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艺术安徽,丹青溢彩 | 合肥晚报年度推荐艺术名家——刘廷龙

2018-01-24 艺苑 合肥晚报传媒艺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及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守好舆论阵地、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优势,营造艺术家创作氛围、推介艺术名家,发现艺术新人,促进学术交流。合肥晚报将携手多家艺术机构及网媒推出“艺术安徽 丹青溢彩——合肥晚报美术人物大典暨年度推荐艺术家”系列活动。


        刘廷龙,1962年生,祖籍安徽怀远,生于新疆哈密,现为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优秀专家、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安徽工程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品格与情怀

——刘廷龙先生的绘画艺术境界

文/陈明哲

画之大者,品格为上,艺之真者,情怀第一。古人认为画为文之极,唯品格是其永恒的标准,而不是新与旧。今天,无论中国画在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上怎样发展,仍然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艺术品格问题,品格高下恰恰离不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怀,如何在尺幅之间展现自己那一片宽广无垠的精神世界,画者各不尽同,所谓品格有高下,艺术无古今。

芝寿芳梅 22.5x60cm


寒塘独钓 34.5x45.5cm


廷龙先生的绘画作品敦厚、儒雅,骨气洞达,格高调古,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就其品格而言是属于古人对中国画品评标准里逸品一类的。一直以来,廷龙先生不在新旧上求得失,而是在品格上求高下,坚守传统的笔墨语言体系,始终不为画坛的各类风气所动,一笔一墨风骨自现,无不充满着自信与从容。他的绘画品格首先得益于他坚实的书法功底,廷龙先生认为试图理解中国画固有的笔墨程式与精神内涵,就离不开对书法的探究,书画合道同源,笔墨千古不移。书法是中国画笔墨的程式规范,也是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气质,更是中国画笔墨的生命本源,廷龙先生由书入画,窥得门径,继而登堂入室,是一条极正确而多数人又不愿意走的路,因为书法的锤炼需要无尽个寒来暑往。绘画的品格和书法息息相关的,黄宾虹讲“画法全是书法”,一语道破天机。线条的运用始终是中国画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有书法意味的线条在中国画里同样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廷龙先生书法成就在全国享有盛名,融魏晋的雄浑与唐人的宽博于一体,成自家风貌,雍容静穆之中笔势翻澜,本心格局不用让时彦。作画纯以书法用笔,线条力酣锋茂,凝重深邃,绝无妄生圭角,故作姿态者,体现的是他丰厚的书法修养和文化内涵。近年来,所作国画小品,更是泯灭了技法的痕迹,由技进道,画面趋于平淡天真。

秋虫初唧 45x34cm


骑驴访友 34.5x69cm


       画家线条的质量不仅能看出一个画家的书法功底,品味画家的线质笔味,还能深度理解画家本人的心性品质,人品与笔性紧密相连。廷龙先生的艺术品格还体现他君子之风的真性情,他出身行伍,做人不卑不亢,行事风清气正,为艺更是直抒胸臆,一任性情,或寄情,或畅神,或比德,每作画必有感而发,再题上自己的诗文俚句,追求的是中国历来文人画家所追求的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境界。

西出阳关21x44cm


皖南记游 40x65cm 


        中国画作品意境与品格会投射出艺术家的情怀,廷龙先生绘画作品迹象的背后蕴含了他毕生追求的笔墨内涵和人文情怀,这种情怀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勇气与自信。“画法常新,而尤不废旧。”黄宾虹认为画法的关键在于用,“用中法非旧,用西法非新”,廷龙先生延续黄宾虹这一绘画理念,一直以来坚持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强调以自我文化为基础,坚守中国画笔墨的底线,从不刻意地为新而新。他执掌安徽省书画院以来,既强调从中国画的内部寻找突破,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又注重学术,关注当代。

皖南写生 40x65cm


皖南山村  35x68.5cm


廷龙先生对中国画笔墨的坚持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份责任与担当,我想这种情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价值与意义也会越来越凸显。艺术讲融合,更讲纯粹性,艺术虽然无国界,但有民族性,对中国画而言它的土壤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今天有些所谓的中国画创新,看似百花齐放,其实大多数是没经过传统技法训练拼凑式的插花艺术,固然漂亮,但是它没有根,很快就会枯萎。令人欣慰地是当下还有一批像廷龙先生这样有着坚持传统文化艺术情怀的人,维护中国画的民族性,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高山流水 35x68cm


岩高泉叠 50x68cm


廷龙先生珍视和坚持中国画自身的品评标准与审美价值,不断追索中国画自身的文化属性与笔墨内涵,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一种坚持文化自信的象征。

书法横幅 34x139cm


书法四屏 11x34cmX4


艺术成就

        刘廷龙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获全国奖)、全国首届“兰亭奖”书法篆刻展览(特邀)、首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42人展、全国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获一等奖)、第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展(特邀)、第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特邀)、全国首届中青年“书苑撷英”(获一等奖)、经典回顾与现代思考·中国画学术系列活动(特邀)、传承经典-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艺道同心——全国画院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暨甘肃画院二十周年回顾展”、 同源·异构——当代青年书画邀请展、首届北京国际书法作品邀请展览、首届中国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2013放歌湖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联展、第二届广西桂林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十艺节”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首届中国美术馆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2014书画同源——当代画家中书法家邀请展暨高峰论坛、文人意像·艺术生活呈现展、一人一品•《中国国家画廊》年度学术邀请展(2014)、2015翰墨载道—中国书法邀请展暨创作座谈会、2015“朋观友赏·刘廷龙书画贺岁雅玩会友观摩展”。2017“第五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

        接受央视国学频道、收藏天下、安徽省台《天下安徽人》及经视《第一时间》等栏目专题报道。受邀《中国书法》、《书法》、《书法报》、《书法世界》、《书法文献》、《青少年书法报》、《美术报》、《水墨世界》、《边缘》、《神州诗书画报》、《中国水墨》、《诗词家》等大型专业刊物做专题介绍。辞条被《中国书法大成》、《中国书法家辞典》、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第三卷收录。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收藏,巨幅山水画《秋风万壑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曾应邀出访日本、韩国、台湾、英国、法国、蒙古等进行书画交流。 



编辑 赵丽丽   

       《合肥晚报传媒艺术》是合肥晚报的重点文化拓展板块,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中华传统的书画艺术,为广大艺术家、企业家、书画爱好者及藏家搭建宣传推广、交流交易的新闻与艺术相结合的权威平台,与您一起传承国粹经典,品味艺术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