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国际化教育,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先 |国际教育圆桌
这里是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分享身边育儿达人(尤其是爸爸们)的育儿经,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启发,
创意游戏与实用资讯,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儿以灵感
————————————————
国际教育圆桌
“相约星期一”日渐升温的国际教育热潮中,我们来提供一张理性讨论的圆桌。这里将解答中国教育国际化之问,有接地气的中国家庭与国际教育故事,也有干货的择校分析等。
“爸爸真棒 · 国际教育圆桌”是上周起将与您相约每周一的一个新栏目,本栏目的主持人爱娃,是混血娃妈,资深媒体人,某国际教育刊物前主编,国际教育研究爱好者,她认为所有关于教育的追问都会回到我们的自身。今天她将与您来聊一聊“国际教育”对中国家庭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您可以直接点击《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先绕过这些大坑再说》、《就算孩子成为他们口中的“香蕉人”,那又怎样?》看她之前的文章。
————————————————
今天这篇文章是到处偷师得来的。上一篇关于香蕉人和TCK概念之争的文章,主要是针对海外的华人家庭而言。其中有些表述并不准确,给看官们抱个歉。今天我们把视线转向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非常关注国际教育了,但是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当我们在谈论“国际教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无数次讲座或者对谈中,我发现两个趋势:
第一,很多人把国际教育等同于国际学校。
第二,很多人对“国际学校”的认知极其模糊。
这真的也不怪大家。因为关于这个领域的争议一直都有;而且,如今大概是人人都闻到了教育这块蛋糕的香味,“国际学校”的市场变得越发复杂了。这里面有刻意低调的,有打擦边球的,也有挂羊头卖狗肉的。但是,本文的主旨并不是要教大家一整套攻略,如何分辨这些学校类型。而是想探讨一下,“国际教育”对中国家庭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分享一下龙应台对“国际化”的理解:
“国际化”现在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慢一点,究竟什么叫“国际化”呢?
按照字义,就是使自己变得跟“国际”一样,可是,谁是“国际”呢?变得跟谁一样呢?是变成英国美国,还是印度菲律宾?
“国际化”是一种知己知彼。知己,所以知道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
“国际化”是你懂得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方法和技巧,来把自己民族最特别的东西推销出去,让外面的人看得懂,听得懂,认识你。
“国际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从龙应台的观点来总结,“国际化”要求人两点:
一是要懂得世界。懂得语言、文化差异、思维差异;
二是能够让世界懂得你。你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能够说明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
要把这两点做到平衡估计蛮难的。现在看教育界,一方面是国际游戏规则还没普及,另一方面是我们自己教育里的民族性也捉襟见肘。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好的国际教育?
是外语培训吗?是参加“洋高考”SAT吗?是学习英国、美国、加拿大的课程吗?是出国去参加夏令营吗?是去国外留学吗?是一定要大把砸钱的吗?是少数人的专享吗?
世界联合学院(UWC)常熟校长华晓杭女士说,都可以是,也都不是。
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国际教育应该给年青人提供了解世界性问题的知识,培养他们对于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决心。
换句话说,国际教育是培养各国学生对于世界性问题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在各大国际课程中,最具国际化特色的当属IB。IB在诞生的理念就是让年轻人明白“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
国际教育的精神一定是开放、多元、包容的。单一的中国教育不是国际教育,单一的法国教育、英国教育、美国教育也不是国际教育。这个教育体系中包容的文化元素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答案太复杂了。一方面是国际学校在国内的类型就很复杂,有政府公办的,有大使馆办的,有民办的,有公立的,要细分下去,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国际学校的理解和需求也很复杂。简直就是一千个家长心目中就有一千种国际学校。有人觉得看课程和师资,有人必须要求学生有外国人,有人光看学校每年海外学校录取率,有人啥都不仔细看,光看学校名字里有没有“国际”二字……
依照UWC华晓杭校长的划分,如果我们画一张如下的图,横轴代表从左到右代表国际化程度递增,数轴从下到上代表中国化程度递增,那么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张中国的提供“国际教育”学校的坐标图。
国际学校不一定等于国际化。比如左下角的学校,如果这是一所几乎全是针对单一国籍学生的国际学校,其授课语言、教材、价值观也都为单一国家,那么国际化程度也并不高,本质是一所开在中国的外国本地学校。
公立学校也并非完全与国际化绝缘。如果这是一所本地的中国公立学校,也并不意味这它不可以变得国际化。如果说能够继续挖掘我们教育中真正好的东西(比如基础扎实),如果说能够改进一些我们不够好的东西(比如过于强调知识记忆,缺乏探索和鼓励式教学),公立学校不就也像“国际化”的那一端靠拢了吗?当然,也有可能以上完全是一个门外汉在胡乱指手画脚,很有可能有无数有识之士都实践过这个问题了。
比较理想的是右上那个圆——既国际化又保有中国民族特点。我个人比较看好这两年新兴办学理念下的新型民办学校,社会各界都在做教育的实验,有担忧的声音,不过我觉得乐观去看,有了钱去办学总是比做其他任何事都要好。这种学校,最符合对国际教育充满向往,但又不希望孩子完全西化,丢掉中国文化之根的中国家庭的需求。
时代在发展,学校、国际课程都在变化。无论是 A-level、美国课程、英国课程、加拿大课程,也都有从一个国家课程变得越来越柔性的趋势。IB核心、TOK等非常强调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的课程,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非常重要。
中国公立学校在国际性上在提升。学校不应是留学洋高考的补习班,而是真正培养国际视野的年轻一代。外国人子弟学校的中国化也在提升。一个原因是许多华人现在持有外国护照,也可以就读外国人子弟学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在意识到,如果有更多的外国学生能够成为中国通,这对解决世界性问题大有益处。
说到这里可以插个题外话,我们的真正走向国际的“民族特色”是啥?
以前,我们的印象是这样的: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
2000年,章子怡穿中式刺绣肚兜亮相第50届柏林电影节
1994年,张晓刚以文革为背景的《血缘:大家庭》系列出现在第二十二届圣保罗双年展上,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家庭合影”的作品。
现在我们的印象是这样的:
2013年,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最佳导演奖。李安是电影史上第一位于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电影颁奖礼上夺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2014年,刘雯身穿Zac Posen绿色长裙亮相Met Gala纽约大都市时装庆典红毯。同年刘雯以700万美元与米兰达·可儿、凯特莫斯并列福布斯模特收入第三。
2015年,刘慈欣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在美国出版,并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这里面的变化是不是一目了然?把“民族的”东西贴在脑门上,和放下了那些迫切想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的紧张感,出来的东西是不是格局大不一样?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写下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从此这句话成了多少人的万能压箱宝,所有的争论最后都可以抛出这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呀。换句话说,只有老祖宗留下的才是好的。是吗?
民族的东西,在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时候,很容易被标签化、猎奇化、庸俗化。
所以说要寻找理想中的民族教育,不也出现好多怪异的拼盘?比如一说传统文化就让小孩念三字经啊,弟子规啊;比如一说弘扬汉学就要穿上不明面料做的宽袍大袖啊,戴个道具一样的帽子啊,去孔庙之类的地方祭拜啊;比如一说“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就出现“小学生集体给父母洗脚,父母还感动得涕泪横流”之类的新闻……
龙应台跟一个英国的知识分子谈话,有一次曾经问他说,有什么书是你这一辈子来每两年必读一次的?他说是《圣经》。龙应台说是《庄子》,她每两年一定会翻过来重新读一次。每一次都会有新的认识,从来没有让她觉得这是旧书。龙应台从十岁开始,父亲教她们背诵《古文观止》。到现在几十年之后,每一次看了都有新的体会。所以龙应台说,传统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
只是看你自己当代的人有没有那个新鲜的眼睛跟活泼大胆的想像力,去重新发现它,找到它。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山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大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衔接的地方。
所以说,要找到“民族的”精华,恐怕还得先“国际化”才行,如同一百年前的民国涌现的教育思想家们,都是先上的私塾,打的国学底子,青年时期再留洋,然后再回到中国,开创了中国当代的教育。没有一双国际化的眼睛和崭新的思维,恐怕也很难创造出新的民族之精华,只是在老祖宗的故纸堆里打转转罢了。
我曾看过台湾道禾书院创始人曾国俊在TED上的演讲,很受启发。他本身是艺术家,也是云门舞集舞蹈教室、北京德泮书院、北京培德书院的创办人。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华人教育下一步”。
他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其实还处于OEM、代工业的阶段。课表一摊开,里面全部都是西方的逻辑,没有东方的逻辑。百年来华人世界几乎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教育。
我们过去由于落后向西方学习,这无可厚非,但现在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把东方文化之美找出来,寻找华人文化中的现代性、独特性、未来性,而不是陷入复古、守旧、传统、保守。
比如,在台湾的道禾,非常鼓励家长在家自学。例如古琴,书法,茶道。中国最特别,所有的文化都有一个载体,而那个载体会触类旁通。做有文化的中国人,自己得先试,而后才能去怪别人。重要的是自己先爱上一件事,然后好好做那件事。很多家长并不理解这个秘密,整天像一只花蝴蝶,带着钱包到处付钱,到处想学,结果什么也没学到。
他说,你不肯定自己,不了解自己,你也很难真心地肯定别人。了解自己,肯定自己,喜欢自己,进而有能力欣赏和肯定别人,这就是国际化。
我好喜欢最后这段话。真正理想的国际教育,既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西化”,也不是只用“民族”二字遮盖不自信和恐惧,而是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首先,就是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不见得一定要去私塾、书院,但是如果用心去找,一定可以发掘出一些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找到中国人自己的表达。
国际教育圆桌∣爱娃
“爸爸真棒 · 国际教育圆桌”的主持人爱娃,是混血娃妈,资深媒体人,某国际教育刊物前主编,国际教育研究爱好者,她认为所有关于教育的追问都会回到我们的自身。
如果您还意犹未尽,可以关注爱娃的个人公众号了解更多干货——
国际教育地图
一份清晰的国际
学校择校地图
长按关注“爸爸真棒”的各位老师最近将陆续上线分答,欢迎来一起玩。下面是爱娃老师的分答,约么?
您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标题,见更多“爸爸真棒 · 国际教育圆桌”更多文章:
◎ 您可以在“爸爸真棒”后台输入“爸爸说”、“棒学堂”,“他山石”“育儿经”“特会玩”等获取更多相关的精彩文章;
◎ 如果觉得我们还不错,可以长按下面二维码,然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对本文有共鸣还是有异见?欢迎填写留言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