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终放弃的道路,为什么要孩子重走一遍? | “焦虑的上海小学家长”后续
这里是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亲子平台,
分享身边育儿达人(尤其是爸爸们)的育儿经,
多元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启发,
创意游戏与实用资讯,
予教育以理性,予育儿以灵感
————————————————
为什么教育资源最丰富的上海,小学家长比哪里都焦虑?(直接点击标题可看)一文昨天发表以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见“教育焦虑”确实是时代病。
文章作者李梓新说“我写的只是冰山一角,是冰山浮在海面上,比较看得见的那一小部分。每一个亲身经历的家长都会有更全面的感受和故事。在这里,我想重申一下,我其实无意增加大家的焦虑,只是把现状总结一下,供大家对症下药。”
今天的这篇文章,李梓新想来继续来谈谈——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看待摆在孩子们面前的这些教育道路。很多时候,为孩子的教育焦虑,实质上是我们自己的焦虑,可能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要先解决自身的问题。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报之以李(id:cnmediaorg),作者李梓新是中国三明治创始人,行游者,作者。
————————————————
为什么一定要依赖于这个教育框架?
在第一篇文章末尾的投票中,我投了“心宽,放养式管理”的选项。这是我内心的真实体现。大概有20%出头的家长和我有一样的选择。回头想起来,这个选项或许有些问题,心宽未必要放养式管理,也可以一边心宽,一边和孩子一起积极地寻找办法共同成长。
我自己确实不怎么焦虑,因为我通过思考早已经调低了对他未来的期望。但另一方面,我又对孩子有一定的信心,从日常相处之中,我知道他是一位善良、老实、有一定创造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应对挫折能力不足,耐心不足的孩子。
我觉得这样一个孩子,在我们的关怀下自己探索成长,到了成年,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个世界自会有他的一个小位置。
如果这样想,你的焦虑会减少,因为我们确实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判断怎样的一个人在今天的社会上可以获得怎样的机会和资源。
所以,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作为父母,你自己能不能跳出当今的教育框架来考虑孩子的成长问题?
我们这代人,是深深随着这个教育框架成长的,几乎动弹不得,鲜少有人homeschooling一路出来。在这一点,我们比自己的父母还深陷其中。我们的父母大多受教育不多,他们的人生道路和格局是自己闯出来的。
而我们这一代人中的一部分,包括我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个教育框架的一些红利,去了国内很好的大学,后来也努力申请到了国外读书。我们或多或少在这个框架获得了回报,这使我们在潜意识里对这个教育框架(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有颠扑不破的依赖。这种依赖惯性从血液里直接就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
但就像这个日益爆炸变化的时代一样,一样东西在二三十年前适用,不见得现在适用。很多人并不能在船开始发出警报的时候就果断弃船而去,就如我所在的媒体业一样,十年前就发出警报,但现在已经沉船遍地。
在我看来,“马太效应”的出现,资源的高度集中而且牵涉房产等庞大社会因素,社会流动性减弱,就是这个教育框架发出的警报,尽管我判断从警报到沉船,可能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但我们难道不能提前做些准备和调整,至少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为孩子赶不上这趟船而焦虑万分么?
对教育标签化的反思
说具体点,就是我们开始要重新审视这个教育框架里的一些道路,无论国内的,国际的,难道我们只能像对神一样供奉,遵从它们,而没有自己的一些主观能动创造性在里面?
诚然,这个世界是讲究标签的,现有教育框架给我们制造了很多便利的标签。比如传统的名校出身——从事金融和咨询行业数年——然后读一个MBA,这样从美国传来的精英路径,也曾经在1990年代开始的20年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优秀学生和后来的白领们。可是,最近几年,这些精英们大多自我颠覆了这个路径。他们开始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离开那些看起来光鲜的标签,甚至双手沾满泥土做起了农夫,在我过去五年创办的中国三明治(微信号china30s)里,我们记录了近千个这样的故事。为什么我们自己最终放弃的,却又要让孩子随着我们的来时路径重走一遍?
可能有人会讲,这些人通过接受精英化教育取得资源和地位,或者财务自由之后,才能做这样的选择。我觉得有这样的情况,但不尽然。我自己采访和接触的很多朋友,在迈开那一步时,没有人是完全想好的,没有人是完全衣食无忧没有风险的,真的衣食无忧你可能更没有动力和压力去迈开那一步了。
昨天有我以前的一位学生转发了我的文章,她是这样评论的:
朋友上的就是文中所提no.1的上海中学,但他说他一点也不喜欢也不开心。相比之下,我大学毕业了还天天夸自己母校执信中学,开心,珍惜。当然,他最后去了港大而我到了汕大。。但又然后,我们现在一起做同样的事情。人生这样吊诡复杂,做家长如何能为孩子预测太远呢。
人生确实难料,这位学生从广州的重点中学执信,到了普通人眼里的一般大学汕头大学,却获得了难得的机会和资源。在大二的时候,她随我带领的学生采访团去了美国采访总统大选三个月,她在我的团队里是年龄最小的,却是唯一的摄影师。在那之前她已经在学校的另一个项目去了非洲采访。毕业后她去了著名的影像人文杂志《Lens》工作,现在和他提到的港大毕业的男朋友一起做独立摄影,前一段时间拍了一部引起强烈反响的同性恋伴侣视频和肖像专题。
其实,推崇教育标签化,和推崇进大公司是一样的体制依赖。但现在,这样的潮流已经明显过时了,就看你敢不敢从孩子的教育源头就开始实施变革?
什么是重要的个人基础能力?
未来的社会,肯定是更加遵从个人价值的,这个价值肯定是多元化的。
作为父母,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价值实现路径,发展他的可能性,保证一些基本个人素质的培养。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
更具体而言,我们在孩子的儿童和少年阶段,要培养的是孩子的品格、视野和基础能力(我自己认为是国际化生存、母语、英文、体育、有一两个爱好,以及保持终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些能力,坦白讲,我自己有很多是20多岁才一一补课的。因为我们之前没有这些条件,也没有这样的认识,虽然我们通过应试教育拥有了名校学位,可是我们还是没有这些能力。以我自己而言,我就读的大学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文科高校,但是整个学校当时没有一名外教,英语走过场,出国交流机会也很少。毕业后可以有个工作,但很容易就混日子了,这是我们很多同龄人的影子。现在的时代不同了,我觉得,孩子们应该抓紧时间和机会先培养这些能力,而不是因为对教育框架的依赖而急切地去成为一名“学历人”。
在这里,我要说明我并不是要抹煞学校的作用。现在教育不断进步,很多学校都在多少提供上面所说的能力培养,只是实质程度不一。像我前一篇文章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一个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心仪的学校之时,往往像一场赌博。因为他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少,一些名校更是“朝南坐”,不愿意给家长太多信息,你爱来不来,反正竞争者那么多。家长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去初步判断,但是谁又能确保孩子进去之后真实的感受,要知道一入学,很多事情变动起来就会极其麻烦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标签的名校又成了所谓的心理安慰的“保证”:反正都是信息不对称,他们名气这么大,应该不会差吧。或者是:反正哪所学校都有问题,都没法了解清楚,那就选名校吧。
坦白讲,我自己都未必能摆脱这种困境选择。因为除非我付出很大的力气,进行调研,跨越很多人为的壁垒,才能够对一个学校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太难了。而依赖口碑的二次传播,可信度又打了折扣,传播学上所说的“传播噪音“和”损耗”因素加了进来。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在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所谓的“自救”。自己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或者自建教育资源,弥补孩子不能接受到的那部分必要教育。
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一定的体系独立生活,但我们要学习对这个体系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我不认为我们要绝决地去homeschooling,那个太难了。但我觉得家长自己先做到不对名校迷信,不对标签迷信,得不到名校的机会也不要太沮丧,才是缓解自己焦虑的药方。
“仪式感”
而在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方面,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家长自己要先树立信心和兴趣,拿出专门的时间。在这里,我只想先提一点,就是“仪式感”。
中国家庭其实是一个仪式感日益被冲淡的社会细胞。传统上,我们的节日有很多仪式感,就像我们家乡潮州,过年有非常多繁琐的祭拜风俗。这些仪式,其实形成了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秩序。
现在,大多数的中国都市家庭,仪式感已经越来越缺乏了。节日也没有什么固定的仪式,平时家里的各项活动,也比较随意。这样,孩子内心其实是没有什么秩序性的。我觉得这种秩序性,是决定一个人的精神、灵魂能不能有一些熟悉的路标,去尽快地回到自己熟悉的场景,进行创造性精神活动的重要构件。
今天,非常纯粹的,不受干扰的场景,在家庭里,一般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这些“三明治一代”中国人处在极端复杂的家庭关系结构之中。我们的父母一代虽然自发成长,但由于时代格局的大变迁,他们大多是传统体制的追随者,很难接受自由的新观念。加上家庭的场景里,干扰和诱惑太多,孩子容易分心。但是,像很多妈妈和孩子做的睡前阅读,也是一种仪式感。
如果在家庭中,如果不能构建有仪式感的学习型小环境,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外部构建它。我认为带几个小朋友,在一间文艺气息的老房子里面,谈论中国文化,练习写作,就是一种仪式感,我正准备一点点去构建它,虽然还不知能不能成功。
就像,放一本日记在故乡,每次回去的时候写上一篇,已经成为我非常重要的仪式感。那本日记,到现在已经写了10年了。
最后汇总一下这两天大家投票的结果(把“报之以李”、中国三明治、爸爸真棒三个公众号的投票集中起来,截止到1月17日中午共投票人数已超过1500的科学样本量)
你对孩子的小学教育焦虑吗?
选A. 焦虑 的751人,占 56.7%
选B. 心宽,放养式管理 的 289人,占21.8%
选C. 后知后觉,看了你的文章焦虑了!285人,占21.5%
可见,“硬焦虑”的家长接近6成,“泛焦虑”人群接近8成。
你希望你的孩子在哪里读大学
选A. 国内的598人,占 45%
选B. 美国的505人,占 38.1%
选C. 欧洲或亚洲等国外的222人,占16.8%
不同平台的选择略有不同,不过基本上,中美两大国是两大主流选择。
想要了解更多?长按👇底部二维码,然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然后:
◎ 输入“爸爸说”,聆听有想法的爸爸们的育儿故事;
◎ 输入“棒学堂”,看看牛爸牛妈传授的学习秘籍;
◎ 输入“他山石”,阅读国外最热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 输入“育儿经”,获得身边最热门和实用的育儿知识分享;
◎ 输入“特会玩”,一起和孩子有创意的玩;
◎ 输入“讲故事”,看看可以疗愈孩子的精彩故事;
此文对您有帮助么?欢迎在下面留个印让我们知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