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看台41| 陈建深《母亲的朋友圈》~PK~黄鹏《晨曲》

2016-09-11 陈建深+黄鹏 海陆物语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母亲的朋友圈

·陈建深


“来吃饭咯!来吃饭咯!”晚饭总在母亲的张罗声中开始的,今天也不例外。母亲在厨房里忙上忙下,做好了一桌菜后,就提高音量吆喝吃饭了。我和孩子每次都伴随着母亲的吆喝声走进食厅。餐桌上,父亲已摆好了碗筷,也有我和父亲的酒杯,每次回家,我总喜欢在晚饭时和父亲喝上两杯。父亲平日寡言少语,也不嗜酒,但父子举杯,他总会和我聊聊生活中比较要紧的事。

今天家里热闹了一点,堂弟快要结婚了,五婶下午就从深圳回来筹备喜事。年近甲子的母亲忙起家务活依旧风风火火。母亲娘家兄弟姐妹较多,父亲也共有兄弟姐妹八人,不管在哪头,都是热热闹闹的大家庭,她在大家庭成长、生儿育女。参加工作后,我极少与父母共同生活,弟弟妹妹相继成人、成家,离开父母各为生计奔忙。家,渐渐地成了父母相守的空巢。

晚饭开始了,母亲对五婶和岁逾九十的奶奶说:“我们也过节,炖个猪脚庆祝一下。”说话间,母亲把一块猪蹄夹到奶奶的碗里。母亲也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我很惊诧,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也知道今天是母亲节。印象中,母亲只记住一年四季中的传统节日,今天是公历几月几号,她必定是要查了日历之后才知道的。我问母亲你怎知今天是母亲节,她说微信里五婶六婆七姑八姨都在说。是呀!若不是微信的朋友圈,我也不知道今天是母亲节,也不知道平日里还有那么多国产的进口的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朋友圈真是万能的好东西,提醒你谈情说爱,提醒你尽孝报恩,提醒你妈叫你回家吃饭了……

母亲是什么时候学会使用微信的?我也记不起来了,大概是弟弟把她笨重的老人机换成触屏机之后吧。此前母亲用的手机是那种按键较大的老人机,家里有几张硬纸板的电话簿,记着我们兄弟姐妹还有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一串一串,尽管我们把数字写得异常肥大,母亲拔起电话来还是眼花缭乱。后来,我们在母亲的手机里将兄弟姐妹的号码都设置成单键拨号。不管使用何种拨号方法,母亲熟悉的声音总能通过电波抵达我们兄弟姐妹的耳边。

母亲最初的朋友圈,是她的几个子女。她不识字,因此对微信语音聊天颇有兴趣,乐此不疲。从此,母亲的朋友圈越发广阔起来,叔婶堂兄弟姐妹一个圈,姑妗舅姨表兄弟姐妹一个圈。大家出于对老人的关照,母亲的朋友圈里几乎是发语音聊天,很少看到文字。相比一对一的电话聊天,母亲更喜欢你一言我一语的亲友群聊天,此起彼伏,“就像一群人在拉家常。”当然,大家在聊天之余,少不了也发发红包,表弟学业进步了,大家发红包祝贺,儿童节妇女节母亲节,互发红包祝贺……各种理由的发红包,都是为了活跃亲情。对于抢红包,母亲是热衷的。母亲善抢不善发,舅舅们总取笑她“知入不知出”,母亲不会发红包,甚至连抢来的红包存在哪里都不知道,在亲人的朋友圈里说说话抢抢红包,纯粹是一种联络方式。

相比之下,父亲很少与亲人联络,更是对母亲为抢得一角一元戳得手机屏幕发烫的行为很是不屑。父亲没有玩微信,也不会玩,他用的手机还是那种按键较大的老人机。跟母亲比起来,父亲显得很单调乏味,他完全没有打电话与亲人闲聊的习惯,基本上都是有事才打电话。虽然父亲也有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多是生活中茶余饭后一起海阔天空神侃的街坊邻里。但不管什么时候,父亲总是生活在母亲的世界里;母亲勤劳的双手把日子收洗得锃亮,柴米油盐,也安排得妥妥帖帖。

应该说,父亲朋友圈里最挚诚的朋友,是朝夕相处的母亲。其实,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母亲的朋友圈里,何尝不是只有与她相濡以沫的父亲?



PK


晨 曲

·黄


牧童,笛声,城墙,寨门,炊烟,石板,青苔。

这久违的情景,于一片远离喧哗的地方,于一座古老幽深的寨园面前,被画家挥毫融入画面。

晨曦初露,晨风送爽中,一阵阵清脆、悦耳动听的笛声是否此刻在唤醒这沉睡千年的古寨;是否引领人们穿越千年的风尘探访这片神奇所在呢?

或许是追寻一片故去的家园,或许是探究一段古老的传说,或许是厌烦城市的喧嚣。当我们漫游于这座始建于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至清初才脱胎成石城的石寨时,此刻,此座处于群山环抱,小河蜿蜒其间,巍然盘踞在小山岗中、依山势逐级而筑就的古老石寨,正以一份典雅庄重的气势尽显眼界……我们穿梭在寨内纵横交错、呈蜘蛛网状、更具八卦神韵、尽致秩序井然的街巷里,仰宗祠,访民居,好奇于能藏匿数百人秘密通道兼排污的那些石板下暗渠阴沟。揽胜“大树银王,魁亭夜月,蜘蛛结网,龟山列案,鉴湖出涨,溪港归帆等俗称内外八景。询问近代二百年间仅石寨黄氏族人便有进士一名,举人七名,贡生三十六名,秀才几百名的佳话。深赞这是一处山川毓秀,地灵人杰,勤事耕读,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

在一间间尘烟积旧的老屋跟前,抚摸着那些斑驳历尽时光印痕的墙体,俯拾一块块散落在地、尽着岁月风雨洗刷的青砖瓦片,感慨时光之流逝,深叹怀古幽情,曾几何时的繁华热闹,锦绣风光,而今人烟廖廖,到处落败残损,屋漏门破,俨然一位垂垂老去的老者,落寞固守一份沧桑世故;执著一段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

城市化的发展迅速,极大的刺激人们走出乡里村寨,高楼大厦的诱惑,都市气息的向往,造成人们背井离乡,脱离乡音民俗,为追逐光怪陆离的生活图景,而惜别生息养育的故土园林。任由一方方世系繁盛,气态清盈,人和物朴,相映成趣的乡村古寨凋零消逝。

是否,在现代化的号角下,很多田园风光的诗意栖居之地已被急进的脚步踩得面目全非。

置身于这样一处历史内涵丰富,充满智慧布局与传统文脉深厚的石寨之中,市声渺远,隐隐约约间,感到牧童吹响的笛韵依然萦绕在城墙之上,只觉几千年几百年就这么悠悠的过了下来,风雨不动的这些房屋和人物故事,如此诗情画意的被我们寄情笔下,让我们从中感触如何冷静思辨继承与发展的话题。







往下面拉,有赞赏


四喜临门

 

林培铭  作






2016年9月4日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058

来源:汕尾日报16.09.04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了

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

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

文学就是好玩

普通话版河洛话版视频版图片版文字版网络版全版“汕尾史上最高规格诗赛”

省作协采风团“红色之旅”侧记

许宇航:海陆丰明代城池

蒋述卓主席率省作协采风团今日奔向海陆丰

首届“粤东诗人奖”揭晓【我市两主奖两提名】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文学看台40| 彭颂声:教师节痛悼被枪毙的龙山中学教师陈耀汉(诗词)

文学看台39| 孙雄:善从家乡风物提炼出意蕴来——序蔡金兵《伸向远方的路》(评论)

文学看台38| 刘晓霞:将,光埋进夜行人的怀里(诗歌)

文学看台37| 潘妙君:出来吧(诗歌)

文学看台36| 拼诗:林国全PK王晓忠PK陈辚PK林凤燕PK翟营文

文学看台35| 戴运辉:这座位究竟让不让?(小说)

文学看台34| 众诗人大比拼:船(同题诗)

文学看台33| 黄俊杰:美丽的诗心——序刘信杰《渔港风月》(评论)

文学看台32| 林进挺:荷花世界(散文诗)

文学看台31| 庄爱娟:知己如茶(散文)

文学看台30| 郑海潮:贩毒女的眼泪(小说)

文学看台29| 吴庆华:梦的千秋(诗歌)

文学看台28| 二毛:暗战(诗歌)

文学看台27| 老斯:天地人佛神仙鬼(诗歌)

文学看台26| 龙晓初 ~PK~ 郑海潮 ~PK~ 王珏瑜 ~PK~ 施良壮

文学看台25|  张鸿“祭孤”~PK~ 吴春红“祭孤”

文学看台24| 诗歌大比拼

文学看台23| 陈瑞绒散文 ~PK~ 苏香小说

文学看台22| 王晓忠两首~PK~陈坚青一首

文学看台21| 众诗人大比拼:三月(同题诗)

文学看台20| 龙晓初:沉沦(诗歌)

文学看台19| 庄海君《红海西路》~PK~郑海潮《擂茶》

文学看台18| 戴运辉:改名(小说)

文学看台17| 丘惠谊:一张罚款单(小说)

文学看台16| 吴春红:老街那些暖暖的岁月(散文)

文学看台15| 叶丽娟:梧州地震寄谢莹彦(诗词)

文学看台14| 庄海君:空灵日(诗歌)

文学看台13| 庄彩建:鼠(诗歌)

文学看台12| 洪天丽:山里来的客人(小说)

文学看台11| 陈树龙:村官来电(小说)

文学看台10| 陈瑞绒:老表林国(小说)

文学看台9| 钟锦烽:免费生(小说)

文学看台8| 戴运辉:奖励(小说)

文学看台7| 香雪兰心:微信群的快乐生活(散文)

文学看台6| 庄爱娟:旗袍(散文)

文学看台5 | 高建永:村长(小说)

文学看台4 潘日强:也谈野草(杂文)

文学看台3 赵日新:2016年7月诗稿

文学看台2 刘映虹:开一间茶室(外一篇)

文学看台1 董宪瑞:一件貂皮大衣(小说)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进入!

请别吝啬手指头,按下下面的二维码好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