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中国基建第一人是他,但中国基建第二人却是……

新财迷 2020-01-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士界sichem Author 冯岳澄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征程,逢山铺路、遇水架桥,是人们不断开拓进取的印记。茅以升一生造桥,求学、闯练、担当、播种,一座奋斗的心桥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后来人的期许。奋斗者的精神,既是“全部奉献给中华”的高尚心灵,又是“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的坚韧不屈。在变迁不止的时代,一段奋斗者的心路历程,或能给我们再出发的勇气与信心。


奋斗者的心桥

——纪念茅以升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冯岳澄


钱塘江大桥是人尽皆知的世界奇迹,主持修建此桥的茅以升更是上个世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您知道吗?中国还另有一座建筑,同样人尽皆知,却鲜有人了解它的参与缔造者。那就是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想当初,“人民大会堂”的名字也是茅以升先生起的呢!


这一桥一堂,均非凭空飞来,而都是由茅先生的奋斗精神创造来的。先生说:“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生,了解他的奋斗心桥。


茅氏家族世居镇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作为一家之长,茅以升的祖父茅谦于甲午年赴南京赶考,顺利中举。他来到北京继续参加会试,却得知马关条约即将签署,台湾澎湖与辽东半岛将割让给日本的噩耗,一场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爆发了。据称,茅谦起草了这篇万言书中的不少条款。


茅以升出生于1896年1月9日,一年多前甲午海战惨败的阴影,仍在整个清王朝上空盘旋。但对茅家来说,这一天无疑是极其喜庆的日子,茅以升生来手心通红,是福气聚集之象。“以升”的名字,也是茅谦所取,寄予了他作为读书人对“国家升平”的期待。


家国一体,作为族长,茅谦的忧国之心转化为对下一代的期许。茅谦深知环境对一个人成材的作用,“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于是决定阖家前往文化昌盛的南京定居。


晚年的茅以升回到故乡,深情回忆道:


“我生于镇江长于南京,是长江的子孙。……我如今触景生情,缅怀祖父。他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为我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使我长大成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不惜抛弃名利付出代价,用心何等良苦。……”感恩祖父关怀的茅以升,后来十分关注学生的发展环境,助其成才。


到了南京,旧式蒙馆枯燥乏味的背诵教学法,很快使充满求知欲的茅以升感到不耐烦。幸好他的父亲茅乃登开明而有远见,继承了父亲茅谦的做法,将他送到“思益学堂”读书。兴办学堂是变法维新派效仿欧美,力图教育救国的新举措。学堂的教学内容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而有了地理自然一类的课程。在这种新环境下,茅以升对科学的兴趣逐渐萌发。


而改变茅以升一生的,是秦淮河畔的一座桥。1905年的端午节,十岁的茅以升和往常一样,打算去秦淮河畔的文德桥观看盛大的龙舟比赛。偏巧他患了肚痛,没能前去。当天早上,正当茅以升万分遗憾时,同学们跑来告诉他,出事了!原来挤在桥上观龙舟的人太多,文德桥突然垮塌,死伤多人。跟着父亲,他亲眼见到了倒塌的文德桥。这座建于朱元璋时期的石拱桥历经战乱,多次倒塌多次重修,但重修质量不佳,酿成了一场惨祸。这一幕给年幼的茅以升以极大的震撼,从此与桥结缘,决定造一座质量卓越的大桥,一生矢志不渝。


“知止而后有定。”树立目标后,以奋斗达成目标虽是必经之路,但也需要一个过程,11岁入江南中等商业学堂,15岁升入高等预科,乃至在辛亥年16岁考取唐山路矿学堂预科,这中间并非一帆风顺,茅以升也一度成绩不佳。但是,祖父告诉他,只有靠手中名为“奋斗”的神笔,才能绘出幸福的未来;先生柳毅谋督导他,教他读、为他解说传统经典。“礼乐本百圣,桥梁通八荒”,这是柳先生写给茅以升的对联,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1911年夏,茅以升16岁于江南高等商业学堂毕业后,在日记中写道:


“我上小学时立志造桥,那时只想在家乡建造一座横跨秦淮河的千古不朽的大石桥。升入中学……思想升华,目光放远:以詹天佑为楷模,出洋留学深造,掌握尖端技术,立志为国建造新型大桥。……时逢北京清华学堂招收留美预备生,我应当机立断,远离家乡北上投考……”


来到北京,原定考北京清华学堂的计划落空了,考试已经结束发榜。无奈,他和同学改考设在天津的唐山路矿学堂考场,顺利考取。


笼罩在清廷头上的乌云终于在辛亥年打出一记响雷,却不是外来的华夷之争,而是来自内部的革命风暴。在茅以升赴北京前,他就广泛接触了各类革命书刊,毅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10月,武昌起义爆发,学堂停课。11月,茅以升父亲茅乃登与二叔茅乃封在革命军中身居要职,协助攻占南京。1912年,革命胜利,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唐山路矿学堂校长赵仕北是孙中山先生的同学,学堂复课后的1913年秋,先生到学堂发表讲话。孙中山说,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同学们在路矿学堂学习采矿、筑路、造桥,也是为革命。茅以升于是选定桥梁专业,专心攻读。


作为建校以来最小的大学生,茅以升在考核严格的学堂刻苦学习。在那里,他遇见了良师罗忠忱先生与挚友李乐知(李俨)。后来茅以升回忆道:“引路是成功的前奏曲。少年时代,治学——罗教授引路;自学——乐知友引路。”


努力奋斗、方法恰当,是茅以升学习的两个侧面。五年不辍的学而时习,使他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唐山路矿学堂。


1916年毕业后,打下扎实基础的茅以升再赴清华,复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清华留美研究生。来到美国,茅以升和同学们在旧金山唐人街游览,他对同学们说:


“我名叫以升,字唐臣,唐即中国,臣即人民,唐臣即中国人。如今祖国贫弱多难,亟待仁人志士救国救民。我们留美求学勿忘为国争光,学成之后切莫将知识化为己有,应该全部奉献给中华。”


与同学分手后,9月,茅以升赴康奈尔大学桥梁系,康奈尔大学也是老师罗忠忱先生的母校。年仅20岁的茅以升是全校最年轻的研究生,注册人员不知道唐山这个学校,就请教授再出题考他。结果他以特优考分引起学校重视,并使学校决定:今后唐校学生来读可免试注册。


在康奈尔,茅以升与当地的中国留学精英联合,扩展了中国学界的影响。1916年,他经杨杏佛介绍,加入由竺可桢、赵元任等人组成的中国科学社。素来喜爱背诵圆周率的他,在该社月刊《科学》发表了《中国圆周率略史》。文章饱含爱国主义的激情,以科学的眼光考证了中国人历史上对发现圆周率的贡献。1917年,茅以升、罗英等发起中国工程学会,出版月刊《工程学报》,与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杂志交相辉映。

茅以升的导师是桥梁系主任贾克贝。贾克贝是工程界权威,所著允为通说,但对他器重的茅以升,却谆谆告诫不能死读自己的著作,而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汲取精华,有所创造。1917年,茅以升取得硕士学位,贾克贝教授继续教导,告以桥梁设计必须实地锻炼,介绍他去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给茅以升以莫大的启迪,并促成他未来倡导的“习而学教学法”。


为进一步学习桥梁力学理论知识,茅以升报考了卡里基理工学院夜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兼顾实习与学业的他十分辛苦,每天四点起床,六点半乘火车到桥梁公司上班。工地休息片刻,他放下锤子拿起纸笔,做夜校的功课。下午五点半乘火车回家,晚上七点到学院上课。1918年12月,两年的博士科目他一年便完成了,决定结束实习,全力准备博士论文。


暂获喘息之机的茅以升在美国各地游览,一日来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面对“银光四射,水花飞溅”的奇景,关心水利、后来一度担任水利局长的茅以升浮现这样的联想:


“美、加两国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修建了一系列水电站。我……禁不住想起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祖国丰富的水利资源:那奔腾的黄河,汹涌澎湃,势不可挡;那滚滚的长江,湍流不息,一泻千里。可是几十年来,不曾见长江黄河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只见江河泛滥,水域成灾。……如今,我们文明古国已迈入20世纪,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使之变害为利,迫切需要科学。……用科学来救国吧!”


1919年春,满怀科学救国志向的茅以升,获知巴黎和会日本意图强占中国山东权益的消息。当地留学生莫不义愤填膺,公推茅以升发表抗议书。参与学生运动期间,茅以升丝毫没有放松博士论文的写作。虽然8月以后官费留学资金已断,但他仍忍耐贫苦,博士论文《桁架桥梁的二次应力》11月顺利通过答辩。该文叙述了节点刚性所致二次应力的分析原理,并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后来被称为“茅氏定律”。茅以升成为了卡里基理工学院的首位工学博士,获斐蒂士金质奖章。1919年12月18日,茅以升在加拿大登上轮船返回祖国。


二、闯练青年


25岁回国后,茅以升的工作更为繁忙。学生时代的奋斗丰盈了他的智识与操守,现在正是他施才种德,迈向下一个奋斗阶段的时刻。从1920年起到1932年,这12年间,他的工作分为两类:一是学界的,一是官场的。他或时任教授,从母校耕耘教育子弟;或为官一任,以科学技术造福一方。无论何种职业,茅以升无不尽心尽力,以自己的奋斗贡献社会。


利用教学的机会,茅以升得以实验他的新式教育思想。请学生问先生、在家中和同学聊天,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耗费心血的启发式教学法,即使在今天也是少见的。教学相长,不摆架子的他也在和学生的互动中有了新思考,如“力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就是他和学生聊出来的学界重大课题。


留美期间边实习、边学习的经历,使茅以升开始反思中国传统的“学而时习之”教育法。他认为,至少在工学教育领域,理论先于实践并不科学,而要“习而学”,做到“先习后学,边习边学,既习又学”。1935年兴建钱塘江大桥,之江大学土木、机械系学生经大桥建设负责人茅以升同意,去大桥施工现场实习,直接参与到了大桥的施工中。这所“临时桥梁大学”卓有成效,这批实习生在解放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云南长虹大桥和郑州黄河大桥时,作出了杰出贡献。


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茅以升也按年级作了细致的划分,如大一去工地实习,大二当助理技师,大三回过头学基本理论,大四踏实在校学习基本科学。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虽在当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但推动了我国教育思想的改革。新中国成立后,茅以升坚持这种教育方式并向国务院汇报,得到周总理的高度肯定。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梦想,在民国时期,或学或仕也是相当体面的社会精英形象。但茅以升从来没有忘记,自己16岁毕业日记里的那段话:


“……以詹天佑为楷模,出洋留学深造,掌握尖端技术,立志为国建造新型大桥。……”


历经12年的闯练,时运终于到来。建造钱塘江大桥的重任,历史性地由茅以升全力承担。1933年3月,38岁的茅以升接到杭州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的电报和长函,请他主持建造钱塘江桥。茅以升知道,如果钱塘江桥建设成功,这将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桥。


茅以升来到杭州,与浙江省建设厅长曾养甫面谈,后者全力支持茅以升建桥。经过五个月的酝酿,茅以升写成了钱塘江建桥计划书。通过与宋子文、汪兆铭的配合,1934年2月,茅以升筹集到了建桥经费200万元,任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并请罗英(茅以升的同学,中国工程学会发起人之一)为总工程师。


钱塘江是一条威猛的大江。它发源于安徽休宁的凫溪口,流经桐庐、富阳,名新安江、桐江、富春江,直至杭州方名钱塘江,并于此东流入海。钱塘江名字的来历,是杭州在秦代名钱唐,唐代因讳国号,易唐为塘。除去水势汹涌,钱塘江还深不见底,流沙遍布,有诗云“狂抛巨沉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极言其深。


六和塔是杭州的标志性建筑,处在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上。公元970年,吴越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千年之后,茅以升和罗英这对搭档,就在六和塔上探讨如何达成古人的愿望。


怀古抚今之外,茅以升请罗英上六和塔,还另有一层用意。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茅以升认为,建桥需要满足治服流沙、提升石层承压力、选择合适的桥址三个条件。对于第三个问题,茅以升和罗英意见一致,六和塔地形河身稳定、江面较窄,正合适建桥。出生在镇江的茅以升,即将走过时光的长桥,实现古往今来人们镇住钱塘江潮的愿望。


三、担当壮年


1935年,茅以升40岁,正当壮年。该年3月,钱塘江桥正式施工。


施工过程中,钱塘江的威猛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打桩。钱塘江厚厚的泥沙,使打桩成为极大的难题,打轻了打不进去,打重了立刻断桩。经过一昼夜的奋战,仅打进一根桩。


打桩问题令茅以升寝食难安,虽然与罗英想出一套套方案,仍是不得要领。转眼来到1936年,预定两年半的工期已经过去一小半,在“钱塘江造桥——办不到”的讥讽声中,茅以升回家为母亲贺寿。他向母亲和盘托出自己的焦虑,母亲豁达地说:


“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字)造桥,也要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还不是一样能渡过难关吗,何必着急!”


被母亲一句话重燃信心的茅以升,悟到“孙悟空”是造桥的全体队伍,“如意金箍棒”是利用自然力克服自然界障碍的科学法则。因此,茅以升定下“用钱塘江水克服钱塘江泥沙”的射水法。具体而言,是用大水龙带机器把江水抽到高处,再向江底直冲,把厚硬的泥沙层冲出深洞,把木桩放到洞里,用汽锤打。实践证明,射水法极大提升了打桩的效率。 


克服打桩难题后,浮运沉箱又成为一个难题。沉箱,顾名思义,是要下沉固定的。但钱塘江水总把它冲得七荤八素,总落不到木桩上的预定位置。有了上回经验的茅以升举棋若定,发挥民主精神与工人仔细探讨,终于改用十吨重的混凝土锚,顺利固定了沉箱。

茅以升不仅作理论上的探讨,在实践中也躬身行之。他知道,固定沉箱虽在技术上解决了,但位置是否准确,只有自己亲眼见证调整。于是,他不断地下到沉箱水下30多米的位置,与工人一起检查安装情况。最危险的一次,莫过于日军空袭,试图炸毁尚未完工的钱塘江大桥。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钱塘江桥日夜赶工。8月14日,茅以升正率众在沉箱中工作,敌机空袭大桥,电灯突然熄灭,沉箱内一片黑暗。而比黑暗更可怕的,是身处水下30多米,如果高压空气管一同断裂,众人必将葬身江底。半小时后,电灯复明,看守闸门的工人来到水下,让众人安心。回到地面,他告诉茅以升,因敌机轰炸,政府命令熄灭电灯,让敌机找不到大桥目标,才会暂时关灯。


就在这种极为困难的环境下,茅以升与造桥同仁一起艰苦奋斗,9月19、20日,两孔钢梁陆续安装,大桥合龙。钱塘江大桥在两年半的工期内,顺利完工。9月26日,钱塘江大桥铁路通车。11月17日,公路通车。


钱塘江大桥,是中国首座自行设计并监造的公铁两用双层现代化大桥。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大桥能够顺利完工,茅以升感叹爱国精神的伟大力量!


大桥虽然落成,但日军的铁蹄已经逼近杭州。11月16日,茅以升接到军方命令,要即刻炸毁钱塘江桥,防止敌人过江。


早在建桥之初,茅以升就已预感到炸桥的可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他暗作安排,在靠南岸的第二个桥墩特别准备了一个放炸药的长方形空洞,以便彻底破坏大桥。为使大桥既能够供撤退使用,炸桥之际又不匆促慌忙,决定先把炸药放进要炸的桥墩空洞内以及钢梁杆件上,然后将100多根引线从每个放炸药的地方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内,作为炸桥准备。一旦决定炸桥,再把每根引线接通雷管,用爆炸器将雷管通电点火,大桥立刻炸毁。


17日,军方完成炸药铺设,并严禁泄密。可就在当天清晨,浙江省政府突然命令开放公路通车。原来,战事爆发后人人过江,渡船不够又时遇空袭,人潮如涌,省政府无奈只能开放大桥公路。仅在当日,过桥的人数就有十万多人,茅以升感叹:


“就在这大桥公路开放那天的前夜,那炸桥的炸药就已经埋进去了,所有这天过桥的十多万人,以及此后每天过桥的人,人人都要在炸药上面走过,火车过桥也同样是在炸药上风驰电掣行进。公开放行的第一天,桥里就先有了炸药,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要算是空前的了!” 


此后,在各方通力合作下,茅以升将炸桥的事拖了37天,最多的一天过桥铁路机车高达300多辆次,公路客货车达2000多辆次,安全向南转移的民众不计其数。


12月初,日军顷刻间就要扑到杭州,离别时刻终于到来,23日,炸桥命令下达。茅以升对此有电影镜头般的描写:


“午后1点钟,上面来的炸桥命令到了。丁教官就指挥士兵赶忙将装好的100多根引线接到爆炸器上,到3点钟时完毕。本可立即炸桥,但北岸仍有无数难民潮涌过桥,一时无法下手。等到5点钟时,隐约间见有敌骑来到桥头,江天暮霭,象征着黑暗将临,这才断然禁止行人,开动爆炸器。一声轰然巨响,漫天烟雾,这座雄跨钱塘江的大桥,就此中断。”


他接着感慨世事的不可思议:


“在大桥工程进行时,罗英曾出过一个上联,征求下联。文为:‘钱塘江桥,五行缺火。’(前面四字的偏旁是金、土、水、木),始终无人应征。不料如今‘火’来,五行是不缺了,但大桥却断了。”


人生短暂,选做一两件大事,已是难得。更难的是,在极尽辛苦奋斗之后,要亲手毁掉创立的基业,其间辛酸甘苦,惟有寸心知。


这座横跨钱塘江的雄伟大桥,是一座连通中华儿女矢志报国的心桥。他/她们奉献了所有,那奋斗者的姿态,那奉献者的心灵,将为千秋万代铭记。茅以升说:


“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这样的心桥,是不毁的。


此后,茅以升流转多地,又过上了时官时教的生活。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全心在意的,是培养中国桥梁人才,为日后复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1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贵州贵阳开年会时,因建桥有功,茅以升被授予名誉奖章。茅以升的答辞是:“这个奖章应为罗英先生及全体职工所共有,我只是一个代表领奖人。”


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这位“代表领奖人”带着精心保护的14箱资料,率领工程技术人员回到杭州,着手复桥。考察之后,他来到上海,与中国桥梁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汪菊潜商议。汪菊潜极为赞叹茅以升在抗战期间,培养技术人才、积累攻坚力量的做法,表示时刻挂念茅以升“不复原桥不丈夫”的豪言,愿全力配合复桥。


复桥工作开始,这座钱塘江大桥,又将见证风云变幻。从1946年开始的复桥工作,因为内战的缘故磕磕绊绊,直到1953年9月,才在新中国成立、各方通力合作的背景下完成。至此,茅以升一生的奋斗,在世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辙。这座大桥,至今是南北交通的通衢要道,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幸赖桥梁以渡”人的心绪。


新中国建立前后,茅以升的事业愈发重要与繁忙。1949年解放前,茅以升接受上海市秘书长的职务,以此身份保护工厂和营救被捕学生。9月,参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0月1日,参与开国大典。


而他生命中的另一座桥——武汉长江大桥,也在1951年秋天开始动议建造。毛泽东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气概,正赖长江大桥充分彰显。茅以升全程参与这座桥的设计施工,从1955年9月动工,到1957年10月15日全桥落成通车,中国人在亚洲第一大河上,建成了亚洲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罕为人知的是,新中国的政治地标——人民大会堂,也与茅以升这个名字密不可分。大会堂从1958年冬天开始兴建,1959年2月,周总理指定茅以升担任结构组组长,审查鉴定建筑质量。周总理和茅以升数次面谈、电话交流,商议安全细节,保证安全问题万无一失。最后,周总理要求茅以升签名保证,安全问题得以保障。


周总理与科学家们在一起 | 来源《茅以升》


1959年初秋,大会堂巍然屹立。周总理带领众专家视察这座“万人礼堂”(原名),请大家集思广益,给大会堂起个名字。一番争论后,茅以升斟酌提出,是否可以叫作“人民大会堂”。周总理立刻同意,汇报毛主席后,毛主席也同意。可以说,人民大会堂从名到实,都凝结了茅以升的一份心血。


四、播种暮年


此时的茅以升,已经步入了暮年。但他依旧闲不下来,而是决定以科普的方式,为青少年的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缘于幼时的传统文化功底,茅以升写出的科普著作广受喜爱,其中尤以《桥话》一书广为流传。1963年3月,刚刚在《人民日报》连载一月的《桥话》,就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他赞扬茅以升“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


众所周知的是,历次政治运动的风波与文化大革命的巨浪接连袭来,作为知识分子、作为科学家的茅以升,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虽然他被指名保护,但十余年的光阴一转而逝。1978年,茅以升已83岁了。


纵然如此,他依旧没有放弃在各领域搭建一座心桥的愿望。除了科普活动的如火如荼,面对海内外各界的观望,他毅然从中国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主动“走出去”,并请那些祖国的赤子们回归祖国的怀抱。他频繁出访各国,与知识界广作交流,逐渐打破了思想上的坚冰,也温暖了游子的心。


1989年11月12日,茅以升去世,享年94岁。作为播种者的茅以升,终将“化作彩虹留人间”。而这道彩虹桥,也将载着无数人的愿望,渡过人生的风浪,成就奋斗者的一生。


源:界sichem(ID:gh_7dd12957305e)


  热文点击

日本好阴险,竟在这时反水,把难题又丢给中国等国家!

自强不息!华为又向这一领域发起冲刺,为中国带来新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