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借口“隐瞒军方背景”拘捕4名中国学者 | 一周动态
整理 | 李言
聚 焦
美借口“隐瞒军方背景”拘捕4名中国学者
美国司法部网站7月23日发布消息称,已对4名中国学者以“签证欺诈”为名提起指控,认为他们在申请签证时隐瞒了自己的“军方背景”,有3人已被逮捕。另据媒体24日晚报道,第4名学者也已被逮捕。
这4人为:Xin WANG,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进行科学研究;Juan TANG,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员;Chen SONG,在斯坦福大学进行有关脑疾病的研究;Kaikai ZHAO,为印第安纳大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
4人均被指控为“签证欺诈”。如果被定罪,每人将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及25万美元罚款。
另据“量子位”微信公众号7月25日报道,纽约大学尼尔实验室负责人、医学家本杰明·尼尔(Benjamin Neel)在社交媒体上愤怒爆料,其创立的实验室里,两名来自中国的博士后因特朗普的签证政策被迫离开,甚至手机和电脑都被没收。
北大再为山西高校输送“一把手”
山西大学网站7月24日消息显示,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仰麟出任山西大学党委委员、常委、书记。目前,山西大学党政“一把手”均来自北京大学。
官方资料显示,王仰麟,1963年7月生,陕西合阳人。1992年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师。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北京大学总务长。2020年7月起任山西大学党委书记。
山西大学现任领导班子中,除王仰麟外,党委副书记、校长黄桂田,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小计,副校长杭侃均来自于北京大学。
高 校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绩效评价出炉:4个问题、4点建议
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组织第三方机构和专家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开展了绩效评价,相关报告日前在教育部网站发布。
报告提出,受高校评估指挥棒牵引,部分高校把专项经费大量用于撬动竞争性科研资源;部分高校项目类型设置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覆盖青年教师学术成长全过程的资助体系;主管部门专项管理政策有待调整,过程管理服务有待加强;部分高校专项经费使用管理不合规。
报告建议,继续稳定支持高校开展自主科研活动,加大青年教师支持强度;鼓励高校优化自主科研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专项管理;建立长周期、宽视域的绩效评价机制。
财政部、教育部从 2008 年起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作为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活动稳定支持的专项资金。2017-2019 年经费分别为 40.02 亿元、40.5 亿元、51 亿元。
7月2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14级、2015级、2016级三届本科生毕业深造及就业情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科大三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最低深造率为90.5%。
此外,据有关机构统计,国科大在全国的理科录取分数线方面,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位于全国第三。
国科大创建于1978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目前每年在全国12个省市招收近400名本科生,旨在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
性骚扰学生将被解聘!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7月21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中提到,外籍教师有吸食毒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性侵害、虐待未成年人行为等,教育机构应当予以解聘,并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记入信用记录。
同时,建立外籍教师信用记录制度,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也要记入信用记录。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21日。
国 际
诺贝尔奖颁奖晚宴因疫情取消,系1956年以来首次
受新冠疫情影响,诺贝尔基金会7月21日宣布取消12月的诺贝尔奖颁奖晚宴。这是自1956年以来第一次取消颁奖晚宴。
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在声明中表示,获奖者和他们的工作将以“不同的方式”展现,暗示获奖者将在他们的国家或大使馆领取奖项。
同时,基金会表示2020年诺贝尔奖将不受影响,依然在10月5日至12日宣布。
哈佛官宣:国际新生秋季将无法赴美就读
据《哈佛深红报》报道,由于签证限制,国际大一新生今年秋天将不能来哈佛校园。
哈佛大学在本月初宣布其所有课程均为网络课程后数小时,美国国土安全部和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发布了一项命令,禁止秋季学期全部课程在线学习的国际学生留在美国。
尽管政府此后撤回了该指令,但这一反转并不适用于F-1签证的国际新生。国际新生可以选择从所在国远程开始大学学习,或者在7月31日前决定是否推迟入学。
逝 者
据长江水利网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24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1岁。
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郑守仁自1993年受命主持三峡工程的工程设计,在三峡坝区一待就是20多年。
常年驻守工地,他又被称为“工地院士”。他曾说:“作为一名水利人,能参与三峡工程是最大的幸福。只要三峡工程需要我一天,我就在这里坚守一天。”
李吉均院士逝世:曾创“一门四院士”佳话
7月21日,兰州大学新闻网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吉均于7月21日在兰州病逝,享年87岁。
李吉均是著名地理地貌学家,中国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代表学者。他创立并发展了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系统理论,提出了“青藏运动”“昆黄运动”等科学概念;提出了“季风三角”概念,生动刻画了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空间模式;提出了建设纵贯青藏高原的西部大十字铁路和西部水资源科学利用等重要观点。
据了解,李吉均共指导1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3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一门四院士”一时间成为学术界佳话。
编辑 | 宗华
排版 | 李言
不想错过科学网的推送?
关注并将我们星标吧!
方法如下 ↓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喜欢本文?点赞 + 在看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