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晒春节回“村”前后照 判若两人
网上有个段子:
这几天,上海写字楼里的Linda、Vivian、Angel、George、Michael、David陆陆续续回到老家,名字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大强、红军、狗蛋。
同时,北京各大部委格子间里的小李、小张、小王、小赵、小于挤上火车,陆陆续续回到家乡,名字都变成了李处、张处、王处、赵处、于处……
临近春节,全国高校大学生们放假回家,纷纷晒起自己回家前和回家后的对比照。两张照片因穿着、打扮对比强烈,一眼看上去判若两人,“乡村风”十足。同学们称,自己回到家后瞬间“接地气”了起来,堪比现实版“回村的诱惑”!
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公务员的春节过年回家感想
(一)家乡的变化
今年过年回家,发现家乡又变化了不少:村里前年安装了路灯,今年又通了自来水;楼房也又多了几栋,好几家都盖到了三层。原本就不大的村子现在几乎家家有楼房,而且不少家庭不但村里盖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楼房,尽管家里的房子每年住不了几天县里的更是根本不住。
原本没什么产业基础的县城这几年靠着盖了大量漂亮的房子变了个模样,房子却是大多数都被全县各村里买走了;村里今年也又增添了几量小汽车,算一算,现在村子里一半的家庭都有了汽车。路上的车子一年比一年多,大城市堵车的毛病在农村过年时也开始出现了,不少地方一堵就是几公里几个小时。
以前女孩相亲提条件要求必须盖两层的楼房,现在条件都改为了县城买套房子外加有汽车,如果只是在村里盖了房已经很难满足女方的要求了。对房和车的要求上,家乡已经率先实现了“城镇化”。
家乡这两三年发展可谓十分迅速,这得益于外出务工。我的家乡地处中原,既没有什么产业,也没有可供开发的资源,只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农民工。
大概十几年前我们这不上学的年轻人都已经开始外出进厂打工,虽说能挣些钱但也并没有多少。随着外出务工的收入水涨船高,慢慢地原本安心在家种地的中年人也开始加入了外出务工的行列,因为土里刨食累死累活,既没有外出打工挣钱来地容易,也没有外出挣地多。
最近这个几年,外出务工的工资更是着实涨了不少,随随便便进个厂就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如果是干装修、干建筑不需要包活一个月也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倘若能领几个人包点活那收入则更为可观。
开挖机、路边卖水果、卖烤鱿鱼、刮大白、做床上用品……大家从事的行业早已不再局限于十多年前的电子厂、雨伞厂之类的加工行业,但是在外打工似乎无论干点什么都不少挣。家乡的发展也就是在这几年开始进入快车道:盖了房也买了房,有了车也攒了钱。
从我家乡这十几年外出务工历史来看,可以说农民工迎来了“黄金时代“,我不敢说绝后,但是绝对空前。据我的理解这得益于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日渐稀缺;得益于近些年来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得益于我国城镇化的大环境;得益于对于体力劳动的日渐重视等。
(二)尴尬的我
与此同时有一个群体确十分尴尬,这就是像我一样的农村的大学生。我08年上大学却也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时每年回家,村里的各位乡亲见到我总会问我毕业后会分配什么工作。
虽然早已经没有分配之说,但乡亲们还是以为上大学会分配工作,会改变命运,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程。这种观念也是父辈甚至老师当时劝导我好好上学,认真学习的说词。
上了大学我才意识到我上当了,原来不止“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原来没上大学之前所受的诱导也是骗人的,尽管父辈们是无意的。
我的爸爸真正认识到命运的残酷还是在2012年我打电话告诉他我毕业找的工作一个月挣3000多。尽管这份工作在我同专业同学中已属不错,但是我爸听到这个消息的当时就哭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就这么哭了,因为这个工资还远没有他打工挣地多,这对他一直以来对大学生的认识打击非常大。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爸爸哭。毕业后这两年多,过年回家乡亲们每次问起我的工资时我都答地含含糊糊,我知道我远没有他们挣地多。如果实话实说,他们要么不相信,要么相信了则会很瞧不起你,这就是农村。
小时候,老师家长经常苦口婆心劝导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否则就只能出去打工。现在来看没好好学习地孩子外出打工都混地不错,比绝大多数小时候和他们一起上学的大学生强,单单就收入就超过了很多。
年后走亲戚,酒桌上大家一年不见谈论地也多是今年挣了多少钱,这是大家最在乎最关心的。每当此时就凸显了同样在酒桌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的尴尬,这也是我高中同学中上了大学的同学们也会面临的尴尬。
我的妈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对于这些更加不懂,她常常念叨我的大学是白上了。每当听到妈妈这样说我都有些愧疚。
我也常常在想我的大学是不是白上了。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没有白上。知识没有改变我的命运,大学也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它们却改变了我的精神世界,拓宽了我的视野,给了我一个过和父辈不一样生活的机会。
我知道我不够优秀,但我在倔强地努力着,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过地好一点;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书写着自己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三)发展的影响
家乡这些年的发展十分迅速。每年过年回家我在细心观察家乡变化的同时也常常思考快速的发展又将给家乡带来哪些影响。
前些年大家见到外出打工来钱容易挣钱多,都纷纷外出,村里就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不少土地没人种就荒了。和我年龄差不多的这代人80后90后,他们自小就下学外出打工,根本就不会种地,将来土地留给谁种?
当时我还常想这个问题。现在来看这一问题似乎慢慢解决了。村里的很多地都被一些大户承包了,700元一亩,前些年的光景却是100元一亩没人种,现在种粮大户慢慢发展起来了。看来就像国家制定的农村政策方向一样,最终土地还是要交给少数人来种。
在农村大家对于读书已经远没有前些年那样重视。上了大学还没有不上大学打工挣钱,那还有什么必要非得上大学,农民的想法很实在也很现实,这可能就是专家所说的“新读书无用论“。
但好在这几年大家手里不缺钱让孩子上学。关于农村孩子教育的问题还有不少。父母外出打工,有条件可能会让孩子跟着就在外边上学,但是由于工作地点的不稳定也导致孩子需要经常换学校,加上当前的教育政策,即便一直在外面上小学中学还是必须回到家里考大学,频繁的更换学校显然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十分不利。
有的父母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就只能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管,并在家乡上学,每年孩子和父母相聚的时间很有限,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恐怕不是留守儿童根本无法体会。
由于聚少离多,父母与孩子之间势必变地疏远。父母疏于管教,爷奶隔代教育,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些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但我觉得留守儿童的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有效解决,只能到我国真正完成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国家变革中的“阵痛”,就是苦了这群农村的孩子。
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很大也很快,我觉得有一个变化确隐藏其中,那就是整个村落体系的变化。这些年大家都忙于外出打工挣钱,可能大家也没有意识到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慢慢消失。
现在大家一个村,可是大家各自外出打工的地点却是天南海北。有不少人已经在其打工的地方生活了十多年。我的父辈那一代人四五十岁,半辈子都在农村,对家里感情很深。
我这一代二三十岁,很早就已经外出求学打工,对农村对家里已经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反而对留在打工的城市有着无限的向往。
我们之后的下一代人在家里生活的时间也就每年过年那几天,对农村家里就更没有什么感情了。
一代代人外出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步在外站稳脚跟,扎下根基,最终也就会选择安家落户。城镇化也就在我们这一代代人间进行,农村村落也势必在我们这一代代人间消失。
一个古老的大国走在复兴的路上,三十余年沧桑巨变,我的家乡的变化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是一个见证,而我也算是亲历者。
素材来源网络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原"大海旅游人“。转载及合作事宜请联系QQ:2659723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