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上海核工院获202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
5月26日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核工院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大型核电厂熔堆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模块化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电投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代表“大型核电厂熔堆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组接受上海市领导授奖。
郑明光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上海核工院总经理王明弹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01|解决核电厂熔堆事故应对国际难题
针对大型核电厂熔堆事故应对技术研发这一国际难题,郑明光带领上海核工院、上海交通大学、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组成的课题组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并阐明超高温堆芯熔融物反应及传热机理;研制开发出一体化堆内构件整体优化平衡设计技术,显著降低熔融物热流;开发出反应堆内外协同冷却技术,能够有效移出熔融物热量,解决了1350MWe以上反应堆的熔融物堆内滞留难题,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支撑了高功率、高安全的先进核电型号研发,化解了先进核电批量化建设的风险。课题研究成果已用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等多个项目,为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型核电厂熔堆事故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
(原型材料熔融物试验熔炼现场)
项目名称
大型核电厂熔堆事故应对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郑明光、严锦泉、史国宝、钱跃庆、匡波、曹克美、梁田、王佳赟、张琨、刘鹏飞、单宏祎、林绍萱、陈波、芦苇、郭宁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奖团队
(第一排右起第三位为第一完成人郑明光)
奖励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02|建成全球首批三代非能动核电站
针对全球首批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三门、海阳核电项目模块化建造的难题,王明弹带领由上海核工院、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组成的课题组,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核心设计方法,形成国家标准;创立了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结构模块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首次实现了核电领域的模块化建造;突破了模块狭窄空间内核一级主设备安装技术瓶颈。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全面应用于三门、海阳等三代非能动核电站,带动了核电行业应用模块化建造的技术进步。
海阳核电一期工程
项目名称
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模块化建造关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王明弹、胡国峰、李建、杨振勋、李兵、宋晓冰、赵福贵、褚濛、樊永生、赵建忠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项目团队
(右起第五位为第一完成人王明弹)
奖励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次获奖的两项科技成果均源自压水堆重大专项。专项自2008年启动以来,集聚核电全产业600多家单位,310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攻关,成功打破了多项技术垄断,形成知识产权6100余项。上海核工院协同骨干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建立联合技术中心26个,建设或改建大型试验设施80台套,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突破各类装备逾1000套,成功研制出核电超大型锻件等七大类核电关键基础材料、零部件,充分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组建“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100%国产化专项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果与荣誉的背后承载的是上海核工院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持续投入和辛勤付出。在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他们将继续在创新规划、平台建设、机制政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方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为公司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产出和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The end-
供 稿 | 谢念念、乔鸿鹄、张琨、徐挺
编 辑 | 宣团工作部
往期推荐
► 点击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