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岭师援藏学子点赞!西藏卫视播出了他们的专题片

新媒体中心 岭南师范学院 2021-07-03
青春五月,不知你可有被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刷屏呢?其实岭师也有这么一批特别的青年学子,他们身怀家国梦与教师梦,坚定赴藏,为祖国西部的发展贡献力量。最近,他们的援藏义举也被搬上了电视荧屏。4月30日晚,西藏卫视《西藏诱惑》栏目聚焦我校的援藏情怀,播出节目《粤藏情缘》,借支教学生张锦和吴芬香的成长故事,讲述雪域高原上岭师青年们的担当与成长。完整版《粤藏情缘》为你送上,快跟岭南君一起来看看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645ep49v6&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回顾:岭师学子在远方成长


在节目《粤藏情怀》中,主人公张锦,是我校2015级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也是此次支教队伍中的副队长。美术生出身的他,更是整个工布江达县唯一一名专业的美术老师。

张锦向藏区学生传授绘画技巧

“师者,何以为师?”这是张锦一直疑惑的问题。带着疑惑与迷茫,还有几分对西藏的向往,他来到了西藏这片雪域高原。据张锦表示,今年整个工布江达县一共需要9名美术老师,但目前只有他一名。他支教所在的学校是工布江达县金达镇中心小学,在乡镇小学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学生数量将近五百人,但在他来之前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

张锦的到来,为藏区的素质教学注入了专业的美术力量。聆听师姐吴芬香的经验、不断修改教案讲稿、巧用“梦想”主题开展课程、耐心指导学生绘画技巧.....这些在节目《粤藏情怀》中的一幕幕画面,都在如实反映着他的成长。慢慢的,张锦似乎找到了“何以为师”的答案。

在完善教案的张锦

“示以美好,授予希望。给这里的孩子内心播下一颗种子,剩下的就交给孩子自己成长。”节目的旁白也是张锦的内心独白。在这里,他用画笔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为学生们画出了别样的精彩世界。在这里,他用心与学生相处,很快便融入了课堂,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张老师。

从大二开始,张锦便主动搜集有关援藏支教的信息。至今不变的初心,让他情不自禁说出,“一年西藏行,一生西藏情。”选择赴藏支教,令他收获良多,也让他成长很快。张锦指出,“这四十多天里,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了教师的身份。但在这里,我也不会忘记自己是岭师的学生。”

吴芬香向师弟师妹们分享援藏经验

节目中的另一主人公——吴芬香,是我校2017届毕业生。已在西藏任教一年的她故地重游,一是向师弟师妹们分享援藏经验,二是看望她之前支教的孩子们。虽然过了一年,但对于吴芬香的到来,孩子们都十分高兴。而她的支教经验,也令不少刚来的师弟师妹们得到帮助,其中便有张锦。

430日晚,《粤藏情缘》首播。张锦的同学们得知后,都及时关注。“以前的他就很乐于助人,也很幽默。现在感觉他更成熟稳重了,但还是一样热心。”张锦同学徐艺恒说。

援藏动态:岭师学子齐当志愿者

今年三月,在学校党委副书记黄达海等领导、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第五批援藏支教实习学生奔赴藏区的工布江达县。这批支教队伍共有41人,分别来自12个学院,将在工布江达县支教实习一年。这次的实习服务单位几乎实现了对工布江达县教育单位的全覆盖。

抵藏后,这41名支教学子中大部分被分配至工布江达县各乡镇学校单位,担任相关课程的教师,全面覆盖了当地的中学、小学、幼儿园。此外还有5名学子进入了工布江达县教育体育局进行支教实习工作。四十多天过去了,他们都适应了藏区的生活节奏。

除了授课支教,这41名实习学生还有其他活动430日至52日,他们负责巴松措国际自行车越野竞速赛的志愿者工作,几乎全员出动。由于是大型赛事,志愿者的工作并不十分轻松,让支教队员们都变得有些忙碌。但看着参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队员们都认为,累也值得。

原生态的藏区美景是不少援藏学子的朋友圈动态。三月抵藏时,正好是林芝桃花盛开的时节。随着气候变化,藏区的美也逐渐在变。“楼下的桃花越来越好看了”,“随手一拍都是画”。藏区的美,令他们的生活被包上了一层诗意。

怀揣梦想的岭师学子,不远万里来到雪域高原,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教师梦,或是家国情怀。今日岭南君还带来了另外两位学子在藏区的支教故事,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记录时光:岭师学子的援藏生活


信息工程学院15电子信息工程 刘静怡

“这不是一次冲动的选择,而是一场深思熟虑后的自我博弈。”这是刘静怡写给自己的一句话。她被米玛嘉措的《西藏支教日记》所打动,想感受西藏支教的生活如何,于是成为了信息学院的援藏第一人。为了更好记录这趟旅途,出发前刘静怡还购买了相机。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刘静怡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每天,她都会进行自我反思。用“援藏为什么,援藏做什么,离藏留什么”的扪心自问,和“在藏第xx天”的备注,刘静怡通过朋友圈对援藏生活进行简单的日常记录。在她的朋友圈里,有学生的可爱瞬间、有自我的反思小结、有藏区的大好风光.....刘静怡用文字和相片认真记下她的援藏生活,也记下她的成长历程。

“第一次上完课,心里又紧张又失落,明白自己还需改进。”这是刘静怡初次上课的感受。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的她在讲台上表现得更为自信从容,在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都有明显进步。“在藏的生活很充实也很有意义。”在藏的刘静怡身兼二职,一是中学教师,二是教体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任课之余也要上班。两份不同的工作,让刘静怡在教学和人际交往上都积攒了很多经验。刘静怡表示,未来的她会继续向更优秀的老师领导学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民教师。

音乐与舞蹈学院 15音乐学1班 沈星池

“一开始的课堂真的非常难适应!”因为是第一次正式授课教学,作为音乐老师的沈星池,以认真谨慎的态度去备课,课后将课件一遍遍的自我修改。沈星池听从了在动员大会上吴芬香师姐所分享的建议,遇到不懂的难题时就及时请教老师。上台前,她有些紧张。但当她看见学生们的脸后,她的紧张便消散了。一点一点理顺自己掌握的知识,再一点一点地教给他们,令沈星池很满足。“每次当我提问学过的东西,他们能回答上来,我真的超级开心的。”

西藏的学生们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因此对于沈星池一行的到来,他们非常开心。因为开心,所以热情。有时学生上课的纪律有些难掌控,幸好会有学生主动帮忙维持课堂纪律。而上课时他们也会积极回答问题,活跃课堂气氛。这些都令沈星池很是感动。

在第一节音乐课上,沈星池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借此了解他们的音乐喜好。令她意外的是,这里的学生知道很多如周杰伦等内地的流行歌手,但他们比较喜欢藏族歌手。“下课之后我就去听了他们给我推荐的藏族歌手的歌,真的挺好听的。”对于沈星池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突破,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藏支教了一个多月,沈星池最大的感触是粤藏两地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教育管理模式也有所差异。应该如何教书育人,她还在慢慢思索中。沈星池表示,如今最大的改变便是自己有了教师的模样。

总有青年学子,为了实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家国情怀,与藏结缘,将满腹的深情与才华绽放在祖国西部。这是很多岭师学子援藏的初衷,也是岭师坚持了三十年的情怀。岭师青年勇担当,让我们一起为这些援藏学子们点赞吧!

往期回顾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 岭师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牵动岭师青年的心

征集|青年节里忆青年,引我逐梦扬帆起


文字 | 罗文芝 钟燕婷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视频截图

视频 | 来源西藏卫视

编辑 | 余锦豪 沈浩敏


为岭师援藏青年们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