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验数据 | 晚稻稻曲病防治,你还在“马后炮”吗?

2016-09-23 Ms.Z 德强生物
【摘要】近些年来,晚稻生产上发生的稻曲病发生日趋严重。这与晚稻抽穗前后高温高湿有关外,主要原因是在防治上不够认识,在用药时更没有抓住关键时期。


随着水稻种植粳稻化和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稻曲病在各地稻区普遍发生,而且逐年加重,危害较大,由次要病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害。
稻曲病危害:产量损失,污染稻谷、产生毒素


发病现象


稻曲病只表现在穗上,乳熟期穗上出现颖壳外张的病粒,初为黄绿色,后逐渐膨大成扁平或椭圆形的病粒而突出于颖壳。初时病粒表面光滑,后渐龟裂并生绿褐色丝绒状物,病粒边缘有时呈黑色并逐渐变硬,整个病粒形成一个菌核结构。病穗上病粒数少则1-2粒,多的可达10余粒,严重发生时全田一片黑色。



防治最佳时期

见到症状后才引起重视,用药防治大多是“马后炮”,失去了防治的适期,导致防治效果不佳,使病害逐年加重,危害较大。

因此,抓住用药适期是防治稻曲病的关键。 稻曲病的侵染循环目前还不清楚。但验结果表明,在孕穗前和破口后喷药进行防治几乎没有防治效果,而破口前10天左右进行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水稻稻曲病药剂最佳防治时期为水稻剑叶完全开展期,提前或推迟防治效果明显降低。

药剂选择

目前关于稻曲病的化学防治所使用的主要杀菌剂为: 苯并咪唑类药剂(多菌灵);甾醇合成抑制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咪酰胺等):井冈霉素也具有60%左右的防效。  

注意 田间试验表明,单一的药剂(如咪酰胺)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不佳,而桶混使用,尤其是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按照一定的比例桶混使用,能够提高对稻曲病的防效。


转载请标注:转自德强生物


 热门文章 【top1】有机肥、生物肥与生物有机肥的区别,你知道吗?【top2】精述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强烈推荐)【top3】生物菌肥存在十大误区【top4】生理性病害多发,生物农药当唱主角!【top5】起死回生术 | 亲眼见证:枯树如何发新枝,论农药到底哪家强!【top6】如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11种元素吸收原理大揭秘【top7】罕见寒冬将至 作物抗寒宝典【top8】近百种常见农药对比介绍(经典收藏)历史回顾



不然,转发也可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