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 一个爱国的“叛国者”

2016-08-20 广州日报 海陆物语

马思聪:爱国的“叛国者”


乡情:萦绕一生的旋律

不论是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还是在出走他国的漫长岁月,乡情二字始终萦绕在马思聪心头。

抗战期间,在逃亡的艰苦生活中,他写出了《第一回旋曲》《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牧歌》等杰作,被视为他的代表作的《思乡曲》便是《内蒙组曲》中的一首。


《摇篮曲》打破西乐垄断

在音乐创作中,“乡情”便是民族特色和中华传统,也是马思聪一生不断的追求。他不满足于仅仅演奏西方音乐家的作品,他立志要创作出中国现代的音乐作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就在巡演的音乐会上演奏自己的作品,打破了当时小提琴音乐全部为外国作品独占的局面。1935年,他以故乡民谣《白字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摇篮曲》,被视为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的开端。

他说:“一个作曲家,特别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之外,极为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她有着丰富的音乐宝藏,这是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份遗产是我国作曲家特有的礼物,是所有作曲家的命根。”

马思聪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曲调,注入了自己大量的作品当中。而他的许多重要作品,更是直接从民族传统中取材。

即使寓居大洋彼岸,他仍为唐诗谱曲;根据《聊斋》创作芭蕾舞剧《晚霞》;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创作歌曲《热碧亚》。而这段时期谱写的歌曲和小提琴曲中,无不蕴藏着悠远的思乡之情。


美国居所里挂的都是国画

在马思聪美国费城的居所中,室内四壁悬挂的都是近代的古代的国画。客厅中是一幅马寿华的书法,写着两首王维的唐诗,一首是“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另一首是“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墙上的画经常换,但是这福书法却始终挂着。

赴美20年,马思聪和子女讲话或者和其他中国人讲话时,从来都不会夹一个英文字。每次接电话,他总是说“喂”,从来不说“哈罗”。尽管他的英文精确得像一本字典,每当有人问他艰深的英文单词,他都可以脱口而出,而且从来都不会拼错字母。

1984年11月,中美艺术教育会议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吴祖强在访美期间,专程前往费城探望马思聪。谈及不少中国青少年在国际音乐大赛中屡获佳绩,马思聪高兴不已。他希望自己能够重返故土,在熟悉的土地上再度奏响自己创作的音乐。


最后的作品又是《思乡曲》

马瑞雪在《父亲的乡情》一文中写道:马思聪当年数度拒绝美国的邀请回到北京,就是为了这一缕乡情。他忘不了带他睡觉的祖母,忘不了教他爱他的母亲。在法国留学期间,他没有爱过任何一个白人女孩。他的恋爱,是回到故乡后才开始的。

马思聪的恋爱是在20岁那年发生的。当时他还是广州私立音乐院院长,招收了一位比他年长几岁的小提琴学生王恒,王恒又介绍自己的妹妹王慕理一同学琴。很快,马思聪便和王慕理沉入爱河。

晚年的王慕理在回忆这段恋爱史时曾说:“有一次我们俩相约去散步,在街上走着走着,不觉到了吃饭时候,他有点尴尬地对我说,‘我们不要进大酒店,就在小饭店吃东西吧!但你不能点高级菜,我没有那么多钱。’结果我吃了一碗云吞面,而他只吃了一碗素面条。”王慕理被马思聪的淳朴、憨厚和坦诚深深打动,不久两人就谈婚论嫁了。

1987年3月,马思聪因为肺炎引发高烧,影响到心脏。5月份,医生决定为他的心脏进行手术。

马思聪身体健壮,因此,他对于自己的身体向来很有信心。他坚信自己能活到96岁。

医生也告诉他,这次手术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成功把握。因此他没有什么疑虑,便走上了手术台。谁能想到他却再也没有下来。

手术前一天在病床上,他还一再要求夫人将五线曲谱拿来,继续谱曲。在他的日记中,记下了大量的创作计划。“他对生命,对音乐,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了信心和热爱。”马瑞雪写道。

马思聪逝世后,夫人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他最后一篇未完成的遗作,题名又是《思乡曲》。

                                  (来源:广州日报)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小心了,朋友圈骂人吃官司

汕尾4人入围“粤东诗人奖”“粤东诗人新锐奖”

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下线了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进入!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中国画的雅与俗


请别吝啬手指头,按下下面的二维码好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