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陆建新亮相“深圳晚八点”与书友们直接对话

小钢 中建科工 2020-08-30


12月28日晚,深圳读书界的品牌活动“深圳晚八点"周五书友会迎来了一场特别活动。由深圳作家南翔、《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及“国企敬业好员工”“央企楷模”陆建新举行面对面对话:《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此活动缘起南翔的非虚构新作《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近日在《中国作家》纪实版(2018年第12期)发表。笔墨所及,酣畅淋漓,挖掘的便是特区一线建设者的典型——中建钢构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陆建新的故事。


“央企楷模”陆建新(右一)与深圳作家南翔、《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中)对话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一直活跃在深圳文化界和文坛的学者型作家南翔教授说:“我想写中国手艺人以及工匠的经历。用他们的沧桑刻画出时代与国家的线条。”深圳作家写深圳工匠,以本土视角观照本土人物,呈现出温馨宏阔的人文景观2.5万字的《通往工匠之路有多长》,正是从一个建筑工匠陆建新着手,浓墨重彩地呈现了这种实干加巧干精神。从南翔的纪实文学中可以了解到,陆建新三十六载坚守钢结构施工一线,参建工程总高度达三千六百米,国内七座百层以上的摩天大楼,其中四座由他主持承建,包括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金融中心(广州西塔)、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对此,南翔评价:“漂亮的结果后面,汗水可车载斗量”。


全国著名学者型作家南翔教授


大学课堂执鞭三十余年,南翔对如何写作非虚构有自己的独到认识:“我愿意用第一人称来写,一为贴近人物,写出一个更真实的老陆师傅,二为不仅从陆建新也从他的同事、领导以及徒弟那儿攫取更多的细节与镜像。”两三个月来,心怀对细节的苛求和对丰富信息量的迷狂,作者跟随陆建新,戴上安全帽,深入施工第一线观察询问,获取翔实资料,又于书斋中独坐求索,行诸文字。于是,一个善于学习、严谨务实的工匠形象跃然纸上。


活动现场,陆建新为大家简要讲述了自己辗转祖国各地,打造北上广深经典地标,刷新城市天际线的非凡经历。他特别提到,自己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积极创新,大胆尝试,攻克世界难题,最终实现项目工期大大缩短、成本大幅降低、技术创新获国际发明奖等硕果,赢得在场观众的鼓掌喝彩。


陆建新为观众讲述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中建钢构企业文化部主任周爱文出席活动,并作为陆建新同事为现场书友介绍了他眼中的陆建新。他说,陆建新敢于担当,深圳改革开放40年的超高层建筑他都是参与者,其中深圳京基100大厦、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钢结构工程项目经理就是他,他主持承建了4栋百层大楼的主体结构;陆建新勇于创新,他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者,他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施工开发的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周转技术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嘉许金奖”;陆建新乐于奉献,忠诚企业,长期扎根一线,经受住了外界抛出的高薪诱惑。他用36年的坚守,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中国钢结构事业;他用3600米的建筑高度,将中国钢结构行业技术水平推向了世界前列。在陆建新身上,不仅有老一辈劳模身上的拼搏奉献品格,还有新时代工程师的改革创新精神。


周爱文在活动中发言


陆建新从日本同行那里学到了诚信第一;从香港同行那里学到了务求精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到了勤奋笃行,终以中专学历而卓然挺立在中国钢结构建筑的最前沿。多年来,陆建新秉承谦虚低调的处事作风,默默隐于恢弘建筑成就的背后。

2017年初春,由广东省总工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南粤工匠”致敬典礼在广州举行,陆建新荣膺“南粤工匠”称号。该典礼活动的致敬辞写道:“你用经年不变的豪情,一再刷新特区的速度;你以锱铢必较的精心,不断建树中国的高度。”同年,国务院国资委颁授第二届“央企楷模”,作为全国建筑业唯一的代表,陆建新接受了颁奖。当晚的对谈中,还展示了大量陆建新的工作与生活图片,展现了一个农村孩子走向大国优秀工匠之路,作家解读了陆工走向成功之路的艰辛历程,《中国作家》纪实版主编高伟阐发了收到此稿的欣喜及体会,并现场解答了读者的踊跃提问。


现场观众还向陆建新提出了自己关于建筑施工的感兴趣的点。




活动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找陆建新签字合影。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等多家媒体到此次深圳书友会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党建工作部


编辑:沈希栋

校对:李   超

审核:曾繁昌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