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保定时代楷模 | 圆圆的苹果,圆着很多人的梦

陆征 保定晚报 2022-06-02

■致敬保定时代楷模

投身农业科研39年,作为河北农业大学第一批太行山道路奋斗者的代表,孙建设在乡村田野、在山林果园、在农民心中,持续书写着科技兴农的故事——圆圆的苹果,圆着很多人的梦

在讲授果树种植技术的孙建设。


12月2日,静谧的河北农业大学校园,冬风拂过,落叶纷纷,踏上去沙沙作响。

一身牛仔裤、运动鞋、冲锋衣的利落装扮,一个黑色双肩背包斜在背上,一顶毛呢鸭舌帽遮住满头白发,孙建设身形矫健,快步穿行于校园中。“孙教授,有日子没见啦,明天有空不?有个事想请教您。”“明天可能不行,上午要和一家企业对接,研究产业信息化建设的事儿。回头我找你吧。”一路上不断有人向他打着招呼,孙建设热情回应着。

“最近一直在研究平原区域打造都市农业体系的问题,这两天还计划与国内一家大企业商谈系统性推进农业全产业链信息化的事,时间不等人啊!”孙建设说着。

虽然已经退休,但却愈加闲不下来,孙建设说他想做的事、要做的事太多了。

上任“无薪村长”,
被乡亲们封为“活财神”

“我来自农村,对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所思所想太熟悉了。”这是孙建设常说的一句话。这位儒雅、和气又爱笑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的言谈间,常常透出一股农民的坚韧和执拗。

1957年7月,孙建设出生于河北省深泽县枣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头脑灵活又勤劳肯干,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样样农活也得心应手,高中毕业后还在村里当上了民办教师。

日历翻到1978年,恢复高考后,孙建设顺利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成了园艺系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随后,河北省太行山区综合开发研究课题正式设立,河北农大组织了几十名教授、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带领百余名学生奔赴山区,拉开了太行山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孙建设毕业留校成为一名教师,一边从事教学科研,一边投身太行山区开发研究项目。1987年春天,孙建设正带领学生们在顺平县实习,两位风尘仆仆的庄稼人找来,说啥也要请他去村里看看苹果树。原来,这两位是苏家疃村的村支书和会计。为让乡亲们致富,村里种了400亩苹果,却不知如何管理,只能干着急。他们想请孙建设来当科技村长,待遇跟村干部一样。望着那朴实急切的眼睛,孙建设握着村支书的双手,重重地点了头。

当村长可以,但孙建设提出“约法三章”:一是村干部要带头学技术,成为帮农民挣钱的带头人;二是讲技术最多讲两遍,村干部们要做给乡亲们看;三是他当科技村长不为钱,今后不要再提报酬的事。就这样,孙建设成了苏家疃村的“无薪村长”。

一上任,孙建设对400亩果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责任制。乡亲们不懂栽植技术,他由浅入深,逐个环节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不仅手把手教、面对面讲,孙建设还把果树管理方法印成浅显易懂的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那时,孙建设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为果农指导技术。每次下乡,他要先坐一个多小时长途车到县城,再租一辆二八自行车,骑到苏家疃村。“后来租自行车的老板都不愿意租给我了,为什么呢?因为路不好,车子骑回来总是沾满泥。”孙建设笑着说。

辛苦里也有甘甜,裤脚沾着田里的泥土,眼看着亲手培育的苹果树一天天长大,孙建设的心里很踏实。后来,他不用租自行车了,有老乡开着“三马子”来接他。为让孙建设坐着舒服点,“三马子”车里垫上了麦秸、玉米秸,既减震又隔潮。“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暖烘烘的,甜得就像啃了一口咱种出来的大苹果。”

1992年,苏家疃村的苹果树开始挂果,全村一年共产果2万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村民们学技术的热情越发高涨,苹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5年,全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果品收入突破200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收入就达到1800元,穷山沟一跃成为富裕村,孙建设被乡亲们封为心中的“活财神”。

践行苹果栽培模式改革,
开了国内先河

2001年,随着我国各地苹果树种植面积增加,苏家疃村果农收益不增反降。苹果丰收,老乡们还犯愁,孙建设心急如焚。为了破解瓶颈,44岁的他毅然选择赴美交流,目的地是美国华盛顿州,开启了求索之路。为学到真本事,在美国访学的五年里,孙建设走访了30多家农场和果品包装仓储企业,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苹果栽培技术、苹果产业链构建的经验。

2006年,带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孙建设回到祖国,回到河北农大,回到他阔别5年的太行山,开始编织心中的苹果梦想。

在半年时间里,孙建设走遍了全国苹果主产区,把脉我国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随后,他在全国率先倡导并践行苹果栽培模式改革,并组织专家团队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治、果园装备及信息化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并成功在全国7个省(市)建立了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环境,指导当地建立适合本地的种植方式。

“种果树跟教书育人一个道理,都得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必须在各种要素中,找到目前当地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那一个‘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孙建设举例说,在阜平山区,他开辟了960亩樱桃园,正是利用这里海拔高差大的地理特点,成功延长了樱桃采收期,“樱桃采摘一般是麦收前,正是天最热的时候。延长了采收时间,错峰上市天气适宜,就能吸引更多来采摘的游客,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孙建设高兴地说。

从苹果到樱桃,孙建设创新的农业种植理念和技术,不断在太行山发光发热。


创建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
探索乡村治理路径

2017年开始,我市与河北农业大学联手创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孙建设受聘为创新驿站首席专家——这一决定就源于他2013年探索创建的“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

古时的驿站,是来往商人和兵将歇脚、换马、补充粮草的场所。而孙建设构想的驿站,是一个集技术研发与示范、咨询、服务、培训为一体的大平台,可以让来到太行山的专家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实,让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农民交流协作,落地生根。

孙建设的想法很快得以试点实施。2013年,河北农大与顺平县联合创建“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在田间地头创制‘三农’亟需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系统,培育和壮大支撑区域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是‘第一驿站’追求的目标。”他说。

构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孵化新技术、展示新成果,成为农民田间地头的科技超市;培养一批服务产业的人才,包括投身和专注农业的师生、农业园区农场主和乡土技术能手等;服务区域经济,吸引和聚集科技、人才和金融资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全产业链打造出真招,为政府分忧、为产业解困、为农民增收;——经过4年的实践与摸索,孙建设和他的团队将当初对驿站的功能设想一一实现。

“这里有了先进的气调果品储藏库,鲜果无损伤分选线,鲜果鲜切片加工车间,还有了发酵果汁和苹果白兰地生产线,我们的苹果种植技术形成了涵盖全产业链条的技术体系。”看到研发成果为农民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孙建设既高兴又欣慰。

在孙建设的带领下,一座座荒山秃岭就这样变成巍巍青山,并被植入金山银山的“基因”。

从2017年至今,我市共创建50个农业创新驿站,覆盖面积8.6万余亩,涵盖果品、蔬菜、杂粮、中药材等十大类35个特色产品,带动7万农户增收。市、校携手创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做法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被作为围绕产业扶贫中心工作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的典型向全省推广。孙建设也荣获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科技创新奖),在2020年又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在孙建设眼中,太行山创新驿站既不是始发站,也不是终点站,而是一个“加油站”。投身太行山开发数十年,即使退休后,他也没有一刻停歇,依然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奋力向前。

从农业技术科研到农村产业规划,现在,孙建设对乡村治理的探究实践越来越深入。“目前,我关注研究不仅仅是苹果、樱桃等林果种植,还有都市农业、农村康养等。”孙建设笑着说,“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现在下园子教别人剪枝啥的少了,更多的是在做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宏观设计,为政府在农业领域的决策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孙建设说着,神情中洋溢着自信和快乐,更充满着希望与梦想。

■记者手记

这两小时,绝不仅仅是一个采访


些许忐忑后的如释重负,感受优秀后的见山见海。

和很多采访对象的谈天,会让我受教良多,跟孙教授聊的两个小时,这感受更深。

其实我是带着忐忑去赴采访之约的,因为孙教授的名头有点大,加之话题的专业性预估会很强,我的事前准备很可能是不够的。而人家,会不会乐于与一个相对外行的人愉快聊天?

从孙教授和善地在校门外迎着,到他滔滔不绝却尽力深入浅出地表述,我的心定了。不懂就问呗。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苹果树不是根深杆壮才好吗?怎么理解种植产业科技收益比率?在采访,更是在学习,而且是跟大牌老师学习呢。

让我更有如释重负之感的,是孙教授的简单通透和不失风趣。他回答我的问题,中间时常穿插着典型的、地气十足的例证——坐着垫起玉米秸的“三马子”下乡,面对老乡的邀约说“备上小米粥烙饼摊鸡蛋马上到”等等。在全国很多地方搞起来大规模种植示范园的事他一言带过,却饶有兴味地讲起怎么在阜平开创性地种起了樱桃,因为海拔高差大等原因,成熟季的樱桃园如何好玩,樱桃如何美味。

当然,我已经从之前的若干公开报道中获知了孙教授很多故事,但直面畅谈,我又见识了一位领域内高端专家的很多工作和生活细节。比如他上世纪80年代初踏顺平乡野,下了长途车后入村,要花两毛五分钱租自行车蹬着去;比如时隔30多年,苏家疃村的乡亲们大事小情还爱跟他唠唠,遇上红白事得了通知他会说“人到不了我钱到”;出国学成,有人问起未来选择的可能性,他说我更爱家乡的苹果……

跟孙教授学习,两小时当然学不到怎么种苹果,但我近距离感知了一位学者的坚守敬业、周到处事和家国情怀。而且,这样的采访让我生活的窗子更推开了一些,畅谈之间,越了山海——原来这世界和人生的风景那么多,原来,很多人为这风景做了那么多。

关于孙教授,但愿,《圆圆的苹果,圆着很多人的梦》一文的记述能展现出我这感知的十之一二吧。

编辑:晚小班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晚二美

感受文化保定 乐享品质生活——2021第三届保定特色文化博览会掠影

“百年荣光”城市党媒短视频大赛结果揭晓,保定日报社《莲池周刊》获优秀组织奖!

冰运宣传·气度非凡丨冠军祝福⑮:保定籍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浩

雨+雨夹雪+雪!冷空气来了,未来三天…

查清了!石家庄确诊病例感染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