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村修二到诺奖之路

2014-10-10 鲍海飞 科学网

这几天,诺贝尔奖又成了这一年科研人员万众瞩目的时候了,而诺贝尔物理奖更是重中之重,今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日本的科学家Isamu Akasaki(赤崎勇), Hiroshi Amano (天野浩)和 Shuji Nakamura(中村修二),其主要工作是成功研制出一种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光源---蓝光发光二极管(Staffan Normark (2nd L), permanent secretary of the Royal SwedishAcademy of Sciences, announces the winners of the 2014 Nobel Prize in Physics,at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in Stockholm, capital of Sweden, Oct.7, 2014. Isamu Akasaki and Hiroshi Amano of Japan and Japanese-born U.S.scientist Shuji Nakamura won the 2014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theirinvention of blue light-emitting diodes, a new energy efficient and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ight source, the award-giving body announced Tuesday.)。有很多人觉得意外,认为它简单,不应该被授予诺奖,也就有了一些所谓的不公平和抱怨之声。

然而事实是,这的确是一次继爱迪生发明的灯泡之后,在凝聚态固体物理上一次划时代的光革命。就如同人类从未停止对火,对电,以至于到对光的追求、应用和研究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一样,人类始终对光有一种热切的渴望和向往。因为,光代表了生命,光代表了希望。而其中半导体上的蓝光更由于其代表了继红光、绿光二极管之后近三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从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以至于今天的实用化了。(The first LEDs were studied and constructed during the 1950s and1960s in several laboratories. They emitted light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from the infrared to the green. However, emitting blue light proved to be adifficult task, which took three more decades to achieve. )(Thestatement said, "when the three scientists produced bright blue lightbeams from their semi-conductors in the early 1990s, they triggered a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lighting technology. Red and green diodes hadbeen around for a long time but without blue light, white lamps could not becreated. Despite considerable efforts, both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inindustry, the blue LED had remained a challenge for three decades.")。

这几天,看到不少文章描述今年的物理诺贝尔奖的人物介绍,虽然授予了三个日本人,然而人们格外青睐其中的一个美籍日裔的科学家,一个被誉为当代爱迪生的叫中村修二的科学家,他的风头早把另两个人盖了过去,似乎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得奖者。我想其中是有一定原因的。虽然很多人都在研究相关类似的工作,但只有他才是突破技术瓶颈的人,却得了成功。这类似于蒸汽机发明史上,瓦特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者和代表人物。

从客观的技术层面上讲,中村是第一个寻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研制出了高效率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利用金属有机化学化学沉积的方法(MOCVD)在蓝宝石衬底上生长出了基于掺ZnInGaN的高亮度发兰光的二极管,人们由此找到了该器件通向实用化的道路。

从主观人的层面上来讲,中村代表了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的奋斗史,他即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可炫耀,也没有堂而皇之的大学殿堂美名来依托,更没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地方可依赖,只凭借个人的研究和坚忍不拔的奋斗解决了其它大学、研究所众多科研人员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影响半导体发光效率的关键是有源层材料的选取、界面晶格失配缺陷和结构层内的各种缺陷等。

在研究的道路上,中村修二无疑是个勇者,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特点,而这无疑来源于他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关。他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勇于思考,善于学习,敢于挑战的性格是分不开,因此,在积累了其它种材料外延生长技术之后,他敢于向未知的蓝光挑战。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够跟踪和把握住当时技术发展的动态,了解市场的关键需求。如在信息存储方面,若光的波长越短,光盘信息的存储密度就越大;在半导体光源中,唯独缺少蓝光,而形不成白光,因此,人们对蓝光有迫切的需求。而这些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面天马行空想、高谈阔论出来的,完全是他个人努力追求的结果。此外,他在研究道路上的干劲,更来源于他个人受到环境生存压力的影响,“即使获得了成功,在那些企业里,个人也永远得不到薪水和职位提升的空间(大意)”。这使他迫切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状态,于是更加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不断寻求个人成长空间的突破,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村修二代表了一个平平凡凡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个从底层一线干起来,摸爬滚打出来的。想想我们自己身边的同事。不是也能经常看到这样的身影吗:他们不辞劳苦,任劳任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但中村修二无疑更是一个真正懂得做实事的人,有着明确目标、理想和方向的人。敢于做别人不敢做,敢于想别人不敢想。而我们经常的不是好高骛远,就是望洋兴叹,忘记了脚踏实地,忘记了寻找自己方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有时候,我们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没有坚持,而有时候,我们不是不能坚持,而是没有方向。从这一点上来说,中村修二的人生目标是明确的,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

中村修二无疑是一个有智慧和胆识的人。在他工作的环境,不允许发表文章和专利,他居然偷偷地发表了。而这一发表,不但给他工作的企业带来了生机,也给他自己带来了第二次生命。在他离职时,原来公司要求他三年内不许从事蓝光的研制工作,他断然拒绝签字,其中各色滋味只有本人才知晓。从此,人们知道有这样一个科研工作者,他制造出了高亮度的蓝光二极管。从此,世界的大门便向他敞开了。敢于突破封锁,敢于打破陈规陋矩,敢于冲破那些所谓的‘不允许’的清规戒律,敢于说‘不’,是需要胆识的。作为智者,一天不能只傻干活,一定要悟出道理,一定要把有价值的东西变成激光照排的文字,变成沉甸甸的油墨字才是硬道理。

发表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不由得让人们想起了学界的那句名言:publish, or perish! 不发表,便死亡!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发表,那么谁知道你的工作?谁会承认你的工作。只有做出了真东西,那才是实打实的真货,才有显示度;而只有印刷到了纸上的文字,那才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档案、那才是永远抹不掉的印迹和功勋。

中村修二无疑是一个幸运儿。在别人几十年都做不出来的东西,在他的手里,居然三个月就成功了,虽说里面有巧合的成分,但是幸运真的只垂青那些能够抓住机遇的人,而他抓住了。在他感觉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生涯没有出路的时候,这时候,‘穷则思变’的他选择了大美利坚,而大洋彼岸的大美利坚正翘首以盼、早就按耐不住内心的狂喜,人才啊!快来吧!那可是‘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耳’的人才啊!无疑如获至宝,对他仁爱有佳,收入囊中。因此,作为年轻人,如果觉得一个地方不适合你,而你还有一份雄心,那么你就尽快收拾好行囊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吧。人挪活!

诺贝尔奖为什么非得授予那些无比玄妙、琢磨不定的东西呢?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高雅吗?有时候我们过于好高骛远,更多时候又眼高手低。授予这些实用、有用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大道至简!既然认为它简单,但是为什么那么多象牙塔内的学者们就是没有摸到芝麻开门的钥匙呢?难道其中只是个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吗?事实上,其中还包含着我们尚不是十分清楚的物理机制和发光过程等。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一个造福于民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福音的东西就是好东西。若诺贝尔先生健在,他一定会举双手赞成的。(Commenting on this year's invention, Prof. Olle Inganas from theNobel Committee of Physics said it was "benefiting of the mankind"and thus in accordance with Alfred Nobel's will.)。

从事科学研究,拼的是什么呢?拼的不是高端的设备,拼的不是单纯的技术,拼的不是大科学大项目,而是要拼一股干劲,拼一股持久的干劲和创造探索的劲,更要拼的是智慧和眼光,还有机遇、胆识、魄力和坚韧不拔。

这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又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苍天不负有心人。这的确是一个平凡的科技工作者创造的不平凡的人生传奇。

性格决定命运,眼界造就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