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被易容的新火节
中国风,天下心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晨山学校双语部 | 南明教育旗下学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
1
正像清明节最有名的诗歌是杜牧的《清明》一样,寒食节最有名的诗歌是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两位作者都是唐代诗人,两首诗都清晰地说出了那个节日的特有意义。如果说《清明》一诗是后来所有清明时节的风格奠基者,那么《寒食》这首诗,就是对遥远时代传承下来的寒食节仪式,进行了传神的刻画: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这个仪式里,从皇宫中传出刚点燃的蜡烛,带着一缕缕青烟,被分送到各个王侯将相的家里。
但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做这样麻烦的事?
2
一如节日名字的字面意思,寒食也就是冷食。但吃冷食本身不是仪式,更不是目的,而是仪式所带来的副作用。
这个仪式的前半部分就是“熄火”,或者说“禁火”。没了火,自然只能吃冷食物。
为什么要禁火?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介子推的故事,据这个故事,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牺牲,人们因这一天介子推被火烧死在绵山(介山),所以以后就在每年的这一天禁火,以示忏悔和敬意。据记载,过去山西有些地方寒食节吃冷食竟长达一个月之久。
凡事过了头就成了大麻烦,长时间的冷食,当然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生活、劳动,延滞经济发展。所以务实的曹操曾经禁止过这个陋习,他发布了这样一道《刑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罚一月俸。”
本来,禁火只是个特殊的仪式,寒食只是执行这个仪式的副作用而已。现在人们居然积极地长期吃冷东西,能不让明白人着急么?
3
介子推的祭日到底是哪一天?
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人的诞生和死亡,都有明确的年月日,后人缅怀与纪念,都是按照这个年月日来进行的。可寒食节却是如曹操《刑罚令》中所注明的那样,是冬至后百又五日(105天),这显然露出一个大大的漏洞——这不太可能就是一个人的祭日。也许和端午一样,它也是把一个原本因其它原因而存在的节日,拉来移作对某位英雄或圣贤的纪念。
非常巧的是,这个原有的节日确实也和火有关,也需要禁火,也就是说,它会带来寒食的后果。
只是在最初的那个节日里,禁火本身也并不是目的,而是必要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火”。韩翃诗句里的“日暮汉宫传蜡烛”,这传送的就是刚刚生起的新火。寒食,从开始到结束大概只需一天。仪式的前半部分,是熄灭所有的旧火;仪式的后半部分,是点燃新火相互传送。新火升起之后,就可以享受热腾腾的美味了。
正像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阙所写的那样:
寒食后,
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4
有意思的是,关于寒食最早的可靠文献,居然是在《论语》中。《论语》中有一段宰我和他老师孔子的著名争鸣,是关于三年之丧的。宰我认为父母死后,守三年丧太长,守一年就足够了。他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为表示一年的时间长度,他用了两处修辞,一是“旧谷既没,新谷既升”,二是“钻燧改火”。谷类有夏熟、秋熟多种,而钻燧改火最初似乎也并不只有春天一次。
唐代的李涪论述说:“《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燧。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
这段讨论中有寒食仪式的重要信息:我们知道到了唐朝,人们仍然强调新生的火种不要和以前的火相遇;宰我讲的“钻燧改火”可能并不是特指后世的寒食节,而是一年四次火种的更替,就像四季的更替那样;四季都用钻木的办法来取火,所用的木材是不一样的……
5
现存的《周礼》,托名周公旦制订,其实是一本后世编写的书,比《论语》要晚。但不管这里有多少是出于后儒想像,有多少是有所依据的还原,对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的政治和生活,它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周礼》中记载了一种叫“司烜氏”的官职,说他的职责主要是“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及“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前一个职责,说他要用一种叫夫燧(阳燧)的铜碗,在太阳下取火,这火很神圣,是用于重大祭祀的。至于“以鉴取明水於月”,也就是用铜盘在夜里接点露水,那就没什么难度了。后一个职责,说他在仲春要摇着木铎(铃铛),在邦国里走动,提醒大家“火禁”。春天多雨,这时候提醒火禁显然不是为了防止火灾,因此我们可以猜想,他的职责,以及“火禁”可能都与“钻燧改火”有关。反过来说,如果宰我所说的“钻燧取火”需要有个主持人、负责人,那么不是这个“司烜氏”又能是谁呢?
而且“司烜氏”这个名字本身也蕴含着某些密码。司,就是掌管的意思。司马,字面意思就是掌管马匹;司空,字面意思就是掌管工程;司寇,字面意思就是掌管国家安全。司烜,就是掌管“烜”。烜这个字很少见,意思不一,但都和火有关。用造字法解析,它就是亘火。亘(亙)就是“恒”的初字,如我多次解释的那样,它取象于月亮的圆缺变化,进而生出永恒的意思。那么“烜”就是永恒且轮回的火,这和钻燧取火是何等贴切。
从上面我们还知道了:在战国时代,人们取火的手段,除了用燧石敲击取火外,还有钻木取火这样最原始的方法,和用曲面铜镜聚集太阳光这样很高级的方式。
为了不让旧火混入新火中,一定长度的禁火是必须的。禁火半天以上,就必然带来寒食。
寒食不是目的,禁火也不是目的,获得纯正的新火才是真正的目的。
6
如果有人留着旧火,不用新火,或把旧火混入新火中会怎样?
想想山西人在介子推纪念日每年有长达一个月不敢吃热食的原因就不难推测。这与其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不如说是害怕因此触犯了神灵。正如范晔在《后汉书》所说:“太原一郡旧俗……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
在无神论成为世界主流思想之前,禁忌的力量远远超乎现代人的想像。我们姑且参照中医作一次想像:如果把火想像成生命力量的根源,那么旧火烹饪的食物,能带来的就是过去的旧力量,而新火烹饪的食物,能带来的就是今天的新力量。你会选择怎么做?今天《黄帝内经》的追随者们,已经给出了答案。
所以到唐代,寒食禁火的习俗仍然相当有力。李崇嗣的《寒食诗》写道:
普天皆灭焰,
匝地尽藏烟。
不知何处火,
来就客心燃。
“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只怕不是诗人的夸张,而是当年的事实。
7
为什么历史上人们寒食的解释,最终选择了纪念介子推说,而不是钻燧改火说?
这可能是因为对普通百姓来说,抽象的力量永远比不上形象的力量。
《易经》或《皇帝内经》式的阴阳之理,对古人(尤其是普通的黎民百姓)来说哪里比得上神灵的恩赐与愤怒?看看今天庙宇里昌盛的香火,看看伊斯兰教的不断壮大,就可以知道神灵依然在统治着人类,而不是已经完全消失。
《旧约圣经》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崇拜偶像,结果人们还是为神认了一个儿子,而且认定他和神、神力是三位一体,不分彼此的。有了活生生的耶稣,人们就可以亲切地崇拜与热爱。进而,最初仅仅是一小部分犹太人对一个牺牲者的纪念,最后就成了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宗教。而这位神的生日圣诞节,也和介子推的寒食一样,是个必要的“附会”。()
用一套抽象的哲学来解释,注定是不得民心的。想要让人民大众接受,就得要用活生生的形象,最好有活人的牺牲,和神灵的愤怒。
8
从新火节到介子推,从自然崇拜到对英雄与圣贤的纪念,古老的中国火节已经有了一次易容,而更深度的易容来自更为普遍的另一个习俗:祖先崇拜。
除了山西人,其实大多数人对介子推还是感觉很遥远的。孔子有“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的教诲。鬼,就是死去祖先的灵魂;谄,就是谄媚,讨好。既然介子推不是我们的祖先,那么除非他升为神灵,否则我们就没理由祭拜。所以寒食节的仪式最终不是对介子推的祭拜,而是对自己祖先的祭拜。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并不采纳轮回转世的说法。依据古老的传统,人死后就成了“鬼”,他和神灵一样有着灵力,可以决定自己后代的命运。而祭祀,既增长他们的灵力,又能够赢得他们的欢心,换取他们的保佑。
所以在坟上插柳条意寓重生的习俗并不普遍,而且也不会是原初的。更简单的理由,那就是春天到来,草木丛生,人们希望为祖先们的居住地作一些必要的修整,同时作一次酒食的供奉。
这样的扫墓和供奉并不一定是悲悲戚戚的,关键在于要体现出足够的诚和敬,仿佛祖先就站在自己面前。
所以,寒食节或清明节本身没有规定人们要悲伤或者喜悦,一切取决于各家、各人的境遇。祖先过世久远的,扫墓也就是纯粹的春游,估计年轻人会欢天喜地,而假如亲人刚刚过世,或者觉得自己愧对祖先,那么这个时节就难免忧伤乃至断魂了。
9
寒食节到底在什么时候?
许多典籍清晰地指明:冬至后105天。有人说早于清明节一天,有人说早于清明节三天。可清明也是依据冬至来确定的,每15天一个节气,从冬至到清明,需要经过七个节气,正好也是105天!因为节气是把一年均分为24份,所以几个节气之间,可能会有多一天或少一天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冬至到清明,少的时候可能会是104天,譬如今年,多的时候可能会有106天,但更多的时候应该正好就是105天。
也就是说,寒食和清明,从历法的角度,有着完全相似的来源,落在几乎相同的日子。只不过清明是从二十四节气来推算的,而寒食,是二十四节气还没成熟前的一个更古老的新火节,而后来,它又成了在民间慢慢流行起来的扫墓日。
【注】欲了解干老师更多文章,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