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供销百天读62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搞活农村经济

关注→ 中华合作时报
2024-09-22

编辑制作|屈藤彦

来  源|中华合作时报


我国农村由于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粮食和多种经营连年丰收,农村提供的商品原料大幅度增长,带来了收购、加工、贮藏、包装、调运和推销等一系列问题。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要在保证完成计划上调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的就地加工、产品精选和综合利用,这既可以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又可以减少产品推销、贮存和运输的困难……走收购—加工—销售的路子。”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又指出,供销合作社要“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

发展加工业

草编加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加工业,把它作为开展系列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时,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工业企业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一是直接为农村商品经济服务的行业,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


二是为市场直接提供商品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服装工业等;


三是为供销合作社现代化提供装备的产业,如商办机械工业;


四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工业;


五是中外合资合作、“三来一补”等外向型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有上百个门类、数千个品种,拥有一批国家金银质奖、国际博览会金银牌奖及数百个部优质产品及上千个省、市、自治区优质产品。


到1991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自办和联办的加工企业达2.4万多个,比改革前的1981 年增加1万多个;产值达375亿元,比 1981年增加2倍多。

各地供销合作社办工业中,非常注重以下问题:


(一)坚持社办工业的发展方向,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供系列化服务。以社办工业为依托,以产品为龙头,把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逐步联合起来,发展专业合作和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管理。社办工业普遍推行了经营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引入了竞争机制,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培训企业的管理人才。

(三)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在计划安排上,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标、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积极推动外向型企业和管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在项目实施中,加强监督检查和效益跟踪,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投产;在管理上,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和技术经济指标评估工作。

(四)外引内联、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外引内联,引进了技术、人才和资金,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全系统第一次展览会

1985年12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加工产品展览会。

为了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影响,推动社办工业的发展,1985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加工产品展览会。

展览会历时20天,参观者约30多万人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举办的第一次展览会。这次展览会规模大、时间长、影响广,展出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销合作社自办和联办企业生产的吃穿、用方面的名、特、优、新产品和工艺品共10200 多种。其中,国优、部优、省优产品 528 种。此次展览会是“以展为主,展销结合”,销售总额2089万余元。

此次展会的参展产品基本体现了供销合作社社办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供销合作社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劳动致富所作的贡献。同时,显示出了供销合作社在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人民生活服务的经济实力。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中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一个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这也为对外贸易提供了可能。

1985年,供销合作社加入国际合作社联盟,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苏联、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合作社进行了经济技术合作。据不完全统计,1986 年由供销合作社提供的出口商品70多亿元。浙江省供销合作社所属茶叶、畜产进出口公司,1986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占全省创汇总额的 12%。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农资公司与香港“秋记号”合作经营“万利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工厂化生产,每天向香港市场销售食用菌2500千克,每年为国家创汇几十万港币。

1991年4 月,全国供销合作社名、特、优、新产品展览会在深圳举办,并召开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商办工业外向型经济工作座谈会,并提出了四点要求:1.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2.积极利用外贸,办好中外合资、合作和“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补偿贸易)企业;3.培养外向型经济人才;4.拓宽出口渠道,沟通市场信息。

此外,还在深圳的沙头角开办“全国供销合作社商办工业名、特、优、新产品总汇”,作为联系各地供销合作社产品出口的“窗口”。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供销合作社的生产和经营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过去供销合作社的出口产品,主要是为外贸部门提供货源,属于加工供应型,企业对国际市场行情了解不够,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经济效益不好。在改革开放中,供销合作社的出口创汇企业,开始由原料初加工型为主,逐步向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精深加工型转变;由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向新兴行业高技术、高附加值、机电一体化同步发展方向转变;由单一的出口渠道向自营出口和建立合资、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出口转变。

供销合作社开展农副产品就地加工、举办展销会以及开展对外贸易,不仅使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增强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实力,扩大了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简史》《供销合作社史话》《中国供销合作社发展史》)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将推出 
“红色供销 百年简史”专辑
6月20日首发!
预订电话:010-63733574


红色供销百天读,每天都有知识点!

欢迎读者朋友积极参与我们的百日打卡活动。坚持打卡100天者,将获得由中华合作时报社提供的精美纪念品一份,快来参加吧!(点击以下小程序参与打卡活动)

打卡方式

第一步:每日转发此活动微信至朋友圈,并截图
第二步:点击进入打卡小程序,点击打卡标识第三步:填写标题及打卡天数,并上传朋友圈截图


责编|高瑞霞  白京京
监制|于璐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华合作时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