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Z博士的脑洞|猪,市场稳定性可期,决策科学性可待

万喆 新财迷 2020-01-30


目前,全国猪肉平均价和活猪平均价都创下历史新高。猪肉价格上涨过快已经成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大事。

原因

此次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从短期看,有突发性因素。主要来自非洲猪瘟的影响。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在辽宁沈阳被发现。在一年的时间里,蔓延范围甚广。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已有31个省份城市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50余起。由于非洲猪瘟危害高、蔓延快,发现后多采取全面扑杀的手段。全国累计一年扑杀生猪116万头。受此影响,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快速下降,导致猪肉供给大幅下降,猪肉价格快速升高。

从中期看,有趋势性因素。2015年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5年11月,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2016年,环保部、农业部发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


对于传统污染较严重的养猪业来说,这本来是好事,也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总体而言环保政策出发点都很好,但现实中发生不少“一刀切”“全部关停”“随意扩大禁养区”等不当执行。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截至2017年9月,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26.1万多个。由于大量养殖场拆迁关闭,生猪产能持续下降。2008年-2014年,生猪存栏量都在4亿头以上,2015年后一路波动走低,2019年7月为2.19亿头,同比下降32%,比2011年的最高点下降54%。

从长期看,有结构性因素。“猪周期”一直存在,尽管美国等也存在“牛周期”,但因其养殖规模较大、标准化程度较高、科学性系统性管理能力较强等原因,周期波动较弱。而我“猪周期”明显呈现出“猪价格高—大量养殖户涌入—产量增加—价格下降—养殖户利润降低而退出—价格升高”的“蛛网效应”,对经济及社会影响幅度波动较大。

对策

针对猪肉价格高企且价格增速仍较快的现实情况,政府作出了快速反应,猪肉价格涨势有望缓和。

从短期看,非洲猪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频次明显下降。当前,24省份城市疫区已解除封锁。对于猪肉缺口,已经采取了储备肉和进口肉的渠道进行弥补。中央于2009年启动储备冻猪肉收储政策,国家公布的猪肉收储一共13 次,规模在1万-10万吨之间。整体计算,或可有几十万至百万吨的储备。此外,中国也在加大进口,今年7月,全国猪肉进口数量为18.2万吨,较上一个月增长13.56%,较去年同期增长106.69%,即同比多进口了9.4万吨猪肉。当然,2018年全球猪肉贸易量是810万吨,而当前中国猪肉缺口估算可能在千万吨级别。料亦将加大其他肉类和蛋白质的供给和进口,以平抑需求缺口。

从中期看,对于环保与养殖的关系进行了一定调整,开始大力支持猪养殖。8月国常会要求,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根据猪的生产周期来看,母猪妊娠期114天,哺乳期约30天,保育期约30天,育肥期约120-150天。因此,明年下半年,生猪存栏数量有望恢复。

从长期看,料未来将更注重科学养殖。一方面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另一方面,过去我们的养猪成本一直高于美国、巴西等地,主要原因是规模化程度不足、机械化程度低、饲料成本高等,这些问题亦有望通过这次猪肉价格上涨事件得到更多关注和讨论、解决。

反思

与此同时,我们或应该反思三点。

一是如何保证决策、管理的科学性。环保本来就是一件科学性很强的事务,但是在环保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很不科学的执行方式和手段。根据最近对山东临沂的批评意见中可以看到,当地基本上采取了“一切都停业”的“环保”管理,连居民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极大负面影响。而这和猪的问题何其相似。当前,很多宏观政策的出台都让人真心拥护,但是层层下放后,落地政策都让人瞠目结舌。其实,基层干部、一线干部也同样压力很大,并非故意为难谁,但结果确实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其中,其实还是现代化治理能力是什么的问题。如何科学决策、科学设计、科学执行,应该成为、必须成为成现代化管理干部的基础任务。

二是如何保证企业家的长期信心。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批评通报能够看到,在环保禁养中存在有些地方政府执行不当的现象,而受到伤害的养殖户其实就是民营企业家们。现在中央政府大力呼吁养殖户“归来”,但是,被伤害的恐怕也包括信心。去年,民营企业家的信心一度成为热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诚恳地表达了支持民营企业的决心。从山东临沂的例子也能看到,除了养殖业民营企业家,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类似现象,有些甚至在企业进行了改造的努力后,地方环保达标标准仍然不公开透明、长期多变,最后将企业强横关闭,这对企业及企业家的经济损害是一方面,信心是另一面。一个好的企业,其投资战略看重的是长期性、可持续性收益,要让企业家有信心,就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够看到政策的稳定性和市场的长期性。

三是如何保证信息反馈及交互的畅通性。从猪肉价格上升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生猪存栏等数量实际上早已开始下降,非洲猪瘟可以解释一部分猪肉价格上涨原因,但趋势性的猪产能下滑早就形成了。这种趋势的形成绝非一天两天,为什么早前没有受到一点点的关注和重视呢?环保“一刀切”的问题也绝非新问题,在很多事情中也多多少少有所提及,为什么直到猪肉价格发生了这样的涨幅才得到关切?现在有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既不接受市场的反馈意见,也不愿意、甚至是积极阻断市场的真实反馈向上传递,才会导致“一有问题就很大”的情况发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等到要融解三尺寒冰了,往往就需要拿出加倍的气力、精力和热忱,造成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和市场信心的极大损耗。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家、普通居民,并没有天然的谁一定对一定错,大家都需要更加公开公平的环境,让法治化、市场化来保障所有人的权益、整个社会的权益最优化。因此,保持市场、舆情的通畅,保证与市场、舆论的沟通无碍,尤其在科技发达、市场流动速度极快、市场变化极快的今天,及时得到反馈、及时作出反应是现代化管理的要义。

后记

总体而言,目前可见,民生问题牵动整个社会,政府的资源调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仍值得信任,短中长期对策都已经提出,一些已经在践行,市场不必过于恐慌,应相信政府强大的决心和意志力。

非洲猪瘟的肆虐的确历来是全世界都闻之色变的大难题。我们的应对已经算是相当及时高效,但仍不应掉以轻心,需继续严阵以待。

而猪肉价格上涨背后出现的其他问题,则亦应引起重视、引发反思、引导我们走向有更加科学化决策、现代化治理的未来。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热文点击

真怂!中国硬挺的“尊贵”头衔,轮到韩国却美国没收了…

中国的老“对手”和中国的重要朋友,联合声明!事关重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