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九大报告透出哪些民族政策新信号?

2017-10-20 政经参考资料



“十九”会2017年10月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


报告内容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十八”会2012年11月



关键词


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报告内容


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上次报告提到“中华民族”一共18次,而这次报告提到“中华民族”一共43次;上次报告提到“少数民族”3次,除了上面的“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还有“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这次报告则只有“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这一次。


之前强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希望达到“三和”,主要还是“分”;而这次报告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希望通过交往交流交融,达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目的,着眼点是“合”。真所谓分久必合,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将各民族团结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


全国政协委员郑钢在今年的“两会”上提案《关于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更名改造为“中华民族建设委员会”的建议》中提出: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关键词是“民族”,单个民族的事务处理是工作重点,这是一个“分”的思路。“中华民族建设委员会”的关键词是“中华民族”,单个民族的工作被纳入国家政治经济整体加以处理对待,这是一个“合”的思路。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互相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相互学习、相互通商、相互通婚、相互融合,在长期历史交往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 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历史概念,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既包含中国境内各个族群文化上的差异性,也意味着在长期以来尤其是近百年以来形成文化上的同一性,反应和表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治共同体的基本现实、愿景与要求。古代尚且追求“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塑造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目标相匹配的“共同善”(common good),塑造和凝聚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现在,外来宗教的中国化任务十分艰巨,这都需要从文化上做系统长远的规划和耐心持久的坚持。

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指出:


从前人的口中不谈民族而能使全国团结为一个民族,我们现在整天谈民族而翻使团结已久的许多人民开始分崩离析,那么我们岂不成了万世的罪人,有什么颜面立在这个世界之上? 


虽然宪法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但现行的民族理论大部分都是如何维护少数民族权益,基本上就是少数民族权益理论。而关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的理论论述却少得可怜。周平教授在《中国民族构建的二重结构》中指出:


而这样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长期推行和实施,又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即凡是增强或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权益的言行,都受到支持、鼓励甚至纵容;凡属不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权益的言行,即使是学术探讨,都会受到压制、批评甚至打击。而这样的政治文化的形成并不断强化,又会催生或助长其他问题的出现。如要求将那些未被确定为民族的族类群体升格为民族的呼声此起彼伏,民族区域自治中只讲权利不讲责任和义务,甚至把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说成是某个民族的地方,“有些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民族意识’ 日趋加强,首先把自己看作本民族的政治代表”,并且“情绪化地捍卫‘民族利益’ ”,等等。


现在的民族研究,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旗号,实际上形成了“多元”车水马龙、“一体”门可罗雀的局面。有的人时时刻刻要和其他民族划清界限,比如不过中国传统节日,用来当挡箭牌的就是“多元”,似乎谴责这种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就是打压“多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现在报告里已经明确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希望某些人不要再用什么“多元”来对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来源:天涯何处是神州(minzutuanjiedayutian),作者民民。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