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天完成6000吨构件吊装,中建钢构人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再创奇迹!
近日,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福建莆田开幕,24个国家和地区,116个政府代表、学术单位和社会组织,300多位中外代表齐聚于此。论坛举办场所——中建钢构负责主体钢结构深化、制造、安装以及金属屋面施工的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于当天正式启用。
37天完成6000吨主体钢结构施工任务,继在甘肃打造了陆上丝绸之路经典工程--敦煌文博会项目之一敦煌大剧院之后,钢构人在莆田湄洲岛创造了另一个海上丝绸之路奇迹!
这座“海上琼楼”由会议中心、媒体中心和酒店(及宴会厅)三部分构成。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用钢量6000吨。其中,会议中心为大空间全钢结构体系、双向正交折线型屋面造型,结构设计复杂,装配式建筑科技含量高。会议中心最大跨度52米,平面是一个六边形,其形式取自闽台地区常用的六角形地砖,类似龟壳,预示了一种“与龟同寿”的愿望和祈求。在六边形平面的基础上,主体会堂的屋顶采用了当地民居、庙宇的屋顶形式,飞檐起翘,力求“神似而形不似”,塑造了有时代特征的仪式感。
那么钢构人为什么建得这么快呢?除了钢构人“铁骨铮铮”的拼搏精神,还有几点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和BIM技术、Tekla建模技术的应用。
三维建模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唯美的波浪造型,每跨波浪的弯曲度、长度、高低点看上去相似却并不相同,在视觉上才能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学效果。为了节省工期,项目在深化设计中大量采用了钢结构,钢结构整体装配率更是高达95%。
项目团队还将BIM技术、Tekla建模技术等运用到建设中,来解决施工难题。
BIM人员从零着手,逐步摸清了帷幔铝管的截面尺寸、弯曲半径等基础数据,掌握了波浪造型的帷幔建模规律。模型建好后,为检验施工可行性,BIM 人员还在模型内进行了模拟建造,通过一步步调整参数板块,解决了东面帷幔与钢结构发生碰撞等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Tekla建模,实现了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与各专业间无缝衔接;同时对杆件和节点构造进行施工优化,将原设计的施工图纸转化为工厂标准的加工图纸,对杆件和节点归类编号,形成流水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进度。
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项目最终以安装就位精度在5毫米以内、焊缝合格率100%、零安全事故的傲人成绩,仅用了37天,提前完成主体钢结构吊装,为项目按时竣工验收使用,争取了宝贵时间!
让我们通过图片,感受一下这座“海上琼楼”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建起来的。
2017年3月24日
2017年3月29日
2017年4月7日
2017年4月20日
2017年4月28日
2017年5月6日
2017年5月10日
2017年5月14日
2017年5月22日
2017年5月27日
2017年5月31日
真是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
咱钢构的人,就是这个样!
如今,这座“海上琼楼”与敦煌文博会项目
一南一北,遥相辉映
已然成为闪耀在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的两颗明珠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实景
敦煌大剧院实景
让我们为奋战在施工一线,创造一个又一个工程奇迹的钢构人点个赞!
往期热点回顾
· 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实地调研中建钢构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项目
· 国际交流 | 王宏受邀出席“国际钢结构与组合结构工程技术研讨会”并作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供稿:娄海斌 李文彬
编辑:沈希栋
校对:杨显琴
审核:周爱文
关注小钢,小钢给你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