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今日,唐山大地震43周年祭 为24.2万遇难者发条微信!

一位老者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悼念遇难者。新华社记者 吴晓凌 摄

43年前的今天

在那个本该平静祥和的夏夜

山崩地裂的灾难突然降临

23秒的剧烈震动

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

几乎将唐山

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的

重工业城市夷为平地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使市区97%以上的地面建筑被摧毁,凤凰山下一片废墟。新华社发

24万多人失去了生命

16.4万多人重伤

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

4204名儿童成为孤儿

唐山大地震中,开滦煤矿医院在地震中全部倒塌。这是北京装甲兵部队正在抢险救灾。新华社记者刘志伟摄

97%的地面建筑

55%的生产设备被损坏

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人民币

……

这是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发生后,人们在清理废墟。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一座城市的劫难

使无数美满的家庭

在一夜之间消失

许多人用一生

也无法抚平它带来的伤痛

但人们选择勇敢面对

与这场灾难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唐山大地震发生当天,一大批抗震救灾物资从上海运抵唐山机场。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 摄

今天,我们回顾三个故事

愿你在读完之后

感受到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的力量

1

抗震志气钢,我们勇往直前!

在43年前的大地撕裂中

矿工刘江失去了父亲

钢厂工人冯林棣失去了2岁的儿子

冯林棣所在的“王益元炼钢小组”中

组长夫妇、老组长的

三个孩子和两名组员

也未能幸免

家园颠覆破碎

至亲阴阳两隔

这些工人却在最关键的时刻

重振精神,站回生产一线

掩埋父亲后

刘江8月2日便回到矿上

地震当天上午

冯林棣就到达炼钢厂

刘江说:

“在家里待着不踏实,

觉得矿上需要我们。”

冯林棣说:

“有人说唐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我们就要证明,

唐山并没有消失!”

这是1976年唐山钢铁公司工人庆贺唐山大地震后炼出“志气钢”的场景。新华社发

矿上组织矿井排水突击队

刘江主动报名

与工友共同扛着沉重的水泵

“走路都特别费劲

但觉得干劲很足!”

8月25日

距离地震发生28天

冯林棣永远忘不了那一刻

唐山炼出了震后第一炉

“抗震志气钢”

2

孤儿不孤

唐山大地震后

4204名孤儿

成为无数人心中

最揪心的牵挂

这些孩子中

年龄最大的16岁

最小的仅仅两个月

孩子们要怎样长大?

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


资料图片:育红学校的负责人董玉国(右二)、保育员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 张彬 摄

在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上

刻着董惠娟父母和兄嫂的名字

时光荏苒

地震孤儿董惠娟

如今已是国内首位灾害心理学博士

唐山师范学院教授

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学专家


董惠娟在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入口与钟表雕塑的合影。新华社发

她也曾一直回避自己孤儿的身份

直到在汶川地震灾区

面对失去双亲而绝望失控的孩子时

她发现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平静地告诉他们

“我也是地震孤儿!”

和董惠娟一样

地震孤儿们

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

他们在各自工作岗位

为祖国倾注力量

有的光荣入伍

保家卫国、抢险救灾


唐山大地震孤儿刘志刚(左)自邢台育红学校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唐山建筑陶瓷厂工作。1982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华社记者 赵连升 摄 (1986年7月5日发)

如何在失去亲人的生活中

找回内心的力量

重新建构现实与精神家园?

董惠娟说:

“那些用尽全力与生命最深的苦难

战斗过的人会知道!”


生活在唐山市育红学校的孤儿享受着大家庭的温暖。这是老师王子君星期日和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1986年7月5日发)

3

用一生来感恩

张祥青是一名唐山大地震孤儿

但他的记忆深处

不只有痛苦

资料照片:张祥青

“那时解放军为我们救助建房、

分发救灾物资,

他们每天天亮来、天黑走,

不吃一口我们的粮食。”

在汶川地震后的募捐现场

已成为企业家的张祥青

毅然捐出了1亿元

2008年5月20日,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从河北省各地赶来的唐山地震孤儿们正在捐款。当日,通过网络倡议、电话联系等方式,200多名唐山地震孤儿聚集到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举行为四川汶川大地震孤儿献爱心的捐献活动。新华社记者巩志宏摄

他的这句话

“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建最好的学校、震不垮的学校!”

感动了无数人

1亿元

即使是企业家

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爱心

张祥青说

正是全国人民和解放军

在唐山大地震中解救了他


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

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3周年纪念日,地震虽在唐山,可是那种痛苦和恐怖北京也感同身受,地震,真是一个让人心惊胆战的词。对于我们70后这一代人来说,那种感觉刻骨铭心。

北京处于京津冀地震带上,属于地震活跃地区,所以打从唐山大地震之后,北京人就没少受地震的惊吓,回想一下,从童年时代地震的阴影似乎就一直徘徊在我们的头顶,岁数大些 的北京人都曾经过住防震棚,那些关于地震的记忆带着抹不去的伤痛,对于孩子来说却又是很特殊的一段经历。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当时北京有非常强烈的震感,据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的描述,地震发生当晚,天安门的巨大梁柱都发出难以承受的吱呀声响,北京有多处房屋倒塌。据说后来统计死亡130多人。

当时我家住在石景山区的一个大杂院里,记得夜半时分忽然被爸妈叫起来,半梦半醒中跑出屋子,只见院子里已经聚了好些邻居,大家都在纷纷嚷着:“地震了!地震了!”我那时候还太小,不知道地震是什么意思,就觉得大家半夜跑出来特别奇怪,然后兴奋得不得了,很快一点都不困了。后半夜大家都不敢回屋子睡觉了,幸好是盛夏季节,大人们纷纷拿出凉席,搬出躺椅,在院子里休息,孩子们就在院里跑着玩耍,直到天亮,消息陆续传来,大家才知道是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地震之前的1976年6月我和姑姑

当时流言满天飞,似乎说唐山大地震只是个开始,更大的余震还会来,于是大家都不敢回家了,都露宿在院子里。记得我们住的院子里有几棵杨树,大家就在杨树底下搬几块砖,搭上木板,铺上褥子和凉席,做成简易的大通铺,把蚊帐挂在杨树上,好几家人就这样睡在大通铺上。我印象最深的是树上经常掉下毛毛虫,甚至有时候睡觉的时候毛毛虫会忽然掉到脸上,那种毛扎扎的感觉实在是太恐怖了,邻居男孩会拿着毛毛虫追着吓唬女孩。

1976年北京的一个防震棚

住了一段时间的大通铺,关于余震的流言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街道干部传达政府的说法,也告诫大家先不要回家,于是,北京迎来了令人难忘的防震棚时代。我家院子外面正好是一大片水泥地空场,这里就成了搭防震棚的绝佳场所,那时候没有卖帐篷的,大家都是用床单、雨布自制的防震棚,样子千奇百怪,花花绿绿,空场很快被防震棚占据了,一家人吃住在里面,整个空场一片狼藉。记得有一次,我爸情绪很坏,说好些日子睡不好,就算砸死也得回家睡个好觉,然后不顾我们的阻拦,真的回去睡觉了,我惊恐地等着他醒来,生怕这个时候会发生地震。

然而,对于孩子来说,住防震棚的日子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狂欢,因为小伙们都住在一起,每天大家都互相串帐篷玩,从谁家搜罗出好吃的东西就分着吃。我第一次吃麦乳精,就是从一个小朋友家的防震棚里搜到的,那时候北京基本还买不到麦乳精,据说是小朋友他爸从上海带回来的,要两元钱一桶,极其珍贵,我们每人从桶里挖了一小勺干吃,甜蜜的味道在嘴里慢慢融化,觉得真是人间美味,此后很多年,我都视麦乳精为最好吃的东西,而且不喜欢冲水喝,更爱干吃。


1976年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

在惊恐、兴奋与末日狂欢的气氛中,我度过了1976年的夏天,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历史上风云突变,天崩地裂的一年,地震后不到两个月,9月9日,主席逝世,当时中国人的感觉就是地裂之后,天又塌了,在街道办的院子里,整天响着哀乐,大人们戴着白花痛哭流涕,而懵懂的我们还不太确切地知道发生了什么。

接着就是10月粉碎四人帮,人民举国欢腾。我爸喜欢写毛笔字,那段日子他写的每张纸上都是同一句话“打倒四人帮”,看爸爸那高兴的样子,我虽然不知“四人帮”是什么,但也深感绝不是什么好东西。经过了这些大事儿,地震的传言慢慢淡了,在加上天气也冷了,大家陆续拆了防震棚,搬回家去住了。

1976年十一国庆节,我爸带着我们姐妹去天安门,天安门纪念碑前一片花海,大家都在悼念毛主席,那时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时刻,伴随着对地震的惊恐消散,我们这些百姓的生活重新进入正轨,而中国,迎来了噩梦醒来的清晨。

关于1976年的地震记忆因为当时太小,其实并不鲜明,10年后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地震》横空出世,才让我真正受到了惊吓,简直可以说是心灵的余震。那时候电台在播这个小说,这本书被竞相传看,大家都在议论,北京掀起了一股“地震热”,关于北京会不会有大地震的讨论也尘嚣甚上。

当时我上初中,从这本书中第一次感到了生命如此脆弱无常,感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能为力。那段时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中,经常会观察小动物有没有反常表现,天空有没有地震云的征兆,甚至晚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才能入睡,因为钱钢在书中写过,唐山大地震前是异常诡异的安静,连虫子都不叫了。我相信,当时有我这些症状的“地震恐惧症患者”不在少数。

这本书成功地给一代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到《三联生活周刊》应聘工作的时候,终于见到了令我印象深刻的钱钢先生,他是“三联”周刊第一任主编,亲自面试我,一个挺帅的大叔,当时我特别问他:“你知道你写的那本书惊吓了我多少年吗?”幸好憋着没说,面试终于顺利通过,可惜后来阴错阳差去了另一家单位,没能和钱钢成为同事,也终于此生再无机会和他讨论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事情。


部分素材来源新华社/北晚新视觉网等媒体,本刊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