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此,中国传媒大学多了两个岭师新闻人的面孔

2017-06-02 新媒体中心 岭南师范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读书和深造几乎是所有广电新闻专业学子的梦想。这对于我校广电新闻专业的学子来说,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是隐藏多年无法实现的愿望。今年,我校13级广电2班的陈威和李素颖终于梦想成真,如愿拿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1一动一静,不谋而合

陈威,拥有帅气的外表、流利的普通话,是学校广播台台长,常常活跃在校园大大小小的舞台上,大学期间主持了两百余场活动,更是学校至今唯一一名连续四年主持享有“岭师春晚”美誉的国庆迎新生晚会,圈粉了一大批师弟师妹们。2016年与崔永元互动教学时灵活自如的表现,也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和崔永元互动

相比陈威的活跃和引人注目,李素颖就是一个安静的、不起眼的女大学生。她评价自己是一个“内向、平淡却很有耐性的人”。她说,“在大学四年,我几乎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事情,如果要有,就是考中传的研究生了。”

两个个性和生活方式都完全不同的人,却共同选择了一个目标: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在北京准备复试

五月份传来了最终的好消息。陈威以初试388分(第一)、复试84.2分(第一),总分80.24分(第一)的优异表现,成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的语言传播专业。同班的李素颖也以初试397分的突出表现,成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2机会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在学院的考研经验分享会上,陈威告诉师弟师妹们,“要了解自己,相信自己,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看高自己,永远不要为自己设限,更不要为别人设限。”他笑着说:“我很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休息。一旦我开始学习,会全身心投入,特别认真那种,发挥最高的效率按计划学习。”

大一时就有考研想法的他,并没有用三年时间去准备专业课的学习,而是利用这三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即便是最忙碌的大三备考期,他退了广播台台长,但依然会参加主持活动和各类比赛,考取了英语六级证书,普通话一乙等级证书以及主持人证。

陈威说,中传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初试很特别,初试需要交一张光盘的,里面包含的内容有:个人展示,新闻播报和朗诵,占到的分值是专业一的百分之五十。感谢在学校里强大的主持经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在湛江电视台实习

复试时,他跟来自北师大的、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同组竞争。最让他紧张的是,复试的最后时刻,他题目还没读完,导师就喊“停下”,让他回答问题。“当时,一瞬间整个人都懵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导师提问的方向。”他回忆说。“很快我回过神,让自己冷静。回忆复习的相关论文,将自己的见解清晰的罗列出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复试时看似猝不及防的刁难,其实只是给公布成绩时的惊喜做铺垫,复试中他成为了第一。

2016年4月,在搜集完院校的资料后,李素颖开始投入到备考规律的复习中。初期的作息时间大致是,早上六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晚上七点半到十一点半。每天的任务包括晨读,看专业书和背单词和做英语阅读。“刚起步时我非常迷茫,每天安排的任务基本没法完成。”李素颖回忆说,中传的专业书有十多本,她的进度慢的像乌龟爬行,沮丧又焦虑。

定格住宿舍美好的舍友

李素颖毕业照

“天花板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如果设得很低,就很难有更大的突破,我或许可以到达一个更高的高度。” 她激励自己,相信还有充裕的时间,强迫自己调整心态,第一遍规规矩矩地把书看完,第二遍开始画框架,第三遍开始抄笔记。

李素颖告诉记者,她在备考复习时,死抠每个知识点,尽量不要让让知识点存在盲区,把每本专业书都画得花花绿绿。她喜欢在看书的时候备注句子和知识点,把想法写在旁边,联想最近看到的例子,或者是有疑问的地方,哪怕是画个简笔画,都能加强对这一部分的记忆。一本本全新的书上慢慢刻上了她努力的印记。她做的专业课笔记有三份,一盒500张的A4纸全用在这上面了,包括每本书的框架、按照考纲归纳的知识点和专题整理。

3梦圆“中传”,人生再起航

陈威说:“不断更新自己,才能让自己更有动力。”考研是一场修行。情绪会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高峰,学习热情不会一直高涨不滞,总会有情绪低谷期。

在考研前一个星期,陈威甚至产生了弃考的想法。那天上午是他情绪最低落的时候,他什么字也看不进去,中午所有人去休息吃饭时,他想独自一人跑去瑞云湖跑步。在他准备去宿舍换衣服跑步的路上,看到一群人从宿舍往图书馆走。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让陈威感觉到或许他们都准备得很好。对比一下自己,相形见绌者,感觉反而更难受了。

在瑞云湖跑了很久,陈威的脑子却慢慢清晰起来。“嗯,或许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陈威默默安慰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能多背一点知识我就尽力多背,如果用尽全力就问心无愧了。”

陈威自信起航

“越努力越幸运”,也是李素颖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决定报考中传后的她也曾动摇过,她问自己“这所几乎是所有新闻学子理想学府的大学为什么能录取我?”还好,她没有杂念,一路坚持,“再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就能去北京读书了。”

当把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捧在手里,李素颖觉得自己那种激动是无法言传的。“虽然考研的过程是很难,但是那些煎熬的岁月都是值得的,岁月和汗水不会辜负人。”当把考研成功的消息告诉妈妈的时候,妈妈只说了一句话“女儿长大了,可以去远方了。”

要去远方读书了

前进的路上,总有老师在背后的默默帮助和坚定的鼓励。文传学院的刘坤、刘英、张家波、林捷……等等老师的帮助,陈威和李素颖心存感激,同时,他们还谢谢并肩作战的朋友们、舍友们,正是有了满满的爱,他们的大学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的人生灿烂起航!

往期回顾

六一到了,来看看身边老师们“家有二孩”的那些幸福故事

“岭南批评文丛”首发,著名评论家、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都来"点赞"

岭南师院今年本科扩招增至6865名 新增3个工科专业

文字|梁瑞萍 庄金燕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林伊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