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中国——转折时代的五四青年

凤凰大视野 凤凰大视野 2021-06-24


“二十世纪的开始,是我诞生的时候,正是中国史上的新纪元。中国香甜安逸的春梦渐渐惊醒过来,一看已是日上三竿,还懒懒的朦胧双眼欠伸着不肯起来呢。从我七八岁时,中国社会已经大大的震颠动摇之后,那疾然翻复变更的倾向,已是猛不可当,非常之明显了。”

——瞿秋白自述


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在经历动荡与巨变,旧有思想再也无法阻止时代的前进浪潮。五四运动凝聚起了最广泛的民族力量,其中冲锋带头的是一批有志青年。本周凤凰大视野《青春中国——转折时代的五四青年》,夏明翰、瞿秋白、夏衍、张闻天、闻一多,揭秘这些革命先驱从平凡到伟大的深刻转变!



一、夏明翰-“宝玉”出走


夏家往上四代都是经科举入仕。夏明翰的祖父曾被朝廷授予二品光禄大夫头衔。在他三岁时,父亲被清政府派往日本考察,带回大量现代知识与思想。出生于封建官宦家庭,却接纳着来自父亲带来的“新思想”,夏明翰渐渐对祖父的那一套“旧思想”感到抗拒。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逐渐演变成抵制日货运动。夏明翰也加入进来,他发动自己的弟弟妹妹,一同把家藏的日货一把火烧光,为这个封建官僚家庭带来一次革命。祖父震怒,下令把夏明翰关禁闭,祖孙之间的思想冲突终于爆发。在母亲和弟弟的帮助下,后来他成功逃离夏家,逃离祖父的压迫。

1921年,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宣誓中这样说:“我痛恨封建家庭,不要祖宗遗产,唾弃纨绔生活,讨厌官场钻营,我这样做,只是为了牺牲一个旧我,迎来一个新我,使自己能够为工农的翻身和人类的解放奋斗终身。”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夏明翰因叛徒出卖被捕,他宁死不屈,遭敌人杀害,年仅28岁。临死前,他写下了一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二、瞿秋白-柴门风雪


瞿秋白出生在一个文人家庭。到他出生时,家道中落,陷入赤贫。兄弟姐妹7人,衣食无依。1916年,他的母亲被生活压垮,吞火柴头自杀。时年17岁的瞿秋白写下了这首《哭母》:“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母亲死后,瞿秋白一家人分别投靠亲友。他曾做乡村小学教师谋生,后来他又跟着父亲投奔姑母。1916年年底,他前往北京投靠堂哥。瞿秋白急于摆脱寄人篱下的窘况,最终选择就读免费的俄文专修学院,学习俄语。五四运动爆发,瞿秋白终于找到人生的方向,在挣扎迷茫数年后,他终于明白,改变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把旧秩序推翻重建。自此,他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三、夏衍-苦难辉煌

夏衍生在杭州的一个落魄地主家庭。曾祖父还在的时候,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座五开间七进深的宅子。夏衍出生时,家庭已经迅速衰败。经历过太平天国之乱,家族老宅已经破败。在这座处处揭示着旧时体面的破损老宅,夏衍生活了十九年。1903年春节前夕,他的父亲在祭祖上香时,突然中风去世,年仅四十八岁。父亲去世时,夏衍只有三岁。他们兄妹六人全靠母亲。到他五六岁时,家境越发艰难,母亲忍痛把他三姐“送”给了苏州的四叔,把大姐嫁给别人作为“填房”,把四姐送去当童养媳。


夏衍成长于家族破败之中,童年处境艰难,受人欺侮。在回顾自己的少年时代时,夏衍曾这样写道:“由于从小吃过苦,亲身经历过农村破产的悲剧,也饱受过有钱人的欺侮和奚落,因此,对社会制度的不满的反抗,可以说在少年时代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子。”


1915年,15岁的夏衍进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后来他在总结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时说:“在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即使在工科大学毕了业,当上了工程师,究能对自己的祖国作出什么贡献呢?我开始察觉到在一个没有独立、自主和民主的国家,单凭技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是不可能的。我的思想开阔了,我终于下决心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四、张闻天-寻找光明

张闻天的家乡在东海边的一个小村庄,现在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施湾乡。张家祖辈都是农民,他出生前,家里日子很好,有好田五十多亩,当田四十多亩,经营得法,家境殷实。1918年,张闻天放寒假,从河海工程学校回到家中。他突然被告知自己的终身大事已经被安排妥当。亲事订好,新房备好,聘礼已送,女方是邻村的农家姑娘。


张闻天爱好读书,这个习惯伴随他一生,读书也改变了他的思想。在张闻天青年时代,西方科学与欧美政治文化思想涌入中国,自由民主影响了他的思想。《新青年》杂志当时摆在学校阅览室,供学生自由阅览,他回忆说《新青年》对他触动特别大,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突然而来的旧式婚姻让他无法接受。母子互不相让,最终决裂。


在《飘零的黄叶》中张闻天自述:妈妈,我知道,我十二分的知道,妈妈是爱我的,妈妈是真心爱我的,那件事不但不足以证明妈妈的不爱我,而且反足以证明妈妈是十分爱我的。我不知道妈妈花了多少心血才替我找到了一个配偶,劳了多少神才把事情办的那样妥贴,我想妈妈如若没有“我是在替长虹谋幸福”的念头在心上,决不肯做这样大的牺牲吧。


五四运动爆发后,张闻天义无反顾投身于革命事业。




五、闻一多-哀哀家国


闻一多出身在书香门第。13岁以湖北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计划在清华完成十年的学习后,留学美国。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这一年闻一多21岁。


湖北浠水闻家有这样一个说法,说他们这一裔是文天祥的后人,宋亡之后改姓闻。即使没有确凿的证据,闻一多也对这点深信不疑,民族气节从小就种在了他的心里。在1919年清华学生大会上,学生代表团成立,闻一多当选为中文书记,负责起草文件与发放宣传品。


作为诗人,闻一多曾说过诗人的天赋是爱,爱祖国和人民,诗人应该走出自己的天地,看到、想到人民的苦难。



五四青年置身于时代洪流中,敏锐而深刻地感知社会的变化。他们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本周凤凰大视野《青春中国——转折时代的五四青年》,揭秘五四青年命运抉择背后的故事,回忆那个激变奋进的时代!


↓点击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节目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