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震惊!这位“省尾”书记竟如此干事,引发40多万人聚集,习总书记亲笔批示……

2017-08-22 南柯一梦 冯站长之家

当官是为了什么?

有的人说,是为了光宗耀祖、福萌子孙;

有的人说,是为了大权在握、作威作福;

……

他说:“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

他当镇长时,有个村子距离镇上有十几公里远,只有泥巴路,一下雨,满是泥泞。交通不便,让村子的水果、毛竹等特产都运不出来。村民急了,提出再不修路,要从镇上分出去。

这条路,17公里,600万。

镇上,当时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百万。

“再苦不能苦百姓。我们镇里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条公路修起来。”这是他的表态!

为了凑够近600万元工程款,他奔波了一年,仍然没有凑够!

他带头把工资捐了出去!

至今,这条路修好已经16了,从没重修过!

当地老百姓说:“这是当官的用良心修的路!”

 

他说:“每年都要给老百姓一个惊喜”!

他当县委书记时,所在县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经济社会各项指标位居“省尾”,人称“省尾”书记。

他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掉头而走,没有庸庸碌碌当个太平官。

因为,“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

短短3年多时间,这个只有20多万人口的贫困县累积“减贫”3万多人,连续3年进入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

 

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不想过多描述,只想说一副对联。

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熊山街道渡头洋上河滨路3号的七旬老叟张承富家门口,贴着一副有点“特别”的对联——上联“当官能为民着想”,下联“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俊波你好”。

我想,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以干为先,才能干在群众心上,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活在群众心中。

他说:“如果一天有48小时该多好”。

即使他升官成了副市长,对待工作也都是“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

因为,他觉得如果不深入一线,不身临现场,不走村串户,就很难摸透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所以,他“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

所以,他“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一天24小时不够用,最好是有48小时!”

 

3月18日下午,雨下的很大!

他在市里开完会时已经5点多了,晚上8点在武夷新区还有一个会,有人劝他不要去了,他第二天上午在市里也有会,来回得200多公里,但他坚持要去。

回家吃了晚饭,妻子也劝他,“今天周六,雨这么大,这个会是你召集的,就不能推一推,明天再开吗?”

会议已经安排好了,不能改呀!”

最终,雨天路滑,发生车祸,他,没能赶上145.7公里外,自己安排的第四场会议。

 

在他生命的最后45天,有22个晚上在开会,14个晚上在外出招商或者赶路,最近的一次,3天跑4个省,去了6家公司拜访……

 

过去的一年多,他像个钟摆,来回奔波在连接南平旧城区和武夷新区的路上。这条道路,连接着他的两个身份——南平市常务副市长和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

白天,他是南平市常务副市长,早上七点从武夷新区往市里赶。下午开完会,他得立即赶回武夷新区,变成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工作会议,常常持续至半夜。

 

他就是廖俊波。

一直在路上,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在下乡的路上,在去开会的路上,

最后,这位南平官员中最著名的工作狂,倒在了路上。

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脚步丈量了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的承诺!

 

他离去的消息传开,不到5个小时,在网上悼念他的人就破了10万,短短几天突破40万。还有不少的群众,纷纷从外地赶过来,到南平为他守灵,给他送行。

而,他主政过的政和县最新统计的人口不过24.5万人!

政和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善军接到了一个让他内心煎熬的命令:动员县里各个单位、村委会,让人们不要参加廖俊波的遗体告别仪式!

在陈善军20年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只听说过组织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控制现场悼念人数的决定是南平市委做出的,因为人数如果过多,可能会出事!

尽管一再控制,3月24日,在廖俊波的追悼会上,仍然有近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哀悼送别,有不少从政和赶来的老百姓,拉开横幅默默悼念。横幅上写着,“廖书记一路走好,政和人民感谢您!”

 

我不知道:

一个人,究竟做了什么,才会在他猝然离世之后,有40多万群众在短短几天内自发在网上悼念?

一个人,究竟做了什么,才会在他不幸离开之后,让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但,我知道:

廖俊波,与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一起,成为了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亲笔批示学习的2个人

 

我,还知道: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黄大年等科学家的钻研奉献,也离不开廖俊波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标杆!

毫无疑问,廖俊波用生命给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竖起了标杆!

 

曾经,有人问廖俊波,离开政和县之后,希望得到百姓什么样的评价。廖俊波说:“我从来无需考虑,我走了之后,老百姓对我怎样评价,这个评价不是我可以去考虑的,我只要考虑好该为老百姓干什么就可以了。”

今天,老百姓为他热泪长流,一副“俊波你好”的对联就是百姓最高的评价!

 

致敬廖俊波,向伟大的生命看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