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么全的国画山石画法,不能不看!

2017-01-09 当代艺术家画廊

自古以来山石的画法无非是勾勒,皴、擦、点、染。皴法是表现各种石质纹络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它既具象,又抽象;它可以表现具象的山川地貌,画家也可以通过它表现自己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也是国画区别其他画种表现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五代以前,在表现山石时已经出现了皴法,发展到宋代各种皴法日臻成熟,又经元、明、清不断完善。

云头皴——宋 郭熙


皴法大体可分为:披麻皴、斧劈皴、云头皴、雨点皴、米点皴、解锁皴、牛毛皴、折带皴、鬼脸皴、乱柴皴、梯田皴、石卵皴、骷髅皴、荷叶皴、磐头皴等……不同时期、不同画派、不同画家在运用以上绘画技法时也各有特点,各有变化。有的先勾后皴;有的皴、擦、点、染一气呵成。因此在学习各种技法时不能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否则就会缺乏变化,呆板不生动。


国画山石画法(披麻皴)


披麻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王维、董巨是其画法的鼻祖,也是历代文人画所常用的画法。此法在表现江南丘陵山峦有其独到之处,元代黄公望,清代四王多用此法。

其画法要领:多用“中”“偏”锋(笔含水份要少),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也有高手用中峰画出“毛”而空灵之感,如元四家的黄公望,他的披麻皴多用中锋画成,难度甚大。

国画山石画法(斧劈皴)


斧劈皴——是中国山水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五代卫贤已初见苗端,成熟盛行于宋代。李成、李唐是其画法的大师,南宋时期的马远、夏硅也是其画法的杰出代表,明代的唐寅又有所变化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此画法又有所兴盛。此法之所以在北宋时期大为兴盛,主要是因为, 统治者要求画家着力表现国家的兴盛山川的秀丽。斧劈皴法有利于表现北方大山大水的大国气度,比较应和北宋国情的需要,这一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国立画院的设立,院体画风的兴盛,画家可以登堂入室,声名显赫,受朝廷俸禄,诸多力作多出于这一时期。

此画法的要领:中锋勾勒外轮廓线,侧峰皴擦渲染,也有高手在勾勒轮廓线时,与皴法巧妙结合,虚实相兼,变化多端。有人认为此法阳刚有余而韵味不足,其实不然,还是没有充分掌握其要领。用此法切记:外轮廓线不能太“实”;要反复皴染,层层透气;必须与渲染相结合(不至于 太“干”太“燥”),在强化阳刚的同时,要画得润泽;建议最好用绢和熟宣纸来表现。

斧劈皴——

国画山石画法(云头皴)


云头皴--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一代宗师郭熙是其画法的开创者,北宋、南宋盛行一时,其后经元唐棣有所发展变化。此法主要表现黄河流域的丘陵山川,着重表现北方山水气势峥嵘、浑厚仓健之貌。郭熙用此画法创作出许多千古绝唱的伟大作品,如:《早春图》、《关山春雪图》、《幽谷图》等。

其画法要领:画峰顶轮廓线时,中锋行笔,画山低轮廓时,拇指、食指、中指碾着笔管行笔,笔锋要有变化,不可仅用中锋画轮廓线,且多数地方不可一次画完,要反复描摹。皴法多用侧峰画出,并要求湿笔画皴法,变化多端,这一点很难掌握,须常加练习方能做到。渲染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不可平均施力,层次变化多,黑白变化明显。此画法贵在浑厚,技法要求颇高,难以掌握,后人很少用此法(成本高-最好用绢本,作画时间长)。清代的袁江、袁耀虽是用此法的高手,但画的清逸单薄,不能很好把握此法。


云头皴——宋 郭熙

云头皴——宋 郭熙

云头皴——宋 王诜


王诜的云头皴法与郭熙的画法相比,重皴法染法,稍欠缺用笔;重点强调不够突出,对比也不强烈,画得较“灰”;并加有李成的皴法。

云头皴——元 棠棣


唐棣是宋代以后运用此法的又一高手,画法酷似郭熙,但其用笔相对细碎,不如郭熙整体。

云头皴——元 朱德润


朱德润在运用云头皴时,刻画的重点与郭熙相反,郭熙把石头底部画重,有很强的质感和体积;而朱德润强化的是石头的顶部,运笔较短促,随意性强,写意味道浓。


云头皴——当代 陆俨少


陆严少的云头皴法是筵席王蒙的画法,重笔墨不重质感,变化较多,富有创造力。


国画山石画法(米点皴)


米点皴———始于北宋“米氏”父子,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米点皴法”有人细分为“大米点”“小米点”,在此我们统称之为米点皴法。宋以后宣纸的出现特别适于“米点皴法”表现江南雨后朦胧的雾气和雨中滋润的山川,士大夫文人玩赏笔墨又多了一种重要手段。明代董其昌把山水画分“南北宗”之后,此画法更是被文人墨客所推崇。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四王”是其画法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画法的特点:用淡墨画出山形,沿山形皴出层次后,横笔排点。在用“米点皴”时,不可太过“瀼”而点法无形,要干湿相间,否则就会缺乏力度。

米点皴——

米点皴———宋 米芾

米点皴———宋 米友仁

米点皴———元 王蒙

米点皴———元 高克恭

高克恭是“二米”最忠实的继承者,他的造型似乎更接近“大米”。


米点皴———明 董其昌


董其昌是“米点皴”法继往开来式的人物,他在继承米点皴法基本画法的基础上,加上披麻皴和折带皴及其他皴法,丰富了米点皴的画法,使米点皴更具表现力。他的画法对以后的画家特便是清代的“四王”影响甚大。

米点皴———明  沈周

米点皴———明 董其昌

米点皴———清 八大(待定)


八大山人是用米点皴法的高手,他的山水画大部分是用米点皴加披麻皴,他的米点皴画得娴熟老辣且有“毛”感,他把山川表现得苍茫郁葱。

米点皴———清 石涛

米点皴———清 王原祁

米点皴:当代 齐白石


国画山石画法(雨点皴)


雨点皴——有人称之为:豆瓣皴、刮铁皴,也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北宋李成的皴法中也加有雨点皴,但真正的鼻祖应是范宽、燕文贵。历史上常用雨点皴法的画家甚少,直至清代的龚贤在雨点皴法上有所体悟和发展,当代某些画家在使用过程中有所创新。

此皴法的特点:用中锋画外轮廓,秃笔沿着山石的形态,由上向下皴行笔,且行笔要短,干湿相间,笔墨要质朴厚重,密点攒簇,参以“刮铁”的笔道,不可只用干笔或湿笔,否则就会没有层次感,缺乏浑厚润泽之感。它的染法与其他皴法的染法有所不同:渲染用笔与皴法用笔相同是点出来的,只是含水分要多,局部甚至出现流痕。

                 

当代艺术家画廊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微信公众号“当代艺术家画廊”介绍:艺术的光芒,始终照耀着人类的心灵,古今中外,恒久弥远。我们将努力把“当代艺术家画廊”打造为一个洒满光辉的艺术殿堂。请相信你的选择与关注,她一定会给你带来进步与美好!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仅作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不对其真实性作担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