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百千万”!具有宝安特色的产业园区布局体系来了!
2月24日
宝安区印发
《宝安区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指出未来三年
宝安将按照近期、中期、中远期
分阶段谋篇布局
建设成具有宝安特色的
“一十百千万”园区布局体系
《方案》在“保量、控价、提效、可持续”的总思路下,提出了涵盖15大举措的五大工程:
● 产业园区基础支撑体系巩固工程
● 产业空间增量供给强化工程
● 产业空间存量品质优化工程
● 空间使用成本调控
● 园区运营效能提升工程
按照“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作战思路,开展全区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工作。
打造高品质产业承载空间
据了解
宝安“一十百千万”园区布局体系
为“一”地图+“一”规划+“一”政策
“十”个示范性园区
“百”万平方米产业保障房
“千”万平方米空间增量
“万”亿级产业生态
具体为
一
详细摸底全区各类产业园区信息,形成一张产业地图,编制形成宝安区“产业+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引导园区高品质发展政策体系;
十
按照“一街道一示范园区”布局,推动“1113”提质增效示范试点,按照容积率提升、拆除重建、综合整治、转型增效等类别在各街道按照“10+10+10+30”试点规模分别选点实施,打造一批高质量示范性园区;百
通过国企代建统租、创新型产业用房移交等多种方式,力争筹集建设形成不少于百万平方米的产业保障房;千
持续加大产业用地供给力度,强化城市更新项目产业融合和引导,用好产业提容等其他相关政策,力争建设不少于千万平方米的产业用房增量;万
巩固“1+10+N”产业招商体系,按照“招大商、招优商”原则强化企业引入,争取形成万亿级产业生态。
明确提质增效“作战”路径
切实巩固产业园区基础支撑体系
完善数字化产业地图
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产业空间数据全方位采集,实现全区规上企业与产业园区匹配落图;
建立数据采集和定期更新工作机制,统筹发挥网格员、安格员、企服专员、园区运营机构信息采集作用,督促运营主体落实基础信息和收费信息上平台,确保产业地图信息动态更新;
按照多规合一的方式,统筹全区现有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衔接和落图,充分发挥产业地图指导作用。
有效加大产业空间增量供给
保障优质企业产业用地需求
加大闲散用地整治和产业用地筹集供给力度,力争每年产业用地供给量不低于30公顷;
加大土地整备力度,优化土地整备模式,探索“引入前期服务商共同完成土地整备清拆”模式,力争每年整备入库产业用地总量不低于30公顷。
全速开展产业项目遴选
持续优化产业遴选办法和产业遴选(预选)评定指引体系,加速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和总部项目遴选,每年完成不少于20个项目的产业遴选,争取每年完成不少于10个项目的土地出让(以实际可匹配地块为准),全力保障百强企业等重点企业的用地需求。
一街道打造一个产业提容示范项目
用好用活土地容积率调整提升政策,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合法权属的自有用地通过容积率提升方式增资扩产,探索支持社区股份公司与优质企业合作通过容积率提升方式建设高标准生产类用房,各街道每年选取不少于“1”个地块(企业自有地块或社区股份公司与企业合作开发地块)开展项目试点。
一街道打造一个“工改M1”示范项目
推广复制福宁工业区模式,各街道每年选取不少于“1”个园区(占地面积5万㎡以上),进行“工改M1”城市更新示范,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力争建成一批单层面积大、高荷载、高层高、满足先进制造业需求的高标准生产厂房。
推动M0合理集中布局
结合全区产业集聚类型和空间需求分布,按照“产业引领,相对集中”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M0指标,制定全区M0布局配置方案,重点配置布局在桃花源科技创新生态园和3个高新区范围内,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加强城市更新项目产业前置
加强城市更新项目立项前产业引导,试行产业专题研究和产业规划合一前置审查,提高审批效率。探索实施产业功能分类绑定机制,严格实行“工改M0”项目“带产业更新”的绑定制度,防止M0建成后的过度空置,实现“按需供给”;
加快“工改M1”审批流程,强化后期建筑形态审查及监管,引导M0空间的有序平衡和M1空间的有序增加。
加强项目建筑形态管控
全面梳理尚未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的项目,重新审查“工改M1”类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尽量采取单层最小分割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的设计,防止新增空间向非生产功能形态变异。
大力推动“工改M0”类项目新建无污染厂房,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确保进一步形成生产空间增量。
探索产业综合体开发模式
引导更新项目建设主体提高产业空间的开发质量,兼顾周边基础配套,鼓励建设主体连片开发。在保证更新项目主体方向为普通工业功能、生产制造用房面积高于改造前的条件下,尝试通过规划调整方式补充一定比例的商住用地,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产业综合体。
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存量品质
一街道打造一个综合整治示范项目
严禁通过小散装修审批的方式改变厂房制造功能,用好用足旧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政策,提高老旧园区升级改造回报预期,激活园区业主、运营主体、优质企业升级改造活力。
各街道每年选取不少于“1”个5万㎡(建筑面积)以上的老旧工业园区开展综合整治,为全区旧工业区综合整治转型提效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街道开展三个转型增效试点项目
加大腾挪招引力度,每个街道每年遴选3个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使用面积低于30%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等产业园区开展转型增效试点,并按照园区转型成效情况给予扶持奖励。
积极筹集工业保障房
加快工业保障房筹集建设进度,力争每年筹集工业保障房20万平方米以上,解决市、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增资扩产项目的产业空间需求。
积极调控空间使用成本
建立违规租赁举报监督机制
强化推行产业用房租金指导价制度,定期发布和更新租金指导价格。
制定推行租赁合同规范模板,实行园区租赁信息公示牌制度,包括租金、公摊、水电费、空调费、管理费等明细,强化线上线下信息比对,重点打击阴阳合同等违规行为。
建立畅通违规举报机制,对查实的违规行为予以约谈纠正。
有序清退“二房东”违规主体
全面摸清区属国企物业和集体物业“二房东”底数,分类施策,有序清退。
力争三年内完成区属国企重点园区违规“二房东”清退;
引导集体物业在租赁合同到期后与“二房东”脱钩,鼓励采用单一来源方式谈判的方式保障优质重点企业用房需求。
不断提升园区运营效能
建立园区综合评价体系
提升园区运营水平,以区属国企、社区股份公司权属产业园区为重点、其他社会园区为补充,根据工业园区硬件条件、运营服务、产业集聚、产出贡献、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指标定期组织综合评定,对认定的标杆示范园区予以授牌并根据政策给予奖励,打造一批高质量示范性园区。
据悉
《方案》试行时间3年
各项工作任务将分批实施、分类施策
有关试点园区项目条件、规模、扶持标准
试点数量将根据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情况
进行适时调整
审校 / 郑礼军
责编 / 李庭新
编辑 / 黄志聪
校对 / 高崇文 胡洁贞
来源 / 宝安日报
记者 / 何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