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扬州八怪李鱓作品欣赏

2017-05-04 琴韵轩 琴韵轩

X

李鱓(1686-1762),清代书画家。鲜,一作觯,宇宗扬,号复堂、懊道人,江苏兴化人。圣祖康熙五十年(1711)单人,曾为宫廷作画,后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以忤大吏罢归。在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花卉虫鸟,初师蒋廷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进而趋向粗笔写意,并取法林良、徐谓、朱耷,落笔劲健,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而有气势,有时使用重色或彩墨结合,颇得天趣。因在扬州见石涛作品,风格一变,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喜用破笔泼墨作画,任意挥洒,其作品具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点。而且他还善于在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变化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坛有着较大的影响。传世作品有《五松图》、《芭蕉萱石图》和《墨荷图》等。李鱓是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的第6代裔孙,后代定居江苏镇江。

芭蕉萱石图 设色纸本 1734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芭蕉萱石图》是李鱓绘画风格成熟时期作品.受徐渭、石涛影响,用笔挥洒自如,豪爽奔放,泼墨酣畅淋漓,将水与墨结合,并参以书法用笔,形成自己“水墨融成奇趣”的风格。他曾自题水墨花卉云:“八大山人长于用笔,而墨不及石涛。清湘大涤子用墨最佳,笔次之。笔与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余长于用水,而用墨用笔又不及二公甚矣。笔墨之难也。”
展开此轴,淋漓鲜润的湿色扑面而来,横涂竖抹的阔笔,酣畅淋漓地 透出温润的芭蕉特质,大叶高干的芭蕉成为画面的中心和重心,而双钓一枝竹挺拔而出.正中取势,呈S形上展,与蕉叶交错。竹后—石,粗笔写出、浓墨点苔。画中笔墨劲直率意。画右有友人郑燮题诗:“君家蕉竹浙江东,此画还添柱石功。最羡先生清贵客,宫袍南院四时红。”右侧下自识:“雍正甲寅冬十月,复堂李鱓”,钤印两方。
 
秋园双禽 纸本设色 1756年作 忠孝图 设色绢本
款识:一拶生红照乘珠,双禽如向老天呼。事关小草论忠,此是人间好画图。乾隆二十一年,岁在丙子夏五写,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李生、中洋父、吾老矣、难再得
纵观此图,艳丽清雅,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画中绘有石榴、蜀葵、萱花数株,石榴树虬曲多姿,斜插于画面,单就树冠便占领了大半尺幅。枝上开满了红彤彤的榴花,在翠绿叶子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硕大的石榴有的已经成熟,果皮裂开,露出了鲜嫩的果肉,把树枝压得弯弯的。两只白头翁落在枝头,沐日迎风,巧得生机。它们相互对视,仿佛鸣叫着,好似正为这成熟的金秋歌唱。树下盘石林立,秋葵、萱花、兰花穿插于石缝间,它们姿态各异,随风摇曳。这多姿多彩、苍茂繁盛的花草树木,清新和煦的秋风,一切都是这样的和谐、恬适、美好,真可谓是“人间好画图”。
此作为竖构图,全景式布局,以斜角取势。笔墨酣畅淋漓,利落洒脱,技巧纯熟,功力深厚,率意中见纯真。笔法有张有弛、有快有慢、变化丰富,墨色浓淡相宜且虚实有度。石头以横笔侧锋横扫而成又略施赭色,树木则勾画皴擦而成。树叶用三绿加墨直接勾画而成。石榴和各种花朵都是勾画后加之赭色、白粉、胭脂等色晕染,使画面色调鲜丽多彩,高贵典雅。风格除作者之本色外,仍保留有南沙风致。

腊梅水仙 设色纸本 1726年作
款识:雍正四年腊月,复堂李鱓写。钤印:臣鱓之印、宗扬、复堂
腊梅与水仙自古以来皆为案头清供。古人有《咏蜡梅水仙》:“二姝巧笑出兰房。玉质檀姿各自芳。品格雅称仙子态,精神疑着道家黄。宓妃漫说凌波步,汉殿徒翻半额妆。一味真香清且艳,明窗相对古冠裳。”作者以特写镜头截取画面,构图疏秀有致。枝头腊梅“一笔两顿挫”,用笔放逸而细秀,简率而清雅。梅花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蕾,正侧偃仰,千姿百态。另一侧水仙旁枝斜出,墨色浓淡参差,幽雅淡逸。李鱓以花寄情,展现出梅花的苍健脱俗和水仙的淡雅清秀,反映文人写意画笔情墨趣的同时也是当时文人品格与气质的象征。本幅陈半丁题诗堂并题签。

桂花芙蓉 设色纸本 1727年作
款识:桂如我性天然辣,蓉比他顽美且都……贻■丹青百丑图。雍正五年仲春,写于竹西寓斋,李鱓。钤印:复堂、李鱓
李鱓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以花鸟草虫为主,兼画兰竹菊石等。在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巧上,他亦有新的突破。他学习石涛破笔泼墨画法,酣畅淋漓,富有动感,同时他又吸取了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形体富于立体感。此作以水墨勾勒晕染,浓淡深浅,正反向背,为花鸟传神,肖古而不泥古,天机溢发,自成风韵,于质朴中见空灵,自然浑融,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既有宋画之精严,又不乏元画之野逸,可谓相得益彰的完美体现。

艺松祝寿图 绢本
款识:不耐燕支去媚人,霜毫皴出小龙鳞。孤松也有头颅秃,莫怪余年白发新。李鱓。
作品以粗笔饱墨写遒松一株,枝干奇崛,古藤盘绕,其下长有硕大灵芝,充满祥瑞之气。其中蕴含作者作画喜用水墨抒写文人情怀,不以俗艳重彩取媚世好,所写古松历尽沧桑呈龙钟之态,却又新生枝叶,结合仙芝,有祈祝长寿,康健之吉祥寓意。李鱓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大写意花鸟,尤喜写松。本幅画作于绢上,比较少见,挥写水墨酣畅,构图不落俗径,书法骨肉丰匀,不拘一格,结合诗文寓意,为诗书画高度结合的大写意绘画佳作。观其绘画,书法用笔少锋援,多圆融,具儒雅文人气,受宫廷画家蒋廷锡影响,大约作于雍正早期。

西风菡萏秋 设色纸本 1727年作
款识:网得文鸳伴海鸥,雨荒泽国稻粱休。可怜负郭田千亩,翘首西风菡萏秋。雍正五年新秋。复堂李鱓。钤印:臣鱓之印、宗扬、依缘园

梅兰竹石 水墨绢本 1730年作
款识:沉水炉香活火茶,一洼清墨想涂鸦。量惟坡老倪迂笔,可作人间第一花。雍正八年夏五三十日,李鱓写。钤印:复堂、古之狂、懊道人
李鱓中年曾供奉内庭,诏令从蒋廷锡学,此图作于雍正八年,李鱓四十五岁时,笔法用墨,皆不离蒋氏法门,潇洒清逸之气为晚年所无,乃其画中清品。曾经朱屺瞻先生收藏,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收明、清诸大家画多而精,故此轴尤可珍也。

松藤图 立轴纸本 1730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漫驚筆底混龍蛇,世事誰能獨起家。松因掩映多蒼翠,藤以攀高愈發花。雍正八年十月,李鱓寫。钤印:李鱓、復堂
此图为李鱓写意画中之精品,图中之松,不见首尾,可见其雄伟。老藤盘绕,枝叶交错,用笔挥洒,用墨酣畅。雍正八年即1730年,李鱓时年45岁。是年八月,他得到第二次进入宫廷的机会,但他并未因讨统治者欢心而一味摹古,从事工整严谨的绘画,而是以自己的绘画理想放笔写意。十月,他创作了这幅《松藤图》。画面上,苍老的松干上缠绕褚色藤萝,构图讲究,设色淡雅,用笔苍劲,泼墨淋漓,随意点染,却不零乱,很有整体感。尤其擅于用水,画面象刚画完时一样湿润清新。是李鱓写意画的代表作,体现了他以抒发性情为个性的画风。
 
秋意图 兰熏茉馥图

平分秋色 立轴 纸本 1730年作
款识:莫笑田家老瓦盆,也分秋色到柴门。囱风昨夜园林过,扶起霜花扣竹根。雍正八年中冬,懊道人李鱓写。钤印:复堂、懊道人、我用我法师法自然
清代中期“扬州八怪”中,做过官的有,但能以书画“供奉内廷数载”,并且作品被《石渠宝笈》收录的,李鳝可能是仅有的一位,可见当时他的绘画声誉之高。李鳝工诗书,善写意花鸟,兼能山水,风格独特,富有创造性,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绘画与金农齐名,对后世画坛影响甚大,特别是他的写意花鸟,被认为是“扬州八怪”中成就最卓著的之一,得到很多画家的赞扬。
这幅《平分秋色》是李鱓在获得第二次进入宫廷机会后,所绘制的一幅佳作。雍正八年这一年,李鱓得到了第二次进入宫廷的机会,但他并未因讨统治者欢心而一味摹古,从事工整严谨的绘画,而是仍以自己的绘画理想放笔写意。此年冬天,他创作了这幅《平分秋色》。画面中置一盆菊花,另有一盆月季,构图颇为讲究,设色淡雅而明快,菊花以浓淡相间的墨色,粗笔皴写描绘,用笔于苍劲雄强中见放纵,勾、皴、刷、染相结合,使菊花富有立体效果而不死板;菊花的枝干以飞动之笔出之,花叶则纵横交错,似顽强地抗争着狂风的摇曳;技法上于泼墨淋漓间,随意点染,但却不零乱,很有整体感,线条粗细、刚柔相间,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生动情态;尤其是在擅于用水的表现上更为突出,画面至今仍像刚画完时一样湿润清新。此图是李鳝写意画的一幅代表作,体现了他以抒发性情为个性的画风,他以精炼的笔墨抒发出内心的郁积情感,所谓状物写心,兼而得之者也!本幅款识似在表现自己再入宫廷,能如藤萝攀松一样,花发高枝的得意心态。李鱓在绘画上得到了蒋廷锡的真传,同时又向指画名家高其佩学习,加上他自己富有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成为清代画坛上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着很大的影响。

竹石图 立轴
款识:清李复堂竹石图。钤印:李鱓(白)、臣鱓之印(朱)
墨竹始于五代,南唐后主以金错书法写墨竹,是双钩画法。蜀之李夫人见月下竹影翩然,有所领悟而作《墨竹图》。宋代文与可画墨竹最为著名,之后各代都有长于墨竹的人,以清代郑板桥为最著名。士人以物比德,梅竹兰菊岁寒四友是君子节操的象征。板桥所作竹不讲师承,风格峭硬,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李鱓画竹石,颇具宋唐遗风。是文人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人格化身。
此图中的石先勾勒出状貌嶙峋,再辅以焦墨的皴擦,而画竹则以湿墨表现植物的水份和生机,浓淡对照富于层次。竹有凌云之志,竹叶简劲不带一点风中飘逸弯折之态,这都是为了衬托其坚固不移的气节。《竹石图》落款处笔墨酣畅,一气呵成,巧妙地将书法融入画法,画法参入书法,这是此图的绝妙之处。他的书法加入兰竹笔意,写来文人风骨,磅礴刚正,甚爱见之。

蔷薇图 设色纸本 1731年作 扬州博物馆藏
款识:棘手何妨刺在枝,娇魂冷蕊堕青丝。为渠两种春风艳,写到残霞月上时。雍正九年七月,秋已将中,暑犹未退,习静禅林,客散瀹茗写此。复堂李鱓。钤印:宗杨(白文)、臣鱓之印(朱文)
此件《蔷薇图》是李鱓46岁时所作,枝干穿插交错,叶片双勾,花朵以没骨设色与勾花设色并用。是其小写意画风的代表作,与后期纵横驰骋的画风迥异。左下题七言绝句一首。
 
菜蔬图 镜心 水仙 设色纸本

含笑桃花图

西府海棠图

菊花图

水仙图

秋葵图

花果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1734年作
款识:(一)漫道苇花能结果,依然画饼不充饥。复堂。(二)若还看得破,何者忍不过。咬定菜根香,百事总不做。复堂。(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道荔枝来。复堂拟道山。(四)松脆之中带辛辣气,昔人于用笔亦然。复堂。(五)自拨瓦盆火,煨食衡山芋。人世忧患多,道人百无惧。李鱓。(六)笋是去年掘,樱从今夏生。莫薄此寒根,新红来耀人。墨磨人。(七)拟石田翁晚翠图。复堂。(八)雍正甲寅,自夏徂秋,以事羁白下,偶写二桃以志感云。复堂。钤印:李鱓、宗扬(2次)、李口、中洋、鳝、复堂
李鱓早岁尝供奉内廷,并应康熙命从蒋廷锡学艺,故画笔严谨而有书卷气。后返扬州,始纵笔大写,不免粗犷之习。此册作于雍正十二年,时复堂四十九岁,腕底尚有蒋廷锡余韵而纯熟逸宕已显露自家风骨。全册八开,色墨尤丰富淹润,款书亦俊朗可人,与画笔相映成趣。李复堂的好友郑板桥曾这样说他:“初入都一变,再入都又一变。盖规矩方圆,尺度颜色,浅深离合,丝毫不乱。藏在其中而外之,挥洒脱落皆妙谛也。”就是指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此册正可证板桥所言之不虚。

紫藤松树
款识:雍正癸丑春,李鱓。钤印:李鱓(白文)
画中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画面,树下顽石、灵芝相映生辉。在苍老的松干上缠绕著赭色藤萝,画面构图颇为讲究,设色淡雅而明快,松身以浓淡相间的墨色,粗笔皴写描绘,用笔于苍劲雄强中见放纵,勾、皴、刷、染相结合,使松身富有立体效果而不死板;松树的枝干以飞动之笔出之,松针则纵横交错,似顽强地抗争著狂风的摇曳,颇有高其佩指画苍松的意趣;技法上于泼墨淋漓间,随意点染,但却不零乱,很有整体感,线条粗细、刚柔相间,充分地表现出物体的生动情态;尤其是在擅于用水的表现上更为突出,体现了他以抒发性情为个性的画风,他以精炼的笔墨抒发出内心的郁积情感。

荷花 绢本设色 1735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休拟水盖染汚泥,墨晕翻飞色尽黧。昨夜黑云拖浦漵,草堂尺素雨风凄。雍正乙卯中冬予将北行,鏜下写于竹个之泪痕墨汁山房。李鱓。钤印:墨磨人(白文)
花丛寥落,临水弄影,翻红坠绿,暗合无边秋水。李鱓荷花图轴可谓笔歌墨舞,虽不及徐渭画荷的爽利恣肆,也不及八大山人的沉厚内凝,但碎笔纷披,綫条中锋尖笔着纸,笔高提,上下推拉,左右拨顿,运笔如作草书。画荷叶落墨下笔中锋顿下,破毫左右盘旋,或侧锋提、扫,如灰雾蒸涌,若黑云徘佪。作残叶含茎带露,又湿笔剪花,因其将败,根茎已散,肥叶不胜娇弱,花蕊松散。乙卯為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作者时年五十岁。
 
荷 花 立轴 水墨纸本 1736年作 荷塘双蟹 纸本

荷塘白鹭 设色纸本 1736年作
款识:乾隆元年(1736)八月,复堂李鱓,写于古柏山房。钤印:李鱓(白)、鱓(朱)
李鱓书法古朴,有金石气,晚期较为奔放。此图绘荷塘野景,荷花荷叶错落有致,白鹭独立于岸边,用笔能纵横驰骋,自放胸臆,不拘绳墨,是构图较为丰富的一帧作品。
 
菊石图 设色纸本 1737年作 富贵基石
款识:迳枫崖柿受新霜,牵惹篱花蕊渐黄。拾得蟹来赊得酒,撇开闲事赏秋光。乾隆二年五月,写奉遯斋大长兄清鉴。复堂愚弟鱓。钤印:复堂、中洋

花卉 手卷

花卉集册 设色纸本 1737年作
款识:(一)辕门桥上卖花新,舆隶凶如马踢人。滚热扬州居不得,老夫还踏海边春。乾隆二年(1737)夏,都门寓斋点笔并录旧句。复堂。(二)粉墨团成露气香,引梢舒萼在山房。从来幼妇宜黄绢,莫认风流着道妆。李鱓。(三)待女花写共宜男草,亦成韵事。余谒选都门,阅月十五员,车殆马烦,酒阑人散,时以笔墨自遣,不敢谓一时独步,自喜无作家气。此后风尘俗吏,墨池清兴,徒付之梦想而已。李鱓。(四)壅土青门不计功,梳风沐雨及时丛。糢糊未肯人间买,自剖中边见大红。李鱓。(五)嘶马大桥莱菔辣,此是女儿红出甲。把向街头卖一文,我贴燕支写赠君。乾隆二年六月,李鱓写。(六)已分长镵老此生,修然不羡五侯鲭。朝餐水上雕胡饭,夜掘山中玉糁羹。复堂懊道人李鱓。(七)舒纸安排庾岭春,教余湖颖学干皴。一公也解来看画,占断梅花不让人。李鱓。(八)读易茅斋夏日长,琅玕绕屋拟潇湘。山风一夜吹疏雨,共爱西窗五月凉。钤印:鱓、李鱓、复堂
李鱓康熙晚期曾供奉内廷,并应宸命从蒋廷锡学画花卉,故其壮年时画极灵秀,潇洒淳厚而有韵致,最得郑板桥所赏。此册写花卉蔬果十数种,或水墨,或设色,清灵中蕴含古劲,研冶处别具雅致。因用佳纸,故画兴郁勃,心手两畅,用笔顿挫如意,更兼用水之妙,花果都画得鲜活生动,如烟带露。此册画于乾隆二年,李复堂五十二岁,正从蒋廷锡画风中蜕化出来,开始自成面目之时,却又没有晚年颓唐散漫之习,是其精作无疑。是年,李复堂得吏部张公保荐,授山东青州临淄县令,故《水仙天竹》一开款题“乾隆二年夏都门寓斋点笔”云云,正与史实相符。

花鸟果疏册 设色纸本 1738年作
款识:(一)同是蒜,也有雅俗之分焉。水仙一名雅蒜,故云。李鱓戏作。(二)拈莲子,食菱角,水村佳味也。官舍秋风,漫作莼鲈之想。懊道人李鱓。(三)李鱓。(四)试想百般浓艳处,有谁来看未开时。李鱓。(五)同到白头。李鱓写。(六)懊道人写。(七)破篱秋色。李鱓写。(八)乾隆三年七月写。懊道人李鱓。钤印:复堂、宗杨、懊道人、鱓、宗杨、鱓(两次)、墨磨人
李鱓在康熙末任宫廷画师,并奉康熙之命从蒋廷锡学画,故其青中年之作颇得蒋画的沉稳纯厚之风。此册八开作于乾隆三年。画风淡宕妍丽,洒脱灵动,仍可见蒋廷锡的影响。而《虬松》及《同到白头》二幅,则淋漓奇肆,已露纵横荒率之态。其好友郑板桥每赏其早作而不满其晚年颓唐之笔,见地颇中肯。此册是其盛年变革时所作,故可取。
 
松鹤延年 设色纸本 1738年作
款识:乾隆三年春,李鱓写。钤印:鱓印
李鱓早年曾供奉内廷,并应康熙之命从学于蒋廷锡,后失宠南归,遂益纵放。故其中年之画,活泼鲜灵,出规入矩颇似蒋廷锡,而拙重过之。晚年愈放达,未免霸悍颓唐之习。此轴作于他五十三岁时,已开始从蒋廷锡画中脱出,面目自具了。图中虬松穿天,白鹤独立,其旁泉流淙淙,月季怒放;松下灵芝硕大如盘,一紫藤攀松干而上,花发满枝,与月季相映;涧边拳石之上,二白头翁正闭目憇息。画面意境安详,显见祝颂之意。用笔已渐入恣肆,然苍润兼济,并未入于狂肆。幅式巨大而气力团聚,是其壮年力作。

芭蕉睡鹅图 设色纸本 1738年作 青岛市博物馆藏
款识:转颈蕉荫下,苔痕映掌红。比邻不成恼,酣睡自春风。乾隆三年八月,将去稷门,写此遣兴,李鱓。
《芭蕉睡鹅图》画芭蕉、睡鹅,用笔简洁,但构图饱满。虽信手挥洒,但绳墨有则,繁而不乱。以粗笔淡墨渲染的土坡映出羽毛洁白的睡鹅,显得画面分外厚重。白鹅转颈曲身,埋头羽内。酣睡正浓,形象逼真。乾隆三年即1738年,李鱓时年五十三岁。

土墙蝶花图 设色纸本 南京博物馆藏
《土墙蝶花图》以较大篇幅描写春季江南雨后的农家实景:衰敝的土墙在春雨过后饱含水分,露出砖石,墙头一片蝴蝶花竞相开放,满园春色齐集墙头,如一片紫云掩映。因画家取仰视角度,故盛开的蝴蝶花十分醒目,视平线也因此降低,致使墙边丛生的春草,与地平线上的云情雨意连成一体。因此,不但构图迥异前人,颇具实境直感,而且极尽笔酣墨饱,兴会淋漓之致。

长年富贵图 水墨纸本 1740年作
款识:长年富贵图。乾隆五年二月,李鱓写。钤印:鱓印
签条:李复堂长年富贵图。藏。杭州唐云签。钤印:大石
苍松凌空,牡丹怒放,笔酣墨饱,使画上的花木自具轩昂之姿。李鱓晚作,因太率意而板结颓唐,此则笔底顿挫腾挪,故情韵不凡,颇可玩赏。
李鱓早年曾从同乡魏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锡学画,画风工致。后宗法指画大师高其佩,崇尚写意。又研习石涛笔法,以破笔泼墨作画,画风为之大变,形成“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布局新奇。李鱓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花草树木,日常用具,桑蚕之类,一一摄入画中,取材之广,超过前人。写意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亦有新的突破,破笔泼墨,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同时吸取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富于立体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晚清画论家秦祖永《桐荫论画》论曰:“李鱓复堂,纵横驰骋,不拘绳墨,自得天趣,颇擅胜场。”

柳塘双凫 设色纸本 1740年作
款识:惯写双凫卧柳塘,蓼花风度也悠扬。我家家在沧浪北,千亩湖田少稻粱。滕县思绿杨湾,李鱓有作,时乾隆五年夏五。钤印:鱓印
此作画于乾隆五年(1740),作者时年55岁,因“忤大吏罢归,留滕者三年”。由画中题跋可知,作者已至滕县,画中枯柳、双凫,其心境之悲凉、情感之愤懑,令观者慨叹。此画自用了他一贯的风格,用笔爽劲,造型夸张,构图大气。墨之浓淡相宜相辅,以双钩纵笔勾出柳干。双鸭雌雄相呼,共沐春光。柳树用浓墨点苔,白粉点花,情趣天成。江湖之思,跃然纸素之间。

花鸟 立轴 杏花春燕图 设色纸本

桃花柳燕图 设色纸本 1741年作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桃花柳燕图》作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李鱓56岁。画家以写意的笔致描绘桃红、柳绿、燕嬉之景,生动地表现了春天和生命的气息,画面充满暖意。画幅右边近下部,柳树枝干往上方挺升,其上旁生枝条,以浅绿设色表现初发的柳叶,墨笔筒细而劲健。整个枝干形态奠定了画面格局。柳树後可见一株桃树枝干自右至左斜出,分上中下三个方向。桃树枝干以褐色设色,与墨色的柳树枝干相映成趣,其上并以粉红、银白、淡绿设色表现桃花花办与花叶,同样笔墨不繁却栩栩如生。在此美景中,作者添了四只暖春早燕:其一于高枝上向下俯视,情状蠢蠢欲动;其一站立在横枝上,神态安详;其一停于中部枝头顶端;其一低飞于桃红柳绿问。画面明朗活泼,笔墨工致。

芦雁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742年作 芦 雁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重要画家。他从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以破笔泼墨作画,形成自己任意挥洒的独特风格,加上参差错落的书法,使画面十分丰富,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芦雁》立轴很好的诠释了李鱓所独有的商标一样醒目的经典画风,两只芦燕和几杆苇叶,以空灵的意境将动静之别统一起来,那标志性的长题一气呵成。

墨荷图 1743年作
李鱓作《墨荷图》已近六十岁,早过知天命之年。他常感慨人生,寄情于诗画,寓其生平遭遇和心态。宋朝周敦颐撰《爱莲说》,将莲荷比作“花之君子”,李鱓两度被革科名,为官时廉政爱民,却因得罪上司又遭贬,便以莲荷自喻,抒发自己坚贞高洁的品格。此图展现了经受暴风骤雨洗礼之后的荷塘一隅。残破的荷叶或随波浮沉,或濯然独立,出污泥而不染,亭亭静直,香远益清的荷花在叶片中掩映成趣,清妍研优美,参杂其中的苇草遒劲飞动。用水墨阔笔铺染的荷叶片,硬朗而丰腴,花瓣尖端用浓墨复勾,清新幽香,用中锋写出荷茎、苇草、荷花的圆浑体质,浓淡干湿,轻重缓疾同时兼用,整体笔墨虚实相生,烘染出恬淡宁谧的氛围。构图以题字和印章补充大块空白,参差错落的行书上题七绝一首:休拟水盖染污泥,墨晕翻飞色尽黧;昨夜黑云托浦溆,草堂尺素雨风凄。”款署:“乾隆八年前四月李鱓写”,下钤白文方印两章。
 
年年富贵 立轴 1745年作 幽禽对语 立轴 设色纸本

盆花 设色纸本 1745年作
款识:广州茉莉建州兰,开向江南盛最难。十两白金方买得,破悭写出与君看。乾隆十年清和月,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里善、衣白山人
李鱓中年应康熙皇帝命学蒋廷锡,故韶秀多韵,为其艺事盛期。后罢官返扬州,颓然自放,受时风影响,纵姿不羁,快意成章。此其较晚笔,中锋如飞,一气呵成,是其率性之作。

二隐图 1744年作
款识:二隐图。十月先开岭上梅,菊残犹有傲霜枝。是梅菊原可同时也。曾记瓶中梅菊并插,王楼邨太年伯,作陶潜林逋二隐诗亦追忆之见诸图画。乾隆九年(1744)冬月,李鱓。钤印:鱓印(白)、衣白山人(朱)

苍松秋卉 设色纸本 1746年作
款识:薄宦归来白发新,人言作画少精神。岂知笔底纵横甚,一片秋光万古春。乾隆十一年秋八月,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印、宗扬、滕薛大夫
签条:李复堂先生苍松秋卉图。博陵苏庚春题签。钤印:苏庚春
 
牡丹湖石 设色纸本 1747年作 富贵长寿 立轴
款识:烂写名花浩荡春,繁华端底鬪时新。年来万事嫌寒俭,我爱胭脂不为人。乾隆岁在丁卯(1747年)夏五月,懊道人李鱓偶制于城南梦天楼中。钤印:鱓印、宗扬

墨荷 水墨纸本 1747年作
款识:霞蔚云蒸比过春,题娇吟艳总非真。莲心味永莲根洁,谁识炎天净土身。乾隆十二年夏六月,李鱓。钤印:李鱓之印

椿萱百龄图 1748年作
款识:铁石为骨,棱棱森森;上擎高天,下布浓阴;湛露夜浥,旭日朝升;八埏爽朗,六合清宁;灵气钟毓,金芝乃生;九茎三秀,罗植盈庭;猗欤翠,不凋不零;君子似之,寿享千龄。乾隆十三年岁在戊辰秋八月,写于浮沤馆。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印、宗扬
此幅《椿萱百龄》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该年李鱓六十三岁。此时已罢官南归,在老家兴化筑“浮驱馆”。画中以写意的笔法写椿干奇石,复以细腻工整的笔法绘灵芝相依而生。全画工写结合,体现出李鱓精湛而全面的画艺。两棵椿萱挺立棱森,气魄雄伟,有“耸拔苍穹”之境界。主干交错,枝干顾盼。椿萱寓意长寿,庄子曾经说过“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椿杪高悬红日,一派生机与希望,映衬了“不凋不零,寿享千龄”美好寓意。

松石牡丹 1748年作
款识:鼠姑花傍老龙鳞,富贵华封须吉人。但愿斯人与斯画,百千年看洛阳春。乾隆十三年,岁在戊辰春正月,写奉赐覆年学兄教。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印、宗扬

傲霜图 1748年作
款识:煞性无光黑煞时,菊花开好亦嫌迟,然而笔墨淋漓意,不是陶家冷淡篱。一种孤芳傲霜意,生成原是后开花。复堂懊道人李鱓制,时乾隆十三年,岁在戊辰寒食后二日。钤印:复堂、鱓印、懊道人
李鱓(1686-1756)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李鱓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画风始变,转入粗笔写意,挥洒泼辣,气势充沛,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影响。

花卉 手卷 水墨纸本 1749年作
款识:1.名家在人齿颊者,皆能传说。余阅书画谱,而人不知者十之八九,即以兴化载画谱,有人问之同邑,佥曰:“不知”,况湮没无闻者乎。杜老云“古来尤物须品题,不经赏识终沙泥。”同时美过王嫱、西子而人不知,不知则竟湮没已耳。余幼学子久山水,馆秦邮,从震男兄嫂学花卉,辛卯举孝廉,癸巳献画口外,蒙圣祖仁皇帝御试,交常熟相公教习,以此绘事得名。夫以画为娱则高。余薄宦归来,空囊如洗,餬口砚田,终日埋头笔墨,以画为业,可慨也夫。舒安王年兄年少风雅,爱写梅兰菊竹,余作画湖村,不时顾予僧舍。今为渠作长卷,想见老夫一片心也。乾隆十四年岁在己巳腊雪。李鳝。 2.鸟栖梅上意如何?自古孤根屈强多。笔底圈花太员熟,三公鼎鼐有调和。右题梅雀。 3.不画兰当门,只写兰生谷。多少王者香,春风抱幽独。右题兰。 4.南华秋水,濠濮闲情。右题鱼。 5.二月二日涉笔新,水仙竹叶两精神。正如月下骑鸾女,何处堪容食肉人。右题水仙竹叶,此田水月句也。 6.菊花开好亦嫌迟,索性无光黑煞时。然而笔墨淋漓意,不似陶家冷淡篱。右题墨菊。 7.野菊无人花自新,画完秋草画鹌鹑。野田亦有鹌鹑斗,关系输嬴不到人。关下多嬴字。右题鹌鹑菊。钤印:鳝印、十万户长、文采风流、懊道人、复堂、木头老子、鳝、柴门秋水、衣白山人、宗杨、浮沤馆、李忠定文定子孙

奇石册 1749年作
 

蕉荫睡鹅 立轴 设色纸本 1749年作
款识:为爱鹅群去学书,丰神岂与右军殊。近来不买人间纸,种得芭蕉几万株。乾隆十四年六月,临天池本于绿杨湾邨舍,懊道人李鱓。钤印:李鱓、复堂、滕薛大夫
《蕉阴睡鹅图》绘制于乾隆十四年,这年李鳝六十四岁,正是他在艺术上处于颠峰时期。由画中自题诗可知,这件画作是在扬州卖画时所绘的。
作者虽然在诗中自题是学明代徐渭的,但其实是仿明四家之首沈周《蕉鹅图》。至今尚没有发现徐渭的蕉鹅图传世,倒是沈周有此图存世。和这件作品相比,只是在鹅的形体上略有变化而已。画中前景是一只酣睡的白鹅,用笔粗旷简洁只在鹅的头部略用颜色点染。笔墨不多,然其意境却是幽深广大的。在道教中鹅是带有灵仙性质的仙禽,王羲之写经换白鹅的故事家喻户晓。作者笔下的鹅比自然界真实的鹅还要硕大,有一种超然于尘世的仙灵之感。这是李鱓之所以为大家的原因,他笔下的花鸟不是自然界花鸟的翻板,而是借物抒怀是作者理想的再现。他用充满水份的大墨点来表现园林中的平坡,再以枯墨狂写出劲草。动静之间的关系处理极妙。李复堂对自己笔墨之道有以下的自述“苏、米、倪、黄盛于元宋,有明若文衡山之文秀,白石翁之苍老,天池生之幽怪……本朝虞山夫子,画苑传人,高司寇指头生活,别开生面。八大山人长于用笔,清湘大涤子长于墨,至予则长于水。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乃凝于神,甚矣,笔墨之难也……”。通观此画,我们对他的笔墨观有了更进一步的体悟。芭蕉是李鳝经常绘制的植物,用笔重厚水气淋漓。这件作品中的芭蕉,用水气淋漓,枯湿浓淡均在一瞬间完,让人叹为观止。
李鱓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作画习惯,这就是同样构图的画,他会在不同的时间内反复为之。所以传世的李鱓作品中有数本者很多。但是他每次作画时,并不是机械地自我仿制而是每次均有变化。如南京博物院和东京博物馆皆藏有他的《土墙蝶花图》,二本的构图虽然大致相似,但是笔墨的情调却大不相同。以这件作品来说,目前见到的有三本:一本为横幅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另本现藏于扬州博物馆,是乾隆十五年所作的比此本晚了一年。从构图上看基本相同,只是在鹅足部的处理上略有差异。扬博本用了云烟虚渺法,没有将足部画完整。而此本则完全把足画出来,整体性较强。三本相比以此本为最佳。

鸳 鸯 立轴 1749年作
乾隆九年左右,李鱓解组滕阳,返回江苏兴化老家,直至去世,这一时期的画风较之前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板桥所指出的“六十以外又一变也”。此《鸳鸯图》轴作于乾隆十四年,作者时年六十四岁,为晚年变法时期的力作。画面描绘荷塘水畔,鸳鸯双栖。笔墨老硬迟厚,颇重筋骨,并无板桥所言散漫颓唐之病。画中动物简直呼之欲出。

松鹰图 水墨纸本 1749年作作
款识:搏击成乃性,如何松上栖。鸱音闻不尽,刷翮愁云迷。乾隆十四(1749)年岁在己巳秋八月,寓吴公湖上之干明寺,复堂懊道人李鱓制。钤印:复堂

荷塘双禽 设色纸本 1749年作
款识:乾隆十四年夏五月,复堂李鱓。钤印:鱓印(白)
乾隆九年(1744)左右,李鱓解组滕阳,返回江苏兴化老家,直至去世。这一时期的画风较之前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板桥所指出的“六十以外又一变也”。此《荷花鸳鸯图》轴作于乾隆十四(1749)年,作者时年六十四岁,为晚年变法时期的力作。画面描绘荷塘水畔,鸳鸯双栖。笔墨老硬迟厚,颇重筋骨,并无板桥所言散漫颓唐之病。至于画面新艳的设色,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当是受世俗审美趣味影响之结果。同年所作的《冷艳幽香图》卷现藏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藏1751年作《鸳鸯莲子图》,在构图与设色方面与此图近似。

三鱼图 水墨绢本 1750年作 平安有鱼

年年有余 设色纸本 1741年作
款识:洋菊偏于此地宜,不言品格且言奇。尚余海外纵横态,大壮篱边冷落时。下马衔杯皆戚里,买鱼共馔引乡思。只今十月霜花在,重赏秋光莫怨迟。乾隆六年秋,李鱓写于历下寓斋。钤印:宗扬、复堂

年年有余 水墨纸本
款识:河鱼来,穿稻穗,稻多鱼多人顺遂,但愿岁其有时,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戏,岂惟野人乐雍熙,圣朝万古无为治。复堂懊道人鳝写。钤印:鳝印(白文)、知希我贵(朱文)
此幅《年年有余》,构图简洁明快,仅绘鲶鱼两条,倏然轻灵入画,满盈于纸。一正一反,再以稻穗穿之,于方寸间自由舒展,生趣盎然。由于鲶鱼可喻为「长寿有余」、「年年有余」等,既反映民间丰收的愿望,又富有美好吉祥的文化涵义,抑或是文人墨客喜之好之的画题。此图用笔恣肆,落墨不拘一格,变化无穷。以画为娱者高,一浓一淡的墨色与画中鱼儿从容不迫的游姿配合的淋漓尽致,简中有繁,穿插自然。李鱓在此并不追求细致入微的刻画,只在墨色变化处以留白以「话」新意,活灵活现,营造了一种恬静、安逸的意趣之境。画中有诗、有画、有情,意蕴隽永,自得天趣。笔底行草书体,如乱石铺街、参差错落,一气呵成,寄情于笔墨之中,展示作者磊落不羁的潇洒气质。李鱓书法有「颜柳筋骨」之相,用笔峻拔,体态闲雅,意气风发,与画中活泼自然之景遥相呼应。观其题诗书法,书亦成画,画亦同书,神气愉然,浑然一体。画中李复堂并未留下年月,但其奔放与细致糅合的笔墨与其中晚年艺术盛期的用笔有异曲同工之妙。作品中都带有一丝洒脱的气息,流露文人积郁胸膺、难以释怀的苦闷和天真烂漫的稚童性情,可定为是其流落扬州之后的作品。年过半百的李鱓在扬州卖画时,着意于研究石涛,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此时他精于用水,善控设色,点染洁净,浓墨淡色清润相间,淋漓酣畅又不失天趣,流溢率真的平民情绪。

青莲花 水墨纸本
款识:河上老人乘古槎,合丹只用青莲花。至今八十如四十,口道沧溟是我家。鲁翁学长先生粲正,懊道人李鱓。钤印:宗杨、复堂
 
并蒂鸳鸯图 水墨纸本 1752年作 芭蕉水禽 绢本 1752年作

芙蓉鸳鸯 1752年作
款识:偶然洗砚在池塘,素纸光同溪水光。苇岸芙容娇欲语,此间正好画鸳央。乾隆十七年十月,复堂李鳝制。钤印:鱓印
此幅《芙蓉鸳鸯》,以水墨勾勒晕染,浓淡深浅,正反向背,为花鸟传神,肖古而不泥古,天机溢发,自成风韵,于质朴中见空灵,自然浑融,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既有宋画之精严,又不乏元画之野逸,可谓相得益彰的完美体现。

瑞祥图

荷塘清趣 设色纸本 1751年作
款识:洗尽脂客绝粉华,清溪十里是吾家。秋风不起飘零怨,科甲连绵寄水涯。乾隆十六年五月,写于城南梦天楼,复堂懊道人李鱓。
画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荷塘清趣》图是他六十五岁时的作品,距离他逝世还有十一年,正值艺术臻于精熟阶段。笔法灵活多变,而与其它写意画有所不同。不火不燥,兼工带写,设色和谐,造型准确。尤其栖息的双凫,十分传神,富有生气;柳枝上的鸣蝉,简单几笔,画的情趣横生;配以荷塘坡石,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题诗更点明了主题思想。

秋风萧瑟 设色纸本 1751年作
款识:太湖石畔垂杨树,一片萧疏弄晚风。小鸟莫嫌秋事冷,燕支点上雁来红。乾隆十六年秋八月,复堂懊道人李鱓。
此图为李鱓写意画中精品,图中杨树枝叶交错,用笔挥洒,用墨酣畅。李鱓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自成一格,其画石笔法苍劲老厚,杨树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其杨树瘦硬见称,老干秋枝,欹侧荡漾,风姿摇曳。此画以墨写杨柳修长挺拔,柳枝纵横纷披。怪石造型奇特,将风中的杨树衬显的清雅秀逸,姿态飘摇。墨之浓淡相宜相辅,多以双钩纵笔勾出柳之枝干,以淡墨写出,似有临风飘逸之姿,浓墨写石,圆笔写花,极富情趣。画面清丽有序不乱,构图大气豪放,笔势劲健自由,情趣天成。
 
菊石 立轴 菊 石 立轴

墨牡丹 水墨纸本 1753年作

牡丹兰花图 水墨纸本 1752年作
款识:双钩却是连香白,魏紫姚黄浅淡中。开在兰花最多处,墨浓如漆是深红。乾隆十七年,岁在壬申嘉平月,写于崇川西寺,复堂李鱓。钤印:鱓印、卖画不为官

寒梅清姿图 立轴 1753年作 (184万元,2014年西冷秋拍)
款识:不学元章与补之,庭前老干是吾师。写完瞪目支颐坐,门外雨霜陨雪时。一枝重迭寿阳妆,是我毫端作态狂。若在灞桥童子背,应多诗句满奚囊。掩户斋居浣俗肠,委怀高洁画潇湘。平生礼拜倪迂笔,许接空山一瓣香。乾隆十八年岁在癸酉春正月,复堂懊道人李鳝。钤印:复堂(白)
签条:李复堂墨梅精品。杭人唐云签。钤印:唐云(白)

喜上眉梢 设色纸本
款识:羡尔灵禽殊羽族,旧传好事到寰中。主人忧乐关天下,但报时和与岁丰。钤印:复堂(白)、鱓印(白) 收藏印:梁留生藏(朱)
题跋:李鱓先生字复唐,又号宗杨,兴化人。康熙辛卯孝廉。书法朴古,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趣,殆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后授滕县知县职。辛未仲春。白龙山人王震题于海上。钤印:一亭(朱)

桃花春燕 设色纸本 1754年作
款识:乾隆十九年嘉平月写意,李鱓。钤印:鳝印(白文)
题跋:年年拾翠掠平芜,花柳无关性别殊。未问牧儿知所在,红襟偏绕杏花隅。静仁栾山题。钤印:静仁(白文)、青檀犹在(白文)
题签:清李鱓花鸟画精品。

白头多子图 设色纸本 1754年作 (178.25万元,2014年东方大观春拍)
款识:满院清院碧树秋,桐花多子若安榴。高冠岌岌离离子,取意仝根到白头。乾隆十九(1754)年春二月,制于城南梦天楼。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印(白)
 
荒园冷淡秋 1750年作 满院秋光
 
双桐图 设色纸本 1754年作
款识:矮纸能生百尺桐,双双飞上白头公。百年偕老时时乐,四季长春月月红。乾隆十九年重五,何阜寓斋写,景文年长兄教。复堂懊道人李觯。钤印:觯印(白)、宗扬(朱)、辞官卖画(白)

石榴秋葵图 1754年作
在某种意义上,李鱓铿锵的笔墨可以看做是清中期花鸟画通向晚清海派赵之谦和吴昌硕阔笔写意的中途桥梁。这也就是陈师曾在《清代花卉之派别》中所说的“至李鱓一变”。此幅《石榴秋葵图》按题跋所记为乾隆十九年(1754)所作,为李鱓69岁时的作品。画作运笔精当,赋色雅艳,花果峥嵘,瘦石嶙峋,很好地达到了主体的超越和艺术境界的自我确立,代表着李鱓晚年花鸟艺术所达到的高度。

古柏凌霄图 设色纸本 1754年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李鱓《古柏凌霄图》绘古柏苍劲挺拔,直冲云霄,旁有拳石相依,红、白小花点缀其间。图中树叶和苔点学习石涛破笔泼墨的画法,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树干与石块的勾勒以书法用笔入画,自由随性,毫无法度束缚。
 
长年百子富贵图 立轴 1756年作 长春富贵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松石紫藤图 立轴纸本 1751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款识:泰山北斗青松干,富贵缠锦籐蔓花。不尽画图称愿意,四时春在吉人家。乾隆十六年,岁在辛未四月,製于邗江兰若僧房。復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朱文)
此画中苍松高大挺拔,耸立天地之间,枝干虬劲盘旋。紫藤碎玉珠花,盘绕垂挂枝头。松下一丛牡丹,国色天姿,明艳动人。此画工整细致,设色雅致,为作者初师蒋廷锡时的作品,虽没有他后期豪放宕逸的风格,但自有清雅秀润的韵味。此图画石用斧劈皴,或浅或深,石形峻利,硬而多角,更显牡丹的雍容华贵。花朵凝露,绿叶繁茂,托起花朵,互為映衬。画松用战笔顿行,树干似砍斫而成,不做修饰,松针中锋直下,起收爽利。乾隆十六年為公元一七五一年,作者时年六十六岁。
 
群仙供寿图 设色纸本 1759年作 松石图 设色纸本
款识:群仙供寿图。己卯秋七月望前,仿元人笔意,恭祝晓翁公祖大人千秋荣庆。李鱓。钤印:鱓印(朱)、笔畊(白)

梅兰竹图 纸本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以墨彩写竹、梅、兰三君子。翠竹修长挺拔,竹叶纵横纷披。梅树盘根错节,造型奇特,似龙舞九天。幽兰则清雅秀逸,姿态飘摇。墨之浓淡相宜相辅,多以双钩纵笔勾出梅之枝干,浓墨点苔,圆笔写花,极富情趣。幽兰以浓墨写出,似有临风飘逸之姿。画面繁杂却有序不乱,构图大气豪放,笔势劲健自由,情趣天成。

竹石图 水墨纸本
题识:蝶梦初回茗碗持,一瓯清墨访天池。萧萧几叶凉生笔,正是摇风带雨枝。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鱓印、宗扬
此幅作品尺幅较大,有12.1平尺,为李鱓的精品佳作。李鱓的款文,观其书法,以颜柳筋骨为托,古朴老辣,错落参差,于质实中见空灵,使整幅画面的气韵更加淋漓酣畅。光绪中无锡秦祖咏著《桐阴论画》时说他“书法古朴,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致,殆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今人抚观昔人画作,知其不妄言也。此幅作品画法气度,奇石静穆,墨竹斜依,虚实相承,墨色浓淡不一,意蕴不一,却又相映而生。画面似为晚秋萧索之景,却给人以不媚世俗、君子自持、狂放恣意之感。与同为擅画竹的郑燮,虽用笔皆“怪”,但风格迥异,实为自出机杼之作。
 
扁豆蚱蜢 1755年作 牡丹 立轴 水墨纸本
李鱓的绘画代表其身处时代的特色,同时作为职业画家,李鱓的绘画题材广泛,所绘花鸟形象生动逼真,趣味十足,雅俗共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与喜爱。李鱓的笔墨无拘无束,题材越发多种多样,从他所描绘的事物中可见李鱓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笔墨纸砚的驾驭能力。他对生活中常见之物观察入微,画得得心应手,活灵活现。
这幅花鸟画立轴李鱓描绘了一株苍劲有力的松树,松下湖石竖立,石边有幽兰掩映其间,石上生灵芝数朵,在松上有紫藤花盘绕其间,全画构图以松石为骨架,而后再进行生发,不同事物之间的空间处理恰到好处,而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同样通过画家的画笔描绘出了不同的特色。李鱓笔底纵横,画面生动酣畅,画风清新自然。他讲求用笔,“不株守昔人绳墨,造化在腕”,挥洒看似任意,其实很有章法。经常粗笔放纵,细笔入微。

花 卉 横披 水墨纸本

墨菊图 立轴纸本

果蔬杂卉册 册页 水墨纸本 1755年作
此册皆墨画,或作梧桐蕉竹,或作霜菊寒梅,或作柳枝栖蝉,或作古干松鼠,或兰花、或葡萄、或鳞介。其中鱼、虾、松鼠、鸣蝉皆李鱓平日画中少见,可见是兴来之笔,故妙趣别出,意韵天成。乾隆二十年,李复堂已七十高龄,此册多用枯笔焦墨,然苍老拙重而备极淹润,且多长题,书法亦劲健厚朴,极尽枯湿浓淡,轻重徐疾之变,是他的精作。册后何维朴题云:“用笔奇恣,草草而成,若不经意,而趣深韵足,白阳青藤不是过也。”所评甚当。
 
五松图 立轴 五松图 水墨纸本
题识: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株劲节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心胆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如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泠在空。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仙是佛谁与从。白云一片青针缝。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兎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李鱓。钤印:鱓印、宗杨
李鱓好作《五松图》,有多幅传世,可见求索之众,酬应之繁,其名之盛也。此作用笔颇严整,墨色尤鲜润,树之参差起倒亦顾盼生动,无暮年荒率颓唐之习,是其同类作品中之佳者。

五松图 立轴 纸本 1744年作
款识: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株劲节古臣工,莰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心胆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生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冷在空,白云一片青针缝;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仙是佛谁与从。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客有索画五松者,爰作长歌以题。乾隆九年七夕,懊道人李鱓写于楚阳之万柳庄。
《五松图》的用笔,借鉴了明代花鸟画家林良的方法,稳健沉着,干净利落,线条准确,恰到好处。林良是明代宫廷画家,于正统—成化年间供职,授“锦衣卫镇抚”。当时画院的画家们大都墨守成规,小心供职,在两宋传统的旧法上,均未见有新的突破。而林良和“锦衣卫指挥”吕纪,能兼工带写,形成自己的独特面目,对后世影响较大。这幅画,就能从他们这里找到根源。五棵巨大的松树打破成法,构图直、斜、曲、横,穿插有致;用墨焦枯浓淡,干湿交互,加上左上角题诗,使得整个画幅和谐完整,统一而又富有韵律,诗的内容又点明了画的主题,它是画家情趣的具体表露。
 
五松图 水墨纸本 福禄五松图 立轴

五松图 立轴水墨纸本
李鱓一生,多次画过五松图,估计都是应人之请为祝寿而作。此帧松树的参差低昂,向背招应,浓淡聚散都极经意,用笔亦遒劲沉着,与极晚年的荒率颓唐判然有别,是他六十前後的佳作。
 
五松图 水墨纸本 五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五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747年作
款识:乾隆十二年,岁次丁卯秋九月,仿天池笔意,写于城南升仙浮沤馆。复堂懊道人李鱓。钤印:复堂(白)、鱓印(朱)
题跋: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样都不同。一株劲直大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心胆雄。森森羽旧式奋军客,侧者卧者似蛟龙。瓜鳞变幻有无中,白云一片春针缝。雷旌电鼓鞭而风,傍有蒲团一老翁。哀猿野鹤藏心胸,安能屈曲盘苍穹。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我将墨汗邀群公。兔毫九折雕痴虫,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有客要余索画五松者,余以直者比之大臣,秃者比之名将。一侧一卧如蛟如龙,蒲团之松或仙或佛,爰作长歌以题。
《五松图》是李鱓自壮年到暮年反复创作的题材。目前已发现的就有12幅,年代跨度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不等,章法、造型和笔墨画亦各具特色。《五松图》的创作反应了李鱓的人生理想和不同时期升迁荣辱境况下的心理变化,表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并非简单的“借物寓意”,历来引起美术史家的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此《五松图》为扬州文物商店旧藏。创作于乾隆十二(1747)年,其时作者年六十二岁,已从山东返回兴化老家。画家以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将松树比作功臣名将,通过赞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的风范,寄望于造就各种社会中品格高尚的人们。画面尺幅巨大,构图饱满,气势逼人。五松或立或侧,或仰或卧,错落有致,松枝长短、粗细浓淡皆处理精当,极尽变化。长篇款书颜筋柳骨,汪洋恣肆,穿插错落,变书画互补为诗书画三者的相生互动,大大增加了画面气势,造成了不拘绳墨,天骨开张的奇效,是作者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品。
 
五松图 水墨纸本 乾隆十六年(1951)八月作 五松图 水墨纸本 乾隆十六年(1951)作

五松图 乾隆十六年(1951)八月作
 
五松图 水墨纸本 乾隆十六年(1951)八月作 五松图 水墨纸本 乾隆十八年(1953)作

五松图 1754年作
李鱓的作品在题材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人画题材,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另一种是其他的花鸟蔬果。虽然松、竹、梅的题材是前人反复描写过的,但李鱓每每赋予新意,在这方面,《五松图》最具代表性。
李鱓采用类似诗歌中的“比”、“兴”手法,描绘了五株松树形态上的不同特点,结合着题诗,体现了他认为可以称赞的五种品格,一株突出了松树的劲直恭立,比之身在庙堂的大臣,强调的是其躬谨事国,刚正不阿;一株表现了松树的体已衰老而精神勃勃,顶秃了,树干仍然卓筋露骨,比之为曾上沙场的老将,强调了松树的胆气尚雄,军容依旧;另两株一侧身,一卧身,松枝纷披如马尾松,比之为一龙一蛟,强调了它们不受约束,鞭风挞雨,变幻无穷的豪情;再一株松树,形象如同黄山的蒲团松,比之为世外的仙佛,强调出“白云一片青针缝”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可以说,这五种松树所代表的五种人品,李鱓本人并未褒贬,而是歌颂了自认为应予称赞的品质和情操。
李鱓一生多次作《五松图》,与他的身世经历和思想变化,有着极大关系。他两度为官,两番下野为民,不但有“护跸直入古北口”的机遇,也有更多不得志的岁月。现知李鱓最早的一件有年款的《五松图》,即作于他匹马离京,途穷卖画的时候。而他最晚的有年款的《五松图》,则作于他滕阳解组,冷落江湖的岁月。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五松图》,因为思想情感上的不同,有所差异。比如早期的《五松图》,由于还“到头不信君思薄”,指望重新得宠,所以尽管已确立了用五松象征不同的品格,但在形象描绘上并没有着意表现五松的不同个性特征。这幅《五松图》,已经到了李鱓的后期,他也无意为官,终于在艺术上达到顶峰,笔墨精能洒脱,布局密而不乱,跳出了正统的藩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艺术成就。
李鱓的《五松图》流传于世已知12幅。这幅《五松图》,略近于广州市美术馆藏本,稍觉灵活有变化,题诗则与众不同,为七绝一首,诗曰:“骨干多年风雪里,青针一片白云封。说到岁寒君子节,古今林下五株松”。署款为“乾隆十九年八月复堂李鱓”,由此可知,当时李鱓69岁,在有年款的李鱓《五松图》中,它是唯一不题《五松图诗》的特例。这幅《五松图》,画卷一股凛然苍茫之气,李鱓的艺术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上的五株松树,各有不同,布置茂密,枝多盘结,画法写实,笔墨严谨。松树或劲直如臣工,或颓秃如老将,或潇洒如龙蛟,或散淡如仙人。

五松图 立轴 水墨纸本 1755年作
款识: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株劲直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心胆雄。森森羽戟旧军容,侧者卧者生蚊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冷在空,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仙是佛谁与从,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焚鹤枯僧缝,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拙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君家挂堂东,俯视百卉儿女丛。乾隆二十年岁在乙亥清和月,写于城南升仙荡之浮沤馆。复堂懊道人李鱓并题。钤印:宗杨(朱)、鱓印(白)、大开笑口(朱)、石癖(白)
《五松图》,画家以象征手法,将松比作功臣名将,赞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的风范,有多幅《五松图》流传至今,章法、造型和画法各具特色,均题以长歌,只是字数略有不同。此幅《五松图》画面构图饱满,气势逼人,干坚似石,腾耸凌云,使观者拓舒襟怀。尤为独到的是他打破常规中前松浓而后松淡的一般画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仍具空间感,因为在阳光照耀下,便呈此景,足见李鱓对生活和自然深刻敏锐的洞察力。画家以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将松树比作功臣名将,通过赞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的风范,寄望于造就各种社会中品格高尚的人们。画面尺幅巨大,构图饱满,气势逼人。五松或立或侧,或仰或卧,错落有致,松枝长短、粗细浓淡皆处理精当,极尽变化。长篇款书颜筋柳骨,汪洋恣肆,穿插错落,变书画互补为诗书画三者的相生互动,大大增加了画面气势,造成了不拘绳墨,天骨开张的奇效,是作者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品。

五松图 (460万元,2014年保利秋拍)
款识:有客要余画五松,五松五松都不同。一株劲直古臣工,搢笏垂绅立辟雍。颓如名将老龙钟,卓筋露骨心胆雄。森森羽檄奋军容,侧者卧者如蛟龙。电旗雷鼓鞭雨风,爪鳞变幻有无中。鸾凤长啸吟在空,旁有蒲团一老翁。是仙是佛谁与从,白云一片青针缝。吁嗟!空山万古多遗踪,哀猿野鹤枯僧逢。不有百岳藏心胸,安能屈曲蟠苍穹。兔毫九折雕痴虫,墨汁一斗邀群公。五松五老尽呼嵩,悬之素壁桂堂东,俯视百卉女儿丛。复堂李鱓画并题于城南之浮沤馆。钤印:李鱓、复堂
《五松图》是李鱓自壮年到暮年反复创作的题材。现代美术史论家薛永年提及“李鱓的《五松图》至今流传于世已知11幅,其中有四幅堪称《五松图》中的代表精品。”第一幅:南京博物院藏本,作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第二幅: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本,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第三幅:广州市美术馆藏本,作于乾隆乙亥(1755年)。第四幅:不知藏处,只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简明美术辞典》中有所记载。其他的《五松图》也各有归处,分别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高居翰教授处、吉林省博物馆等处。其年代跨度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乾隆二十年(1755年)不等,章法、造型和笔墨画亦各具特色。
此幅《五松图》,高141厘米,长234厘米,画面尺幅巨大,构图饱满,气势逼人。五松或立或侧,或仰或卧,错落有致,松枝长短、粗细浓淡皆处理精当,极尽变化。右下角诗题长篇款书,颜筋柳骨,汪洋恣肆,穿插错落,书画互补,诗、书、画三者相生互动,大大增加了画面气势。松树比作功臣名将,赞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的风范,寄望于造就各种社会中品格高尚的人们。

山水册页

虚亭疏柳 立轴 1729年作
款识:忆昔承旨金门,留心粉绘廿年,不作山水。雍正七年中冬,旅食吴陵,雨雪如霰。偶同坦斋宫表兄过西村学兄斋中,出纸索画山水。用其所短,不自知其丑矣。李鱓。钤印:复堂
此为李鱓44岁时的作品。当时他的花卉受蒋廷锡影响,较晚年潇洒而有韵致;山水则偶一为之,似受高其佩影响而参查士标墨法。此图经嘉道时安徽收藏家项源收藏,有“小天籁阁”印可正。这是李鱓中年时期十分可靠的作品。
 
山水 立轴 山水 绢本水墨

故园图 立轴纸本 1747年作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李鱓以花鸟画闻名于世,《故园图》是他存世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山水画作品,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的夏天,为李鱓晚年佳作。画中山峦叠嶂,杂树浓荫,山麓下,有屋舍人家掩映在林木深处。画面意境清幽,左上角有自题诗曰:“倪黄高处何人识,前有清谿后石溪。笑我廿年脂粉笔,白头方悔故山迷。”画家在诗中谈及元代的倪云林、黄公望和清代的石溪,表达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和感悟过程。从画作的用笔看,承续了李鱓的一贯风格,区别于四王正统的粗率与方折显示出他作为扬州八怪的叛逆与创新,但在用墨与着色中却透露出了这位外表粗放的画家的传统功力。

柏龄图 镜心 1742年作 竹 立轴
  
花石鹌鹑 镜心 官上加官 立轴 牡丹湖石图

仿六道人笔意 立轴 设色绢本

花 卉 立轴

雄鸡唱富贵 墨色纸本
老叟渔樵 设色绢本

钟 馗 立轴 设色纸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