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浦北哪个镇方言最“多情”?
泥萌会五国语言?
别逗了~~~
来到浦北,泥会十国也没用
从南到北,过了一个镇一条村
都有不同的方言
有些镇不同的村还有不同的方言
论方言说话
泥萌最服哪个镇?哪个镇最多情?
我们往下扒~~~
01
说起浦北的方言,我们首先全部把它们称为“浦北话”吧!
浦北话也称“背乡话(背乡:背井离乡、背离故土)”、“背山话(背山:避居山后)”、“脉过话(脉过:或脉嘎,什么之意)”、“龙门话(龙门:此指浦北龙门)”等语,虽和闽粤客家话、桂南新民话有语音区别,但从“历史的渊源”上看,它都归属于“客家语言”!
客家人是中国南方民系中间非常独特的一支。这些被认为是“客人”的人在漫长的迁徙历史上经常和所到之处的“主人”发生冲突,却始终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开枝散叶。无论是语言、民俗、生活方式,他们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神奇。
位于平马村的客家文化村可以说是一个例证。平马村作为古越州客家先民的聚居区,保存了完好的古建筑和翔实的实物。平马村以大朗书院和伯玉公祠为中心,由客家居民居建筑群组成。
这样扯,好像扯远了。但我要说的是,因为是客家人居多的地方,迁徙而来,语种多也就不奇怪了。
浦北汉人的根在中原,大家迁过来,同姓一村,语言也同一种,出了这个村大家说的方言又不一样了。比如,北通镇的楠垌、兰田两个村,在方言上相同,但附近的良庄村和三合镇的马头村,又有区别了。
02
浦北各镇方言可能有所不同,但也有所相同。
我们就拿浦北话和隔壁的灵山话相比,区别在于灵山县的方言大体上全县能集中于一种,而浦北话则可以按南中北等区域划分出几种。南部镇,以讲艾话为主,各镇大同小异;南部中石埇、安石、泉水则以马娄话为主,可能接近合浦的原因;中部镇则以小江话为主,对三合龙门北通福旺等镇有影响,所以他们讲的话还是能听得懂一些些的;北部,以寨圩话为主,乐民寨圩福旺均有相同方言;然后就是“东北三镇”六硍平睦官垌了,这三镇的方言据说母语来于博白县,在发音上大体没多大区别。
当然,在这些方言中,浦北话还是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原的古汉语特点。例如说“绳子”,叫做“索”,“汤”叫“羹”,“站”叫“企”,“老虎”叫“大虫”、“大阳”又叫“日头"......这都与战国、秦汉、隋唐宋用字基本一致。曾有人这样说,如果现在的浦北人掺用自己日常物名词写信给中国其他地方的人,他们几乎读不懂,倘若能穿越历史时空,把信交给战国、秦汉、隋唐宋的人看,他们肯定会看懂他们自己的日常用字(忽略其字体),也就证明,其字其义,可通古人。
03
这些年,基本跑了浦北多数村。在听他们说方言时,虽然不会说但还是会听,很多浦北小伙伴估计也是这种想法。
有朋友说,”东北三镇“人说的话,如果说快一点,就像唱歌一样好听。其实在浦北,每个镇的人说话都那么好听,都那么多情。
当然,在坊间大家都留传的几个方言笑话我们或许都听过。如乐民,一旦说到乐民,大家会说的”乐民妹跌落塘!“,龙门的”解衫碇去回“(脱衣服拿回去),北通清湖的“洗雀头先”(洗个头先),还有北通镇良庄村的串门时的对话也是很有意思。
问:“diang滴咪狸?”
答:“diang滴果子狸!”
如果不翻译,你知道他们说什么吗?我相信你还收集着很多这种俗与不俗和方言笑话,多数只能在酒桌上一笑而过。
04
还是回到浦北话的正题上。前面说过,浦北各镇村方言各不同又各相同。但总的来说,一个镇大体上是相同的。有些不过是发言不一样罢了。
中部镇为例,在小江市场转一圈下来,即使你不会说“小江话”,来自北通、三合等镇的人用本地方言倒也能冒充一下会“小江话”的小江人。
而有些村或镇的人却也是会“多门语言”的高手。比如北通镇博学村,与灵山交界,当地过去也曾是商贾云集的地方,南来北往客流量大造就了村里人会几门方言,遇上灵山人他们能讲灵山话,平时家人交流讲“新闻话”,碰到其他村的人他又能说几句其他村的方言。
有一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遇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感觉。
然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浦北方言唱的歌曲呀小品呀配音呀,发现还真有不少,我们接下来看和听,放松放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30738mnp1&width=500&height=375&auto=0
05
这也说明我们浦北的方言对外来事物接收容纳得比较快,对于外来物品,以一个番字待他。
原产美洲热带的番石榴,浦北人却称她为“番桃子”,一个番字把他们区别开来,说明是泊来品; 马铃薯原产南美安第斯山山脉,十七世纪引入中国,浦北人对她是既爱又恨,叫她“番鬼芋”。如果你是北方人,来到了浦北,你与本地上点年纪的老人询问“土豆”、“西红柿”,他们便不知你所问何物也,你就直接扔句“番鬼芋”保证——
威滑!
06
浦北的方言广大深,以上也只是本人的一些个人看法,不能作为历史和汉语言来考究。
其实,在中国,哪一处没有自己的方言呢?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抛弃自己的语言、文字、信仰、习俗,更没有向另外民族转变,而是,根本的、更多的保留了往昔的语言、文字、信仰、习俗,并独立性的、自觉性的继续使用汉字去创造新事物的物名词。在道德信仰上,他们继续的、自觉的遵循中华的传统美德。
方言就是藏在民间的“中国语言活化石”。当我们现在的很多孩子渐渐不怎么会家乡话时,我们有些感慨有些悲伤罢了。仅写下这些文字而已!
还听过这么一个冷笑话。据说浦北有一男子在外工作,为了照顾孩子,就把母亲接过去照顾孩子。不好出远门的母亲过去后教孩子说话——见了蜻蜓就告诉孩子这叫“蒙魅”,见了“玉米”教孩子“苞缩”.....吓得媳妇连夜给了个大红包家婆,说看到母亲在这里无聊得难受,还是让家婆回老家去吧。出了门,这位母亲笑了笑说:“同我斗,姜仲是老葛辣!”
最后你也用家乡的方言
像他们读一读如下这一句话,
然后音译写在留言区,
看看谁的方言最多情~~~
end更多原创作品
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