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对的人,错的事

2017-06-14 姜丰 英伦投资客 英伦投资客

   点击上方蓝字“英伦投资客关注我们



文 | 姜丰,剑桥博士


整个周末,考尔滨都在神采飞扬地庆祝大选的胜利,特瑞沙梅则是面对朝野一遍嘘声(只有鲍里斯这样的伊顿公学出身的英国绅士,还在保守党内的千呼万唤中,依然力挺梅姨),媒体更是对梅姨冷嘲热讽:作茧自缚,咎由自取,自取其辱,偷鸡不成蚀把米……梅姨即便没鼻青脸肿,也落得个灰头土脸。简直就是考尔滨大获全胜,梅姨完败。

                                  

且慢,让我们在嘈杂吵闹声中,仔细看看2017年6月8日英国大选的结果。梅姨领导的保守党:318席(上次大选331席);考尔滨领导的工党:261席(比上次增加了29席);接下来依次是:苏格兰民族党(35席),自由民主党(12席,就是2010年大选,跟卡梅隆联盟组成联合政府的那个党),北爱民主统一党(10席),其它政党(总计13席)。

 

从绝对数字看,得票最高的依然是保守党,在下议院的650个席位中占据42.4%;工党紧随其后,占了下院40%的席位。但是根据英国法律,一个政党只有在下院中占据半数以上、也就是至少326个席位,才能独立组成多数派政府。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得票超过半数,则产生悬浮议会,必须寻求多党联合,即执政党在议会中不占据多数席位,这样的政府往往由于在重大决策上得不到议会的支持而难有作为。2010大选是继1974年以来英国首次出现悬浮议会,卡梅隆就是与他的伊顿校友、自民党党首克莱格联合组阁。2017年大选的结果,是整个英国历史上第5次悬浮议会,这次英国朝野格外堪忧,是因为大选两周后,即将开启与欧盟的脱欧谈判,这是关系到英国未来若干年利益与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也关系到所有英国企业与普通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

 

之所以大家一边倒地认为梅姨大败,是因为6月8日一战,保守党丢了13个席位,也丢了原本的超半数地位,工党则意外赢得30个席位,是工党近年历史上席位上升比例最高的一次,使得原来工党内部公开倒考尔滨的大佬们,也纷纷表达悔意,愿意重回考尔滨团队,加入影子内阁。13与30,相比650个总席位,百分比很小,但是,这一升一降,却完全颠倒了梅姨和考尔滨各自在党内外的民意向背!

 

梅姨之所以虽胜犹耻,是因为下一次法定大选原本在2020年,而梅姨在近年4月,忽然提出解散议会,提前三年大选(英国每五年一次大选)。究其原因,是因为与欧盟的脱欧谈判即将在6月19日开启,而保守党当时虽然是多数派政府,但是在议会的席位仅仅占据6个席位的微弱优势。梅姨在卡梅隆脱欧公投辞职之后,作为党内选举产生的新的保守党党首,接替卡梅隆出任首相,此后支持率一路飙升,英国朝野甚至将其比喻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铁娘子2号”。而考尔滨则受到工党内部的大量质疑与反对。在今年4月的民调中,梅姨领导的保守党的民众支持率,占据了绝对优势。为了能够在脱欧谈判中得到国内强有力的广泛支持,少受后院掣肘,梅姨决定提前大选,以争取议会中更多的支持席位。这个决定在4月公布出来的时候,虽然令人意外(梅姨此前多次表达不会提前大选),但是梅姨当选几乎没有悬念。以至于,媒体一致认为,梅姨提前大选的私心是,趁着形势一片大好,将自己从继位卡梅隆,变成真正的民选首相,从而提高个人权威。

 

当然,这个决策大选后证明是一种误判:太高看了民意调查,太低估了民心思变。

 

实践是检验策略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经过这么一番劳民伤财的折腾,梅姨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更多支持与更高威信,反而适得其反,丢掉了个人尊严,丢掉了更多席位,而且是量变几乎导致质变,弄得自己差点下台。因此,这确实是一招错棋。

 

1. 风险意识不足,风险评估失误,风险控制失败

 

要知道,保守党与工党在英国政坛上基本实力不相伯仲,历来是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的实力不可小觑。保守党本来的优势是仅有6席的微弱优势,占据整个席位的1%,是经不起风吹草动的意外的。当时的现状不理想,但是可接受,毕竟是一党执政,而且梅姨个人的支持率节节上升,工党则是内讧不断。想把这种优势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如愿固然是天遂人意;但是若有闪失,结果可能是不可逆转的灾难。

 

在野的工党,本质上没什么可以失去;提前大选只是凭空多了个机会。而对保守党来说,提前三年大选,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上一届大选胜利的60%的成果。在位的人,可能得到的,是锦上添花;可能失去的,则是锦绣江山。这个可能的风险与可能的收益比起来,代价太高,不可承受,是冒不起的险!在无人逼宫的情况下,因为企望更高的支持席位而主动提前三年大选,实在是有“无事生非”之嫌。

 

2. 问题是,大不列颠眼下并非无事,相反,恰恰是多事之秋。梅姨身负重任,却多头作战,实属大忌。

 

意料之中的事,重中之重,当然是脱欧谈判。梅姨继任首相,就是临危受命,就是为脱欧这一件事!脱欧谈判是影响英国未来、影响到每一个英国企业、每一个英国家庭和每一个英国公民的重大事件,且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准备是政府唯一而必须的应对,双方都在抢时间。选举是多么耗时、耗力、耗神的事情!民调的支持率不会自动转化成选票,因为有对立的政治势力在争抢选民,形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对手在野,正式以逸待劳,会全力以赴地去投入竞选。势均力敌的对手,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梅姨这边却是分身乏术,只能一边领导国家机器运转,一边兼顾竞选。选举前保守党的席位是51%,工党36%。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不难得出:51% x 50% < 36%x 100%。

 

屋漏偏逢下雨天。筹备大选的这两个月中,英国伦敦、曼城两地接连发生了三次恐袭,这种突发意外,让身为时任首相的梅姨,恐怕连50%的时间、精力投入竞选都不可能。恐袭带来的后果自然而然要问责现任政府,梅姨接任首相之前,居然就是负责国家安全的内政部长(相当于我们的公安部长)!更雪上加霜的是,考尔滨成功抓住梅姨的“小辫子”:梅姨主掌内政部的五年,削减了武装警察与情报部门的开支。一个成熟理智的大脑,不难判断出削减预算与恐袭个案的发生貌似相关,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尤其这几起恐袭,都是使用日常用品(车辆、刀具等)杀人、伤人,实施门槛极其低,不需要严格的培训与外部支持,因而很容易逃脱警方与情报部门的监察。但是,投票来自包括所有教育背景和智商程度的选民,其中有人看本质,有人看形似,且容易受宣传影响,后者有时候往往人数更多。梅姨这些不是错的“错”,都成了考尔滨揽票的利器。

 

3. 竞选需要的是政治家的道,政客的术。

 

梅姨是个有勇气有魄力,有领导力、决断力和政治智慧的人,但是政治招术(核心是拉拢人心)却不如考尔滨,是不会用,还是不屑于用,就不得而知了。

 

梅姨的竞选纲领之一是低税收,承诺大幅削减公司税,其出发点当然是扶持企业,鼓励投资,重振英国经济(这点跟川大人异曲同工),同时减低社会福利开支。开源节流两手抓,才是解决政府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才是治本之治。

 

这个政策见诸媒体,大幅标题却是梅唯一的承诺是最富裕的阶层不再加税(已经很高了),至于其他收入阶层的税怎么个减法,梅姨没有给出承诺。从操作层面,可能先阶段是只能确定金字塔顶端那一小部分的政策,其他部分(大部分)还有变数。但是,这给人传递、或者说误读的信息却是:梅姨代表的是富裕阶层,只保障富人的利益。其实,就算保障富人利益,这也没有错。要想保护穷人,就得保护富人、留住富人(大企业),就留住了穷人福利的钱袋子,社会才富裕,穷人的长久利益才有保障。可是,大多数民众看不到、或者根本不愿意去看、去想,政府决定钱怎么花,可钱不是政府的,用于福利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当梅姨力主减税、削减福利的时候,考尔滨到处喊着大给家增加福利,增加企业税收,老板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这时候体会的是杀富济贫的快感。我大汉语里的“杀鸡取卵”,英国大多数人不懂,永远是要鸡蛋、而不管鸡的死活。现在那个说要给大家多分鸡蛋、甚至鸡肉的人,就赢了说要善待鸡的人!

 

考尔滨今年大选能赢得历史性的30个席位增长,主要得益于年轻人的投票。打动年轻人的一个承诺:取消大学学费。甚至承诺当选的话,会增加四个公休假(bank holiday)。如果说取消学费打动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不成熟的年轻人,那么这种白吃饭、少干活的承诺,恰恰迎合了缺乏思考与判断的社会中低层民众。这种为求上位、不负责任的拉拢人心,语气说是政治招术,不如说是骗术。就算考尔滨上台,不得不实现其选举承诺,还不是政府财政赤字才为其选票买单?当听到候选人这种承诺,有基本思考的人只会愤怒:为什么不干脆承诺英国公民每家发个免费的房子?是可惜,世上没有这么一个取款机,钱哪里那么容易来?

 

这本是一句真话、实话。梅姨说了,又得罪一大片。在参加基层竞选活动的时候,一个公立医疗系统(NHS)的护士向梅姨抱怨说,自己已经八年没有加过薪。梅姨就说了:世上没有这么一个取款机,钱哪里那么容易来?梅姨这句话,应该是对考尔滨那些信口开河的竞选承诺的最有力反击,但是,她老人家肯定被气糊涂了,把本该直接回击给政敌的话,直接铿锵有力地对这个指望加薪的护士说了!这个话,好说不好听,在这个语境下,肯定伤了一大片。可以想象,NHS的选票梅姨丢了多少。要知道,英国就业人口的十分之一,都在NHS工作!

 

4. 竞选是一场争夺墙头草的战斗。

 

政治和心智都成熟的选民,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立场,不会轻易地受偶然的、表象的事件影响而改变立场。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决定胜负的恰恰是墙头上的那批草,他们的立场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吹到了他们的风决定的。

 

英国大选中,通常是中老年人投票率高,在70%以上;而年轻人以往政治热情不高,很多年轻人到了法定投票年龄并没有及时注册,即便注册了投票率也仅在30%左右。但是今年大选,年轻人的投票率高达60%成了助考尔滨的政治力量力的一批黑马。

 

这一新的政治力量亮相,直接原因是英国不久前的脱欧公投。英国大学是欧盟成员国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无论教职人员还是学生,都有很多来自欧盟国家,本来他们在学费、就业、流动等方面,都享有与英国本国学生完全同等的待遇,退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英国大学里的一些教学、科研主力来自欧盟,他们将被迫取得签证才能留在英国本来的工作岗位,这批人员大批离去,严重影响英国大学、甚至顶级大学的科研实力与教学安排。年轻人更是担心自己毕业后择业的地域范围一下子大大缩小。英国大学里酝酿已久的对于脱欧公投结果的愤怒,真是在此次大选为考尔滨所用,直接导致选票的此消彼长。

 

任何一个社会,哪怕在相对繁荣时期,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会有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现状的不满。人心思变其实是社会常态。这一部分人在选举中把手里的选票投给反对党,也是一种情绪释放。自由民主党在竞选中,提出保留脱欧二次公投的机会,也正是利用英国关于脱欧公投的社会分歧。

 

无论如何,这场大选的结果,使得英国政府比原来执行力更弱。脱欧谈判影响的是国家的直接债务,未来的经济发展,外交格局等;对家庭与个人的影响,则直接体现为物价、生活成本、就业等方面。一句话,国计民生。这场选举令英国不得不在弱势下与欧盟展开艰难谈判,与其说是特瑞莎·梅的闹剧,不如说是英国人的小悲剧。

 

另一方面,险胜也是胜。梅毕竟在竞选结果出来的最初的15个小时内,顶住所有压力甚至羞辱,拒绝辞职,迅速与民主统一党达成战略同盟,并觐见女王,使之板上钉钉,狙击了考尔滨进驻唐宁街之路。这才是政治魄力与情怀。出了问题,就优雅地转身,潇洒地离去,对个人也许是个解脱,对声誉可能是个拯救,但是唯独对国家,却是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毕竟,如鲍里斯所说,在当今英国政坛上,从智慧、能力、胆识来看,梅都是最适合领导脱欧谈判的人。


------------------

本文首发于姜丰关于英国亲子教育的公益性公众号:妈妈me啊(ID:mamame_a),欢迎关注,感谢姜丰授权英伦投资客转载本文。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妈妈me啊
妈妈me啊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