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组的设置可以缓解导师的“残废”

王进 科学网 2019-02-01

  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导师与研究生群体的组合是最为常见的协作模式。但是,对于这一协作模式,目前有太多诟病,众口一词地认为不仅未能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恶化了师生关系。学生越招越多,经费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产出反而越来越差,这和导师群体的“被残废”有最直接的关联。

  一是“双肩挑”型的导师在制度安排上存在被残废的危险。由于研究生扩招过快过猛导致导师队伍缺口过大,加上很多行政人员对于担任导师的需求过于旺盛,一拍即合之下,自然催生出很多双肩挑的导师。这种安排从一开始就隐藏着慢慢“残废”导师的危机,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行管人员兼职担任导师。由于在学术上先天性地存在短板,又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补强,其后果必然是称职者寥寥无几,导师的残废无需假手外力;第二种是专任教师出任行政岗位。由于纷繁复杂的行政管理工作分散了导师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其不仅缺少时间与学生交流学术问题,而且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事务性工作而难以在学术上再有突破,有些导师甚至醉心于行政职务的升迁而无暇他顾,时间一点点蚕食掉导师的学术追求并最终令其残废。

  二是导师本来身体康健,思维敏捷,自从有了研究生团队后,事事有人代劳,处处不必操心,久而久之导师的能力逐渐“退化”,沦为残疾一族。特别是迫于经济压力,加上正好有外部资源可以利用,导师更偏好“见效快、收益高、难度低”的横向项目,往往只需安排几名学生进驻现场收集资料和采集数据,成果报告套用标准化模板稍加变动即可结题收工。长期习惯于“剪切复制”的思维,如何能在创新的大江大海中做弄潮儿?

  三是很多教师在任职导师的初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培养出极为优秀的弟子,其中的佼佼者留校任教升级为科研团队二号人物。当导师拥有这种优质资源后,自然不用再劳心劳神,只需在科研经费和职称晋升方面给予持续帮助,剩下的团队管理事务和学术指导工作都无需挂念。这本是传帮带的好传统,但一旦使用过头变成了偷懒的绝妙之法,导师对于学术的兴趣恐怕日渐衰弱,严重者甚至会受制于二号人物的裹胁,此类事例常见诸报端。

  四是校外兼职导师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吸纳更多的校外资源,顺带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但前者可能效果卓著,而后者则必定乏善可陈。校外导师要么在专业技能上多有建树,要么在资源分配具备话语权,要么两者兼具,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少有时间对学生加以指导。就导师之于研究生应当履行的教育义务和指导责任而论,他们无疑是“残废”的一类。顶着导师的名头却长期游走四方让学生求教无门,更不了解研究生的成长需求,作为导师难说合格。

  五是导师对于科研的兴趣持久不减,能够紧跟学术前沿,但是具体到科研任务的完成,则主要依靠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在此情况下,导师扮演“咨询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掌控研究方向,深化研究成果的质量,而日常工作交由团队成员负责,此类导师可算作“名残实不残”,这种“残废”是很多科研工作者最向往的境界----导师专心于科学研究中最具创造性或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工作,在帮助学生产出优质成果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

  要解决导师“被残废”之难题,培养出真正高质量的研究生,须得另辟蹊径,打破导师对于研究生拥有过大过多掌控权的旧习。设置“导师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保障措施。导师组的设立,既能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指导,又能有效分权以防止“喜发淫威”之导师肆意妄为,还能在导师之间形成强大的竞合关系以激励导师们在学术素养和人格修养方面精进。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双肩挑的导师,还是校外兼职的导师,在导师组的模式下,不仅不会因为自身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反而能够借助这一良好机制将拥有的资源加以贡献、分享,为研究生的培养创造更加多元、便利、良好的平台,而他们自己也能从过去挥之不去的对学生的愧疚中彻底摆脱出来。

  导师组的大力推行,让学术指导回归科学共同体,把研究支持交付资源拥有者,这样高校才能真正为广大研究生创建更加完善的培养支撑体系,而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才具备可能的基础条件。在当下有可能落实的改进措施中,这或许是多少能够收到一点实效的改进之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