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习作 | 生命的大戏

辛庄师范
2024-08-23




学生习作汇编:关于戏剧

 



文一:



生命的大戏

——戏剧课总结

                    

  学生:丹田


戏剧课从开始至结束,我都从未觉得我们是在演戏,我们就是在舞台上表达出不同面相的自己。主角配角,好人坏人,话多话少。放大它,就清楚的看清:原来丑恶的自己,这么丑恶,但也不过如此;原来魅力的自己,这么有魅力,也欣然接受。


演戏不是技巧的纯熟呈现,是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对于“禅”在演戏中的一个体验很深刻,就是演戏中情绪飞快的转化进行的很合理,就比如我的戏以哭戏结尾,紧接着就要以上海大妈的身份出现,仿佛情绪的投入如此廉价,但是你不能否定的是,你每一次投入的感情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演出里的。


想起来一个佛家观点是:过去的和未来的都是不存在的,只有当下是真的。突然对于这种“喜怒无常”,觉得没有什么奇怪的。


同样的,放在生活里的你,每天都在经历六道,不同状态的你是必然的,但是当你从心上理清了/定了,你会在事情来的时候,明确一点。


特别感谢江华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在提醒我们不忘初心,说台词也好,动作也好,站位也好,都不忘了对这个要求背后,主体精神的敲打。老师给了很多舞台经验,老师对待一部戏,是很严谨的态度。


我也深刻认识到排练是必不可少的,不是你把自己投入带入,精神饱满就能演好的,因为有一个熟练度/舞台感在里面,但是呈现的时候,其实要让自己在舞台上放松起来充分信任自己/他人和这个舞台,就处在当下的情景里,不用担心场面是否可控,就能全然在角色状态里。这种松弛又饱满的心里状态,是离不开不断排练的基础的。



就我的那一幕戏而言,是一波三折。一开始我觉得念着我一个字一个字码上去的台词,有种说不出的尴尬。整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剧,差点就让我用搞笑的方式草草了事了。


第一次排练呈现的时候,我念台词依旧的没有感觉。江华老师非常用力的拉扯我,让我大声的把它说出来,(这是一场我一人对峙十人,并呐喊出我心中想法,给他们灵魂考验的戏。)


老师很严肃的跟我说,你就是晓文,你就是晓文。你就是她。


我突然就明白了,不是我演不出来,是我不敢认这个角色的庞大。是我把这个角色矮小扭曲了,角色本身没有问题。


可是重点是,这个角色是我自己创造的啊,它是我生发出来的,我却不敢认它,是我局限了这个角色,一样的,就局限了自己。


从那之后,我就把我满身的包袱全都抖落干净,轻装上阵,认真投入每一个角色的怀抱。抓住了每个角色背后精神的东西,演戏,是不用费力的,都是当下的你有感而发的


观看我们的整场剧目,古今中外,一气呵成,很感动。历史感这种东西,好像就流淌在我们血液里。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底色,都不可避免的浸泡在历史洪流里,并不断受到洗礼。


几千年的人和事就是这么华丽出场,又悄然退下,但是留下来的精神力量是一直在的。你会发现你不是去饰演这个历史角色,而是去赋予它新的生命


戏剧已经圆满落幕,生活里的角色担当仍旧继续,这是一场平常又壮阔的大戏

 




文二:



生命的问答


作者:岱川



我一直很好奇:课堂的背后,老师们究竟在做哪些准备?


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务,就是参与戏剧课。


每位同学有一个自己的角色,并写了一个围绕她/他展开的剧本。最初江华老师邀请我一起参与编剧,我的注意力和想法,完全集中在“编创一场戏剧”、“完成一次表演”。即使年后到了台湾,我还在拉着一驰编、编、编剧本。


期间我们和江华老师数次语音、视频通话,就剧本与每个同学的情况交流。我还得知,老师已经和每位同学单独约谈过,收集了很多很多信息。她说,这一次的戏剧课要帮助大家“尽兴”、“实现自己”。



之前我与老师并不太熟悉,只能顺着猜测:可能她是一位特别的、细心的戏剧老师吧?或许还有心理学的背景?


开学之后才发现,这完全不是“戏剧课”的节奏:第二周就开始联排,每天早晨,大家还要朗读自己中意的文字,学习读诗经,做“中国戏剧史”的报告……


而在这期间,老师有无数种方法,让台上的主角“怀疑人生”:


一个人发言时,其他人扮演耳背老人,又聋又瞎;


台词没力?那就跑着说,跳着说,搬着东西说……更别说每一次当头棒喝了。


这并不完全是舞台式的“张力”,只是要去应每个人的“机”。


核心就是“把平日所学用出来”。


一开始,因为不确定自己的定位,我有点不敢把自己投入进去,总是在旁观和参与之间迟疑。老师马上就说,最重要的是发心,具体怎么做都没关系,因时而变


我很钦敬黄老师每次朝会上,既触及极高明的“道”理,也毫不避讳袒露他从前的心路历程。似乎一切的开阖都没有压力,没有什么需要隐瞒,很自然地,就转化了


后半程我协同每组同学课下排练。虽然也时而争执,但仔细看看,会发现不一定是坏事——有的同学平日里很忍让,比较容易委屈自己,现在敢于直言不满了。


这就是变化的开端呀!但我们提前会商量好,确定我们有互相成就的好愿望——那么即使矛盾发生,也不能干扰和左右我们,不会有人放弃。



表演与合作,是和自己的伙伴交谈、问答。你用嘴问,对方也用嘴回答;用心问,对方就会用心回答;如果你用整个生命来问,对方也会以整个生命,来回应你这也是这次戏剧课,带给我这么大的触动的原因。


尽管江华老师一再谦逊地说自己并不是“专业人士”。但看到她充实的生命状态,工作的郑重态度,是比专业更重要的“专”。


回到自己身上。成长需要用力叩自己的门。现代禅说“倾宇宙之力,活当下一瞬”。事情只要交到身上了,就说明我可以承担它。


戏剧课结束次日,三年制的课程紧接着又开始了。两周的日常作息很满,大概就是:开工、开会、开饭。


当老师分配我第二周在王镇华老师那一组录制时,很多回忆瞬间涌起。我想到,四年前我刚刚来师范,第一次见到镇华老师那种触动。


那时老师身体不太好,几小时课程下来,面上不露疲惫之色,却需要由师母搀扶着他,轻轻起身离开。


有时我在底下,呆呆地望着老师,好像在看一树梅花——好像这具单薄的躯体,承载不下他的精神。后来虽然又见过老师几次,但再没有听过老师完整的讲课。


然而我怀着雀跃的心情,在镇华老师的课上只坐了一个小时,就被调度到曾庆宁老师的大学课去拍摄了。


行动上虽然毫不犹豫,心里还是不舍——谁不愿沐浴在春风里呢?曾老师的课每天下午要练习半小时正坐,很疼。跪着跪着,腿上的痛苦越厉害,心里的波澜就愈演愈烈;心里越不平,腿就越痛。


与此同时,晚间道长带领剑道组,站一个半小时“通臂劲”(两手平抻的一种桩法),所有人可以自愿参加。我决定只站一天,好好体会一下,自己这关就算能过。


结果最后十分钟没能坚持下来,只好又给自己加一天。第二天,快到站桩的时间了,心里忽然开始害怕。


一害怕,就非去不可了。到第三天再站时,从始至终,没有障碍。经历过之后产生的“信”,比以往更笃实。


有了这三天诸多的铺垫,课上跪坐时也信心大增——就在某一刻,感觉心口处向下啪嗒一坠,血能流到腿上了。跪坐变跪立时,所有的麻酸胀痛,都没有出现。


看起来好像是与镇华老师错过,其实是离开舒适的地方,去实践老师所教导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学习的态度,诚然是这样。


次日曾老师讲“正心”,我亦在一点惭愧中定下心来,让所有的方法、讲习的义理流进心里。


曾老师教经典的路径很开明:用自注、他注、再注的方式。“他注”主要参考“二注”和“三家注”。“二典”指的是《说文解字》与《尔雅》。


《尔雅》里讲一个字,会把意义相近的字归到一起理解。譬如解释“至”,就与“今、来、到”等字放在一起。这种联系很妙。


课程结束前,曾老师让参与学习的老师们都按照“文法五步”来讲习一段。


有位老师说:“慈悲”就是“仁”。下课后细想一下,这也许就是苦和乐之间的“化”。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心软化下来,是因为看到人间的苦。



当然,最深的就是人的无明之苦,这是“悲”。


看到了,油然生出像父母对孩子一样,一体的同情和爱护,比普通的同情——即“哀矜”——更深,就是“慈”。到了“仁”,不仅帮助,也对人的本性充分认可,与他人相和。


再接下来是“善”,看见生命的底色,人身上的自然之美,天趣。


苦——悲——慈——仁——善——乐


另一位老师紧接着说,在和孩子一起工作时,总会看到成人的伪善、丑恶,觉得非常羞愧。说着,就掉下眼泪。大家的心也跟着收紧。


回过头,看看孩子身上的天真吧。我们也有,也可以很美好:)

 







辛庄师范


线上线下,课程丰富

文武医艺,样样兼备



▼辛庄师范网络学院小程序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

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辛庄师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