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昨天入梅,整天开始湿哒哒,有这些反应的注意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用有料有趣 Author 木子

上海市气象局宣布,本市9日入梅,之后降水过程趋于增多。二个星期内13天下雨:


有气象记录以来,上海常年入梅时间正是6月17日;常年平均出梅时间为7月10日。



2000年以来,上海入梅最早为6月7日,分别在2008和2013年,最晚入梅时间则是2005年的6月27日。资料显示,梅雨期常年平均约为23天;梅雨期常年平均降水量为243.1毫米,相当于用三周的时间下了全年五分之一的雨。



而新冠肺炎首个重灾区湖北比上海早一天入梅



随着梅雨季开启
大量雨水也已经准备好
一大波雨连日作战
你可能经历
阵雨、雷阵雨、短时阵雨
闷热潮湿黏糊糊
各位做好准备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大陆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时节,特别是现在多雨闷热的天气,潮湿环境下人体汗液、湿气、毒素无法排出。体内湿代表代谢差,容易感到困倦无力,这样的疲劳倦怠在梅雨季加倍恶化,若放着不管,各种大病小痛跟着爬上身,还可能对精神状况有不良影响,甚至演变成忧郁症,日本精神科医师奥田弘美列出以下症状,代表隐性疲劳、自律神经失调而生病的机率高,不可掉以轻心。


隐性疲劳症状


对工作或人际关系的枝微末节更敏感

晚上会一直想白天发生的事直到深夜,但隔天早上很早就醒,熟睡时间短、睡眠品质不佳

每天都比前一天更疲倦,身体很沉重

面对家事、工作上的例行公事,感到特别烦躁
肠胃不适、便秘、腹泻、肩膀僵硬、头痛、耳鸣等症状,比以前更频繁地发生假日预定的行程不想赴约,就算勉强赴约也开心不起来。


 

体内「温热湿」代表代谢差

 

体内的「湿」偏温热性,代表代谢差,会让人感到烦闷,且胃口差,身体容易有臭味,汗流不出来,不仅如此,排便困难,也是因为代谢性废物积在体内排不出去,湿久不去会积为痰,所以有些人痰多,也是因为湿气作崇。


多雨潮湿(pixabay)


若没有及时帮身体「除湿」,等到累积成痰、瘀,最后多是疾病缠身。注意的是,可不是只有中老年人会有湿气重的问题,平常不运动的人影响最大,无法促进新陈代谢,就会让湿气一直存在体内。



湿气缠身!有这六大症状要注意了

 

湿气过重导致气血不通畅,若有这些症状就要小心是体内湿气太重所引起!

 

一、头痛:觉得昏昏沉沉、困倦无力。

 

二、咳嗽、痰多:明明没感冒,却感觉喉咙「卡卡」的,不断咳嗽,这是因为湿气集中在鼻肺,容易流鼻水,且气管痰多。

 

三、肠胃不适、排泄物粘腻:湿气淤积在肠胃,容易没食欲,或是才吃一点东西就腹胀,而湿气也会导致水分太多,影响排便,造成腹泻,大便稀软不成形,容易沾附在马桶壁上。

 

四、女性白带多:湿气侵袭下部,女性很容易会有白带。

 

五、湿疹、水泡:当湿气透过皮肤排出,不仅流汗不容易乾,还会造成肿起、瘙痒,湿疹、水泡等反应,且伴随强烈瘙痒感,易反复发作。

 

六、关节痛:湿气跑到筋骨神经,则容易在天气变化时关节肿胀、酸痛等。

 

想要除「湿」你可以这样做


想要除湿,重点就是促进体内代谢!建议多喝水,让血液不会那么浓稠,肾脏负担较小,并避免吃重口味的熟食以及含糖饮料,像是甜食、油炸类、烧烤,还有年轻人最爱的珍珠奶茶都要少碰才行!


多喝水(pixabay)

 

多吃蔬菜水果也很重要,可以透过食材、药材除湿,补充豆类,像是红豆、绿豆、薏仁等,若是天气较热的时候或也可以食用冬瓜除湿。不过,在此提醒,瓜类属寒凉食物,所以最好等到天气比较热的时候再吃。


多蔬果(pixabay)

 

另外,多到户外运动有促进循环也是重点之一,能配合呼吸的效果会更好,像是太极拳、气功、慢跑等,保持空气的流通并将房间降低房间湿气,也都对去除体内湿有一定的效果,让你安心度过这个闷热的梅雨季!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公开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微信“我爱着蓝色的海洋”和“有用有料有趣”。转载和合作联系QQ:265972398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