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失业即破产!如果失去工作,该怎么挽救家庭?

2018-01-09 福妹 Formax金融圈

今天,微博上有一个问题上了热搜:“如果失去工作,还能挣到钱么?”福妹相信很多人心里都会有这个疑问。


从2007年到2016年,中国家庭的债务率翻了一倍多。已经有超过1/3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


各种贷款、高额的家庭开销,都迫使我们必须像陀螺一样不断旋转,一旦停止,面临的将是家庭经济的失衡,甚至是破产…


失业,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了,该怎么挽救家庭?


 

真正的中年危机是穷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元旦在即,春节在望,大家都在期盼着合家团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来自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研发组主管欧某,在 12 月 10 日这一天,面对公司的强制性劝退,他用最决绝的方式,从中兴通迅大楼26楼一跃而下,与世长辞。

 

剖析悲剧,大家讨论的焦点是欧某深陷中年危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两套房贷,而妻子又没有稳定工作,全家的负担都扛在自己一人身上,有些难堪重负。

 

结果屋漏又偏逢连夜雨,单位辞退成了压垮欧某的最后一根稻草,看着自己年近半百却两手空空,情急之下就有些想不开了。

 

斯人已去,不好评判什么,只是从这个悲剧中看到了中国中产阶级的脆弱,即便有两套房,也仍旧“难堪一击”。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性的悲剧。

 

谈到人到中年油腻腻的种种心酸,所谓中年危机,最大的原因还是穷——钱不够。大部分的事看起来很复杂,但归根到底还是能用钱来解决的。

工作上班如此,孩子择校也是如此,父母看病请医生更是如此,腰包硬,腰杆子才能硬。一个钱包干瘪的中年,估计过得也会很憋屈。

 

不难想象,跳楼之前,欧某一定在为钱发愁,心心念念的是这份工作如果丢了,这个家怎么办,下个月的房贷怎么办,思来想去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人很容易就走向极端。

 

一般来说,有房的人多少和中产靠点边了,但很多人听到这个标准还是个个哭穷。

 

因为家里是有几百万的资产,但同时也有数百万的债务啊。



除去债务还剩多少财富


无论是中产还是小康,中国家庭里,房子都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中之重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教授甘犁的研究,在中国家庭的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更是高达85%


2016到2017年,是中国人“财富大增值”的一年,在这一年期里,只要买了房,财富就直线上升。一年时间里,全国地产总价上涨了50%以上。也就意味着中国人的不动产财富总值增长了一半。如今北上广深杭多的是资产数百万的中产,而数百万的资产基本就是那套房子。

 

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房子毕竟不是全款买的,基本都有房贷。财富盛宴的背后,是老百姓加足了杠杆。财富升值的背后,是锁定了未来25年以上的现金流。

 

中国城市家庭的负债比例在不断增加,住房按揭贷款成了家庭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简直可以说家庭的债基本都是房贷。当财富盛宴到了最高潮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财富是增值了,但钱没有了。

 

之前网络上还流传一张各个阶段的财务自由标准。第一阶段,菜场自由,想买什么菜就买什么菜;第二阶段,饭店自由,想去哪儿吃就去哪儿吃;后面几个阶段分别是: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房子 43 34470 43 15046 0 0 1329 0 0:00:25 0:00:11 0:00:14 3441 43 34470 43 15046 0 0 1228 0 0:00:28 0:00:12 0:00:16 3285 43 34470 43 15046 0 0 1159 0 0:00:29 0:00:12 0:00:17 3490由,国籍自由......

在工资不涨,其他都涨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原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菜场自由,后来去了一趟菜市场,看了一眼进口水果和海鲜,还是被自己穷到,原来连自由的门槛都没摸到。

 

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所谓的中产啊,只有有钱的,有点钱的,和没钱的。所谓的中产阶级,听上去非常体面,但是事实上,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苦逼。

 

在中国,已经有超过1/3的家庭属于高负债家庭,财务状况非常脆弱,不堪生活一击。客观地说,大部分人其实是“被中产”的,而高负债才是大家的生活常态。



30%中国家庭“不堪一击”


钱少了,债多了,劳动收入增加却不明显,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极高的债务风险。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自己住的房子,如果不抵押融资、不卖掉,那就是涨到天上去其实没啥卵用。

 

但眼下就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现金流,资产固然增值了,但贷款还是要还的,生活还是要开支的。

 

在过去的好年景里,预期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大家都信心十足,纷纷借钱买房和提前消费,所以,房价和消费都节节攀升。“新中产”、“消费升级”呼之而出,仿佛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表面上看,家庭资产包越来越大了,有钱了。可实际上,这种富裕其实很脆弱,杠杆挺高,现金流挺紧张。普通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除了房子,可能已经所剩无几。一旦有意外,比如再遇到加息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失业,现金流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基本就得歇菜了。

 

最糟糕的情况,家庭可能就不得不变卖房产,到头来一场空。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2022年前,中国整体债务规模将达到355万亿,届时76%的中国城市人口将被视为中产阶层

 

在这些人当中,有多少人会是还不起钱的债务违约者呢?另外,就算还的起钱,但背负债务的人们会真正感到幸福吗?被冠以“中产”的标签,说的并不是有多荣耀,而是说有多苦逼。

 

有很多年轻人,在毕业之后,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

 

但是等他们真的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房子,还要养车必须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子和孩子已经把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拍死在沙滩上了。而作为一个中年人,最怕的就是失业,最怕的就是被淘汰,最怕的就是减薪,美好生活的重担都扛在两个人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只能乖乖打工还债。

 

被高负债绑架的家庭不堪一击,容不得一丝变故。以为有套房,其实是房子的奴隶。以为自己有大量的财富,其实根本花不了。



我拿什么来拯救家庭?


在国际理财界通行的标准普尔家庭理财四大账户当中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的财务如果想四平八稳,任何风险来临的时候,都不会让我们在财务上遭受剧烈的损失,我们一定要安排好这四大账户:


  第一个账户:家庭收入保障账户  


一个家庭只要有人还在工作,还需要用这份工作去支撑家庭的财务,那么这个家庭就还没有进入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的状态。


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家庭收入会中断?意外导致的身故、残疾会导致收入中断或急速下降。还有一个就是重病,重病不但没有收入了,还要再往医院去送钱。所以需要一个家庭收入保障账户。


这是一个标准的杠杆型的账户,能够以小博大,比如可以用5万的预算来创造500万的保障金额,那么这个杠杆的比例就是1:100。


给谁建立?当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您需要分析一下您家庭的收入的来源、比例、构成,是夫妻俩都工作,收入一半对一半的家庭?还是一方的收入占绝大多数,8:2的家庭?还是一个全职太太的家庭?


身故和残疾的风险发生概率一般是千分之五到八。所以在这个账户中,应该配意外险、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等。


  第二个账户:家庭健康保障账户  


随着我们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重疾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旦发生重大疾病,不光是收入中断,还要不断支出。


所以家庭健康保障账户也是一个杠杆型的账户,给谁建立?其实幸福的家庭里面,每一个人都是最重要的,因为重大疾病风险不见得就一定会发生在年长的人身上,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份健康保障。


如何建立?用年收入的10%-15%来建立。如果一个100万年收入的家庭,大概是10-15万就可以给全家人做一个较高保额的健康保障了。


  第三个账户:年金领取账户  


如果我们刚才讲的大事都不发生的话,那您觉得养老的发生概率是多少?百分之百!但它的杠杆比例比较小,只有1:3左右,所以它是一个保证未来一定有的年金领取账户。


给谁建?教育年金给孩子,养老年金给自己。


如何建立?教育金保险是以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为目的的保险,要看您对孩子的规划,是上民办学校还是公立学校、是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在国外上大学?要充分估算教育费用,还要考虑到通胀,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


储备教育金和养老金可以有多种渠道和工具,保险只是其中一个基础工具。但是保险具有专款专用和强制储蓄的功能,只有保险可以确保未来在孩子18岁的时候,要上大学的时候有这笔钱;在你白发苍苍干不动活儿,挣不了钱的时候,保证你有这笔钱。


  第四个账户:投资理财账户  


这个账户解决“无事”当中的投资、理财的问题,解决闲置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问题。那可以用的工具就多了,现在股票很好,基金也非常棒,还有黄金,p2p等等都可以。


理财的意义是控制自己的开支,优化配置自己的资产,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它可以帮助你积攒财富,但它本身绝对不是财富增长的手段。


所以,合理的理财一定是建立在“闲置资金”的基础上的。与很多人的直觉不同,并不是「越穷越要理财」,而是,你的收入越高,越需要理财(素材来源网络,配图来源:picup,图片已授权CC0协议,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当你的收入已经步入“中产”时

在保障健康、家庭、养老的基础上

再配合理财 才能加固家庭资产

为中年危机提供一道“防护墙”

点击本文左下角 阅读原文  

跟着福妹走 失业不发愁

 猜你喜欢:

《这份年终总结,你们还满意吗?》

《跟着鲁迅学赚钱理财之道》

《中国最富裕的1%,把钱花在了哪里?》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