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年 | 潮起浦江 当惊世界殊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8日)


2015年12月4日,在中非装备制造业展上

习近平主席与时任南非总统祖马参观CAP1400展台


___

潮起浦江 当惊世界殊

___


早在AP1000引进之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就对上海核工院提出要求:“要确保引进技术以后不再落后。”


实现这一点,就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拥有具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型号;就要打造一条以非能动技术理念为核心的自主化创新产品生产线,向世界提供新一轮能源革命的“中国方案”,让中国核电走上世界舞台。


这也是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工作的原生驱动力。


可这“创新”二字啊,十八笔画,想写好、写出水平,天知道多么不容易!


AP1000技术转让时,美方有条红线:只有新反应堆电功率突破1350MWe才能承认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这就要求对AP1000原有设计方案做根本性调整。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意义重大。


作为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和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创新型国家、核电强国的标志性工程,2008年,以上海核工院为主编制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审查通过,因设计电功率达1400MWe,新堆型被命名为CAP1400。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为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独立出口权,兼具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真正实现“再创新”,作为技术总负责单位的上海核工院重新设计了钢安全壳厚度和直径,提供了容纳更大核岛主设备的空间;考虑可抗商用大飞机恶意撞击、抗大洪水,抗强风暴雨、抗大地震袭击,机组性能及超设计基准事故下的应对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联合国内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制造业等477家单位、26000余名技术人员,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开展先进核电科研攻关。


针对我国核电实验经验的不足,就验证CAP1400设计方案设置六大试验课题,通过试验建立完善的实验设施设计、建安、调试、可用性评估技术体系和试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后续发展铺路奠基。



核电设备和材料国产化是自主创新的关键之一。由于对技术指标、生产工艺要求极严苛,核级材料设备一直被誉为工业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一国工业的整体水平。经上海核工院与国核工程公司反复技术攻关和近百项各类试验,CAP1400已整体实现设备自主制造,所有核心设备、价格昂贵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稳压器、主泵、DCS、爆破阀、环吊、关键泵阀等业已形成较完备的先进核电设备整机配套能力与供应体系,整体国产化率超过90%。

 

优秀的性能和相对经济的价格

成为CAP1400最大的竞争力


以设计为牵引,引领中国核电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是七二八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通过甄选一批有底蕴、有潜质、有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参与到重大专项设备国产化工作中,促进设备企业能力提升,又以制造过程的经验反馈反哺设计水平提高,一个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同成长的三代核电战略联盟逐渐成形,国家核电产业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核电是系统的工程。要成为核电大国、强国,不仅要有核心技术,还要有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在CAP1400研发实践中,由上海核工院牵头的课题“中国核电标准体系研究”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备、系统的中国标准,支撑我国核电自主化长远发展及“走出去”。如今,课题阶段性工作已如期完成。“20年前,中国核电标准尚不成体系;现在,我们将用中国标准为世界定位。”CAP1400总设计师郑明光掷地有声。


重大专项课题“中国先进核电标准体系研究”

通过能源局验收


真正的创新,经得起最严苛的检验。2014年,CAP1400成功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史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安全评审;2016年,顺利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用反应堆安全评审。这标志着CAP1400已具备国内开工条件,并为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从核电研发、设计、制造、安全审评到试验、标准、人才体系,我国核电产业实现了从二代到三代的整体跨越。



通过十余年艰苦工作,CAP1400国家重大专项已形成知识产权6513项,获得中国授权专利1705项,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392项,新建43个试验台架,全面提升了核电研发、设计、制造、安全审评、试验、标准、人才等国家能力,推动了我国核电产业从二代到三代的整体跨越,为我国三代先进核电的规模化、批量化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_ _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不仅要抓好技术创新,更要看准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


创新驱动发展,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打破传统,根据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决策,国家电投核能技术创新与工程建设平台应运而生,以“研发+AE”为依托,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推广运用及CAP1000/1400后续项目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将领先技术能力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未来,上海核工院将致力于“大工程”“大项目”“大科研”,建“大平台”“大体系”,支撑以公司治理体系、一流研发和一流AE为核心的“一体两翼”发展构想,成为国家电投先进能源核心技术的开发者、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的落实者、能源生态系统的提供者,推动核电向核能拓展,从单一核能向多能综合利用拓展,从核能向核技术应用和核环保拓展。核能时代的最强音,已经奏响。


_ _


50年栉风沐雨,50年春华秋实,上海核工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核电的发展史。未来,它也将引领世界核电的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续写新华章,再创新辉煌!



供稿:潘连荣、刘畅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