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 李忻遥 李笑笑
通讯员 陈晔 胡昀
今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潜心研究、勇攀科技高峰,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迎接科技工作者日,本报集中展现一批我市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的事迹风采,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澎湃活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助力建设创新保定,凝聚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奋进力量。
5月30日《保定日报》A4版↑↑
于波:光伏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排头兵
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光伏)主任、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拥有22年光伏领域从业经验,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4项、申请专利34项、发表论文29篇。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研发工作中,他带领技术团队建立中国首条N型光伏电池生产线,填补了国家空白;开发英利“熊猫”N型硅高效双面电池组件系列产品,获得了行业首个CGC鉴衡、美国UL和TÜV莱茵三大机构双面认证。
马永平:以优质技术守护群众口腔健康
保定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投身临床一线30年,荣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保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在她的带领下,保定第二医院口腔科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数字化口腔技术、门诊全麻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治疗、显微根管治疗等专业技术,填补了河北省口腔医学技术的多项空白,推动保定市口腔正畸、种植接轨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王川:新型信息化和智能飞行器的领跑者
天峋创新(河北)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多年致力于新型信息化和智能飞行器的研发与产业化,主持研发了多款军民融合型专业无人飞行器,先后完成河北省科技成果5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3项、授权国家专利123项。秉持“科技报国、航空报国”初心,他和团队刻苦钻研、不断探索,所研发的无人飞行器在国防、应急、勘测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部分产品填补了国防无人机领域的技术空白。
王强:以精湛技术守护患者泌尿健康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保定市优秀市管专家,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和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他坚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创新,带领医疗团队率先在保定地区独立完成多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解决了膀胱癌根治术后无法正位排尿这一临床难题。此类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泌尿外科团队跻身国内领先技术行列。
车建军:拓展被动式建筑技术多场景应用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绿建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参与百余项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门窗设计工作,论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型超薄外墙保温材料研发与制备》在SCI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获得多项新型节能门窗产品、结构、工艺及应用设计等发明专利。目前,奥润顺达集团已经形成建筑节能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展、拓”发展模式,正在进一步探索绿色康养建筑多元化应用。
方英军:三十余载扎根农技推广战线
高级农艺师,自1991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参与编写《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等7套培训教材,参与制定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等3个保定市地方标准,主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多个重点项目,每年下乡指导和培训时间至少在180天以上。去年,我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他与同事及时深入受灾地区指导生产,制定大田作物洪涝灾害后补救十六项措施,帮助受灾地区少减产、无灾地区多增产,全力保障秋播小麦种植。
冯占:用科技力量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河北华绿之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先后获得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省市县项目10余项,相关技术成果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2021年,他负责筹建河北华绿食用菌科技园区项目,并持续带领企业健康发展,成功将食用菌种植从田间地头转移到现代化工厂,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5G+智慧种植基地”应用场景,引领望都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邢国献: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
阜平县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保定市首届名中医,河北省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从事临床工作28余年,致力于脾胃、肝胆、肾病及风湿病为主的中医常见疾病的辩证诊治,完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2项,完成著作2部,发表论文15篇。在他带领下,阜平县中医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和主体院区加入“阜平县医疗卫生集团”,通过派驻医疗帮扶团队、规范分级诊疗等措施,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毕晶:保定市儿童感染专业学科带头人
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多年来,她立足临床、深入科研,以儿童感染学科为主攻方向,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及国家级期刊20余篇,参与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立项15项,参加编写《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症诊疗专家共识》等多项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治指南、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目前,以毕晶为主要成员组建的河北省儿童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及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2022年,她荣获“科创中国”科技人才先锋榜称号。
刘欣:为科技创新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保定市知识产权协会会长,保定市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他带领团队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培训、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等工作,与千余所高校达成战略合作,为万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为推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助力企业项目申报等作出积极贡献。
刘学展:创新染整工艺的排头兵
河北三利毛线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管、染整工程师,从事印染工作30多年,参与制定国家10项纺织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获得6项技术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培养专业染整技术人才50多人。多年来,她注重工艺细节,潜心研究毛巾染色技术及筒子纱染色技术,掌握了过硬的业务技能,带领团队自主研发毛巾染整工艺及生产流程等重要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刘雪莉:情系百姓护佑健康
保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治医师。作为疾控中心中年技术力量,她不断精进业务、创新工作模式,立足岗位扎实干事。2023年,她在受洪涝灾害较严重的涿州市刁窝镇担任卫生防疫指导员,组织开展安置点、垃圾点、厕所、集中供水等重点区域消毒消杀,加大群众灾后卫生防疫知识宣教,有效阻断病菌传播渠道,全力护航复工复产复学。
闫丛笑:让洗涤技艺在年轻一代传下去
30多年来,她致力于服装洗染、皮革护理的技术创新,通过勤奋钻研,从一名普通洗染工逐步成长为洗染行业高级技能人才。2015年,她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2017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成立“闫丛笑技能大师工作室”,她以平台为载体,对行业疑难杂症答疑解惑、推广新技术,继续做好传帮带工作,为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工匠和技术人才。
杜振斌:突破国外变压器技术封锁
保定天威保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023年度河北省拔尖人才(专技),30年来致力于大型变压器基础研究和重大新产品开发,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现场组装特高压变压器的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2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46项,为三峡水电、西电东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等国家重大电力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杜海曼:勤于科研 以身育人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师、实验师,致力于智慧医疗领域研究,研发成果集成到心电类和多参监护类设备中,服务人群超过90万人次。在心血管智能诊疗方面,她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同时,她创新开设专业拓展实践课程,积极探索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养路径,获得了河北省优秀教师、省“冀青之星”等荣誉称号。
杨昆:打破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国外技术垄断
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从事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技术研发工作,先后主持重点科研课题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高纯碳化硅原料合成、晶型和结晶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打破国际垄断,助力我国实现核心半导体材料的自主可控。其中,碳化硅单晶及衬底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通过下游客户验证,成功应用到电动汽车、5G基站建设等场景。日前,同光半导体公司登上2024全球独角兽榜榜单,实现历史突破。
杨超:打造中国索具行业第一品牌
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参与研发5项科学技术成果,主、参编16项技术标准,获得5项科技进步奖、26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他组织构建完善了研发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瓶颈技术创新联合攻关,带领企业完成国家速滑馆、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卡塔尔世界杯等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际重点工程,推动国家、行业标准发布,持续引领行业创新。今年,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姚明言:患者需求就是科研创新的动力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301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保定市青年拔尖人才。长期奋斗在临床一线,研究成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北省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成果6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她经过多年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血清凋亡因子水平可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椎间盘退变风险及评估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以及糖尿病椎间盘退变的关键病理环节和调控因子,为糖尿病患者椎间盘退变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
高义平:让科技成果落地乡村振兴一线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18年被阜平县聘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指导专家,长期扎根太行山区,先后引入1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帮助阜平建成现代菌棒生产厂、升级菌棒灭菌工艺、制定整套科学实用的栽培管理方案,推动该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在她和团队的努力下,当地建成102个高标准产业园和4610栋出菇棚室,覆盖全县140个行政村,直接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群众增收总额达到3亿元。
郑大海: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学种子
莲池区教体局电化教育馆馆长、高级教师、青少年科普工作负责人。他积极推动区域青少年科普活动,组织科普比赛20余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20期,以青少年模型比赛、青少年机器人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编程等活动为载体,启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初心,保护引导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好奇心,让更多孩子爱上科学,未来选择投身科技事业。在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他被评为河北省十佳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