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祭】天眼看汶川十年变化
2018年5月12日,距离汶川大地震已经十年。震后这里一片残垣断壁、瓦砾成堆、满目疮痍。而如今十年已过,灾后重建如何?这里的生态环境怎样?
5月初,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对外发布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结果和图集,基于十年间多时相、海量卫星数据,以及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获取的航空观测数据,对震区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堰塞湖、生态环境恢复以及城镇灾后重建等进展成效进行了系统分析。
本文带你从空中视角,直观感受汶川十年的变迁。
图1 2008年汶川地震灾情概况
图2 2018年“航空遥感系统”获取新北川航空影像
一、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
十年间,汶川震区通过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包括削坡卸载、植被修复等,地质灾害活跃度降低,植被修复整体情况良好;新发滑坡灾害等同时存在,且前期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居民地和重大工程区域还存在潜在风险,如北川县桂溪镇魏沟村泥石流、平武县南坝镇窑子沟泥石流等,需持续进行灾害风险判别和监测。
图3 平武县南坝镇窑子沟泥石流(沟口扇形地面积约9.8万平方米,泥石流淤积河道,对S105省道及居民点构成威胁)
图4 北川县桂溪镇魏沟村泥石流(沟口扇形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泥石流淤积河道,对S105省道及居民点构成威胁,最新影像表明该泥石流沟谷得到一定程度修复,但需要预防强降雨下再次启动)
图5 北川县擂鼓镇-平武县水关乡段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
二、堰塞湖监测
至2018年,汶川震区堰塞湖风险已基本消除。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已成为风景区和重要水利设施,目前堰塞湖坝体稳定,下游河道已经疏浚,且已进行人工泄洪,并通过修建跨湖大桥,解决了堰塞湖两岸群众出行困难。
图6 唐家山堰塞湖动态监测
三、生态恢复监测
利用植被覆盖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和降水数据对2008年后近10年期间汶川-北川-青川一带的植被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8年的整体植被覆盖较2010年增加,增加区域的面积占61%;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63%的地区水土流失强度在逐渐减弱。
图7 震后至2018年植被覆变化及土壤侵蚀变化
地震对岷山山系东部和邛崃山系中部、北部的大熊猫栖息适宜分布区影响较大,毁损面积比例在35%以上,其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灾严重,汶川地震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内植被受损严重,自2013年开始植被经历过渡期后逐步转为持续恢复状态。
图8 汶川地震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分布图
图9 卧龙保护区地震前后大熊猫分布点和目视解译灾害点分布图
卧龙保护区作为我国首批建立的、全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在地震灾害后损毁严重。该区域内地质灾害解译并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共有4771个地质灾害点,以滑坡为主,崩塌、碎屑流次之,主要分布在耿达乡、S303道路两侧。地震共造成保护区内超过500km2栖息地完全毁坏,损毁比例达25%以上。卧龙保护区内大熊猫保护设施因地震损毁严重,位于保护区东北部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耿达基地经过多年修复重建,目前场馆、道路等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备。大熊猫生境和保护设施整体恢复较好,但仍存在危害风险。
四、灾区城镇重建监测
汶川震区规范化的城镇建设、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新建城镇建有良好的道路网络、整齐规整的房屋建筑,各城镇的学校基本都建设了体育场,以及应急避难场所。
图10 新北川、汉旺镇、映秀镇十年遥感动态监测
图11、灾前到灾后遥感卫星记录城镇地表的变迁(2004年-2018年)
影像建筑区颜色和纹理变化特征揭示了恢复重建的建设过程,几个明显变化时间节点:
·2008年地震灾害导致大量房屋倒塌(除新北川),粉红色为倒塌建筑
·2010年建设全面展开,大面积粉红色为裸地(建设工地)
·2015年城区建设成形,纹理规整的蓝色和绿色
(彩色影像均为Landsat红、近红外、绿波段合成)
由图11的新北川、安州区、绵竹市、绵竹市汉旺镇、什邡市的影像可以明显看到,影像从2010年前纹理清晰的地表特征变化为不规则粉红色的裸地特征(建设工地),表明在2008年受灾后1年多时间里,经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后,城乡住宅、公共设施以及础设施的建设用地规划到位,在2010年恢复建设的地面工程全面展开,影像上大面积的粉红色显示了建设工地的裸地。随着后期建设的进展,2010年后的影像逐渐显现出纹理规整的城镇地表特征。
图12、城镇建设遥感监测对比
图13、2018年新北川实景三维模型数据
图14、重建学校遥感监测
对比城镇区域2008年和2018年影像(图12),以及2018年新北川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图13),可以看到灾后城镇规范化建设成效。新北川地震发生后以及重建完成后,可以清晰的看到平整的地面、规划完成的道路网络、整齐规整的房屋建设等。另外,各城镇的学校基本都建设了体育场(图14),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教育设施,也为当地的灾难应急提供了避难场所。
传媒扫描
【新华网】中科院:汶川地质灾害活跃度降低 堰塞湖风险基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