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两会丨15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加大核电发展力度,尽早启动内陆核电

核网 2023-06-24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核网国际
中国核网 | 核行业必读的公众号

两会进行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


该提案建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机组。同时,在清洁基荷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足、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过大的内陆地区,尽早启动核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十四五”实现核准开工。


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力发展核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杨长利认为,目前,我国核电发展空间布局尚不平衡,全部集中在沿海区域。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的新形势下,拓展核能应用的空间布局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表示,目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区域性供需矛盾。华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禀赋不足,碳减排压力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核电保障供应安全,缓解和电力的远距离输运矛盾,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西北地区是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重点地区,西南地区高度依赖水电,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大,需要核电作为基础支撑,提升电网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电力稳定供应。


据澎湃新闻了解,从严格意义上讲,业内其实并不存在“内陆核电站”的概念,全球实践来看,核电建在内陆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水源、风向及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复杂性,内陆核电厂的选址问题一直是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


杨长利介绍称,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内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比例高达64%和44%,美、法、俄等核电大国超半数机组在内陆。“全球内陆核电机组绝大多数采用二代技术,平均运行年限超过30年,最长的3台机组已运行54年,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此外,我国为巴基斯坦设计建造的恰奇玛核电站位于印度河东岸的内陆地区,投产至今安全业绩良好。”


他进一步解释说,全世界核电在内陆和沿海采用相同的安全标准,我国高度关注核安全问题,采用的“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技术是全球最先进、成熟和安全的技术,满足内陆建设核电要求。


“我国规划的内陆核电厂址具有足够抗震裕量、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近年来,针对主要关注的水资源保障、低放废液排放、严重事故对流域影响、应急预案可行性等问题,核电界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结论表明在内陆建设核电技术上完全可行。”杨长利表示。


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推广核能供暖


在电力系统脱碳大势和俄乌冲突后多国谋求进一步能源独立背景下,近年来,低碳、高能量密度的核电再次成为全球重要经济体能源战略中的关键选项。


为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和促进绿色发展,2022年我国加大核电的核准力度,总计10台核电新机组获国务院核准。澎湃新闻记者查阅历年核电项目核准情况发现,2022年是继2008年的14台机组获批后,十余年来核电核准速度和数量最高的一年。


据杨长利介绍,我国大陆现有在运在建核电机组76台,装机810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但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仍较小,分别为2.2%和5%,尤其是发电量占比,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按照2030年、2050年核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和18%测算,核电在运装机至少需达到1.5亿千瓦和3.8亿千瓦。“根据这样的测算,我们未来十年必须保持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发展力度。”


“在践行‘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无法再大规模新增化石燃料进行发电,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电力系统中,需要核电作为‘稳定电源’,与新能源形成互补,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杨长利表示,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增强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时段,核电可以充分发挥其稳定可靠、适宜承担电网基本负荷的比较优势。


除了提供电力外,核能在清洁供暖供热、海水淡化、制氢等非电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前景。杨长利提出,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在保障安全发电的同时,开展了核能供暖示范。三个项目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杨漾

声明

本文系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近期热点


汇集核能资讯

服务核能发展



中·国·核·网


联系邮箱 :nuclear_net@163.com

 小编微信:zghwxb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