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给我们上了一堂"思辨"扫盲课
不但新年过完了,连寒假也已经过完了。开学了,我们也可以把囤了好久的干货开始大放送了。
思辨,是西方的教育精华。美国教育里有大量的阅读和研究性论文写作,目的就是要培养人的思辨能力。了解和学习思辨能力,对帮助中国学生申请更好的美高和美本至关重要,也对中国学生适应未来美国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大帮助。
虽然家长们已经被“critical thinking/审辩式思维”这个词轰炸了不少时间,可是大多数在中国传统体制里成长起来的家长,可能对审辨式思维到底包括些什么,依然了解不深。
非常有幸,去年的12月,“爸爸真棒”有幸请到了两位在美国教育体系里成长出来的优秀女孩,两位“Lucy”来给爸爸真棒的家长做了一场难得的线下分享会。
两位Lucy里,一位是Lucy Zhang,哈佛大学经济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BA。我们之前的文章介绍过她,就是那个在17岁时获得了包括哈、耶、普及威廉姆斯等11份顶尖大学录取通知的超级学霸,她最终进入哈佛,很大的原因在于她是一位辩论高手。
另一位则是Lucy Peng,她是Lucy Zhang在沃顿商学院的同学兼好友。2015年,她俩联合创立了梦帆教育SetSail,专注于提高中国初高中学生的思辨、辩论、以及演讲能力。
活动的开始,Lucy Zhang老师给在座的家长做了20分钟左右的演讲,讲述她在个人的成长中,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素养让她受益终生,那就是“热情”及“思辨”。她也有一个观点,就是名校及名企所看重的并非标化成绩,所谓“成功人士”的出众之处是在于他们有严谨而独树一帜的思考能力。
而最精彩的还是两位Lucy老师分享的纯课程干货,也就是三个知识点——
如何判断信息来源可信度
如何分辨逻辑谬误
如何理解和应用数据
别小看这三个知识点,它们恰好可以对应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最普遍的三个现象:
不懂判断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在社交网络盛行的今天,造成谣言泛滥;
不懂分辨逻辑的谬误,造成评论区的惨不忍睹;
不理解数据,不知道如何寻找、引用数据,则让大量廉价的情感型鸡汤文和拍脑袋的公知文盛行。
▼以下内容来自当天讲座的内容整理及其后的补充:
我们为什么相信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这是一个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问题。每一天我们的身边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作为智慧生物,我们该如何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可信,什么样的信息不可信?
在美国,学术论文正是基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教授会根据学生对可用信息的分析,以及在论文里学生如何推理出“真理”的过程,来评价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
事实上,哈佛大学的座右铭“Veritas”就是拉丁语中的“真理”。所以可见这个推理出真理的过程是多么重要。
搜索这个真理时,学生需要整理很多可用信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这些信息,取决于我们多大程度上相信这个信息的来源。这在新闻学里有个专用名词叫做“信源”,信息的来源信誉度越高,这个信息也就越可靠。
在上面的幻灯片中,我们列出了一些在学生评估一个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时应该问问自己的典型问题:
这个作者是否具有该领域内较资深的背景?
这篇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是否有新的信息补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否有某个组织花钱雇他写这篇文章?
如果是这样,文章背后实际的动机是什么?
最后,作者在哪里写的这篇文章?
作者的背景和环境是什么,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写作?
Lucy老师举了个例子:如果你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哪些方法可以求证这个信源的可靠程度呢?
在下图中,你可以看到红圈区域显示所有关于这篇文章的可信度和作者信息的位置。
你可以查找作者,Frida Ghitis,看看她是否在相关领域有权威性、是否从属于某个具有权威性如大学等的机构。
你可以调研CNN的背景和大致的政治观点(更多关于媒体的立场信息,请参见下一节)。
你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的写作日期,因此你可以去确认文章中引用的一些法律,如果是很多年前写的,那么这些法律很有可能已经产生了变化。
最后,你知道,这是一个观点性文章,因此你可以预见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Lucy老师还强调,美国大学的学术论文中是禁止引用类似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可任由公众编写内容的信息平台的信息的。因为曾经有一个澳大利亚12岁的男孩在维基百科上把自己改成了澳大利亚的第三十任总理,两天后才被人发现再修改过来。类似这样的情况层出不穷,这也是为什么维基百科等不可以被拿来进行学术引用。
同时,在搜寻新闻资料中,不同的媒体机构所偏向的价值观不一,导致他们对于某一具体事件的观点陈述也会有所差别。
比如在美国,人们因为价值观不同而被分为开明派和保守派(一般来说开明派比较认同民主党的核心价值,保守派比较认同共和党的核心价值)。开明派普遍支持大政府、同性婚姻合法化、女性堕胎以及反对死刑等,保守派普遍支持小政府、自由市场、死刑以及反对女性堕胎等。
当我们调研报纸媒体的可信度时,会先调查读者自身的价值观倾向于开明还是保守,然后再调查他们对哪些媒体更信任。
如下图显示,红色的是更信任,黄色的是更不信任。横向坐标是靠左更开明,靠右更保守。
▲图片选自Pew Research Center
从图中不难看出,更开明的人觉得类似BBC、NPR等媒体更可信。但是到了CNN,比较保守的人就不那么再相信CNN的报道了,他们也就更不相信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些更为开明的媒体了。
而福克斯新闻确是受保守派非常信任的媒体机构。新闻刊物中,只有华尔街日报是两派共同信任的信息来源。
所以个人的价值观能影响你对媒体信息的信任程度,而各个媒体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立场倾向。
2Plagiarism 抄袭讲到了信息来源,就不得不讲到抄袭,因为这涉及到你如何正确引用可信的信息。
据统计,2014年有近8000名中国在美留学生因为抄袭被开除,这些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前100名的大学就读。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对“抄袭”的理解和美国教授有所不同。“如果一个想法很赞,我为什么不能在我的作品中使用呢?英语又不是我的母语,为什么不能用一些原文中的句子呢?”然而,这种行为在美国大学足以构成抄袭,让一个学生从大学永久除名并且留在他的记录中。
在这里我们要告诉你一些关于抄袭的知识。请看看下面的具体内容。
在大学论文中,几乎每段中都会用大量的信息引用,你可以尝试完成下面这几个小测试,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何为抄袭。
在上述案例中,第二个学生写作样例和第三个样例都涉及抄袭,他们都需要标明引用。
3理解和应用数据在文章中使用数据时,要适度适量合理运用,不能过度运用,同时,数据的使用是为了加深读者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因此,应该尽量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要十分注意如何用数据说话。例如在上面的三句话中:
“美国有很多中国学生“
“美国大学有很多国际生,其中许多人来自中国“
“根据国际教育机构统计,去年有接近13万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比去年同期增长30%“
很明显的,最后一句话是最具体的,就是因为它用到了最多和最准确的数据。这样类似的语句就可以拿来当成很有力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我们还要了解每个数据背后的含义,以此懂得人们可以如何利用和操纵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在这里两位Lucy老师提出了在他们上高中、大学以及商学院都不停地重复学习和巩固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平均值及中值。
请看下图的一个具体的例子:
每个人在听到下面两句话“这个房间里的人的平均收入是0”和“这个房间里的人的平均收入是20万美元”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认为第一间房间里都是穷人,而第二间房子里的皆是富人。
但是事实是,如果第二个房间内,只有一个人的收入为100万美元,而其余四人收入皆为0的时候,这间房子里的人们的人均收入还是20万美元。这个例子说明平均值并非我们想象中能够代表大部分人的情况。平均值往往会被比较极端的数据影响,比如比尔盖茨或者巴菲特的工资就会影响美国人均收入的数字,把这些亿万富豪的工资拿掉再算人均收入会更代表美国大部人的收入水平,或者选用中值会更能准确的反应美国大部分人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
在某些新闻中,某些数据会以“平均值”的方式出现,作为信息接收方,我们应该清楚数据的中值会比平均值更能反应大部分人的情况。比如下图中的例子:
两个说法都是对的,美国人的平均收入增长了4%的同时中值收入却下跌了5%。这个情况的原因在于有钱的人更有钱了,而中产阶级的收入有所下跌。所以中值收入可以下跌而平均收入还能继续增长。如果一个新闻报道倾向于美国经济转好,它就会用到平均值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相反的,另一个倾向于报道美国经济还没有从衰退中复苏的媒体就会用中值。
如何正确理解数据,也是审辩式思维的一个重要能力。
了解了这些审辩式思维的知识点之后,您和您的孩子是不是感受到了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中的差别呢?是不是也感受到会思辨的重要性了呢?思辨作为要从小锻炼的能力,越小开始学习越好。
而对于家长来说,尽早理解思辨,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将来希望出国深造的学生,拥有热情及思辨这两个基本素养,也是会对未来大有裨益的。
➤ ➤ ➤ 延伸阅读
您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标题看“爸爸真棒”此前发布的关于“思辨”的文章: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