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工李波 | 在艺术道路上守德心自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云孝感 Author 靓孝感

人物简介:


李波,字漪园,号漪斋,江西定南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朱振庚、郭方颐、周颢诸先生,2000年起任教于湖北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家委员会会员、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湖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著有学术专著《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写教材《技有所承 画荷花》《技有所承 画鱼虾》两部,撰写学术论文十余篇。


看到李波老师照片的第一眼,我想到了陈丹青先生。


从发型、眼镜到面貌神情和精神气质,都有些许相似之处。不过李波老师比陈丹青先生年轻很多,看起来也温和一些。说来也巧,就在不久前,因筹划学院美术馆的建设而前往乌镇木心美术馆考察,李波老师曾与陈丹青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漪斋工作室一角


初次见到李波老师本人,是在他的漪斋工作室里。


工作室从外面看起来与普通教室无异,但走进去却别有一番气象。各种牌匾字画、古玩、老家具收藏陈列得满满当当,尤其是各式各样造型独特、刻划精美的马口窑陶器,个个堪称精品,犹如走进了一家私人博物馆,让人瞬间内心安静起来。


漪斋工作室一角

两个多小时的访谈,李波老师讲述自己的求学、工作和生活经历、内心的精神源泉等,如老朋友闲谈般细细道来。虽然话题比较抽象,远离世俗,但听者不觉得枯燥,反而如春风化雨般被吸引,像在聆听一场引人入胜的人文艺术讲座。


他的人文知识储备丰富,时常带出一些历史典故,不时有诗句、名言脱口而出,让我很有拿出小本本做笔记的冲动。大概这就是作为教师的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体现吧。


然而最打动我的,是他的真实与坦率,以及言谈举止中由内而外的淡定与从容。谈起自己的农家出身、学生时代的自卑,如话家常,毫不避讳。


人文艺术的美和个性的真,是我整场采访的强烈感受,浸润其中,受益匪浅。



作为大学教师、书画家、收藏家与鉴赏家——如今身兼多职的李波,学生时代却非常不自信,害怕见陌生人,不敢和别人说话。


他说一个人如果觉得事事不如人,没有一技之长就会很没有自信。但若能找到一个闪光点,整个人也能慢慢树立起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


李波的这个点就是他在文艺方面的特长。即便如此,建立自信的这个过程也是艰辛而漫长的。


李波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酷爱音乐,尤其痴迷于二胡。祖籍的李氏家族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传统,祖上出过几个进士。叔公爷爷辈都是会写书法的,每到过年写春联,他都会站在旁边给老人家帮忙牵纸、磨墨,老人家也会让他拿着毛笔写一写。这种家族的熏陶,让他从小埋下了书法的情结。



楷书对联

136cmX34cm 2019


读小学开始,他每天晚上都在自己的房间里写字,字帖是复印的柳公权《神策军碑》。有一次,他的父亲去县城赶集,在那里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给他带回来了一本《赵孟頫六体千字文》,定价是一块二毛钱。那是他人生的第一本字帖。


他那时不分昼夜地练字,只要看到报纸和刊物上有书法作品,都会剪下来贴在一个小本子里。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好几本。


初二那年,他看到了一本学生读物《初中生之友》杂志在征集学生题写刊名。他写了一幅寄过去,他的作品不仅被采用,还收获了二十元的稿费。


书法的底子也为他以后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是后话了。



楷书对联

136cmX34cm 2019


初中

初中阶段,因为数学成绩不好,他的父亲建议并支持他学美术。父亲的这个决定成为他人生转折的重要一步,也改变了他将来的命运。


他从乡下初中转学到了县城的中学学画。在画室学的是应付高考的套路,素描、水粉、速写。他不爱画素描,不喜欢三大面五大调子,几支铅笔涂来涂去觉得很没劲。但是,大家都这么画,他也只能无可奈何但又认真地学习。因为他的骨子里还是更加热爱书法和中国画!


到了高中,他画画已经超过了很多同年级的美术生,甚至有一回拿了全县的一等奖。


考入华师美术系后,他师从著名画家朱振庚先生和郭方颐先生,开始系统学习中国画。


2009年与恩师郭方颐先生在深圳梧桐山寓所


无计留春住 

34cmX34cm  水墨纸本 2019



瓜蔓图 

34cmX34cm  水墨纸本 2019


花卉扇面 

45cmX28cm 水墨纸本 2016

花卉草虫册页

45cmX32cm 水墨纸本 2016


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本是相通的,古今很多大家也都是书画并重。李波自小学习书法,后又学习中国画的经历,冥冥中正契合了中国画以书入画的原理。


选对方向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就是继续坚持和努力了。



江湖冷暖又一秋 

136cmX34cm 水墨纸本 2015



红柿图

136cmX34cm 纸本水墨 2016

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再加上毕业后成为高校专职书画教师的过程中更加自主自觉的学习、探索,创立了传承书画艺术和弘扬传统文化的405工作室和漪斋文化,李波在艺术创作上越来越娴熟自如,也越来越感受到与翰墨相伴的乐趣,曾经那个自卑胆怯的自己也慢慢被治愈,通过艺术开启了更广阔的人生新天地。



从军行之一

136cmX68cm 水墨纸本 2018



从军行之二

136cmX68cm 水墨纸本 2018



诗书画印,表面上是技术,实则是思想,是哲学,是大道。

——李波《砚边碎语》


李波老师的书法课,我曾有幸前往体验。在他的课堂里既能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能学习到许多人生哲理。


李波老师书法课堂


他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书法是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让我们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楹联、诗词、文学乃至历史、哲学,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完善和健全人格。


有一个词,叫“技进乎道”,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间的规律。我想这应该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领域的。


除了教学、艺术创作之外,李波老师还利用闲暇从事散文写作。他的行文风格平淡而朴素,恬淡而从容,如老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小琐屑的感动,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特别的烟火气和人文气。


在故乡的深山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山珍野果。有枝上带刺的野生树莓,酸酸甜甜;有长在好几米高藤条上的拿藤,金灿灿、香喷喷;有长在山茶树上白色的茶泡,软绵绵的,果肉里含着茶花的清香;有红得发紫、紫得发黑的野生桑葚,甜得醉人;有吃得人满嘴、满口发黑的乌子;有软软糯糯的“猪古奶奶”(猪古稔),丢进嘴里咬开,啵地一声,一股甘甜的果酱爆开,从你的舌根传到舌尖,迅速地晕了开去,充满着你的整个味蕾。

——李波散文《老屋记事 野果》


中国传统文人追求书画文俱佳,现代文人李波由书入画,进而为文,在他的身上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看到了传统文人的影子,也似乎让人窥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漪斋工作室一角


“师古人、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李波奉行的艺术信条。他的楷书师法颜真卿,行书学苏东坡,绘画则尊崇八大山人、吴昌硕、齐白石。他说古人的东西是经典,是一座座的艺术丰碑。颜鲁公的刚正不阿,东坡先生的乐观洒脱,八大山人的孤高自赏,历代大师与圣贤先哲留下的不光有艺术精品,更有着精神典范。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语)。这是谈到这些精神导师时,他经常用到的词。



水墨人物

68cmX45cm 纸本水墨 2015

他尤其喜欢苏东坡,说到苏东坡和他的作品,李波如数家珍,苏的诗词他很多都能脱口而出,他说最钦佩东坡先生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积极乐观的心境,虽经历了万般苦难,仍保持生活的热情,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从事艺术创作需要时时面对自我,需要内省,是极其个人化的工作,各种滋味,甘苦自知。想来在独自一人进行艺术创作时,他曾借着苏东坡的诗词,苏东坡的精神,来纾解内心的孤单和苦闷,才会对他的艺术和精神如此相契合吧。



李波是江西老表,200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湖北工程学院任教至今。


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孝感生活工作多年,结识了很多文化艺术圈的朋友,大家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李波发现孝感这片土地其实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只不过还有待挖掘,需要进一步地予以彰显。


10年前因为机缘巧合,李波遇见汉川马口窑陶器就被深深吸引,便开始了漫长的民间艺术研究的新旅程。


李波著《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内页


拜访马口窑民间老艺人


马口窑是明清以来位于湖北汉川马口镇烧制生活陶器的民间窑口的统称,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长江和汉江流域最大的地方民间窑口,是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陶艺史乃至世界陶艺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出自民间工匠之手的地方民窑艺术,多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反映。它远承民族文化艺术基因,以更加鲜活、纯朴的方式予以呈现,正是中华文明中的一缕自然清新之气,且融汇民间风俗、地理和人文,进而弥漫始终。


然而作为地方民窑,马口窑一直被我们遗忘,以致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主要原因是湖北本地的学术界对其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和宣传的力度不够。(引自:李波著《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


李波著《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内页

李波老师致力于马口窑研究多年,从个人爱好、收藏再到研究,为这一民间艺术而痴迷,近十年来收集了百余件造型别致、刻划精美、艺术性极高的实物精品。他以收藏者、艺术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的身份,凭借大量可靠、翔实的资料和实物及图片为依据,潜心研究,旁征博引,撰文述评,数易其稿,洋洋洒洒十几万言,堪称马口窑研究的重要进展。

——李正文(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十年磨一剑,2019年7月,李波的学术著作《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出版,并在武汉卓尔书店举行了新书首发式,受到了到了省内外理论届、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高度赞许,被认为是湖北地域文化与湖北民间艺术研究的重大成果。


2019年9月武汉卓尔书店新书分享会



李波说,孝感不光有孝文化,还有安陆的李白文化、汉川马口窑、云梦皮影、孝昌剪纸…书画更是有明代的大画家程正揆、近现代的国画大师汤文选先生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是支撑起城市的名片、内核。老百姓吃饱穿暖后是需要精神需求的,这些精神需求是需要导向和引领的,这些导向和引领就是我们在历史上的文化成就、艺术大师和他们的经典作品。


漪斋工作室一角


这是一位来自异乡的孝感文化人对于孝感文化事业的切身感受,既有旁观者的清醒,又有当局者的热忱。


文化需要挖掘,也需要共创,当有更多的力量和关注凝聚起来,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好地被文化和艺术所引领和支撑。


参考资料:

李波著《楚陶瑰宝:马口窑艺术研究》

微信公众号:墨海春涛



e起迎冬奥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本届赛事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与“鸟巢”、“水立方”共同组成“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产生14块金牌,是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单个场馆。


往期精彩


出     品 | 湖北工程学院新媒体中心
来     源 | 云孝感
编     辑 | 沈 园



在看你就赞赞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北工程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