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假读书笔记三:以不同角度观时代变化

中学实验班 辛庄师范 2022-06-08
文九:用  心

学生:康之


最近几天男生宿舍吃了点好的,我发现不同的人做一样的饭,都会有很大区别(这指的不是技术)。


像小学时(公立学校)每天都是食堂饭,大鱼大肉天天有。可那的烤鸡腿吃起来都没家里的小炒肉香,并不是味道不足,而是那种不精细、没有用心的感觉。(不过毕竟是食堂饭嘛。)


而师范的饭菜就很有特点了,每一个老师做的菜都有自己特色;上一个学年,胡老师做的菜就是特别实在,红烧肉都是一大盆一大盆上的,而且味道也有一种乡土的感觉;而凤娥老师的菜更居家更柔和,像咖喱土豆这种事很常做的;文峰老师做菜则更刚烈,像孜然羊肉辣得一半同学吃不了……


这学期更能看出些变化,比如说一开始有些同学连菜都不会切,经过一个月厨艺课开始知道了大概的步骤,什么先放什么后放。再后来同学们开始尝试自己做菜,于是就出现了小高文章里的那些什么“手撕锅底(包菜)”“糖醋黑块(里脊)”等等。到靠后的几周,有些同学已经能自己炒出一桌美味的饭菜了(还包括一道大肉),而且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做饭有了一种热情,比如说提前一天就开始收拾菜、早上四五点就起来剁排骨,不懂的地方也会直接去问老师,并尝试许多新的做法。于是到最后一周我们就吃到了他们一学期下来用心的成果:回锅肉、炖排骨、炸鸡翅、葱爆羊肉、糖醋里脊等,一学期下来的努力可真没白费啊。


可相反的,素食馆的中午送的菜,完全不及在他们那吃的菜仔细,而且所有的菜都做成一个味,感觉好像不太走心。


由此可见“用心”二字的重要性,做事要是不走心,那你再擅长的事,也可能会失误。

【点评:很好!行文流畅,生动,可见是有感,而且用心了。】 

文十:《拨开迷雾学中医》

学生:介然


这是父亲推荐我读的书,作者王伟。

本书大概是讲如何学习中医,势头蛮足。作者急于改变现世中医学者的思维,和他们的学习方式。殊不知,自己的思维,是有偏差。


开篇,令我惊讶,是在这个文化脉络中的。“师为领路人,一切皆要自己来。古往今来,得术者为小医,得道者为大医。医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虚怀若谷,诚心于人,不诚无物。学医须执大象,切不可落入细枝末梢,所以学经为第一要紧事,后世之医书皆可不读,已读,需弃之。”这是第一章的大体意思,原文较为啰嗦。


乍一读,作者似是得了“心法”。但越往后读,越觉着不对劲。作者其实仍停留在思辨,与他常说的天地之“道”,还是有距离的。他说古人所写医书,是有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后人写书,已无法超越。我想不是这样,古人之所写,皆为有体会的话,够真实。结合打坐站桩,就会发现,这经络正如书中所写一般,确是这样走。所以并非是靠完美理论而完成著作。“诚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古人不是不可超越,都是一步步来的。作者第一章便说到“诚”,后面不知为何矛盾了。


作者比较固执。将经典看得非常重要,这是我赞同的。但是,他有些过分强调经典,把后世之书,否定得一无是处,这是他所失之处。


这本书整体是很不错的,在大的背景下讨论问题,可还没做到如书名说的那样——拨开迷雾学中医。


【点评:很好!很敏锐,能察觉到古今学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经典之所以值得重视,因为是前人生命经验的总结,而且一代一代,能经得起岁月的洗涤,说明其含金量高。学习经典,不是把它作为某种理论和教条,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当我们有了生命实践之后,读经典就更有感了,我们会发现经典可以作为一种印证。唐之后,禅宗有了大发展,江西、湖南有一些著名的道场,有一定体悟的禅者常常跑去这两个地方的禅堂,找过来人印可。这就是佛门的“走江湖”(江,指的是江西;湖,即湖南)。这与通常我们说的“走江湖”,含义大不同。我们读经典,就是向圣贤求个印证。当我们有生命的真体会,他们就会在一旁默默地点头:)】 

文十一:读《芙蓉镇》

学生:翰如


每一次看完电影之后,再去读它的原著,都感觉很有意思。导演和编剧的二次创作,总能把原著中特殊的东西,更加丰富的、更细腻的呈现出来。


在《芙蓉镇》中,小说里把每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描写得十分清楚,但是更加含蓄。电影里则把人物的感情突出,利用一些特殊的镜头语言,来表达加重一下感情的部分。


在电影的末尾,有一个场景是小说里没有的。就是秦书田在回家的渡船上,遇见李国香的片段。可以算是导演对小说的一种理解。我印象很深的,是秦书田对李国香说的话。让她安安静静的成个家,学着过点老百姓的日子。显得很自在,让人完全看不出来那些苦难,留在他身上的痕迹。这就是“生”吧。生生不息,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小说的背后,有茅盾先生的一封信,关于茅盾文学奖的建立。说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作协,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金的基金,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读罢,觉得十分感慨,当年有多少这样的人,为新中国而奋斗,为此奉献一生。反观今日的风气,令人堪忧,我们将来真的能大展宏图吗?


【点评:对比电影和文学原著,找感觉,这很好!

你的原文最后一句话,说得不清楚,是谁“真的能大展宏图”?缺乏主语,是中国,还是中国人?加了四个字——“我们将来”。发问时,不要往外用力,而要反求诸己。要求别人、责怪别人,这是容易的,重点是我们自己的主动承担。】 

文十二:以不同角度观时代变化

学生:迦懿


《四世同堂》讲述了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家族的四代人及他们的生活地——“小羊圈”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真切地描绘出在日寇铁蹄下北平人(中国人)饱受屈辱的生活。老舍作文大气,没有激烈的仇恨,亦没有国殇的压抑。像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辈在讲故事,平静而又无奈。


小说中总是反复提到北平人妥协、圆润却又胆小、怕事的“天性”。同费正清在《中国回忆录》中分析的相似——西方人认为批判是进步;而中国人眼里批判并不是件好事,这与失去信任几乎同等重要。中国人好面的历史已是很悠久了。


在同一时代,外国人的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凭借着几封介绍信与名片,费先生就可以在享受较高的待遇下游历大半个中国。在他多次访华与不断研究下,他笔下的文章记录了一个“旁观者”眼中那一时代的变革。


共产党的兴起与国民党的衰败,这是“天命”的转移。蒋介石政府贪腐、败落,没有做到“在亲民”,为生民立命;更没有做到以“正”治国。他们将政权拱手让给了共产党。


1946年,费先生及多名汉学家展开了与“麦卡锡主义”【1】的战斗,不少学者被诬陷和被判叛国罪,中国话题也被迫隐匿了一些年;而十年后的中国,许多学者也在与“文化大革命”作斗争。待费先生再次来到中国时,这里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城墙的拆除、许多“同道”者的离世、与旧友们也被划了“界限”。回望“十年浩劫”,已是“人去楼空”。


当一位历史学家开始写自传时,他首先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他仍然在写历史。费正清是一位敬业的汉学家,穷极一生投入中国研究。《中国回忆录》是他的故事。


作者注:【1】1950-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美国国内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有“美国文革”之称。


【点评:写得很好!文字简练,能抓住重点。从笔墨的功夫中,可以看出是作者的状态从容,还是慌张。我做教师,是沾了做编辑的光。我做编辑是一流,可以打90分,做教师勉强及格,还需要和大家共同成长。上个学期,憬宜替我上了四周的数学主课,这个学期,我们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语文》主课和《历史》主课,可分不同的小课题,请同学们分别来带领,多研讨,我尽量少说话:)】


(待续)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阅读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