
当刺猬受到挑战和质疑的时候,他们的标准反映是蜷缩成一团,竖起根根利刺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而狐狸则竖起耳朵,倾听和观察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逃跑还是进攻。
每当我们将专家或者业余爱好者,将理论和实践,将纯知识和应用性知识对立起来时,就会思考到这个命题,狐狸式和刺猬式专家在做判断时的区别和优劣,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世界观系列
1、《世界观》如果你对物理学、天文学、伦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演化论感这些领域兴趣的话,这本书当之无愧会成为你的心头好。
培根说,所有东西当中,哲学仅次于宗教,是最重要最配得上人性的东西。《教父》中说,一秒钟就能看见本质的人,跟一辈子都看不到本质的人,他们的命运是截然不同的。《世界观》的作者将哲学和科学两种学科放在了一起,阐述亚里士多德到牛顿两个不同核心学科的观点变化,这对我们理解科学原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2、《万法简史》作者威尔伯将世界演化的领域分成三部分,物质,生命以及心智,毕达哥拉斯引入的大宇宙,然后讨论人类社会的演化阶段。他论述了民主的兴起、奴隶制的废除、科学与道德分离、艺术上的透视法、科学上的相对论,进而谈到从种族中心主义到世界中心主义的转变,社会等级支配力量的解体等等。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晦涩难懂的书,但不意味着没有阅读价值,它让我们从心灵纵深上思考多维度的宇宙,富有独特的创见。
3、《反脆弱》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过:21世纪没有稳定这回事,如果你想要稳定的身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价值观,那你就落伍了。
不过,在现实世界,求稳定是人在现代社会压力下的某种本能愿望,这本身没有错,前提是我们能够在突如其来的变化冲击下仍然能保持稳定。既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是毋庸置疑,那就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我们不怕火烧得更旺,最怕得不到风的吹拂。
4、《叙事经济学》
叙事经济学研究的是影响经济行为的流行叙事的病毒式传播,它可以提高我们预测经济事件并未雨绸缪的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经济制度和政策。
比特币就是个好例子,人们谈到它时往往会提到许多充满想象力的故事:神秘的发明人中本聪、去中心化与匿名机制、突然一夜暴富的比特币投资人。这些故事像病毒般传播,使大众逐渐接受这样一种观点:比特币的确有很高的价值。
“叙事”其实就是讲故事,无论流行的是真相还是谣言,都在影响人们的决策,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经济的走向。
5、《大问题》
提起哲学很多人就感到头大,其实我们不必从古希腊一路探索过来,而只需要跟着本书作者去思考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可能是最好的一本哲学入门书。
你也会纠结于人际交往烦恼以及一些“小情绪”“小问题”,直到你开始探究生活的本质为止。作者则直接提出大问题,比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有人开始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追求事业、爱情与理想等。然而途中总有人会陷入“人生一场梦”的迷茫,所以我们开始更近一步寻找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科技与科幻系列
1、《计算机简史(第三版)》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AC诞生,使用的是最原始的穿孔卡片。这种卡片上使用的语言是只有专家才能理解的语言,与人类语言差别极大,这种语言就称为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第一代计算机语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此拉开序幕,计算机的发明把人类从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以手机、电脑代表的计算机了,要想点亮未来的科技树,必须先知道这些伟大技术的过去。
2、《纠缠:量子力学趣史》
1923 年夏天,在哥本哈根的一辆有轨电车上,有两位量子理论的两位创立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尼尔斯·玻尔,以及该理论首位伟大的传播者阿诺尔德·索末菲。这是物理学上伟大的一天,“量子墙”上破开了一道裂缝。
科学的力量在于它能够消除历史的偶然性、直抵纯粹的知识,然而,这样的知识却是经由一个个身处特定时间和地点、各自身怀独特激情的人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物理学家之间频繁的意见交换是如何改变了量子物理学发展方向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趣。
《传染》会告诉你,决策是有社会传染性的——我们经常影响别人的决策,同时也被他人的决策所影响。这种影响不一定是口头的说服,或者刻意的示范。只要某个决策是公开的,比如穿了什么衣服、买了什么汽车,其他人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影响的结果有可能让我们人云亦云,也有可能让我们标新立异。
4、《为什么》如果说科学的本质是寻找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过去几年机器学习的研究和努力依然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与统计之间的桥梁。也许自带因果的机器学习,才适合做推理与决策。
如何让智能机器像人一样思考?换言之,“强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吗?借助因果关系之梯的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地揭示因果推理的本质,并据此构建出相应的自动化处理工具和数学分析范式,作者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经管系列
作为与Facebook、亚马逊、谷歌并称“美股四剑客”的奈飞,中国人对它知之甚少。
奈飞网站上有一句话叫,“战略即文化,文化即战略”。公司从高层到基层都认为,奈飞的优势就是文化。虽然很多公司都有价值观宣言之类的文化,但大多数纸面上的,是模糊不清的。奈飞的企业文化则由“自由”与“责任”这两个关键词构成。奈飞认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管人,但这个管人的人不是企业的管理者,而是员工自己。
2、《全黑军团》当人们处在巨大的压力下时,会本能地过度依赖情绪,着急要实现结果,就没法控制注意力。《全黑军团的》作者詹姆斯·克尔将被冲动和恐慌的情绪称为“红色头脑”,而冷静与理智的情绪则是“蓝色头脑”。
那么,在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控制好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呢?著名的橄榄球队全黑队的前任主教练格雷厄姆·亨利认为是可以的。
全黑队被称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橄榄球国家队,获胜率高达77%。但在一次橄榄球世界杯的1/4决赛当中,全黑队先是以大比分领先对手法国队,最终却被对手反超,惨遭淘汰。其实,打败全黑队的并不是对手,而是压力。
零零散散的书单,仅供大家参考,浩荡无涯的知识世界里,还有数不尽的乐趣等着你去探索。只要通过一个又一个文字搭建桥梁,就可以更接近那些思想巨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不必过多强调读书的意义,就像茨威格说过:“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世界。”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当我们潜心阅读时,不仅有日月星辰与山川河流从脑海里呼啸而过,也会唤起爱与自由,让自己丰满但不自满,悲悯而不悲伤。用书丈量世界,何等美妙!
END
脑科学实验室 | 意识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吗?
关于小行星命名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