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院简介 |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School of Space Science and Physics

院长致辞

王守宇 教授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胡济民教育科学奖获得者

2016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

院长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空间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依托“一校三地”办学模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与济南、青岛校区物理学科形成了互相支撑、错位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

学院自2003年建院以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已成为山东大学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并连续三年在山东大学一校三地中层单位考核中获评为“优秀”。学院以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应用研究,同时大力倡导学科交叉,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学院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学生培养,学生多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现已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物理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学院已经确立了以“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为驱动的大力实施“六大战略”,从而实现“强院兴校”的发展战略,只争朝夕,砥砺奋进。

学院毗邻蔚蓝大海,坐落于美丽的玛珈山下,这里有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平台助你走进科学前沿,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现代化的管理运行模式载你从梦想的港湾启航,有敢于攻坚克难、勤勉奋进的良师益友带你“闻天逐日,探物究理”。在此,我代表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竭诚欢迎你的加入,学院更美好的明天将由你们来创造!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始建于2003年,同年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为探索“空间科学”优势学科发展新模式,2008年成立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并于2013年开始实体化运行,与学院“统一筹划、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在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实验室建设与仪器研发、重大科研项目争取、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工作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所属学科(团队)于2015年底入选山东大学“双一流”学科高峰计划特色学科、于2018年底入选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第一层次团队;研究团队实质性参与了 “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的研究或论证工作,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少数参与相关研究的高校之一;山东大学天文台参与大量国际联合观测研究、多次执行国家空间碎片监测任务,目前已发现获国际小行星中心永久编号的小行星15颗

空间科学攀登团队研制的日冕仪首次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图像

凌宗成教授团队利用嫦娥三号数据发现月球新型玄武岩的研究成果获评为2015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

核物理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文章,并被遴选为封面。这是核物理领域,中国学者在该刊发表的首篇封面文章

空间科学攀登团队证实“地球风”可在月球表面生成水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2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28人。专任教师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等一批高水平人才,还有知名客座教授10余名。学院教授给本科生的上课率为100%。

王守宇院长获胡济民教育科学奖

陈耀院长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学院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物理学和空间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招收本科生。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为省级“空间科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开设“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学院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和国际课程,承担了多项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改革项目,教师编写的教材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19年物理学专业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入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学院大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在校学生配备四年一贯制的本科生导师,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科技创新等活动。2020年本科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7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2019年我院本科生获挑战杯国赛二等奖

我院学生姚淑涛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校友王飞格(2008级)获得2019年美国宇航局Hubble Fellow奖

我院学生参加啦啦操比赛

学院国际化氛围浓厚,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引进了部分专业课程,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水平大学签署了学生培养合作协议。超过60%的教师具有长期海外经历,学院共有十余名国外客座教授和十余位全职工作的外籍访问学者/博后。

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其中国内升学率保持在50%左右,出境攻读学位近10%。毕业生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如2021届毕业生中有近20%的学生被保送免试研究生,全部被保送至国内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

学院秉承“知识服务大众,科学引导人生”的理念,持续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并在近年积极拓展“一校三地”系列科普活动,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年均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超150场次,年均受众超12000人,天文台先后获评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连续多年获评校五星级学生社团、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

招生大类及专业介绍

招生大类及专业介绍

我院所有本科生在招生录取阶段均按物理学专业录取。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暨“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每年于春季学期面向山东大学一校三地一年级学生选拔组建。

选考科目:物理。

人才培育特色

01

专业设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所培养拔尖人才为国家紧缺人才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将大力发展空间科学与技术,部署一批设施开展空间环境、月球、深空和宇宙探测,国家未来需要大量相关方向拔尖人才。我院承接了空间碎片和空间环境探测、“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的研究工作,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少数参与相关重大项目研究的高校之一。将在前期“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基础上借助重大项目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国家紧缺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与济南校区物理学院共同承担“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人才培养任务。

02

打破学科壁垒,因材施教

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

有效融合天文学、空间物理、行星科学、卫星导航、物理学等不同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科教融合、理工交叉”本科生(研究生)的“新理工”培养典型模式,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独具特色,致力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03

全面推行导师制

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

已经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实施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将重大项目、前沿科研成果与教学相接合,利用大学生科研立项、科创计划、导师制等方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通过科研立项参与教师科研达437人次;在挑战杯、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有百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申请专利4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04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

充分利用已有国际化条件和氛围,拓展新的国际合作资源平台,已从华盛顿大学引进《行星地质学》等三门国际课程,邀请领域国际知名专家给学生讲课、讲座,拓展高层次国际联合培养资源,以国际化标准培养学生,培养国际拔尖人才。

05

学生培养质量优异

本专业学生平均学分绩点、四六级通过率、科创获奖人数远远高于其它班级,历届毕业生的读研率接近或者超过75%。该专业的2011、2013、2014、2016、2018级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分别获评省级优秀班集体。2014级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还获得团中央“活力团支部”和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的称号。

国家级一流专业介绍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03年山东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与空间科学学科,在物理本科专业下设立空间科学方向。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并于2009年开始招生。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山东省“高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支持,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进行联合共建。空间科学学科是山东大学优势学科之一,是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涵盖日地空间物理学、天文学、行星地质学、卫星导航与遥感等培养方向,具有完整的学科体系,设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本专业本科学生属于“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享受更高保研比例、联合培养、专项奖学金等多种政策。目前拥有多名具有国际影响力且有海外经历的学科带头人,任教教师共 51人,其中5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高级职称45人,占86.3%。专任教师中有特聘教授1人,外籍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海外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此外,来自国家天文台、美国华盛顿大学、阿拉巴马大学、德国波茨坦地球科学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十余名任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部分客座人员每年在校时间超过1个月,他们的任务包括给本科生授课和讲座。杰出人才全员参与本科生教学。学科拥有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建有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空间等离子体探测实验室、光学实验室、导航实验室、行星数据和PDS实验室等。主持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和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基金委重大项目,科技部973、863项目及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是中国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培养目标: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数学、物理和外语基础,掌握空间专业知识技能,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航天及空间科学和应用领域从事有关天文学与天体力学、深空探测、宇宙和空间环境、空间遥感、卫星及天文导航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及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本学科承接了“夸父计划”、“嫦娥工程”、“火星探测”、“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专项”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使山东大学成为国内少数参与相关研究的高校之一。拥有目前大陆高校建成的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观测系统。与国家天文台合作,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选用一流教材,开设国际化课程,常态化开展国际专家和教授讲座和授课,双语及全英文授课比例高。从华盛顿大学引进《行星地质学》等三门课程,共建国内首家PDS实验室。打破学科壁垒,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有效融合天文学、地球科学、行星科学、卫星导航、物理学等不同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科教融合、理工交叉”本科生(研究生)的“新理工”培养典型范式,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独具特色。

专业方向:包括空间物理学、天文学、卫星导航遥感和行星科学四个方向,学生可以任选两个方向课程群完成培养计划。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流体力学、基础天文学、等离子体物理、空间物理学导论、实测天体物理、行星科学导论、恒星物理、星系天文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导论、空间探测技术、行星遥感及光谱学、测量学与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学、卫星导航 基础、摄影测量及遥感、C++语言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实验等。

就业方向:多数毕业生将进入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一步深造,少部分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在知名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或管理等工作。

修业年限:4 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特别说明: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不直接安排高考招生计划。将面向物理学专业及全校理工科学生选拔40人组建“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从二年级开始进入专业培养。

我院承办第十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交流会

空间科学团队首次揭示我国渤海地区重力变化成因

史全岐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发现月球暴露于太阳辐射的新模式

“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介绍

2012年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共建“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并持续获得中科院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支持。菁英班用于学生培养的教学和实践平台先进,建有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和山东大学直属的空间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同时还建有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PDS实验室和核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天文台由山东大学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建,并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设立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联合观测站,同时也是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获评为“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科普示范基地”,并两次获评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合作,建有国内首家行星数据系统实验室。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空间和天文科技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学校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方案、“空间科学与技术”高峰特色学科、山东大学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各类省部级平台、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师资队伍以及浓厚的国际化氛围,采取“科教融合、以研拔教”的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培养质量,立德树人,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空间和天文领域的拔尖专业人才,满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政策: 菁英班从山东大学一校三地的大一学生中择优选拔,从二年级开始培养,实行淘汰制。学生规模稳定在每年40人左右。菁英班师资队伍雄厚,杰出人才全员参与本科教学工作。菁英班学生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比例达30%,评定优秀学生学业奖学金的比例为50%,另外学生借阅图书可享受研究生待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每年为菁英班学生设立不少于8名的国家天文台专项奖学金。在菁英班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项资助期间,学生还可同时申请参评国家天文台提供的额外专项奖学金/助研金。四年级学生可申请学院设立的助研岗位,每个岗位提供不低于400元/月的助研津贴,其中学习成绩在前50%、符合保研基本条件、且确定留校在本专业读研的,由导师按研究生一年级待遇发放助研津贴。对于确定保送到国家天文台的推免生,国家天文台将给予一次性特别奖学金奖励。

卫星导航与遥感实验室_北斗GNSS分析中心

学院承办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

物理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概况: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致力于满足国家对半导体行业、功能材料和核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我国信息科学、新材料、原子核物理的发展而设立。学院在物理学专业招收本科生,在物理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等二级学科)一级学科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目前,拥有专任教师 16 人,其中高级职称 14 人,包括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山东省杰青2人,骨干教师均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承担各类课题经费逾千万元。学院与美国圣母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等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与中国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威高集团和石岛核电站等多家企业共建“产学研”育人基地。2020年入选国家“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专业特色:物理学专业秉承“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理念,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度,着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国家挑战杯、山东省物理创新大赛等比赛中有百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申请专利4项。本科生发表SCI论文14篇。2020年获5项国家级竞赛奖项。

专业方向:物理学专业下设凝聚态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两个专业方向。凝聚态物理方向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物理、计算机基础,掌握物理学知识技能、具备创新实践能力、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可从事相关专业方向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核物理方向每年从三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向大型核科学装置、科研院所、核工业企事业单位输出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培养和输送优秀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可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光电子应用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军事科学、功能薄膜材料研发、医学物理、测试计量方法、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医用核物理和仪器开发等领域从事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模拟电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工艺、薄膜物理与技术、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器件、材料模拟与计算、计算物理与实验、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导论、基础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材料物理专业实验、C++语言设计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山东大学一校三地物理学科建设研讨会

我院在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物理科技创新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

学子分享

刘洋   2004级应用物理专业学生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百人计划研究员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在学科设置上非常有特色,学院各个学科有非常强的交叉性。学院非常的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诉求,为同学们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同时学院教师基本都活跃在的科研的一线,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满足同学们成长成才的需求。我以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鼓励和欢迎大家报考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

苗金水   2007级应用物理专业学生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山大物理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山大自建校以来一直保持着优良的学风,老师治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为我国培育了一大批学术界的泰斗。四年的大学生涯塑造了我扎实的物理功底,为我后来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山大对我的培养,欢迎莘莘学子报考山大物理等相关专业。

王涛   2007级应用物理专业学生

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工作学习这么多年,最留恋的还是大学生活,很庆幸,当年选择了物理专业,其实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一种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到夸克,大到宇宙,从微观到宏观,从无限小到无穷大,物理都将教会你如何严谨的看待问题,怎样从表象发现万物背后的运行规律。同时也将很好的训练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此真诚的欢迎大家报考物理专业,也欢迎大家报考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谢谢大家。

纪超南   2011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德国宇航中心、柏林洪堡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山大读了七年,一开始,曾倾醉于温柔海风、蓝天白云、通幽曲径、落日晚霞。后来,常常流连于图书馆、天文台、闻天楼、五食堂。猛然回首,发现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带我走近了日冕、太阳风、磁层,让我认识了月球的撞击坑,火星的氧化铁,了解到浩瀚宇宙中的超新星爆发,和日常生活中的北斗导航,无人机遥感。不知不觉中,已然折服于老师们的博闻强识,深藏若虚。在老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中,在同学的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中,自己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习得了格物致知的世界观,锻炼了扎实的科研素养,找准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尹若彤   2017级应用物理专业学生

校长奖学金获得者

2020年“榜样的力量”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

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有物理学和空间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生生专业。对于我而言,应用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我们既能见到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又能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对于物理学科,实验和思考都很重要,实验有助于深化了解理论,提升实践能力;思考有助于提高逻辑分析能力,拓展思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学院在培养学生时注重专业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因此不论你是物理专业的学生,还是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能学到的知识很多,比如天文学、量子力学、集成电路等都有所涉及,既充分开阔眼界,也能帮助学生找到感兴趣的方向。能够在山威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学习,此生不悔!

战一铭   2020级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

转眼在山大学习半年之余了,我对大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本院,有老师的榜样、学长学姐的关照、同学的互帮互助,让我觉得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小家庭。作为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的学子,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于个人而言,探万物之理即探人生之旅,物理即对生命深沉的思考;于社会而言,物理思维之谨慎,方法之巧妙,结论之完美,为一个社会结构构建提供思考方向;于国家而言,物理乃强国之基,治本之策,发展之根本,立足世界之林之前提。

薛文潇   2019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同学,我选择的方向是空间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方向。大二上学期的必修课基础天文学和我正在修读的实测天体物理都是我很感兴趣的科目,学院也会安排像空间物理学进展这类入门课程,使我们能够提前了解天文与空间科学菁英班的四个方向。学院的培养方案科学又充实,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们专业的同学们都能系统掌握物理学和空间科学的基础知识,为社会和国家空间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李雪劼   2018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想象一下站在美丽的星空下,自己可以中作为一名玩家进入庞大的宇宙。这种无与伦比的美丽和敬畏感是我对天文学的热爱的根源。但远远不止于此,更多的是,我们有潜力去了解那些的光点。我们已经建立了可以深入到宇宙遥远角落的仪器,我们可以使用高性能计算设备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开始并逐渐有能力理解这深不可测的东西。对天文的热爱让我来到这里,慢慢走进这个领域。第一次登上玛珈山山顶的天文台,第一次收集了自己的数据,第一次和老师探讨模型和算法,第一次和领域内的大牛对话,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时的快乐和满足。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

0631-5688751

0631-5688780

学院网址:

https://apd.wh.sdu.edu.cn/

微信公众号: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