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又一位万众瞩目的大人物被爆性丑闻!罪的毒勾是否无人能躲?

牧心 新财迷 2018-09-13

据美媒28日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罗马天主教会内著名红衣主教、前美国华盛顿总教区总主教西奥多·麦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被控多年来对多名男童实施性侵。甚至还有受害人声称,他在上世纪60年代末首次受辱时,年仅11岁。麦卡里克终于在当地时间7月28日引咎辞职。


红衣主教留给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依然是电影中,身着长衫、披肩、方型帽的长者,他自带神性道德的光辉,他是人们对心灵净土寄寓的最后一丝热望,他亦以道德裁定者的形象,令心存敬畏。

人性的弱点,无人能幸免!


浸染在被中西方文化交合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在学校教育中接受了孔子儒家学说,在外来文学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则观摩着遥远世界另一端的人文风尚。


于牧心而言,主教一词第一次深刻印入脑海中,是读《巴黎圣母院》。还记得那位悲剧的酿造者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吗?

克洛德并非天生良心泯灭。他深受良好的宗教教育,勤奋好学,知识渊博,收养丑陋的卡西莫多,照顾年少的弟弟。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他人性中的软弱。当遇到美丽的埃斯梅拉达之后,他真实人性中的贪婪与欲望趋使他以极端的手段,将故事引向悲剧的结局。


正如今天对西奥多·麦卡里克的指控一样,有人将克洛德的堕落归结于宗教教育的虚伪,或归结于贵族阶级生活的糜烂。但当我扪心自问,成长于普通家庭,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自己,是否能坦然的站上道德制高点,对他们进行指责呢?


想起一部电视剧的桥段,作为精神科医生的女主与作为犯罪推理小说作家的男主,一同录制电视节目直播。两人就“完全的善良是普遍的人性还是还是暴力性是普遍的人性”展开精彩的讨论。

经过几轮论战之后,最终男主向现场观众提问:在场男性有对邻家女性,路过女性产生性冲动的请举手。


现场男士虽然羞愧,但仍陆续举起手来。


接着女主提问,那么真的有对这些女性施行性侵的请站立。


这回,所有人都放下手。同时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


女主由此得出结论,善良是较为普遍的人性。


对此结论,牧心并不苟同。但这也不是咱今天讨论的重点。今天的重点是,红衣主教的性侵,并不是社会偶发事件。若褪去身份光环,西奥多·麦卡里克不过是普罗大众中的一员,上帝没有为他开设特权,让他免于诸多人性的试探。

 

《聚焦》


但为什么,主教犯罪会带来更轰动的社会影响呢。


显而易见的层面是,红衣主教作为天主教仅次于教皇的精神领袖,背负神圣的使命,他的犯罪,引发人们对信仰、圣洁、道德等命题的思考。在信仰凋敝的西方国家,红衣主教的犯罪,令社会对人性底线残存的一点点希翼也被扫荡!


但人们对教会领袖的失望也不是一天两天。2015年上映的影片《聚焦》,该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影片将真实事件搬上荧幕。讲述了波士顿环球时报的栏目调查小组,就“天主教牧师性侵教区孩子”一案进行调查。

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不仅仅是神职人员,就在波士顿以外,甚至全世界,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罗宾森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教会内的,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影片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方在于,牵涉进“性侵”案件中的神父,起初的十三人,扩大到九十人,而在神父停职病例造假的调查中,发现八十七人,最终,在长达五个月的调查之后,聚焦小组最终定下了70个神父的名字,这些名字来源于过去几十年间,天主教和被性侵小孩的家庭的私下调解案件中涉及的神父。这些调解从来没有上过正式法庭。


该片的背景事实,就足已震撼人心。沉静克制平直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能直接感受到案件调查的艰难险阻。神职人员犯罪在当时如同一块冻土,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撬动它,最终,报纸发行之后,平地一声雷地,轰动了整个美国。


国内性侵案例早已屡见不鲜。


如上文所讲,没有人享受特权,免于罪的试探。在中国,亦如此。


再就是前些天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章文性侵门。


一位女子在网上发文讲述自己被媒体人引诱并实施侵犯的过程。引发大众关注。而随后知名作家蒋方舟亦发微博声援,并自曝也曾受到章文“摸大腿”等性侵行为。而后相继又有多名女性曝光被章文的性侵经历。

这起事件在网上发酵为“Me too”运动。曾经遭受过性侵的女性纷纷在此时站出来,争取一份合法权益。


知乎上一个关于“你认识的实施性侵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的帖子,评论高达4700条,而第一条回答,则得到三万多个点赞。令人讶异的是,大多数评论者都描述了现实中的性侵经历,这大概是人们第一次这么大规模地公开身边的性侵事件。

真相血淋淋,扎心得人不忍心看下去。这一条条罪状,让我们看到,罪恶并不会因为人们的讳莫如深而逐渐消退。罪恶只会在一次次纵容中,像洪水猛兽般侵蚀人的生活!


性侵对女性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对于性侵对女性的伤害有多大的问题,我们来看真实案例就好了。


相信大家还没有忘记那位因遭受老师性侵,患上抑郁,选择自杀的女学生吧。


相信大家也即便没看过,也听说过《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吧。


一生被性侵回忆折磨,并最终自杀的作者林奕含,在书中用方思琪的口吻写到:我必须写下来,墨水会稀释我的感觉,否则我会发疯的。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李国华)改。他掏出来,我被逼到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溺水。

……那天,我隔着老师的肩头,看着天花板起伏像海哭。那一瞬间像穿破小时候的洋装。他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摘自《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著

后来母亲说的话则又将房思琪推向另一个深渊,“只有那些随便的女生才需要性教育”。房思琪已经心如死灰,看不到活着的盼望,她的父母同多少中国父母一样,将体面放在第一位。房思琪的痛苦,不但不能让他们心生怜悯,反而用冰冷刺耳的话将她推向另一个深渊。谈“性”色变的他们,女儿溺水身亡,却袖手旁观!

小说里,房思琪最终抑郁疯癫,被毁掉了一生。


现实中,26岁的林奕含上吊自杀。

 

每次读到书中的房思琪,都有难以言喻的悲愤。


这些如花一样的生命,因性侵的伤害而提早凋零,让人悲痛之余,不禁发问,我们还要这样以“体面”,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包庇纵容吗?


遭受性侵不可耻,实施性侵的人才该被谴责!是什么让这一切颠倒过来?

 

不要让我们的冷漠,无知将罪恶掩埋。

 

中国第一个预防性侵援助公益项目创始人隋双戈博士曾指出:在针对0~12岁的未成年人的性侵犯罪中,有高达56%的受害者,是被自己的家庭成员侵犯,甚至有被自己的父母侵犯的案例。而有15%,是被自己的邻居侵犯,陌生人只占17%。

 

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不在提醒我们,与其谴责新闻中的神父,不如审视自己的内心。罪的毒勾,是否无人能躲!若是这样,我们又当营造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来遏制性侵事件的频发。

 

牧心希望,我们能够正是这可怕的数字,让那些暗昧的罪恶在阳光下暴露出来,让每个人都正视问题,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所爱的人。

 

本文作者:牧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文点击


中国人在非洲被“欠薪”,暴力驱逐,如今静坐示威,前路不知如何?

房地产究竟是会涨还是跌,不如透过现象看本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