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论坛第九期——是结束,也是新篇章的开始
第九期新医科新工科导学论坛在明媚的午后举行,是导学论坛的结束,也是同学们开启导师导学的新历程。
导学论坛第九期
TUTOR
导学论坛·导师讲座
本期共邀请了6位才华横溢的导师为同学们做汇报。这些精彩的演讲为同学们打开了前沿科学领域的大门,为同学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 1 ·
梁远波导师,钱江学者,温州医科大学青光眼研究所所长,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发明人,为我们带来了青光眼创新的故事。
一篇 Lancet Global Health 论文:否定了国际上认为青光眼不宜筛查的结论;
一个创新青光眼手术方式:穿透性Schlemm氏管扩张成形术;
一个青光眼产品:温州青光眼支架的故事;
一个闭角型青光眼发生机制的理论:跨晶状体压力;
这四个“一”实现了源头创新,梁远波老师的寄语是:“在眼视光这片神奇的土壤上,创新是我们的灵魂,梁远波行,你们,你,也行!”
· 2 ·
李星熠导师,浙江省“万人计划” 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介绍了小分子水凝胶药物递送系统,这是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体系,是多学科交叉前沿热点,有着药物装载量精准、定量可控,酶促缓慢药物释放,增强体外抗炎活性等优势。为新型的治疗手段创造了可能性。
· 3 ·
苏建忠导师,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所所长,浙江省领军人才,国家“四青人才”,他为我们带来眼部大数据与遗传诊断的介绍,当前威胁儿童和青少年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为眼部遗传病,约占所有致盲因素的50%,眼部遗传病占所有已知的遗传性疾病种的10%~15%。眼部大数据能为眼病的临床诊断与干预治疗提供创新借鉴。
· 4 ·
周猛导师,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系副主任,温州市“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的研究内容为基于分子组学和临床大数据,利用信息学方法开展计算生物学和精准医学研究,原来生物学和信息学间也可以有紧密的联系。
· 5 ·
(因行程安排冲突,由张逸夔老师代吴文灿导师作汇报。)
吴文灿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学院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我国眼科内镜微创外科创始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张逸夔老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鼻专科,住院医生,校聘副研究员。张老师潜心研究眼鼻相关疾病,视神经是眼球和大脑沟通的桥梁,传统的手术方式对病人形成二次伤害,而经鼻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可以说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精准打击视神经周边肿瘤、病灶,提升了病人的幸福感。
· 6 ·
(因行程安排冲突,由姜丹老师代陈蔚导师作相关汇报。)
陈蔚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副院长,宁波市眼科医院院长,海南博鳌眼视光眼科医院首席医疗官。
姜丹老师,温州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姜老师介绍,干眼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公众卫生健康问题,相关研究也成为全球研究的前沿课题,在这方面两位导师的研究团队做出了绝大的贡献,首创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ICES)干眼模型,开发干眼智能手机AI诊疗系统,实现干眼线上诊疗模式与治疗器械的研发。这是医工结合的典型案例。
STUDENT
导学论坛·同学演讲
学生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哦~)
王元博、刘睿婕、叶开诚、曹君、方济渊、王亚佳、程鹏飞同学各自为大家展现了精彩的演讲。(图片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同)
PANEL DISCUSSION
导学论坛·讨论环节
Spring
今天的discussion环节作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变,不是在台上讨论,而是在台下,大家围成一个圈,导师和同学们拉近了距离,一边姜老师和张老师,讨论内容小到怎么安排课程预习复习,大到以后医工结合的眼科方向怎样发展、未来研究方向怎么选择等问题,无所不谈,讨论气氛热烈,常常爆发出泠泠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另一边,周猛老师从最近的流量小生进入南大校园遇冷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与同学们探讨人的境界与追求之间的关系。来到眼视光,选择这个专业,就应该踏踏实实静心学习,勤勤恳恳做事情,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抱负。李星熠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生涯,从需要调剂才有研究生的冷门专业到现在走在科技前沿的新兴产业,这也正体现着时代的快速变迁。对于任何人,尤其是我们学生而言,需要平时的积累才能在机遇和转型来临的时候,一跃而就。
STUDENTS' FEELING
导学论坛·同学感受
新医科 张倩莲
本次导学论坛活动中,老师带领我们在眼视光前沿领域畅游。在讨论环节中,老师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各方面内容,为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供的珍贵的指南。
最后一期的导学论坛活动,导师和同学们的演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优化了讨论环节,在与老师和学姐的亲密接触交流中,我们对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新工科 汪雪
THE END
往期推送:
文字:郑晶晶
摄影:彭乐怡 范懿敏
编辑:向贝宁
审核:叶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