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信访工作14年,他始终用这种工作标准为群众办实事!



现任锡林郭勒盟信访局来访接待科科长的沈艳军,2008年由部队转业到信访系统工作。他说:“我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信访干部,深知自己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关心和培养,离不开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多年的学习和工作,更加坚定了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然而转业初期,作为信访“小白”的沈艳军,却遭遇了和一个老人的“信任危机”。

沈艳军回忆,当年遇到了一个连续上访40多年的老人,老人之前在南煤矿工作,他在一次作业时不幸被矿车撞伤了腰部,检查没问题回家静养后,便再没去上过班。就这样,因为长期旷工,南煤矿按照规定将老人除名了。

老人心存不满,信访工作人员给他解释政策,他一概不听,开始不断地越级上访,前后去了呼和浩特、北京数次。一次在北京上访中,老人得了小肠疝气,沈艳军和同事得知消息后立马联系了相关部门,将老人接回来并安排手术。老人被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后,才意识到被自己拒之千里的信访工作者,其实是真的为了他好。而后,沈艳军考虑到老人离异且残疾,便通过帮扶困难救助的形式协调了一部分资金,让他改善生活。

终于,40多年的老上访户满意了,“信任危机”也随之解除了。

△沈艳军介绍信访案件。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窗口,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从事信访工作14年来,他每年都督查处理大量信访案件,仅在2021年办理的600余件信访案件,全部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由于业绩突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沈艳军荣获“全国信访系统优秀督查员”称号。

信访工作涉及群众生产生活方方面面,既有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等民生问题,也有讨要薪资、执法不公等社会问题。为了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忧心事、闹心事,十四年来,沈艳军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脚步。

△沈艳军办公桌旁,堆着从档案室“退出的”档案。

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有群众反映补偿金额低的问题,沈艳军便开始学习了解征地拆迁政策、补偿标准等;日常生活中,有群众遭遇交通事故纠纷,反映赔偿款未落实问题,沈艳军系统学习交通法规;万家团圆之时,有群众反映欠薪问题,沈艳军便查阅《工资支付条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沈艳军对于多个行业政策都了如指掌,办理信访案件的效率越来越高。

作为党员,他不光严以律己,还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标准。十四年来,他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做到了有档可查、有迹可循。在沈艳军办公桌旁边,就堆满了从档案室“退出的”档案。“我处理的信访案件已经数不清了,但是我习惯性将每一个案件都做好记录,即使之后我不在这个岗位,对于新的信访工作者,也都是可以学习的材料。”

△工作中的沈艳军。

多年来,沈艳军把信访工作装在心里、扛在肩上,让群众“事心双解”,但提到家庭,他还是有些许愧疚。

“我妻子是人民教师,她很理解我的工作,也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沈艳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信访督查员,要深入一线和基层去了解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所以在家的时间并不算太多。有一天突然发现,妻子给他的微信备注也不再是名字,取而代之的是“沈加班大王”。

都说女子能顶半边天,但在沈艳军眼里,他的妻子撑起的远远不止半边天。“她一个人既要帮忙照顾家中老人,又要接送两个孩子。每每看到两个孩子被照顾得那么好,我心中是又苦又喜。苦的是妻子一个人为他分担了太多,喜的是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没有后顾之忧。”

提及之后的工作,沈艳军表示,要继续做一名群众的贴心人和坚定维护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在其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光和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

往期回顾

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热血沸腾!激烈开赛!音乐节+美食!这个音乐美食季邀您赴约→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官方微信主办:锡林郭勒日报社监审:贺玉萍责编:王大为记者:刘博 见习记者 张宇慧 实习生 图拉编辑:魏子威校检:乌云嘎

投稿邮箱:xlglrbw@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