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杉 ┃ 永珍
“讓我失憶吧,你過你的,我也不操心了。”
“送我去敬老院吧以後。”
“我是孤寡老人了。”
“我今年60歲了啊。”
“你還沒結婚!”
... ...
“你好久不給我打電話了……”
--摘自白杉和母親的日常對話
攝影書『永珍』以白杉母親楊永珍的名字命名。本書內文的文字均為永珍的手寫日記。自父親2004年去世後,母親成了白杉鏡頭裏的主角。白杉從十五年來拍攝的圖片中,結合母親的十幾本日記的文字摘錄,形成了一個新的敘述結構。以母親的日記為主線,以她的視角,對丈夫的絮絮叨叨的訴說中,娓娓道來地講述了家裡的變化……這是白杉的第三本攝影書,也是母親楊永珍的第一本文字書。
攝影書封面
《永珍》後記 | 你好久不給我打電話了……
2018年春節,我在家呆了27天。
臨走前的那晚是元宵節,看著消逝的煙花,母親對我說,時間過得好快啊。是啊,我也說道。“你要能在家就好了。”轉念又說,你還是按照你的想法做吧。第二天,我回到了北京。母親又一個人生活了。
這些年來,她都一個人生活著。
2003年,我有了第一臺相機。年末放假回家給爸媽拍攝了一張合影。然而一年後,父親因肝癌晚期離開了我們。自那後,讀書在外,工作在外,我和母親相見,只有每次回家的短聚。她成了我鏡頭裏的“主角”。
2015年,給她買了第一部智能手機,網絡的便捷讓我們的距離看起來沒那麼遠。可我和她總是聚少離多,只能珍惜在一起的那幾天。
小妹2008年畢業後,在老家工作,2010年出嫁前,和母親住在一起。那是母親不算孤單的一個短暫時期。這些年,雖然我們偶爾看望母親,但對於她來說,終究還是一個人的生活。
當身體出現問題的時候,她很渴望身邊一個肩膀可以依靠。父親走後的這十五年,母親未曾有改嫁的想法,她忍辱負重地這樣挺過來了。但“寡婦”是一個讓她覺得自卑且不自信的字眼。在山東臨沂農村的風俗裏,“紅白喜事”她插不上手。小妹婚嫁那年,也無法前往婚禮現場。
家裡的很多事,她感覺也會被排外。但她又無法離開這個早已熟悉的環境,這裡人情世事帶來的困擾,也是她負面情緒在日記裏被點燃的原因。因為要編輯這本攝影集《永珍》,我翻拍了她十幾本按年份和類別分類整理的日記本。閱讀這些日記,我才發現,除了表面拍攝的這些照片和日常的交流外,我並未瞭解她的內心。
她好多次提起自殺,想尋找父親。第一次是2005年,那會兒父親去世不到百日,家裡失竊。經濟、精神上的打擊,讓她接近崩潰。但為了我們,她放弃了服農藥了結生命的衝動想法。她說,掙錢多少,這畢竟是一個家。
日記裏,更多的是承載了她對父親的絮叨和訴說。
很多心裡事兒,她都會告訴父親。2009年家裡拆遷,四處找房子,她一個人處理這些棘手的事情;某一次借錢遭人白眼;小妹2017年有了第二個孩子;生活在發生著改變;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我的婚姻問題。壓力而至時,她反復對父親講述,這些年圍繞在她身邊的困境,希望父親可以幫到她。
2010年,母親和一比特年輕時一起工作過的叔叔,保持著電話問候。很不幸,2011年春節,他突然出車禍離世。母親感覺天又塌了。
她又一次想到了自殺。源於對我們的愛,她堅強地挺了過來。每一次發生一些讓她痛不欲生的事後,她都會自我安慰:不是為自己活,是為兩個孩子活。
其實,大約在2016年,我就曾注意到日記裏的這些內容,本以為這幾年她會想開,不再尋短見。但事實並未因為生活的改觀而又所變。
最近的一次居然是2018年1月。也就是去北京看望“兒媳婦”的前些天。當時,家裡又有人結婚了,其實幾乎每個月都有。母親反復感歎:我不記得喝了多少次喜酒,這些年被人追問你的婚事,我都抬不起頭了。
日記裏,她繼續和父親傾訴,說父親不管這個家了。對父親的恨、念、思,體現在了他們的合影上:剪開、撕裂又粘上。“我不記得你爸爸的模樣了。”其實我覺得是她思念過度導致吧。
日記裏,還有對我和小妹的不滿和祝福,及一些摘抄的語錄,更多還是對點滴生活的感悟。而她的情緒,就時時處在這種上上下下的迴圈裏。
“讓我失憶吧,你過你的,我也不操心了。”
“送我去敬老院吧以後。”
“我是孤寡老人了。”
“我今年60歲了啊。”
“你還沒結婚!”
... ...
“你好久不給我打電話了……”
去年一次通話後,我特意查看了電話記錄,兩個月裏,我們保持著37次通話。平均兩三天一次,但對於她來說,兩天卻是很久。
她每天讓工作填滿自己的生活。這兩年在市政府東邊的一個社區裏當保潔員。中午回家吃飯,每天騎電動車,來回40多公里,為趕時間,經常闖紅燈。直到一次差點出了意外,她才倍加小心。
日記裏,她強調為了兒女,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她平時沒什麼社交活動,閑下來又胡思亂想。對於這份工作,我勸導過她離職休息,不過,她和工友一起說說笑笑也好。我又保持了沉默。
但一個現實情况是,她的身體狀況在下降。不能一直這樣幹下去。
2013年住上樓房時,她還不覺得爬六樓有多困難。2018年我發現她突然胖了,老了。不僅僅是身體,而是寫在精神狀態上的恍惚感。
舊的藥膏還沒揭去,新的藥膏又蓋上了;出生時,左胳膊帶來的後遺症,在這幾年疼痛更明顯,一旦遇到陰冷天,便舉手無力。
今年春節,她食欲差。在我再三勸告下,進醫院後,查出是慢性胃炎。大大小小的病在身,我想,她是不是吃藥把自己吃胖了。
至今未婚,她會覺得我還是個孩子。我也的確沒盡好孝道,但我選擇的又一條符合我想要的生活。她在埋怨我的同時,也很理解我,雖然自2009年堂哥結婚後就一直催婚,但依舊自我安慰“孩子的路自己走吧”。
她一個人生活在那裡。
所有的這些情緒,她通過日記告訴早已離開我們十五年的父親。我很清楚,她無法進入到我的環境裏,我也很難回到她的身邊。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真正的在一起。
我們成了兩條平行線,她說她的,我說我的。偶爾打開一些話題後,卻又無法繼續聊下去啊。
“福兮禍兮,永遠珍惜,失去的皆已失去,得到的未必永存。好生照料自己,為兒子守護歸途。”這是她日記裏的一段話,經歷周圍各種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後,她似乎逐步想開了。唯獨關於我的婚姻,羈絆在我和她之間,讓她覺得無可奈何。
我關切她身體,飲食起居時,她也和我一樣不耐煩的說,行,知道了。
我希望她可以活得自私一點。
蘇珊·桑塔格說,被拍成照片的大多事物,因為被拍攝者的原因,
而帶上了一層悲愴哀婉之意……拍照就是參與一件事(人)的死、脆弱與無常。正是通過這一瞬間,並將其凍結的方法,所有照片證證明了時間的無情溶解。
1987年母親懷二胎生了小妹,2017年小妹懷上了二胎。這三十年過去了,計劃生育也從嚴放寬。生活在改善,時間在變化。她在衰老。
從2003年第一次拍照,至今已十六年。
春節在家的二十多天,轉瞬即逝。
整理照片,編輯這本攝影書,卻也是見證時間無情溶解的過程。
我試圖以她對丈夫的懷念為主線,從她的視角,講述這個日常的家庭故事。日記裏說的話,其實就是對父親的“彙報”。但父親畢竟無法回來了。
我們在她身邊的時間有限,她似乎需要這種內心精神的寄託:與日記“對話”。這也是一個樸素、樸實的女人對親情的恪守和無奈。
《永珍》來自母親名字楊永珍,今年是她的本命年。
我也自問,為什麼要給她做這本攝影書。答案是,我為什麼不給她做一本攝影書呢。她理應被書寫啊。
媽,感謝您對我很多事的包容。請記得按時吃飯,注意身體啊。
白杉於深圳
2018年5月20日淩晨2點
《永珍》
出品:白背影
鳴謝:朱强
攝影:白杉
文字:楊永珍
開本:1/32
版次:2018年5月第1版
印量:500
承印:深圳德信美印刷廠
頁碼:160
定價:168
白杉 | 山東臨沂人
公號 | 白背影
前千龍網首席攝影記者
首届中國十佳手機攝影師
入圍第二届亞洲先鋒攝影師
2016年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三等獎
2014年“中國夢”手機攝影大賽一等獎(新華社主辦)
2010年出版《內蒙古自助遊》圖書(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8年5月|攝影書《永珍》
圖集獲|百度“千尋獎”2017年度最具影響力圖集
入選第二届阮義忠攝影人文獎
刊|新京報People 騰訊圖片 鳳凰網《在人間》 《攝影世界》 《山東畫報》等
2017年5月|攝影集《31》
獲|第二届中國攝影圖書榜“年度自製攝影書”
入圍新加坡2018年IPA(Awards)亞洲隱形攝影師獎
展|中國攝影畫廊、上海、北京、東京、連州、香港等藝術書展
2014年4月|手機攝影集《過》|中央美術美院圖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