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优才| 走近军旅作家滕叙兖先生 | 优才人物系列

2018-02-19 张彦杰王利群推荐 阅读课


走近 滕叙兖 作家




滕叙兖,男,祖籍山东蓬莱,1943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金县大李家乡石槽村。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19638月于大连市第二十中学毕业,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哈军工第十一期电子工程系海军雷达专业学员,1965年入党,196811月毕业。


39军黑龙江省鹤立军直农场劳动锻炼后于19703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工作,1987年随研究室调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工作,前后从事微波遥感学和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的科研工作18年。其间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派往泰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做访问学者。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


19894月奉调深圳经济特区,在深圳科技工业园和中国深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等单位从事高新科技项目开发和产业化以及企业管理工作。2003年底退休后,从事中国现代历史的文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创作。


目前公开出版的传记文学著作主要有:

《哈军工传》(170万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2007年5月第二版,获第十届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8月第三版,入选纪念建军80周年国家推荐的军事题材书目);

《风雨彭门——彭德怀家风家事》(45万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陈赓大将与哈军工》(50万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2013年3月增订版);

《刘居英画传》(合著)(40万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二版);

《开国元勋的子女们——哈军工高干子女传记》(60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2011年5月精选本,入选国家“农家书屋”计划;2013年8月修订版);

《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66.5万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哈军工将军画传》(40万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第一版);

《不信青史尽成灰》(50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11月第二版,2015年2月第三版)

《邢球痕院士传记》(35万字,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年8月)

《硬汉耿鼎发》(40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11月)

《欧阳钦画传》(50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12月)

《黄葳画传》(40万字,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12月)

在《炎黄春秋》《传记文学》《人物传记》《名人传记》等杂志发表人物传记作品30余篇。


     1963年8月,考入哈军工的第一张军装照片


         1964年2月,寒假时的冬装照片


      1965年8月,取消军衔更换新军装(红领章红帽徽)后的纪念照片


  1983年,国家科委派,到亚洲理工学院(泰国曼谷)做访问学者,研究遥感学,校长颁发毕业证书


    1983年,在亚洲理工学院


      1985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到华盛顿参加学术交流在国会山留影


     1989年2月,在莫斯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红场留影


       在加拿大渥太华参加国际学术会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参加哈军工60华诞,在新书发布会上讲话


    各种版本传记著作(共约1300万字)


     

   

飞将军传奇

       

滕叙兖

(2015-06-14)


前言——回顾唐铎将军的历史研究

 

 开国空军少将唐铎2015年又一次在中国媒体的视野里露了一次面: 

       2015年5月7日,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国飞行员唐铎作为苏军空中射击团副团长,鹰击长空,在同法西斯军队的空战中屡建战功。”

  

   5月8日,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文章提到:“唐铎将军曾驾机参加解放明斯克的战役。”于是五月份国内有的报纸和网站就闻风而动,发一点关于唐铎的历史和照片。其实,中国历史学界对唐铎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唐铎是哈军工空军工程系系主任,我研究哈军工历史,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自2000年我开始全力以赴撰写《哈军工传》起,唐铎一直是我的研究对象。没有细节就没有历史,要追寻唐铎人生的真相,就要索微探幽,挖掘哪怕再小的历史痕迹。


   我要走三条路:第一,从哈军工历史档案里查找唐铎的相关内容;第二,广泛的采访,记录唐铎老战友、老部下的口述历史;第三,一定要得到唐铎亲人的支持,从唐家人手中获得最珍贵的史料。

    

   2001年8月,我与国防科大杨昂岳教授一起到沈阳,在辽宁大学院里,迈进唐铎家门,第一次采访唐铎长子唐维佳。那时唐铎已经逝世18年了,他的夫人唐娃柳重病住院,次子唐瓦加远赴美国。2004年7月,第二次采访唐维佳,他带我向弥留之际的唐娃柳老人告别。


   2006年,第三次采访唐维佳。我们成为好友,维佳告诉我,父亲去世前3个月,辽宁大学一位行政干部奉命到办公室,记录唐铎的口述历史。“父亲亲自讲述的,非常宝贵,我当时不在场,想要来记录看一看,可他坚决不给。”维佳很遗憾的说,“我父亲的历史成了他的个人财产,既不发表,也不示人,雪藏起来了。”

   我真诚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唐铎其人——唯一驾机上天打过希特勒德国的民族英雄。

 

   2001年8月采访唐维佳(右)和他的夫人段薇(左)

 

2004年7月25日,向唐娃柳老人告别

 

2013年12月,欢迎唐瓦加和女友来访

 

     向唐瓦加赠书《哈军工传》和《名将名师》

   

一、寒门读书郎

 

晚清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在湖南省益阳县岳家桥乡一个有五兄弟、三姐妹的唐姓贫苦大家庭里,诞生一个瘦弱的男婴,取名灵运,字金城,他即是后来的飞将军——唐铎。


  唐铎的父亲唐炳星曾有过功名,因痛恨清廷官场的腐败,不仕而归田,务农之外兼开一蒙馆,教十多个蒙童。四岁的唐铎就在蒙馆中识字念书。父亲见过大世面,正直敢言,思想开放,对幼年唐铎的成长影响很大。

唐铎的母亲刘氏勤劳朴实,每天除了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上山打柴、下地种菜,艰难地维持一个多子女的大家庭。唐家良好的家风,给童年的唐铎留下深刻的烙印。

  

   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变革的新风吹向三湘四水。1915年,唐铎11岁时,在父母的支持下,离家到90多华里外的省城长沙求学,在方知小学读书,后转入湖南第一师范附小。在这里,他经常见到年长的大哥哥们集会,指点江山,纵论国是,探讨拯救中国之良策。唐铎受到进步教师肖子璋(即肖三)、陈绍林、李维汉等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使他懂得了许多救国救民的大道理,初步树立起以身报国的远大志向。


   1917年冬,唐铎在一师附小毕业后,家中经济困难,无钱供他继续上中学,无奈,他只得返乡随父兄种田,并遵从父命拜了一位师傅学裁缝手艺。失学的痛苦时时折磨着这个胸怀大志的少年,他常常身在田垄,引颈远眺青山白云,心中渴望重返学堂,继续学业。

   

   1918年夏秋时节,他收到了新民学会会员陈绍林老师的信,要他去参加蔡和森等人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予备班学习。这天降的喜讯让唐铎欢呼雀跃,全家人也为他高兴。唐铎告别父母兄姐,匆匆赶往省城,与二十多名青少年会合,在陈绍林的带领下乘火车抵达河北保定。


   早在这里等候的蔡和森带领他们走进高阳县布里村留法勤工俭学初级予备班。功课很紧,要学习法语、国文、物理和工艺技术知识,虽然生活清苦,但唐铎和同学们刻苦用功,情绪饱满。

 

二、留法勤工俭学

 

   1919年春夏之交,予备班挑选唐铎等几位同学到北京,住进地安门外豆腐胡同9号北大教授杨昌济先生(杨开慧烈士之父)的宅院。此时,正值“五四运动”高潮,唐铎与法文专修馆的同学们一起,满怀激情走上街头,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1980年,晚年的唐铎在《回忆我的良师益友——蔡和森同志》一文中说,那天他们在新华门前的院子里坚持了一天一晚,晚上就露宿在那里。经受过“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成为唐铎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催化剂。

    

   1920年5月,16岁的唐铎与肖三、赵世炎、陈绍林、傅钟等百余青少年到上海,乘法国邮船“阿拉伯西号”赴法勤工俭学,经过四十多天的航程到达法国,被分派在巴黎南部的蒙达尼中学补习法语,后到圣太田地区的列芙列夫汽车工厂做工。

   

   少年郎唐铎留法期间,在蔡和森、向警予、蔡畅、李富春、李立三等大哥哥、大姐姐的教育影响下,他参加了李维汉、李富春、张昆第等组织的“工学世界社",也经常随蔡和森等在市内一所公园参加留法新民学会会员的集会,讨论各种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出路问题。


1921年春,唐铎17岁生日时在巴黎的留影。

 

唐铎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于1920年7月召开的蒙达尼会议,和同年秋冬时节召开的“工学世界社”全体社员大会。勇敢地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巴黎“二八运动”;1921年9月20日,在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中,中国驻法公使勾结法国政府出动武装警察将勤工俭学学生包围起来,唐铎同蔡和森、李立三、陈毅等104名学生代表被押上囚车,囚禁在附近一座兵营里。


事后以“过激分子”从事布尔什维克活动的“罪名”,把他们遣送回国。10月13日深夜,唐铎同蔡和森等百余同学被押上火车,送至马赛港。翌日黄昏,汽笛长呜,一条开往中国的邮船驶向波光幽暗的地中海。一群优秀的中国青年怀着一腔忧愤被逐出法兰西。


 1920年,身穿白衣和短裤的少年唐铎在法国蒙达尼市勤工俭学时与同学们的合影,他右侧站立者即是著名妇女领袖向警予, 最后排左1为蔡和森的母亲葛健豪。

 

三、 中国第一批“空中骄子”

 

   唐铎回国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商科和中法通惠工商学校学习一年多,民国大佬谭延闿为了网罗湘籍人才,要他去湘军中当军官。然而,唐铎志在云天,他认为发展航空事业是中华民族复兴图强的重要途径,执意要学习飞行技术,实现“航空救国、捍卫共和”的理想。

   

   当时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在广州设立了飞机制造厂,1922年底,在谭延闿的介绍和航空局局长杨仙逸的帮助下,唐铎奔向广州,来到大沙头那家飞机制造厂,唐铎有点失望,那不过是个飞机修理所,尽管不理想,他还是留下来,当了一名实习生。这样,1923年春,唐铎开始踏上航空之路。


  飞机制造厂里聚集一群献身中国航空事业的俊才,不久,航空局局长杨仙逸与飞行人员合怍,用从国外购买的部件及设备,千辛万苦,自行装配了中国第一架国产军用飞机——“乐士文号”。在观摩试飞的那天,唐铎有幸目睹前来参加试飞仪式的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宋庆龄亲自登上这架双翼螺旋桨飞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上天试飞的妇女。


  1924年春,国共合作使广州成为大革命的中心,青年唐铎在飞机制造厂加入了中国国民党。同年9月,孙中山大元帅府在大沙头飞机制造厂附近成立了一所军事飞行学校,它是国共合作所开创的中国第一个航空事业的摇篮。唐铎和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共产党员刘云等十人被录取为第一期飞行学员,他们成为近代中国历史上首批“空中骄子”。

   

   刻苦学习一年后,唐铎熟练掌握了飞机驾驶技能。在此期间,他经历了东征陈炯明、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以及沙基惨案、廖仲恺遇刺等重大事件,亲眼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更加激发了他彻底铲除帝国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坚定决心。


   1925年夏,唐铎从军事飞机学校毕业时,广州革命政府选派唐铎、刘云等6人去苏联空军学校学习。8月底,在刘云和苏联顾问李靡的带领下,从广州动身,乘船到上海,途中唐铎给他年迈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儿子此回负笈远游,志在求学,家中各侄儿宜使出外谋生,切不可以死为惧,人生固一死也,在家岂有不死者?因噎废食实不明之甚也。”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海轮从上海起航,穿越烟波浩渺的大洋,月余才到海参崴,再换乘火车,于10月抵达冷风扑面的莫斯科。唐铎与伙伴们瞻仰了列宁墓地,游览了市容。一个星期后,他们获准到莫斯科南郊的空军第二飞行学校学习,从此,唐铎成了苏联红色空军学校的学员。 

 

四、见到斯大林

 

   1926年2 月,经刘云等人介绍,唐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共旅欧支部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间, 从第二飞行学校毕业的唐铎又被派到一所空中战斗学校学习。此时传来了蒋介石背叛大革命、屠杀工农大众的可怕消息,7月间又传来了“宁汉合流”、汪精卫叛变的消息。不久,苏联方面向中国留学生宣布:蒋介石来电报,要求中国留苏人员一律限期回国,到南京报到。同时还宣布:中国同学愿意回国的,绝不挽留,不愿意回国的,可以继续留下深造。


在重大政治变动面前,唐铎感到从未有过的惆怅和失望,留下来意味着从此失去国内的经济支持,而且前途未卜。他茶饭不进,心神不宁,有许多夜晚遥望南天,耳畔依稀响起湘江和珠江的涛声,他怀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亲人。最终,他决定留下来,尽管尚未得到党组织的通知,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的刘云。 


  1927年,在苏联留学时的唐铎

 

1928年底,掌握了三种战机驾驶和空中作战技能的唐铎顺利毕业,被授予苏军空军中尉军衔。翌年初,他奉命进入第三飞行学校和空中侦察学校学习,1929年8月毕业后,唐铎被分配到驻防斯摩棱斯克的空军第6旅第18飞行大队,任中尉飞行员。在紧张的训练中,唐铎要完成空中射击、投弹、测量、跳伞和夜间起飞降落的。


是年底,唐铎从刘云处获知, 因为苏联不允许外国党组织的活动,各国共产党员可以加入苏联共产党。为了不中断组织关系,唐铎立即向空军18飞行大队提出入党申请书。经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的证明和五名联共(布)党员介绍,唐铎于1930年10月被批准为苏共候补党员,一年后如期转为联共(布)正式党员。

      1930年代的唐铎


1932年初,唐铎又一次入学,在苏空军通讯学校学习半年,回部队后晋升为上尉,并担任旅通讯主任。1933年的十月革命节,莫斯科举行盛大的阅兵式,鉴于唐铎优秀的政治素质,娴熟精湛的驾驶技术,被任命为空军总领航,驾驶伊尔—5型飞机,率一百多架战机飞越莫斯科红场上空,极为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光荣任务。


1930年代在苏联军校任教的唐铎

 

五、无妄之灾

 

1934年初,唐铎考取苏联空军的最高学府——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成为试读生,次年转为本科正式学员。他所在的空军兵器系,是专为空军空战研制武器装备的一个系。


1938年初,肃反运动带着血腥气味铺天盖地而来,竟殃及到无辜的唐铎。有人举报,唐铎曾为苏联同学辨认过一份日文药品说明书。其实那不过是流传世界各地的日本“仁丹”广告,而“仁丹”两字本来就是中国字,唐铎念给同学听,这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竟使唐铎大难临头,他被苏联内务部怀疑为“日本特务”,不由分说,突然逮捕,同时宣布开除他的党籍、军籍、学籍。天上掉下来的无妄之灾对唐铎精神的打击不言而喻,他忍辱含垢,在铁窗中度日如年。

 监禁一年之后,才允许唐铎提供证人。中共代表任弼时是唐铎湖南一师附小同学,而在苏联文艺界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作家肖三则是唐铎的老师。幸亏这两位熟人正在莫斯科,唐铎拿到他们的证明信件,又经季米特洛夫的帮助,唐铎终于在1939年1月走出冤狱,孑然一身的唐铎何以为生?中国同志帮助他找了一份工作:为来莫斯科治病疗养的贺子珍等中共高级干部当翻译。几经周折,他幸运地被苏共平反了。


1940年夏,唐铎获准复学,插班到三年级继续学习。同年,因为唐铎在苏军服役长达15年,苏联政府授予他红星勋章一枚。遭受冤狱之灾的唐铎,倍加谨言慎行,处处小心。

 

六 、纳粹德国外长来听课

 

1939年8月23日晚,苏联与纳粹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称 “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件规定苏联红军和德国国防军共同出兵打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对波兰实施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正式开战。9月17日,苏联红军也从东部开始侵入波兰。9月18日,从东西两面分别入侵的苏德两国军队在波兰城市布列斯特—力托夫斯克会师。 

 

苏联与希特勒还在保持表面上的蜜月关系。1941年5月,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率团到莫斯科“友好访问”,这期间他提出要去参观苏联最著名的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苏联方面答应了,并且安排了听课的活动。


消息传到宁静的学院,而且听课活动选在唐铎所在的班,大家不免紧张起来。根据学院的指示,唐铎与同学们用白纸把墙上的课程表覆盖好,很显然,苏联不希望德国人了解这所空军大学的授课内容。


那天上午,全班几十名学员端坐在教室里,静静地等待客人的到来。西装革履的里宾特洛甫和他的随从走进教室,大家没有起立欢迎,只是目视德国人坐在事先为他们准备好的椅子上。里宾特洛甫彬彬有礼,环顾学员并举手致意才就坐。


那堂课讲的是空气动力学,是一门基础课,与专业课无关。德国人也不傻,在课间休息时问,为什么让他们听这种与战斗机关系不大的普通课而不是专业课?为什么不讲空战方面的课程?陪同人员回答说,上课是按照课程表原定的计划进行的,不能随便变动。德国人什么也没有打探到,索然无趣地听完课,面无表情地离开学院。

  唐铎目睹这有趣的一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谁也想不到,战争正悄然无声地向苏联走来。

 

七、战争突然降临

 

1941年6月22日,星期天。

一早,唐铎去学院外的一家商店买东西,突然从商店的收音机里传出了愤怒的声音:“希特勒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向我国发动进攻,并已经侵入我国几十公里……”


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天动地,把顾客和营业员都惊呆了。人们传递惊恐焦虑的眼神,屏声敛气地听广播。只有不懂事的孩子还在乱跑。商店经理粗声大气地喊:“停止营业,赶紧关门!”顾客这才如梦方醒,一涌而出,唐铎也随着人流离开商店。


唐铎快步跑回学院,学院内人声鼎沸,他才弄清楚刚才收音机里的广播讲话人是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人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上前线。唐铎和全系同学们一起联名写信给斯大林,在苏维埃祖国危急之时,作为军人,唯一的选择就是上前线杀敌,誓死保卫祖国。但是,上级答复说,斯大林命令所有军校学员一律继续学习,不准调动,待完成学业后再说上前线的事。学院仍按计划进行教学。


10月初,德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遭到苏联红军顽强抵抗,莫斯科会战异常惨烈。下旬,德军逼近莫斯科郊区,希特勒狂言,他要到莫斯科红场阅兵。

   1941年冬天,唐铎随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离开莫斯科,东迁乌拉尔山区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

 

八、毕业时授予机械工程师职称

 

那一年的冬天非常冷,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最低温度达摄氏零下50度。战争时期,煤、柴等燃料奇缺,加上没有电及必要的设备,更没有像样的教室,大家只能挤在大一点的房子里听课。


  当时的物质条件极差,市场上火柴、肥皂等日用品难得一见,且价格昂贵。一小盒火柴竟高达25卢布,抽烟的人只好用火石打火点烟。伙食自然很差,多半是稀饭,每餐二三两,有时能吃到黑面包。几乎没有菜,吃饭时往往撒点盐作为调料。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唐铎和他的同学们坚持学习,基本上完成了学业。1942年六七月间,唐铎那个班被派到列宁格勒附近一个飞机场当实习工程师。随后,又到一家飞机制造厂实习,当了个把月技术员。


因为时间紧迫,环境险恶,不具备条件,学院没有要求唐铎那个年级作毕业设计,只安排课程考试。是年8月,唐铎以优异成绩从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学院授予唐铎航空机械工程师职称,还发了一枚纪念章。


唐铎被分配到利比茨克一所空军高级军官学校,任空中射击教研室少校教官。 唐铎任教的这所高级军校是专门培训从前线空军部队抽调来的师团一级军官的。唐铎执教三十多种课程,他学问渊博,在教学中一丝不苟,深得校首长的信任和好评,也赢得广大学员的尊敬。不久,他被晋升中校主任教官。


一年后,他与一位美丽活泼的乌克兰姑娘瓦.依.戈妮娜异乡邂逅,姑娘是同楼办公的一位机要打字员,生于1915年。她一见到眉清目秀、气质不凡又忠厚朴实的东方小伙子就喜欢上了,一遭生,两遭熟,他们俩双双坠入爱河,明确了恋爱关系。

 

九、驾驶战鹰冲上蓝天

 

1944年6月下旬,学校领导宣布命令,多次请缨杀敌的唐铎被批准上前线打击德国法西斯,他被任命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第一空军集团军第74团见习副团长。唐铎与20多位教官同事乘火车到达斯摩棱斯克州的红城,报到时他发现74团的好几位军官、飞行员都曾听过他的课,是他的学生。师生在前线重逢,令唐铎深感欣慰。


在苏联生活了近20年的唐铎终于放下教鞭登上战机,已进入中年的唐铎,像小伙子一样驾驶战鹰冲上蓝天。

此时,苏联卫国战争的硝烟烈火已向俄罗斯西部席卷而去,苏联红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要解放白俄罗斯全境,歼灭斯摩棱斯克以西的全部敌人。战争依然惨烈,尤其是空军,要昼夜不停地投入战斗。


 唐铎驾驶佩—2式轰炸机升空,掩护步兵冲击及对敌人防御工事进行密集轰炸。几次战斗后,改为驾驶伊尔—2式强击机作战。有一次,唐铎同马利诺夫中尉飞行员驾机到敌我双方交战的地区,轰炸退却德军必经的桥梁。


飞临目标时,唐铎驾机勇猛地俯冲下去,机关炮扫向敌群,炸弹投向桥梁。须臾间战机升起,马利诺夫中尉瞄准桥面射击,敌人乱作一团,铁桥也在爆炸声里轰然垮塌。像这样的激烈战斗,唐铎一天要参加好几次。


 唐铎后来回忆这段岁月时,不禁感慨万分:“在那些日子里,飞机几乎都是带血作战的,因为每次作战回来,后面的战斗人员有的受伤有的牺牲,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就把牺牲者抬下去,把飞机检修一下,换上另一个人,立即起飞参加战斗。”

唐铎说:“有一次飞机返程时,我在跟机舱后部的射击手说话,说着说着,射击手就没声了。我还以为他睡着了,等飞机着陆后,才发现他已经牺牲了。” 

 

十、胜利凯旋、成亲安家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唐铎参加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战役,1945年春天解放东普鲁士的战役。他是唯一曾在苏联、波兰和德国境内参加空战,与纳粹德国空军搏击长空的黄皮肤的中国人。


在东普鲁士战役中,唐铎创下了一天六次放飞的记录,与他同机出动的战友中,有三名重伤,一名牺牲,一名轻伤,而他本人却毫发未损,也没有损失一架飞机,这在整个苏德战争中是少有的空战奇迹。为此,唐铎在火线受到了上级的通令嘉奖。

为了表彰唐铎的卓越战功,苏联政府先后授予他卫国战争勋章、红旗勋章、列宁勋章以及攻占柯尼斯堡奖章、苏联红军建军30周年奖章等。

 

      唐铎荣获的勋章和奖章

 

1945年4月,九死一生的唐铎奉命返回莫斯科,苏联人民正沉浸在胜利的欢悦中,他也为自己能投身这场人类伟大的战争,战胜了德国法西斯而深感自豪。战争结束后,唐铎被分配到乌拉尔地区的彼尔姆空军技术学校,仍任中校教官,一直到回国前,战功卓著的空军英雄唐铎却没有得以晋升,在严酷的政治体制下,励志苦节20余年的唐铎对此坦然处之。


  从前线回来的唐铎与一直等着他的心上人重逢,他为爱妻取了个好听的中国名字:唐娃柳。苏联战后住房极为困难,在彼尔姆市安家的唐铎夫妇只分到筒子楼一间阴面的小屋。1946年大儿子维佳出生,两年后小儿子瓦加出生,夫妇俩工资不高,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 


十一、空军工程系主任

 

1939年1月唐铎走出牢狱之后,他就向驻共产国际的中共领袖任弼时提出回祖国的要求,希望中共中央把他调回延安,他要参加抗日战争。然而,这只是他的梦想。1948年8月,在中共访苏时,他设法找到自己过去认识的代表团成员刘亚楼将军,再次提出回国的强烈要求,苏联有关方面对唐铎的要求照旧不予理会。


1950年,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苏共第十九次代大会,刘少奇亲自出面,向苏联高层领导交涉唐铎回国的事宜,对于已取得政权的中国党的领袖,苏方不好再敷衍,终于表示同意了。但是,尽管唐铎望眼欲穿地等待苏方放行通知,春去秋来几年过去了,直到1953年元旦钟声敲响之时,一切仍是石沉大海,唐铎都要急病了。


   3月5日,斯大林猝然逝世,周恩来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隆重的葬礼,此次,周恩来严肃地向苏方提出唐铎回国的问题。苏联最高层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响应,把准予唐铎回中国的手续送到唐铎手中。正在莫斯科的李富春和蔡畅特地请唐铎共进午餐,表示祝贺,三位当年留法的老同学回忆起年轻时的峥嵘岁月,不胜感慨。


1953年4月底,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正行驶着一列国际列车,火车头以雷霆万钧之势把两边松林上的残雪震得纷纷扬扬。在一间包厢中,坐着唐铎

   一家四口,唐娃柳,两个年幼的儿子维佳和瓦佳,他们正缠着妈妈唐娃柳讲故事。此刻,唐铎凝视着窗外,犹如一尊冷峻的雕像,对于这一家人,这是个非同寻常的归国之旅,在苏联生活了

 28年的唐铎终于踏上他日夜盼望的旅程,记忆的闸门早已洞开,往事宛若浩渺的潮水,在他的脑际中奔流翻腾。


 列车穿出密林,驶入中国的边境城镇满洲里,归心似箭的唐铎跳将起来,脱下穿了20多年的苏军军服,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他拥着妻子,喃喃地说:“亲爱的,我们终于回家了!”他拉过孩子,指点着车窗外,大声说:“这就是你们的祖国!”


 与唐铎同乘这趟国际列车的有一个应邀来华工作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团长恰好是他在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同学和好友奥列霍夫。当然,两人的军衔相差甚大,奥列霍夫是空军中将,但是他们之间的友情依旧,一路上交谈甚欢。

唐铎一家人到达北京之后,军委总干部部领导赖传珠和徐立清会见了他,他们代表党组织告诉他,经周总理的推荐,军委对他工作的安排是到哈尔滨,协助陈赓同志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唐铎才知道以奥列霍夫中将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团也是到这所解放军工程技术学府工作的,他将与自己的好友共事了。


陈赓十分器重唐铎,他特地拉上与唐铎有校友之谊的徐介藩到旅馆去看望,并宴请唐铎一家。饭桌上唐娃柳感到不理解,怎么一道菜没有吃完,又一道菜就上来了?陈赓笑着告诉她,不是让你都吃完,每道菜你都尝一尝就行。两个孩子三口两口吃完就跑出去玩了,对他们来说,中国什么都新奇有趣。


1954年,唐铎的哥哥从湖南老家到哈尔滨看望弟弟一家


唐铎马上以哈军工人的身份投入工作。5月1日,唐铎夫妇俩跟随哈军工教育长徐立行等人一起,陪同苏联顾问团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礼,喜悦之情,难以言表。5月5日,唐铎随陈赓等哈军工领导,陪同苏联顾问团到南苑,参观空军司令部举办的教学模型展览。


从南苑回来,陈赓对徐立行和徐介藩说:“我得先回哈尔滨,好迎接顾问团。你们和唐铎同志负责陪同他们。周总理这几天要会见顾问团一行,你们可以抽空儿陪他们去逛颐和园啦,看看故宫啦,到哈尔滨后就没有玩的时间了。另外,要照顾好唐铎同志,他可是一大家子呢,在北京该买什么,就买什么。”

5月13日下午,哈尔滨阳光和煦,天朗气清。陈赓带领院部系领导到火车站迎接奥列霍夫一行。西装革履、头戴礼帽的唐铎陪同奥列霍夫走出软卧车厢,陈赓迎上前去,与奥列霍夫亲切地拥抱,年轻的姑娘把鲜花献给顾问们,接站的干部们争着去拿顾问和唐铎一家的行李、提箱。


  1955年,唐铎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唐铎与负责空军工程系的徐介藩交接了工作,真正走马上任了。徐介藩调任装甲兵工程系主任之职。根据陈赓的指示,学院在秋林公司附近的大直街110号为唐铎安排了条件很好的住房,又配了专车,工资定为每月300元,远高于供给制下的系主任生活标准。


唐铎全家搬进新居,十分高兴,唐娃柳开始还担心到中国后要吃苦,现在也笑逐颜开了,系里派来的生活秘书叫夏璟,工作非常细致,每天都把新鲜的副食品和蔬菜送到唐娃柳的手中,有一次,唐娃柳跟夏璟说,她想买一种食品,不知叫什么名字,她用手比划了半天,一再用生硬的汉语说:“小小的,像小金豆豆……”


夏璟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愣了半天不知唐娃柳要的什么。后来去问司机,才弄明白,原来前一天司机从食堂带来一小盆热乎乎的小米粥,请唐主任尝尝,居然大受全家人欢迎,唐娃柳也想自己做这种香喷喷的“中国汤”,这才请夏璟去买“小金豆豆”……


漂亮的小男孩儿维佳和瓦加对新的环境十分好奇,没过几天就和其他领导的小孩子交上了朋友,开始学习说中国话,他们在侨民小学上了两年学,再转入哈军工的建军小学,成了哈军工大院孩子群体中的小明星。唐娃柳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很严,不允许小哥俩偷懒;唐铎则十分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除了每天规定的跑步、拉单杠之外,早早为小哥俩买来了冰鞋。


60年代初的唐铎一家


那天唐铎看到陈赓住在小平房,就奇怪地问李懋之:“怎么不在外边给院长找一套好房子?”

李懋之说:“这是咱们院长的老作风,战争年代,我们常住在农村,不管房子松紧,他都同参谋住在一个院子里,有事好及时处理,没事就给大家讲故事,我们打地铺,他也打地铺,他一贯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啊。”


唐铎半晌没出声,最后喟然长叹:“一个百万大军的统帅,生活上丝毫不特殊,不摆一点儿官架子,这在苏联红军中几乎找不到。没想到,我回国工作,一下子就碰到这样的好领导。”


唐铎不辜负陈赓的信任,他以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精深的专业造诣,承担起创办空军工程系和培养空军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担。不久,他被补选为学院党委委员,出任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兼系主任。


他团结全系干部和教员,以最快的速度建设起飞机工程、航空兵器、飞机特种设备、航空无线电、空军机场建筑、航空气象等六个大的专业,1957年又创建了导弹、原子防护专业,1959年扩建为包括15个专业的哈军工第一大系,除了把哈军工学子培育成高级空军工程技术干部外,还面对全军,轮训了空军团、师、军的机务主任等技术骨干,为我国空军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本文为节选)


转发自大咖小啡的公众号,原作者为刘深 ,标题为本公众号编辑所加。

谢谢原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