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最新疫情通报2900例,推荐三篇文章,不妨看看!



编者按:从12月8日武汉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肺炎患者发病,到如今已有近三千人确诊染病,亿万老百姓受此影响。期间,各种微博微信朋友圈,消息满天飞,信息大爆炸,但鲜有有思考有深度的文章,今天推荐三篇文章:第一篇是个生活在武汉人写的,从他的角度阐述了《病毒和人性》,而第二篇应该是个公知写的思考,小编认为最有启发的是第三篇,一位CEO写的对员工的忠告,不但有思考,还有行动力。不妨看看,以供参考!


其一:武汉围城内外,病毒与人性


今天凌晨一点,“500万人离开武汉”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紧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从惊恐到慌张再到愤怒,央视新闻留言迅速破十万。

 

“就是你们武汉人把病毒带到全国的!武汉人是吃野味的毒王!染了病毒还全国各地到处跑的傻×!垃圾、蠢货、智障……”

 

太多刺耳的字眼飘过,悲伤且无助。

 

悲伤的是,灾难并没有让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取而代之的是唾弃和谩骂。

 

有人失去理智和思辨,失去悲悯心,把灾难归结于一个地域。以寻求元凶,找到万恶之源的姿态,对武汉人恶语相加、避之不及。

 

所以,新型肺炎袭击武汉,只关于病毒么?也关于人性。




 

 

从武汉宣布“封城”开始,What后台就陆续收到粉丝发来关于滞留外地的消息。

 

他们有的是节前放假返乡的大学生,有的是节前早就出门外出游玩的武汉人,有的是春节前返乡的武汉务工人员,还有的甚至只是途径武汉的普通游客。


他们买不到回武汉的飞机和火车,在外地住宿被拒;鄂A牌照私家车被无情嫌弃;各式唾弃湖北人、武汉人的图文在微博、朋友圈、社群流传……

 

我们在后台安慰粉丝,替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联系当地的酒店。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疫情源自武汉,我们承认有错。


但事态愈演愈烈,有在外地的湖北人被恶意泄露姓名、详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手机号、回家车次时间。还有一些同学和家人遭到电话骚扰和上门谩骂。有人对鄂A牌照私家车围堵,人身攻击。
 
再到昨天,“500万武汉人离开武汉”被无数外地人解读为“500万武汉人逃离武汉”,一时间,武汉连同湖北,都成为病毒、瘟疫的代名词……
 


 
2019年数据显示,武汉市常驻人口1000多万,户籍人口900多万,常驻流动人口287万。
 
另外大量常驻人口来自湖北省内武汉周边城市,在武汉封城前,大部分人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关疫情进一步恶化且具有人传人特征的通知,他们如往年一样返乡准备过年。

并不是每一个武汉人都是病毒携带者,大部分的武汉人没有吃过野味,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没有感冒发烧症状。请看到500万数字的外省人,可以舒缓下心情,减少恐慌。
 
比起呆在外地,武汉人更愿意回到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因为比起疫情,更怕的是被别人当做瘟神看待。

 
 

 
“非常抱歉,湖北给全国人民添麻烦了。我们会自行隔离到疫情稳定为止。加油武汉,加油中国。”这是很多湖北人的心声。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敌人到底是谁?是武汉人么?难道我们共同的敌人不应该是新型冠状病毒么!?

很庆幸,自己还在武汉。作为一名健康的自我“隔绝”在家的武汉人,都感到沮丧和无助,那些被迫在外的武汉人,更甚至那些感染了病毒且身在外的武汉人,内心得遭受多大的煎熬。

回想2003年的“非典”,外界多关注的是受感染者身体上所遭受的伤害,但他们后来遇到的歧视、排斥、责怪、怨恨和过度防范等等,都给他们心理上带去了不可磨灭的二次伤害。

因为SARS的高传染性和前期失控,每一位SARS病人几乎都承受了道德上心理上的纠结、自责甚至鞭挞。

非典疫情结束后,一位非典患者返乡遭拒,不得不在当地福利院安身。当周围的人得知这一切后,通往患者家中的中巴车空无一人,运往外地的蔬菜无人问津,亲友都不相认,最终引发自杀的悲剧
 
昨天,看完央视纪录片《埃博拉之役》,里面记录了斯坦利把生病的儿子带到小镇,最后导致小镇十几口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斯坦利一家包括妻子和4个孩子也都和病毒一起埋葬在非洲潮热的空气里。故事的结尾,他回到小镇,面对那些因为他而失去亲人的同乡。


斯坦利说:
 
“你们所说的都没错,我请求你们,原谅我。我站在这里,孑然一身,痛苦万分。我孤身一人,生不如死,请原谅我。当时我不知道,这场疫情会变成这样。但我承认一切都是我的错……”

费朱的妻子也死于埃博拉病毒。费朱背对着斯坦利含泪说下如下话:
 

“斯坦利,这位年轻的男人,过去是我很好的朋友。


他这个人,只要和朋友在一起,就会给大家带来麻烦。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被诅咒了。


埃博拉病毒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也包括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只能依靠我,依靠我这样的人。斯坦利很清楚,他的儿子生病了,但他还是把孩子带回我们这里。他对我撒谎,说他的儿子是被施了巫术。


在我看来,是我妻子的固执害死了她,她不听我的,坚持要去照顾斯坦利生病的儿子,因为她说我们是一家人,她应该给他们做饭。她为此付出了代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她认为自己做得对。


今天大家都说,斯坦利来到这,唯一害怕的人是我,但我不会对斯坦利做什么。斯坦利,以后只要你看到我,即便我在开车,你也可以叫住我,我会载你一程。


我不会伤害你,因为即便我对你做了什么,那也无法换回我妻子的生命。


斯坦利,我原谅你了。

 

影片的结尾,失去了妻子和孩子的斯坦利依然决定离开小镇。他对自己说——“还是别活着了,我应该随妻子和孩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我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还要我活着。


满城迷雾,寒气袭身的日子,没有人愿意孤身前行。

作为武汉或湖北人,被唾弃和排挤,未来,则会有一批新型肺炎患者背负骂名,他们或愈加孤立无援。

他们在漫漫长夜里请求原谅。到那时,也希望你我能收起敌意的眼神、愤恨的诅咒。

非议、诋毁、辱骂不会立刻停止,只愿你我都能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恶语相待,亦更了解被温柔相待的珍贵和美好。

愿时间逆流而上

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

雪花从地面升起在空中凝结

厨房里飘来妈妈饭菜的香

我在办公室里埋头加班,看江滩灯火徇烂

而后在早点摊前,大口吃下裹满芝麻酱的热干面

没有人吃野味,没有病毒

日常平淡如流水

所有人健康平安


其二:善待舆论就是善待真相


01. 没有哪个国家会蠢到拿病毒当基因武器

——一些网民谣传新型冠状病毒是西方国家专门用来毁灭中国人的基因武器,真是扯淡。没有哪个国家会蠢到拿病毒当基因武器,世上根本不存在“只感染黄种人不感染白种人”的病毒。 


02. 戴口罩是卫生常识 

——不要嘲笑和讥讽戴口罩的人,不是说疫情爆发了才需要戴口罩,平时感冒了或在流感高发季节戴口罩,本来就是卫生常识。当一个人为了健康戴上口罩,不代表他嫌弃周围的人脏,代表的是他对旁人的负责。 


03. 所有的情绪都值得被聆听,而不是被消灭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每种情绪都值得被聆听,而不是被消灭。如果一开始好好聆听8个人的情绪,疫情不会严重至此。 


04. 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

——真相不是稳定的敌人,而是稳定的催生剂。因为真相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这个角度来说,真相的本身比稳定更重要。 


05. 跟病毒斗争的唯一方式是诚实

——法国作家加缪,写过一部小说《鼠疫》。《鼠疫》里有句名言:“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


06. 内紧外松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处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上是危险的

——重大疫情不是政府、医院在背地里偷偷努力就能消灭的,它必须动员全社会最普通民众一起配合。如果外松,民众不够知情,就起不到配合的作用。任何重大疫情不搞群众路线都是“死路”一条。


07. 疫情防护不能搞成地域歧视

——现在有些地方有的人,把武汉人当成仇人一样,这是不对的。武汉各所大学开始放假的时间是1月9日至1月13日,在疫情曝光之前,大部分外地学生已经离开武汉,他们并不知情,怎能责怪他们。还有很多武汉人,早在1月21日之前就买好了票,准备回家探亲或外出旅行,他们那时根本不知道疫情,出行只是正常的探亲和旅游,不是跑到外面避难,怎能责怪他们。很多人骂武汉人“出逃”害人,有没有故意出逃的,有,但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武汉人知道封城消息后都选择了留守。每个地方,是应该对武汉人格外防范,这没什么好说的,但格外防范之余,也应该制定方案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不能把他们当作仇人一样对待。


08.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普通老百姓

——疫情爆发后,很多80后、90后、00后,都指责中老年人不戴口罩,出门害人。但我觉得李诞说得好,当我们指责父辈时,应该先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我们是靠信息时代长大的,父母是靠传统常识长大的,没法比。当你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后,你就会宽容,然后把批评指责换成耐心辅导。


09. 中国基本上没有文盲了,但是科盲很多

——华为老总任正非说过一句话:中国基本上没有文盲了,但是科盲很多。疫情爆发后,谣言满天飞,什么基因武器,什么抽烟能杀死病毒,什么烟花爆竹能抑制病毒传播,全是扯淡。普及基本卫生常识,任重道远啊!


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几天,我跑了好多药店和商店,都买不到口罩。在淘宝上买的口罩,6天了,还在路上。昨天湖北省开新闻发布会,整个湖北的口罩生产能力只有108万只,整个中国是2000万只,而现在每天要消耗上亿只,缺口太大了。事非经过不知难,不要随意指责别人不戴口罩。


11. 敬畏是对疫情最起码的态度

——前天坐电梯遇到两男的,一男的见我戴口罩,就对另一男的说:“戴那玩意儿有用吗,根本防不住,要感染早感染了。”敬畏是对疫情最起码的态度,没有敬畏之心的人真可怕。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12. 面对疫情,不重视和侥幸是另一种疫情

——“03年非典,我没戴口罩不是也没事吗?”很多人觉得灾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很多人正是因为这样惹上了灾祸。面对疫情,不重视和侥幸是另一种疫情。


13. 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在疫情爆发期间,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保护好自己不被感染,就是对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大支持,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14. 局外人的理性往往是傲慢和无情的

——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站在上帝的视角说风凉话,而且还显得正义无比。我们如此全能全知,如此理性理智,不过是因为我们是局外人而已。这种看客似的上帝视角,其实是一种最大的傲慢。


15. 个人的悲惨遭遇放在平时只是个人的,但放在重大疫情时期就会被放大成群体的

——有个网民说得特别好:武汉的疫情比电视里的重,比微博上、微信群里的轻。新浪微博上、微信朋友圈里呈现的疫情,比真实的疫情严重得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互联网是放大器:个人的悲惨遭遇放在平时只是个人的,但放在重大疫情时期就会被放大成群体的。 


16.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判断

——我觉得韩寒说得特别好: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判断,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要相信专业人士,而非谣言。


17. 人类对大自然的不知敬畏,才是一切灾难的源头

——这次新冠病毒感染,跟以前SARS、艾滋病、埃博拉等病毒一样,都自于某种野生动物。正是人类滥吃滥杀野生动物,才造成了这些大灾祸。人类对大自然的不知敬畏,是一切灾难的源头。这次疫情之后,我们真的要吸取教训了。


18. 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征服,每次征服,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人类总想着征服大自然,征服山河大海,征服一切物种,殊不知在自然面前,人类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存在,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每次征服,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19. 最好的预防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最近十几年,全世界数次大疫情的爆发,几乎都与吃野味有关。灾祸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不恰当。所以,最好的预防其实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至少是饮食方式。等这次病毒放过我们之后,也希望我们放过那些野生动物吧。


20. 爱护新闻人就是爱护我们自身

——对于SARS这类传染病,华盛顿大学的Louis Kim做过一个研究:当媒体的报道量增加十倍,此类疾病的感染数就会减少33.5%。所以我们要爱护新闻人,爱护新闻人就是爱护我们自身。


21. 报道真相才是新闻的价值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杜骏飞有句话特别好:什么全媒体、融媒体、智媒体,不能报道真正的新闻,就都是假媒体。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一个是真知,一个是真相。


22.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

——白岩松说: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诚然,自由的信息流通本身就是一种免疫机制。


23. 公开是避免恐慌最好的办法

——无数次事实证明,信息公开是避免恐慌的最好办法。信息公开不是制造恐慌,而是最好的全民动员和警觉。


24.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这次各省市区防范和控制新冠病毒的事实告诉我们一条真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个地方,有一个得力的领导人实在是太重要了。现在有的官员,缺少现代化治理能力。


25.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近20年来,全世界数次类似疫情的爆发和治理,证实了一条朴素的真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26. 当专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需要政治家来下决心

——这是王岐山2003年治理北京“非典”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充满了魄力。越是重大疫情,越需要重大决断。怎么决断?公众健康高于一切。


27. 公众健康高于一切

——在疫情的防范和控制上,所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得让位于公众健康,甚至程序正义都得让位于公众健康。重大疫情面前,政府的思维必须“去政治化”。


28. 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尺度去丈量世间万物

——网民“一只蹦蹦跳跳的尤物”说:在大型危机事件面前,有些人表现出了超出合理范围的悲天悯人,而有些人则表现出了匪夷所思的冷酷无情。前者要求全人类和他们情绪同步,抛弃一切正向情绪和娱乐性日常,他们不明白你为什么还要追剧?为什么还要看搞笑视频?如果你不能保持时刻悲痛,他们就觉得你没道德。而另一种人则是用冷酷无情来质疑一切,否定一切,在灾难面前,他们对所有捐助渠道表达出不信任,觉得是借机发国难财,对所有捐助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国家在推卸责任,当国家开始调动人力物力解决问题时,他们又会说你们早干嘛去了?——做人不要这么狭隘,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准去衡量一切。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29. 所有重大灾难,都是一面照妖镜

——有人暴利售卖防护物资,有人作弊降温逃避治疗,有人在网上不断投放谣言……疫情就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一些人丑陋的一面。在重大疫情面前,一个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生命的底色。


30. 黑暗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有多让人热泪盈眶

——人性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有人逃离,就有人主动留守;有人放任,就有人主动隔离;有人幸灾乐祸,就有人奋勇请战;有人大发国难财,就有人无私捐献……黑暗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有多让人热泪盈眶。


31. 每个发生都是一份照见

——每个发生都是一份照见:透过疫情,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地方政府缺少现代化治理能力,比如有的商家存在坐地起价及非法回收等违规违法行为,比如很多民众缺乏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些照见,都需要我们好好去补课完善。疫情,也是改善的契机。


32.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刘慈欣在《三体》中有一句: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人类和病毒,也一样合适。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33.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

——《肖申克的救赎》有一句经典台词:“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来不了的春天,我们一定要坚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春天很快就会到来。


其三:我们该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危机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可能漫长而危险的不确定性时期。
 
这样的危机,在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作为一个多次亲历类似场景的老兵,我想尝试给出一些思考和行动的建议,供这次危机中的所有人参考。这个建议的最初文本,是我给本公司员工写的一封信。
 
1、对所有的不确定性做好心理和物质的准备。不要抱有侥幸。

“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吧”……“那个谁应该会支持到我们吧”……“他们应该不会这样吧”……这些想法要统统扔掉。

对于个人而言,减少移动、避免一切人多的场合,万一需要出现在公共场合,必须戴口罩,有条件的也戴上防护镜(没有专业防护的话,普通的眼镜或墨镜也戴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做好一切必要的家庭物资储备。对公司和组织而言,回笼一切可以回笼的现金、减少一切非必要的支出(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除外,这个我们最后会讲到)。保证在最差的情况下,Keep alive.

2、不要追求自我想象的“最优解”,而要寻找基于底线思维的“满意解”。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当所有试图救援汶川的物资都堵在都江堰等待前方道路开通的时候,我们基金会评估了山体崩塌之后难以开通的可能性,选择了一个4倍里程的线路,由一名当地的喇嘛押车,绕夹金山、马尔康反向行进,结果成了第一批进入汶川县城的民间救援物资车辆。都江堰-汶川道路的开通实际是在地震发生后的第79天,这条4倍里程的“满意解”,最终成为了汶川的生命线。

在最近几天,我观察到有人努力寻找N95口罩,而对N90视而不见;有人却会把用过的口罩也都消毒好留下来存着……我当然不是在要求你违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原则,但如果你读过《波斯尼亚生存报告》,就会知道,在最极端情况下,后者的生存概率会远高于前者。

3、如果你身在危险的地区,保持冷静,避免冲突。

大规模黑天鹅事件中,个体的判断和举动是个集合博弈,其结果大概率会出乎你的预料之外。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千万人口“封城”的背景下,我个人会假设局部的情绪和行为失控随时可能发生(人类历史上,结构性资源短缺很容易成为冲突激化的触媒,那或许是一张病床,甚至可能只是一包卫生巾……)。

除了在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戒备和预案、心理学专业志愿者提供大规模在线支持服务之外,还要建议身处高度不确定环境中的你(尤其是还在一线坚守各类工作岗位的所有人),应尽可能让自己和家人不要暴露在容易发生情绪冲突的场景中。无论是在医院、超市、路上……遇事不妨先认怂——此刻,这不丢人。

4、对自己和家人都需要坚持理性准则。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的微信群。这个群的同学们,在好几天天前旁征博引、软硬兼施地劝一个黄冈的姑娘过年不要回老家。成功说服她之后,在小群里欢呼“祝贺XX迈出摆脱亲情绑架的第一步”(当然这用词儿有点胡闹的成分)……前两天黄冈的封城一措施出来,家人也全都谅解了。

动荡的不确定性之中,理性绝不可以向习惯和面子妥协。

5、如果自己或亲人已经有身体不适,请充分权衡去医院折腾被交叉感染的风险。

如果我个人遇到本地医疗供给不足或不能住院治疗的情况,会选择参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临时指引(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靠谱的严肃指引,秒杀各种江湖偏方),先在家做自我隔离和稳定观察,于人于己都是在减少风险。

6、对于大多数公司和组织而言,截断传染源是首要责任。

如果疫情进一步发酵,可以考虑通知部分(甚至全部)同事在家办公;各个线下场景的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也需要进行最严格的管控和筛查。除了体温计,线下场景尽可能找到简易的血氧仪,对所有进入人员做体温和血氧的双重检测。

另外,在线视频会议系统和工作协同软件其实都已经很成熟,让员工们熟悉起来,减少不必要的线下接触和聚集。无论对于雇主还是员工,此刻的首要职业精神都是——“不添乱”。

7、理性的专业主义,是对抗不确定性的真正力量。

本次网媒流传的上海等地的有效管控,呈现出的正是政府、医疗机构、媒体、企业、民众在专业化的指引之下冷静按程序应对的优秀协作 。

当你想帮助他人,一腔热血地冲上前线其实效用并不大。理性主义的专业机构会先通过现场调研结合深度研究确定需求——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安排了一个投资银行的志愿者去读全球重大地震灾害的救援报道甚至是《唐山大地震》的报告文学,试图从中分析出不同阶段救灾物资需求可能的变化轨迹(灾害前期和后期的物资需求是不同的,没有预见性,采购的供应链一定会错配),在这个基础上动态匹配“募款-物资-长短途物流-送达和反馈”的全链条产能均衡输出。专业机构如此,普通人其实也可以——比如说,此刻你有没有尝试做一份家庭物资消耗预测表?

日本电影《生存家族》:同样在逃难,专业野外生存者和普通市民家庭的区别

8、反正哪儿都去不了,请利用这突然多出来的时间中的一部分,在阅读和思考中保持成长。

一切终将过去,有的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的人已经升级迭代了。孙正义说他23岁生了一场大病,在病床上两年读了4000本书,然后想清楚了软银的未来(当然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我会高度怀疑“4000本”这个数字的真实性)。

网传牛顿被那枚传奇的苹果砸到,是在1666年。苹果虽然是个传说,但牛顿的确在1665年因为伦敦大瘟疫而暂时离开剑桥归家做研究,两年后才重返剑桥,成为三一学院的研究生。

9、在普遍的恐慌中,保持理性和良知的底线。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施以援手和表达善意。这话现在看起来似乎有些不知所云,但其实只有在冲突和困境中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真正的价值观——如果遇到什么需要决策和判断的纠结,记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一下,你会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

10、风会吹熄蜡烛,却会助长山火。

面对不确定性,好的组织系统会具备“反脆弱性”。危机和压力带来的变异,不仅仅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动因,通常也是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的最佳机遇。

前有被SARS从柜台逼到电商的刘强东,后有从影院撤档《囧妈》上网的张一鸣——强悍者之所以强悍,在于当别人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会把冷静的思考,投射到那个终将到来的未来。

未来还有什么?


当员工习惯了远程会议系统和工作协同软件,是否会颠覆传统的写字楼市场?


交叉感染的教训是否会催化在线诊疗行业的投资和迭代?


当高密度的城市面对公共危机的挑战,经过改造的低密度乡村(甚至有自己的菜地),是否会成为更多人的理性选择?


公共事务管理的反馈和监管机制,是否有机会产生重大的系统变革?


这一切,都在行动者的手中,

而时间,是我们的朋友。

本文开头配图及上图源自美国电影《我是传奇》,这部电影虚构了一个病毒蔓延后的世界。


相关阅读:


最新疫情通报2094例 学者警告:任何城市都可能变成另一个武汉

一个理工男的武汉肺炎总结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