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鲁吹一号”名头的背后:山东经济到底肿么了?

2017-04-09 LarryWong 政经参考资料

作者:LarryWong

来源:财富雪坡(ID:taicangking)



风水轮流转。


自2009年,山东省GDP总值被江苏省一举超越并被持续压制之后,迄今已有近10年的时间。


虽然现在的舆论对GDP越来越反感,但鉴于很多人仍有着浓厚的GDP情结,且GDP指标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不妨还是从GDP上来反思山东经济这些年的得与失。


山东经济到底肿么了?


The lost decade:
山东GDP数值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到山东的不少外地人,第一印象就是大农村,现代化的风气差,GDP数值与现实的反差太大,很难想象这是多年来高居中国GDP排行榜前三的省份,给人一种注水的感觉。


▲2016年微博“回乡见闻”话题里,网友上传的山东临沂农村做饭景象


如果你去浏览一些有关地域竞争的贴吧和论坛,时常可以看到“鲁吹一号”的名头在网络帖子中出现。不少网友对山东GDP的含金量甚至真实性存在质疑。


其实,很多时候,GDP是否注水,用不着那么严格的审计,只需两条腿到当地走一圈就知道了。如果你GDP很高,老百姓的生活却仍然不好,地方的交通环境仍然脏乱差,那GDP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GDP的政绩数据化考核是中国官场上对官员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这在早年确实是正面激励,现在却已被“异化”。正所谓,官出数据,数据出官。GDP至上的扭曲政绩观,折射出自上而下式政绩考核体系多年延续背景下的某种缺憾。


辽宁省省长在2017年年初的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对外承认,在2011年至2014年,辽宁省所辖市县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金融危机以来,辽宁统计失真已呈普遍化。GDP增幅、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数据、税收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分。


当然,辽宁省敢于这样公开否定自己,得益于一个天赐良机,前任一把手身陷囹圄,可以有人背锅了。


按照财经网的分析,地方经济数据统计失真的源头,是多年的官员政绩激励体系导致的各省份对GDP增长的单一偏好。为此,在真实的增长率不能够符合预期的情况下,一些省份不惜违背事实,主观修正当地的GDP数据,具体操作手法也非常多元。


而官本位思想重,好大喜功正是不少山东官员们的标签。好面子,行为做事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也是不少山东人给人留下的印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辽宁省承认GDP注水后,网络上有人不服气,难道苏浙闽就没造假吗?只不过他们喜欢把GDP往低了报。


其中意味,令人莞尔。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经济数据就像一副春药,不用不爽,用了上下级都嗨,用后却都成了瘪茄子。山东的GDP统计到底有没有像外界质疑的那样,已经失真呢?


十个维度检验山东GDP含金量:
到底有没有注水?


1GDP名义增速


目前各省市发布的GDP增速数据均为实际增速,是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包含了价格的变动。


众所周知,价格变动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不光关系到区域GDP总量的大小,也与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息息相关,用名义增速来观察各地的经济变现更为直观。


毕竟,GDP实际增速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2016年,全国部分省市GDP数据增长情况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经济在过去的一年里增长乏力,GDP名义增速只有6.36%,远低于江苏浙江等沿海省份。


事实上,2016年,全国有十余个省区市的GDP名义增速低于全国8%的平均名义增速,包括青海、湖南、山东、陕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辽宁。除了山东河北辽宁以外,都是中西部省份。


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资源大省或重工业占比较大的地区。


此外,如下图所示,山东的两大核心城市,青岛和济南,GDP名义增速在全国重点城市的竞争中,也处于最末端的地位。


▲2016年全国部分城市GDP数据增长情况


2资金总量


所谓资金总量,是指“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是考察区域竞争力、发展潜力的核心指标,因为资金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综合结果,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GDP可以作假,但资金总量是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央行系统公布的,没有被列入政绩考核体系,真实度还是非常高的。


▲图注:2016年全国省份资金总量排行前10强


从上图中不难发现,山东2016年的GDP虽高达6.7万亿,远超浙江省的4.6万亿,但金融机构沉淀的资金总量却大幅落后于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的数据相比,更是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3房地产投资热度


房子虽然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房产投资的热度,却也是地方竞争力的一个侧面体现。


2016年,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房价虽然也在一片涨涨涨的大潮中高企,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限购措施,但与同时期的杭州、南京、苏州、合肥、上海、郑州、重庆等地相比,依然只是陪衬的角色。


数据显示,从房地产投资额占2016年GDP的比重来看,北京、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等12个省市超过了15%。


4地方财政收入


▲图注:2016年全国省份财政收入排行前10强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山东财政收入接近6000亿元,但并没有拉开与自己GDP相差一个量级的浙江省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较低,税收比重低于80%,落后于江苏广东等省份。这应该不是因为山东省的宏观税率较其他省低,而更多是产业层次产业发展水平的问题。


5全社会货运量


据山东省的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山东省的货运量达到34.4亿吨,而此后却一直在下跌。2014年下降到26.1亿吨,2015年微弱上升到27.3亿吨。2016年,山东累计完成货运量26.48亿吨。至于货物周转量数据(货运量×运输距离),同样出现了显著下降。2013年山东省货物周转量为10260亿吨公里,2014年爆降到8177亿吨,到2015年微弱上升到8229亿吨公里,2016年货物周转量则是7658.84亿吨公里。


单独拉出山东的头号经济强市青岛来看,2013年青岛的货运量数据高达3.1亿吨,到了2014年却剧烈下降到6997万吨,2015年微弱下降到6872万吨。再看青岛的货运周转量数据,2013年青岛货运周转量为1114亿吨公里,2014年小幅下降到1038亿吨公里,2015年又微弱上升到1166亿吨公里。三年下来,周转量数据几乎没有区别,完全谈不上增长性。


6用电量


据中商情报网的一份数据显示,2016年1-8月,全国共有浙江(8.66%)、江苏(6.85%)、湖北(6.68%)、福建(6.28%)、广东(4.88%)等多个省份的用电量增速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与之相较,山东省在2月份用电量负增长4.52%,其他月份的增速也多徘徊在1-3%左右的数值区间。


再次单独拉出青岛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青岛工业用电量201亿千瓦时,较2014年的峰值205亿千瓦时,降幅虽然只有2%,但却是青岛史上第一次出现工业用电量下降的情况。


7GDP结构


山东的GDP投资品比重大,消费和出口的贡献有待加强。其实,山东的GDP之所以给外人以虚高的感觉,也是因为GDP中重化工业比重大。


2016年山东投资额达到52364.49亿元,超过了江苏的49370.85亿元,可以说对GDP拉动作用不小。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目标,2017年,山东的投资增速目标为10.5%,则投资额有望达到5.78万亿。


目前,广东、浙江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已在60%以上,进入到服务经济为主体的时代,而山东第三产业占比在2016年也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实现了历史转变。


8A股上市公司数量


上市公司反映各地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一份2016年9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广东、浙江、江苏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山东为166家。


市值方面,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位居全国前五。因为处于新兴行业的公司更容易受到投资者追捧,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地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层次。



9金融业和新兴产业占比


金融业和高科技新兴行业,是当今顶级城市竞争的两大战场,是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一份2015年的数据显示,山东省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5%,即使与中西部省份相比亦无优势。



而说到高科技新兴产业,只需直观地来谈谈我们对全国各省市顶尖企业的印象。


浙江有阿里巴巴、网易(华东)、华三和一大批互联网企业,以及华策、横店和宋城为代表的文娱企业,江苏有苏宁易购、途牛等互联网企业和苏南地区众多的细分领域龙头上市公司,广东有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光启平安万科等,山东却依然在拿着几十年前就已成名的海尔海信青啤来撑门面。


10外资


判断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外资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外资500强总部多不多,投资总额多不多,外国领事馆多不多,是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016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这其中,山东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0.7亿人民币,约合160亿美元。相较之下,江苏238亿美元,浙江170亿美元,上海19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富士康投资广东的液晶面板项目,三星投资西安的半导体项目,海力士投资江苏的内存项目相比,山东省缺乏高精尖的特大外资项目。


未来何去何从:
汉堡包夹层中地位略显尴尬


如果时间序列上的早期样本数据出现了系统性的偏离,经过多年的复利增长后,实际GDP和公开GDP的差异将会非常巨大。N年来累计的窟窿将非常可观。


由此,各种数据都需要改写,包括债务比例。


比GDP造假更严重的是用本地的民脂民膏去补贴其他省外地区,欲壑难填,此事终将积重难返一发而不可收拾。


因为,在GDP上吹牛是真要上税的,GDP虚增注水的最终受害者只能是老百姓。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收入虚增的税收数额,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缴。财政收入如果虚增空转的话,老百姓不仅得不到好处,而且相当于平均每人要按虚增的比例多缴税。上税的是老百姓,得政绩升官的是官员。


从上面10个维度来看,即使山东的GDP在真实性上不存在问题,其含金量也确实不高。


论经济体量,山东和广东江苏差不多,比浙江还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但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科技支撑以及民营经济和新兴业态发展等许多方面,山东和这些省份的差距还很大。


而且,在新的区域竞争格局下,山东夹在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世界级都市圈的中间,对其人才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山东的济南和青岛,在城市的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上,与杭州南京苏州成都武汉等城市的差距愈发明显,更遑论北上广深等世界级城市了。


山东的经济从引领全国之先,到如今略显尴尬的地位,走过“失去的十年”后,未来的山东能否迎来可喜的转折?


祝福。


后记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干部遍天下,诸如肖明天之类的商业大佬也为数不少,这样看来,山东的GDP虽常被质疑,但山东人的GNP全国第一应该没有异议吧?


备注:

①部分数据为间接引用,其准确性尚待进一步核实。

②因为爱,所以建设性批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