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哪里哪里乱——中东难民问题的由来与忧思

2017-07-01 天哥 政经参考资料 政经参考资料

来源:历史之瞳,作者:天哥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转载仅供网友研究参考


现在以色列的830万人口中,约有20%是阿拉伯人。相比其他人,留在以色列的穆斯林生活安定。


但犹太人无法在伊斯兰国家生存,也许这正是以色列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差异所在。



前言

领导说,难民不是移民。从单词的定义来看,非常正确,难民当然不是移民,这是毫不相干的二个概念。但是,人类世界的复杂性在于,它不是按照理性的定义建立的。也就是说,从理性世界到真实世界隔着不知道多远的距离。难民问题也是如此。

来看一下巴勒斯坦难民的故事,也许会理解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巴勒斯坦难民的由来

20年前的新闻联播里,每天都有巴勒斯坦人民的英勇斗争介绍,“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深深地印在了很多中国人脑海里。 

世界上有巴勒斯坦人这个概念吗?

其实是没有的,有巴勒斯坦的地名,但没有特定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公元前1025年,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希伯来王国,希伯来人,便是今天的犹太人。巴勒斯坦是罗马人在公元135年强加给犹太人,当时罗马皇帝哈德良咒诅犹太人,就用以色列仇敌Philistine的名字命名。Philistia 腓力斯,远古海上民族,那时是Israel以色列的敌人。圣经里面有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在巴勒斯坦的一个山谷,机智、顽强、勇敢的大卫用石头打败了腓力斯巨人歌利亚。

希伯来王国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庭等统治。而巴勒斯坦一直荒芜人烟,人丁稀少。马克吐温19世经末来此旅游,是这样评论的:“这是一片荒凉,贫瘠和没有希望的土地。耶路撒冷居民很少,除了贝都因人根据季节的变化在这片土地上迁徙往来之外,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村落。”

1827年,德国旅行家Karl Baedeker推出了全球首本旅行指南,其在业内的地位相当于美食界的米其林餐厅指南。1876年Baedeker出版的一本巴勒斯坦旅游指南中,估计当时耶路撒冷的总人口大约是6万人左右——7千穆斯林人、1万3基督徒和4万犹太人。

在20世纪初英国人到来之前,整个中东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阿拉伯人只有家族的概念,体现他们身份的,是宗教和语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犹太人也同样在中东地区四处散居。

1920年之前,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巴勒斯坦人。不过,随着国家和民族概念的明晰,剧变已经开始。犹太移民在散居各地2000年之后,不断有犹太人返回故土,开始回归耶路撒冷圣地并重建城市、振兴商业。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如巨浪般涌入该地区寻找工作。

1920年,国际联盟委托英国管辖巴勒斯坦。

1922年英国将托管地划分为两部分: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居民区。

二战结束时,巴勒斯坦地区约有60万犹太居民,80万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犹太人分到了1.5万平方公里,和北京差不多大吧。阿拉伯人分到了1.1万平方公里。

以色列同意接受方案,阿拉伯世界拒绝了。

以色列建国第二天阿拉伯各国便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准备把以色列赶进大海。当时400万的犹太人对决周围1亿多的阿拉伯人,以色列以弹丸之地对抗周围22个阿拉伯穆斯林国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犹太人就象打不死的小强,经过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越打越强。

在以色列建国的过程中,大约有70多万阿拉伯穆斯林逃离了新成立的犹太人国家,同时有85万名塞法迪犹太人从阿拉伯国家逃离或遭驱逐,大约60万到了以色列。 

这些70多万阿拉伯人逃离了家园,成为今天人们所说的“巴勒斯坦难民”。接纳这些穆斯林难民的,都是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这批历史上最早的中东难民就此开始了他们的惊天地、泣鬼神的骇人旅程。



 

约旦篇

约旦离得最近,本是同根生,自然成为巴勒斯坦难民的首选。

约旦国王侯赛因原本是巴勒斯坦人的保护者,巴解组织最初于1964年创始于约旦,侯赛因国王不仅提供资金,还在约旦境内为巴解组织设置训练基地。巴解组织以约旦为根据地,建立自治特区,不断向以色列发起进攻,导致以色列经常性的报复性袭击,约旦成为被殃及的池鱼。

因为怨恨侯赛因国王对巴解活动的限制,1967年巴解组织策划了对侯赛因的刺杀,以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侯赛因被保镖救下,侥幸活命。因此约旦与巴解产生严重冲突。

巴解组织并不理会侯赛因国王的打击,他们不仅在约以边界附近继续展开游击战,而且还在国际上频繁制造恐怖主义活动,巴解组织中的“人阵”成为全世界恐怖组织的带头大哥。1970年9月初,巴解组织劫持了五架民航客机,其中有三架强行降落约旦的军用机场,恐怖分子最后把飞机炸毁。

本次劫机事件令约旦政府在国际上声誉扫地,埋藏许久的矛盾终于激化。约旦政府军于9月17日向巴解游击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并在难民营里大开杀戒。这个月份在约旦历史上称为“黑色九月”。

大批巴勒斯坦难民被逐出约旦去哪里呢?旁边还有好几个国家,先说埃及

 

埃及篇

被约旦驱逐的很多巴勒斯坦人跑到了埃及。他们支持埃及与以色列开战,但并不考虑埃及人的想法。在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实现中东和平准备与以色列和谈之际,巴勒斯坦人与埃及境内的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联手,合伙反对埃及政府,萨达特总统作为政治强人,毫不留情地驱逐了巴解组织的头领阿拉法特。

埃及总统萨达特于是成为宗教极端分子的眼中钉,1981年10月6日,深受埃及人拥戴的萨达特总统在阅兵式上被穆斯林兄弟会刺杀,滞留在埃及境内的许多巴勒斯坦难民上街庆祝欢天喜地。这引起了萨达特继任者穆巴拉克的极度警惕,想想约旦国王和萨达特的遭遇,这完全是引狼入室啊,穆巴拉克果断的对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了清洗。

 

黎巴嫩篇

约旦不欢迎,埃及不欢迎,黎巴嫩成了最终的接盘侠。

黎巴嫩原本是中东最富庶最稳定的国家,首都贝鲁特号称“东方小巴黎”,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黎巴嫩人口一半是基督徒,一半是穆斯林,双方共同设计了彼此妥协、平衡权力的政治制度,基本照顾到了所有教派的利益,因此相当长时间之内各民族宗教虽有摩擦,总体还算和平共处。

巴勒斯坦难民的到来,打破了脆弱的政治平衡。众所周知,穆斯林是宗教认同超越国家认同。黎巴嫩穆斯林群体自然欢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来壮大伊斯兰的实力。黎巴嫩自身二百多万人口,却收留了4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这些人在黎南部聚居,形成了和在约旦一样的、事实上的“国中之国”。

巴勒斯坦难民隔三岔五在黎巴嫩境内向以色列发动袭击,导致以色列的报复,连累黎巴嫩当地人跟着遭秧。当然事情不止于此,1972年9月5日,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慕尼黑奥运血案,巴解组织中的极端派枪杀了参加奥运会的多名以色列运动员。以色列为了报复,出兵黎巴嫩南部,进攻恐怖事件的主谋----巴解组织游击队。

巴解组织继续以黎巴嫩为基地不断袭击以色列,1982年以色列出兵黎巴嫩,赶走了阿拉法特,然后撤兵。黎巴嫩人选举长枪党领袖贝希尔·杰马耶勒杰为总统,不久,这位年仅34岁的黎巴嫩总统在长枪党总部被炸弹炸死,据说这次谋杀与巴解组织有关(后来证实是叙利亚特工),长枪党民兵武装对巴解组织藏身的萨布拉—夏蒂拉难民营搜查,约杀死了一千人,史称“贝鲁特大屠杀”。

巴勒斯坦难民在黎巴嫩大肆活动,建立国中之国,导致黎巴嫩国内脆弱的政治生态失衡,最后导致了基督教群体与伊斯兰势力的强烈冲突。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各派武装经多次交战,基本形成了由叙利亚占领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控制的海岸地区和由巴解武装控制的南部地区的割据局面。战争一直持续至1990年,黎巴嫩由昔日中东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变成今日满目疮痍的失败国家。


叙利亚篇

叙利亚一直对巴勒斯坦难民相当友好。

巴勒斯坦难民遇到的最大悲剧就与叙利亚相关。1987年2月,黎巴嫩的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在叙利亚支持下,包围了萨布拉—夏蒂拉等多处巴勒斯坦难民营,用重炮、坦克轰击难民营,造成数万人伤亡死伤规模是前面的“贝鲁特大屠杀”很多倍。但奇怪的是,巴勒斯坦难民一直拿1982年的千把人损失说事,抨击以色列,其实是长枪党民兵武装干的;却从来不敢开骂阿迈勒民兵,更不要说叙利亚了。

这证明了二点,在巴勒斯坦难民眼里,穆斯林民兵比以色列军队恐怖得多;而在穆斯林兄弟眼里,巴勒斯坦难民的折腾水平早就超出容忍界限。 

 

科威特篇

科威特是个小国,本土人口只有六十万,但他们慷慨接纳了很多巴勒斯坦难民。当时,流亡各国的巴勒斯坦难民在科威特生活最富足。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对曾经热情接纳他们的科威特人反咬一口,反去帮助伊拉克入侵者。萨达姆失败后,愤怒的科威特人将与伊拉克合作的巴勒斯坦人处以重刑,并把其他数万名巴勒斯坦人驱逐出境。


小结

勒斯坦难民,就是从中东战争后从以色列逃离的穆斯林群体。

巴勒斯坦难民主要分散到了周围的阿拉伯国家,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难民的到来,引发了各国普遍的社会动荡。

巴勒斯坦难民遭受最惨重的打击,不是来自于以色列,而是来自于约旦和叙利亚。 

当初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有10万人选择留下以色列,通过几代的繁衍,现在以色列的830万人口中,约有20%是阿拉伯人。相比其它人,留在以色列的穆斯林生活安定,但犹太人无法在伊斯兰国家生存,也许这正是以色列和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差异所在。



个人意见

难民的接收是影响极其深远的大问题。特别是中东的难民,更是有巨大的社会和政治风险。

从上面的例子看,即使是安置在同文同种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都无法让勒斯坦的穆斯林难民遵守接纳国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尊重接纳国国民的利益。

近几年西欧各国的遭遇也同样映证了这一点。德国、法国、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接收了大批中东难民群体,却导致了社会治安问题高发、经济负担深重,并有进一步引发政治动荡的趋势。

世人皆有恻隐之心,中国人同样非常愿意帮助他人,但前提是不能给自己挖坑。

难民问题,比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国际组织在冲突地区的附近划出安全区域,就近安置。这样既能够大幅度减少了人员安置的成本,也符合人们难离故土的心理,更有利于冲突地区日后的重建。

对于那些高呼着“平等、博爱”的口号要求接收难民的明星们,我非常尊重你们的爱心,但希望你们不要停留在口号上,应当为难民大力捐款,或者直接把难民接到自己家里供养,这才真正证明你不是在忽悠。

难民问题,必须慎重。有句老话:

距离产生美。

Forwarded from Official Account

历史之瞳
历史之瞳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