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 ID haoxi2014 Intro 不发通稿,不写软文,不碍情面,我们给你「有效用的」戏剧内容。 一部戏的诞生,需要哪些人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的有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制作人舞美音乐灯光等等各个角色,而有一个之前各位不熟悉的词这几年来在国内戏剧界被不断提起——戏剧构作(Dramaturgy)。 图片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近期的新戏《惊梦》海报,“戏剧构作”已经被列入了创作者名单 在中国,这算得上是个新名词。在欧美,上世纪80年代以来,Dramaturgy已经被大量列作一个专业或是课程专门学习。而在国内的院校中,只有中央戏剧学院才在近几年内刚刚开设相关课程。 每当一个新的外国事物被介绍到中国,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就是:翻译。 翻译的不同,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语义理解。 在听过Twins那首《士多啤梨苹果橙》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原来“士多啤梨”就是草莓strawberry的音译;《肖申克的救赎》和《刺激1995》,你告诉我这俩是同一部片子? “戏剧构作”,大概也是这样一个因翻译而让人不明所以的新名词。戏剧构作是中文新名词,但它的原词"Dramaturgy"在西方语境中,早已不算新概念。 2009年在中戏的这次论坛,是“戏剧构作”第一次向公众的传播。 近年来,传播较广,听闻最多的“戏剧构作”这个定义,出自留德归来,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的李亦男教授之翻译: 我将这个词直译成“戏剧构作”,“戏剧”对应“drama”,“构作”对应“ergon”,就是说怎么样去构架一个剧场艺术作品。 之前有很多不同的翻译,比如“文学顾问”“戏剧顾问”,但“顾问”容易被曲解成只顾不问的专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 李亦男教授认为“顾问”不恰当的缘由,大抵是因为在我国,有太多只挂名不干事的“总监”、“专家”、“领导”、“顾问”,让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中变了味;“构作”听起来更专业、更直接,不会让人产生偏见。 与李亦男教授的看法恰恰相反,上海戏剧学院的孙惠柱教授指出,Dramaturgy是一个多义词,不能简单地用“戏剧构作”概括。 孙教授对Dramaturgy这个词追本溯源,指出了它的三重定义: 这个源自德文的西文词很难简单地译成一个中文概念而不产生歧义,首先是因为,这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在其源文化的语境中也不容易准确定义。 Dramaturgy在历史上有过三个主要定义:戏剧评论及理论、剧作法、戏剧顾问学;后二者现在仍然在用,应根据不同语境译为两个中文词,而不是笼统称为“戏剧构作”。 “构作”只反映了戏剧作品编创部分,忽略了这一角色的其他工作;且将他的地位提高到导演与编剧以上,大有取代之嫌——实际上,他并不创作戏剧,只是为戏剧创作者提供指导与帮助。因此,“顾问”这个译法更恰当,不会挂一漏万。 孟京辉导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个设立“戏剧构作”岗位的作品 听两位教授的讨论,我们大概可以明白,经常听闻、却不明就里的“戏剧构作”,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它指一个戏剧行当,与“戏剧导演”、“戏剧编剧”、“戏剧演员”并列——构架戏剧作品的专业参谋,即戏剧顾问(Dramaturg); 同时,它也是一种戏剧创作方法论,类似“戏剧导演理论”、“剧作法”、“表演流派学说”,可理解为——关于戏剧构架的全面理论(Dramaturgy)。 一分为二,我们今天主要想谈论的是前者: 戏剧顾问这个职业,到底做些什么? 在剧组中,戏剧顾问和其他演职人员是什么关系? 在一出戏的排演过程中,戏剧顾问如何展开工作? 百老汇一景 总的来说,戏剧顾问的工作主要是与导演的分工合作,导演负责舞台部分,戏剧顾问负责文本部分: 1、创作主题与策划——协助全团的艺术总监或单个剧目的导演,选定创作主题,挑选剧目,确定剧目的艺术理念、主题思想、风格导向等大方向问题。 2、文本改编或创作——找人翻译、改编已故剧作家的经典剧目,或者和在世的剧作家本人讨论修改已有剧目,创作新剧目。 3、资料收集与研究——进行剧目创作相关的背景资料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搜集所有可以或可能使用的材料,供编剧与导演参考。 4、沟通各方的意见——戏剧顾问也要做好剧作家和导演之间的沟通桥梁,保证演出效果的同时维护剧作家的本意,或者是将导演意见消化以后给剧作家提出更有建设性、更合理的修改意见。 5、排练指导和顾问——为全剧组的人诠释剧本,在排演过程中,为各职能部门阐述理念、提供指导;帮助导演厘清剧本,提出问题,配合导演将戏剧艺术作品尽可能地完美呈现。创作团队的任何人(导演、演员、设计师等)对史实或者准确性有任何疑问的话,应该都可以从戏剧顾问这里找到答案。 6、节目册和宣传物——戏剧顾问通常还负责一些宣传文案,比如剧院走廊里的展示区域可以由戏剧顾问设计,媒体推广文案、节目册中与剧目相关的文字内容(剧情简介、背景介绍等)也由戏剧顾问撰写或把关。 说到海报和宣传,想起来刚刚过去的北京青年戏剧节的海报,就非常能让观众们感受到作品气质。 一名优秀的戏剧顾问,需要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及广博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和相当的社会经验。 他既要熟知戏剧史,有大量剧本储备,也要通晓编导理论。 他需要有扎实的社科研究功底,才能指导编剧、导演进行剧场艺术作品的编演,提供所需资料。 他对其它门类艺术也要触类旁通,才能有跨界、跨文化的合作基础; 他既要有良好的艺术审美,又要能正确判断社会热点,从而才能策划、构作、指导一次成功的演出。 作为一名“全才”,戏剧顾问却不能越俎代庖。好比医生治病,他可以开出药方,却不能替病人吃药;戏剧顾问提出问题,给出建议,最终解决还是要靠编剧、导演、演员、舞美师来完成。 今年刚刚在中国演出过,德国邵宾那剧院的《理查三世》,一个比较好的“重排经典剧作”的例子 Dramaturgy在德国和美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李亦男教授所提的“戏剧构作”概念,是基于德国剧院的历史与现状。她曾介绍过,在德国剧院,戏剧构作师是如何工作的: “戏剧构作”一般指的是对古希腊戏剧直到今天的现成文本进行选择、加工、翻译和编排,也指以戏剧文本为基础的戏剧排演整体架构方式。 在德语国家的大、中型剧院,一般设有专门的戏剧构作部,由三到四名有德语及其他民族语言文学学术背景的专职戏剧构作组成。 作为文学方面的专家,他们要和院长一起,讨论、制定演出季的主题,选择全年演出的剧目,推荐、指任导演,进入剧组,从最初筹划、选择演员、开始排练直到最后演出,让每个戏、每个环节都符合戏剧季的理念筹划,从而实现通过戏剧反思现实社会、 教化民众的目的。 布莱希特大家都认识昂 可以看到,戏剧顾问在德国剧院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德国历史上好几位顶级戏剧家,如莱辛、歌德、皮斯卡托、布莱希特都曾是Dramaturg,他们个个是全才,能编能导能评,而且学问高深,几乎成了剧院的灵魂,从定剧目、指导排练到评论演出、阐发戏剧观,无所不能。 去年乌镇戏剧节的开幕戏《物理学家》,也是一部和原著很不一样风格的作品。 德国院团演的经典剧作更多些,戏剧顾问的工作更多地是在挑选、重读、改编这方面;相较而言,美国院团演的原创剧目更多些,戏剧顾问的工作更多地是在发现、培养剧作家,策划、指导剧作提高这方面。 新剧的戏剧顾问,需要帮助在写作过程当中的剧作家,作为另一双眼睛,既具有剧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扮演剧本的第一批观众,给予剧作家中肯的反馈。 戏剧顾问与剧作家、导演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他们是非创作型的职业。在美国的一些剧院,也有创作型的“戏剧构作”存在,比如纽约的Civilians剧院,经常进行集体编创剧目(devised theatre)的制作,但他们就不管自己叫戏剧顾问(dramaturg)了,而是自称performing artist。 美国剧院一般都会长期任用戏剧顾问,有常驻的,也有单次雇佣的,但地位不一。 知乎网友@田弘毅举例说过: 目前美国戏剧圈中最有名,最有影响力的戏剧构作师当之无愧是目前纽约公共剧院(The Public Theatre)的艺术总监奥斯卡·尤斯提斯(Oskar Eustis)。90年代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的《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与现在一票难求的《汉密尔顿》(Hamilton)都是在尤斯提斯的帮助下成为了经典之作。 这两年百老汇最火的戏莫过于《Hamilton》 孙惠柱教授也分享了他在美国时的见闻: 1980年代我在纽约大学选过一门Dramaturgy课,身兼某剧团戏剧顾问的教授吐槽说,她这个行当在美国的院团里总是最后一个聘用——如果发现还有富余的经费,又常常是第一个被解雇——如果发现经费有困难的话。现在戏剧顾问的境遇比那时候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在美国还是比不上德国。 那么,说到这里,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戏剧构作”到底是干嘛的: 在戏剧演出创作中,戏剧构作,即戏剧顾问,掌管所有与文本有关的工作——从指导创作到提供材料,从剧本阐释到文案宣传——把握总体基调,提供创作参考。 最后给大家带来一个详细到不行的具体案例,看不懂来找我! The Public Theatre,NYC 在xx剧院的戏剧顾问岗位实习的Eva,为我们讲述了戏剧顾问在一部新剧制作过程中所做的工作。 2015年年中,xx剧院要定下2016年剧院戏剧季主题与制作剧目。 戏剧顾问提交了几个选题,包括“美国911事件15周年”,“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等年度热点。 结合这些热点,戏剧顾问所列的备选剧目中,就有一系列莎士比亚涉及战争与种族问题的剧本,如《亨利五世》、《科里奥兰纳斯》、《暴风雨》。 与此同时,戏剧顾问注意到,今年有一位年轻剧作家S的作品,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潜力,建议剧院可以邀请他根据年度戏剧季主题,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改编。另外,与这位剧作家S合作了两部戏的青年导演K,也是值得剧院栽培扶持的对象。 在戏剧顾问的建议下,xx剧院决定,2016年度将排演全新版莎士比亚历史剧《裘力斯·凯撒》,委托导演K执导,剧作家S进行剧本改编。 根据S与K以往戏剧作品的风格,这将是一部现代版的、在舞台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裘力斯·凯撒》。戏剧顾问为这个剧收集了罗马时代的史料,以及相关作品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 同时,戏剧顾问也制作了有关民主与独裁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报告,这些资料都将供编剧与导演参考,运用到创作的解构与结构中。 S在解构莎士比亚原剧本的过程中,打破了语义的连贯性,因此造成主线与情节的逻辑前后不一致。戏剧顾问看到这一问题,向S提出这一点,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鉴于导演K的舞台风格,戏剧顾问根据导演构思,协助S在剧本中更好地调配台词部分和多媒体影像技术相结合的尺度,也将S的创作思路带给导演,消弭从剧本到舞台呈现之间的误差。 剧本创作完成后,《裘力斯·凯撒》建组,排练正式开始。 戏剧顾问首先为每个角色的演员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故事线,向他们进行说明;在排练时,留意剧本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导演的阐释是否偏离剧作家本意,或出现某些逻辑性错误。每次排练结束后,戏剧顾问也要向导演K提出自己的观察与反馈。 在此次创作中,剧作家S仍然要参与到排练中来,根据排练情况,不断调整剧本。戏剧顾问便要充当好K与S、演员与S之间的传话者,协调各方意见,以更好地将作品一步一步从纸上呈现到舞台上。 舞美、服化设计师对时代背景有不清楚或不确定的地方,也都可以要求戏剧顾问帮忙进行资料的查对,避免出现原则性错误。 宣传工作也同时开始,由于戏剧顾问前期做了非常多的文案资料工作,一部分材料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宣传材料,例如剧院的橱窗、走廊展示内容。 媒体通常由市场部负责,但戏剧顾问也会提供一些文案。节目册中,包括剧情简介、创作背景等内容,都由戏剧顾问撰写,他们的专业性大大提高了节目册内容的可读性。 当演出准备开始,戏剧顾问的名字将出现在海报、节目册、通稿之中,与编剧、导演、演员、设计师一样,是完成整个戏剧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然后,就是大家在舞台上看到的这部戏了。 最后,如果你还想对Dramaturgy这个概念有更深入的了解,欢迎参考以下拓展阅读资料。 拓展阅读1: 孙惠柱:剧作法、戏剧顾问学及其他—— 论Dramaturgy的若干定义、相关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意义 点文末“阅读原文”能看到 拓展阅读2: 李亦男访谈:戏剧构作在北京(节选) 点这里能看到 拓展阅读3: 在知乎上搜一搜“究竟什么是「戏剧构作」及它的学习训练方法?” 推荐内容:点击以下图片即可阅读 不看历史剧的观众算不得莎士比亚粉! 这部舞台上不开灯的舞蹈剧场又回来啦! 焦媛演《阮玲玉》,不能更合适了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